京畿大營處,眾將領看著坐在曾經賈敬所座位置的年輕人,心中都有著種種猜測。有的想著是終究是老上峰的親手調教出來的,必然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有的,則想著這不會是皇上設下的圈套。眼下京畿大營,雖然內部競爭激烈,但說到底對外上,他們倒是一致的。
賈璉抿了口茶,潤了潤喉樓。將茶碗放下,用一邊準備好的熱毛巾擦擦手指:“諸位我是今日第一次見,往日的敬大伯伯在這裏,我也很少來。這位置,是我求來的。”
他開門見山的說法,到底讓這些武將很是一愣。他們從沒想過,這個有著探花郎、林閣老之徒名分的標準儒生,會有如此直接的方式。
賈璉歎了口氣,看著寬大的桌麵上擺放的地圖:“諸位覺得……眼下西北戰局如何?”
“戰況焦灼,怕是短時間內看不出個什麽來。”回答的是一個領將。
賈璉拿起一邊的小竹竿在地圖上西北的位置指點:“西北地區,前些年的時候有過很嚴峻的旱災。這些年,也未見好過。當時皇上擔心農耕落後,正好南方缺人i就大舉的征調北方的勞力到南方去。眼下,這一片的很多城鎮,怕是連乞丐都未必有的。”
他說的是實情,在場的都是領兵大戰的沒有人不明白這些城鎮空虛,對於行軍的結果。這也是平安州再次叛亂後,西夏入侵為何如此便利的結果。可是,眼下大兵都在北涯隘口,動彈不得。西南地區大理等,又虎視眈眈。西寧郡王的部隊,也隻能在那裏死守罷了。不過好在川蜀地區地勢險要,隻要西寧郡王不出什麽問題。
賈璉抬頭看向他們,用低沉的語氣道:“就是耗上我父親和諸位老將的命,怕是西北戰事最多也隻能拖上個三五年。三五年後呢?前年江南發大水,堤壩衝毀若不是早先有存糧,怕是糧草都未必夠的。諸位也是知道,朝中功勳盤根錯節,不務正業者居多。看著光景不好,逃避江南的也更多。我這次回來,是帶著我的妻子一起回來的。但是我的兩個兒子和弟弟,都在金陵。我想,諸位是否願意同我一駁。”
“明知道守不住,駁又能如何?”開口的是一個老將,他的年紀同賈璉的父親相當。賈璉看著他,微微一笑:“我們都是上了年紀的,我雖看著年少但說到底也不是少年人。江南有長江天險,我們無非就是要做到拖延時間罷了。眼下京畿沒有什麽過多的事物,我想不如趁著前線焦灼,將大片的城鎮的人口遷徙到江南去。能帶走多少,就帶走多少。最好,什麽都不要留下。這事情,皇上已經允了我了,諸位看著如何辦。”
說到這裏,賈璉揚起一個得意的笑容。聽到他這麽說,周圍的將領都覺得,似乎看到了當年那個狠辣的鬼書生。這個青年,第一次看著跟林如海很像。話語談笑間,聽著有王子騰的影子。可做事情上,卻帶著賈敬寧公的精髓。後生如此,家業不愁啊!
他們很容易會意明白,賈敬帶出來的人都是很務實的。他們沒有繼續糾結賈璉的年紀問題,而是快速的拿著自己的竹竿對地圖開始籌謀。
他們仔細研究,從路徑到人口鄉鎮一級如何才能拖延時間等,做了細致的討論。賈璉一句不說,隻是讓身邊跟著的書記記錄著他們的每一句言辭。很快,一個城而有效地計劃被提及出來,賈璉看著書記官整理好的,一頁頁翻過,在桌子上弄整齊了裝入羊皮袋子起身:“本官這就要進宮稟報了,諸位大人整頓好軍士,同時同他們說清楚。不是我們不守,而是為了子孫後代,我們必須如此做。”
“小賈大人放心,當兵的在前線抗敵,塗得就是家人安妥。這事情,不會有什麽的。”看著從頭到尾並沒有幹涉的賈璉,眾人都他的印象還不錯。
賈璉午飯都沒得吃,就匆忙進了宮。木承澤此時正在享用午膳,見著賈璉詢問了也沒有吃,就留了他一起用。賈璉也沒有客氣,倒是一屁股坐下拿起筷子就用了起來。木承澤停下筷子,看著紙張上做的會議記錄,讓一邊的內侍拿了朱批,在上麵寫了一個準花了一個圈圈後,放在一邊。
“回頭整理一下,上個折子這事情就定下來了。用黑雲紋的,做了武科暗折。”
賈璉用手帕擦擦嘴角,點了下頭。他一邊夾著自己喜歡的菜一邊說道:“臣也覺得這事情,不能讓朝中知道。但是對於前線,臣認為還是告知一下。隻是做私下傳告比較好。”
“嗯!”木承澤點點頭:“回頭讓巧兒安排人去前線一趟。你私下給你父親去封信。”
“是!”賈璉應聲,便不在吭聲繼續吃用。木承澤看著他那自在的樣子,突然間覺得好玩。這小子……似乎拿定了自己拿他沒辦法是怎樣?不過看著他如此,倒是覺得日後的日子不是那麽難熬。
人最怕的是死亡,但是人最怕的是明知道自己的死期還得迎難而上找死的日子。
木承澤現在就是這樣的日子,其實他對賈璉的放肆能夠容忍,很大的程度是因為賈璉也是這樣的日子。
賈璉用了午膳,去了軍部準備的辦公室,細心坐下來整理那些將領的言辭,將其一一摘錄並且署名是由誰做的。他將這份折子一式兩份,一份給皇帝陵一份帶回家存檔。他要讓後期依靠天險,依然能夠安然居住的人知道,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貪生怕死,他們為的不是個人安危而是子孫基業。
弄好了折子,已經到了傍晚。走在出宮的道路上,周圍的官員都因著不熟悉,而很少同他交流。前科的探花郎,現在的三品大員京畿總管,三鼎傳人。不管是哪項,都讓賈璉的身份變得讓人無法解除。
上了馬車,接人的依然是興旺之一。他們二人帶著老婆隨著賈璉過來,原本賈璉是不願意的。但是他們也說了,不管自家老爺要做什麽,總是要讓人伺候的。就是外兵進入,也不會找他們這些下等人的麻煩。
回到家中,此時的榮禧堂旁邊的梨香院成了他們小兩口的住處。賈赦不在,邢夫人也不在。沒得開正門的道理。賈璉從偏門進來,正好看見王熙鳳早早的在炕上等著他一起用晚膳。
兩個人,三四碟的菜很是簡單,沒有那些珍饈,隻是普普通通的家常,但是那昏黃的燈光卻讓賈璉有了溫暖的感覺。
他讓人準備了小酒,給自己和王熙鳳一人一杯。並不狂飲,隻是陪著菜小酌即可。
賈璉的折子上去的很快,第二日木承澤就看見了自己案上的黑錦雲紋折子,他仔細翻閱。發現賈璉這個折子寫的十分明確,沒有一絲居功的意思。那個策略出自哪個將領,一一說了個明白。他感歎,林如海王子騰的眼力。
旨意在下午的時候,就下達了。聽到旨意的京畿將領對於賈璉這個小賈大人很是認可。沒有個人居功,更沒有傲慢無禮。這個青年,用著那一身正氣在走動。
皇上的旨意是眼下邊關戰事焦灼,對於邊關附近的百姓而言很是不好。京畿安全暫時不需要考慮,派出一部分人馬特意到前線,將那裏的臣民接往內陸,舉家遷徙的更是可以前往江浙湖廣。
這個旨意,對於朝廷中沒有掀起什麽波瀾。應該說在上皇過世後的一段日子,造成了眼下皇上的一言堂。不過好在,木承澤做事情還不是狂妄自居就是了。
冬雪飄舞,新年到來。很多京城的人家都張燈結彩,王熙鳳也在自家中帶著丫鬟婆子貼上窗花,弄了粥棚在寺廟附近。
過了年,皇上開筆,衙門開始辦事。王熙鳳敏感的發現,周圍的勳貴人家開始搬遷了。他們並不是大動幹戈的走,而是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走。丫鬟婆子提醒了她這個事情,她也隻是歎息一聲罷了。王子騰過世後,王子騰夫人就獨自帶著家產回了金陵。在這個京城中,她們算是舉目無親的了。
因著天寒地凍,戰局並沒有擴大。周邊的縣郡,人口大麵積的離開,路上倒是安全不少。王熙鳳做主給邢夫人去了信,要求將來人盡可能的妥善接納。家中的良田需要農戶耕種,許諾他們若是能夠耕種五年,便可有三分的權益。等到二十年,就可落戶自有。
賈璉聽到了她這麽說,覺得也是個辦法,就寫了折子給了木承澤。在大朝會上,卻不想這麽一個好的事情,卻遭到了整個朝內官員的阻攔。畢竟眼下若是整個朝廷南遷,家中土地必然是家族後起的可能。沒有了那些土地,如何在當地安家?
賈璉站在大殿中央,安靜的聽著那些人的紛紛擾擾。他嘴角勾起一個嘲諷的笑容,在那些人吵鬧完了。他漫步向前走了兩步,目光銳利的掃了一圈,讓那些人都看向他:“諸位大人,民生安定本來就是國家社稷的根本。本官提出這個折子,是有些羞澀的。畢竟這並非本官的良策,而是本官的媳婦。那婦人性子綿軟,就是看見貓兒狗兒的都要舍了飯菜的。遷民入地,本身就是為了日後國民社稷。南方前些年瘟疫,後又有水災,勞力損失已是遍地荒野。諸位大人怕是沒見過的,本官在那邊寥寥算算,也是十年之久。民戶據地,兩三年的有人開荒者,必然不會成為佃戶。四五年的,長久佃戶必然是主家賺了。可是,本官在這裏說一句難聽的,本官家中不足十口人,吃食穿衣僅僅依靠俸祿,單單也是夠的。多了一些人情往來,也不過是一個莊子的。諸位大人家,種的了那麽多地嗎?吃的了那麽多糧嗎?”
他的話語,尖銳刻薄。在場的人卻不敢出聲反駁,但是卻恨透了眼前這個青少小官。
王熙鳳聽到朝中的事情,看著回家沐修的賈璉,一邊給他弄水煮花生吃,一邊笑著:“你竟是惹麻煩呢!若是伯父和林姑父還在,怕不是要罵死你的。”
賈璉嚼著花生,味道十分香甜。他嗤笑一聲捏了自家媳婦的嫩臉:“怕那個做什麽?我們現在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到頭來他們都是要走的。要去跟誠親王下跪叩拜的。迎春必然是儲君,未來的皇後。我如何擔心這個,你看我們日後,必然是國之忠良。加上正經的開國皇親老貴……他們能耐我何?”
賈璉是想的明白,王熙鳳是聽著熱鬧。周圍的婆子道是感歎自家老爺和奶奶,都是天仙搭配的卻想著那事情。
雖然朝中大臣對於這件事情很是不情願,但是木承澤的聖旨還是下了。不強求,但若是做了皇室內府會補貼損失並且對主母進行嘉獎,比如眼下的王熙鳳,就因為賈璉的折子,得到了二品夫人的誥命。這比較那些還在家中等著自家男人給自己掙誥命的女人來說,幸運太多了。
賈璉不知道那些大人會如何,但是他覺得日後他們的後院會很熱鬧。土地田產這些東西,稍稍撒出去一些對於那些女人不算什麽。但是見麵後,明明是二品官的女眷,卻要向一個三品官的女眷低頭,這事情就有的熱鬧了。
事情熱熱鬧鬧的到了春末,夏初。今年的夏天格外的熱,賈璉聽欽天監說的,怕是又要大旱了。他回想起記憶中的這些年份,京中富戶看準了時機買賣米糧,曾一度造成糧價高漲。早朝結束後,他沒有前往京畿大營而是回到家中。王熙鳳正崴坐在炕上,給自己遠在金陵的兩個娃做鞋襪。看著賈璉回來,很是驚訝。
“怎麽這麽早就回來了?”
“家中帶來的銀糧可是富餘?”賈璉拿起王熙鳳已經涼掉的茶灌了一大口。王熙鳳聽他問話,很是驚訝。轉而一想,眼下這個時節不就是榮國府倒了的第二年嗎?當時米糧價格狂增,就是有些餘錢的他們,也要節衣縮食。
“你是想……”她試探的看著賈璉。賈璉點點頭:“倒買倒賣,先將富戶的糧食能收的都收上來。然後壓低價格,今年大旱眼下遷民還在進行不能路上沒吃的。”
王熙鳳細細算計,點了點頭:“這事情怕是咱們一家也做不起來,這些年的確存了不少糧食不假。但對於這邊的市場,也隻是杯水車薪。你還是要稟告皇上,趁著風還沒起來,就先壓下去。”
賈璉聽聞,點了點頭:“還是你想得妥當,我不當家的到底是不清楚這些的。”
王熙鳳看他小意奉承的樣子,低頭笑了。
對於不擇手段的抬高糧價的事情,木承澤是深惡痛絕的。因此在欽天監出了大旱的預警後,就起草了旨意告誡有糧富戶,如果發現哄抬糧價的行為,必然嚴懲。沒收家中存糧,散放農戶。
雖然說,皇上下了旨意。但是民間已經習慣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官官相護,民生不顧的局麵。若說皇上,實際上人們更願意去花些銀子消災。
王熙鳳比賈璉更明白其中的東西,因此當賈家的一些商鋪還是低價收購米糧的同時,比收購價高出三分賣出的時候,就有人在朝堂參賈璉妻室買賣糧食,哄抬糧價。可是王熙鳳的定價,到底是比市場低的多,低了將近六成的結果就是,很多糧商也看上了賈家的存量。
對此王熙鳳隻是讓人記錄了前來大宗買糧的,她賣的的確便宜。若是日後這些糧商能夠做到本分賣糧,倒也就罷了。誰在在京城沒有個三親倆友的?
但若是做的過分了,那麽她手頭的購買協議就會成為那些人的催命條。她在等著,等著冬季的來臨。
果然,秋季過去大量的人在京城中轉南下,糧食就成了必須物。之前低價購糧的,還是哄抬糧價。他們本的,就是民不反官不糾。說白了,眼下各家各戶都希望能夠通過這次糧食炒作,中飽私囊,沒有人會去做斷人才路的事情。不過事情,終究是事與願違。在過了冬至的大朝上,賈璉一份奏折,將朝中半數官員套了進去。
這事情,是賈璉提前同木承澤商量的。朝中這三年,為的也不過是給移民爭取時間。因此很多政務上的事情,也就不怎麽管了。大量的基礎官員,都派往了南方。就是內府令,也已經搬走了全套的機構。隻是留下了一部分的老人,在這裏伺候。
賈璉的參本,一時間朝野震動。但是他們卻無法奈何賈璉,此時都在各自回家擦屁股的想法。木承澤會給他們這個時間嘛?顯然不會,在一陣發怒後,所有大臣都留在了大朝殿堂內,就等著內府令和紅蛇衛配合抄家去了。不過好在,涉獵官員過多,重重拿起輕輕放下。隻是抄了部分家產,充公了事。當然,好處是從那之後,再無人敢哄抬物價了。
賈赦是在開春的時候,帶著年輕兵士回到京城的。木承澤給出的命令就是,能拖就拖,不能拖就退。留著青山在不拍沒柴燒。此時北方的氣候,也不適合養人了。單純的為了這些土地,損耗精兵強將不劃算。賈赦個人覺得也是這麽個道理。軍中的兵士,在聽到是先讓他們的家人撤到南方,皇上還給安頓土地等方麵,在對帶著事情上,反而用心了不少。在賈赦帶著精兵回來的時候,那頭留下的都是油滑的老兵,數量也不多。無一不是為了給對方製造障礙,幫著拖延時間的。也是在賈赦回來後,木承澤下達了全民撤離的命令。隻是他本人,會到最後一刻。
朝中很多人對此多有不滿,但是想著自家二郎也不能死在戰場上。也隻能說說話,耍耍嘴皮子罷了。眼下西夏軍倒是不妨礙,但是北涯隘口哪裏已經有著精兵強將的金人等在那裏。他們剛剛滅了遼,正是士氣最正的時候。
作者有話要說:還有最後兩三張的樣子!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雖然說我總是跳票,甚至我個人對這個作品創作的並不滿意。
若是能夠伸展開,成為八十萬字左右的作品的話,我想這個故事我想表達的內容會更加明確。
可惜,作為一個言情,不管你是不是同人,四十萬字左右是大部分讀者的習慣。最初跟編輯商量的時候,也是卡著這個來的。
故事完結了,下一個我要開的可能是 職業小三上位邢夫人,或者是 林妹妹帶著劍三係統重生。
但是從我個人對角色的創造習慣來說,我更喜歡王熙鳳這樣的。
五月份開紅樓新書,三部紅樓後,一起開定製。希望大家能夠捧場!
賈璉抿了口茶,潤了潤喉樓。將茶碗放下,用一邊準備好的熱毛巾擦擦手指:“諸位我是今日第一次見,往日的敬大伯伯在這裏,我也很少來。這位置,是我求來的。”
他開門見山的說法,到底讓這些武將很是一愣。他們從沒想過,這個有著探花郎、林閣老之徒名分的標準儒生,會有如此直接的方式。
賈璉歎了口氣,看著寬大的桌麵上擺放的地圖:“諸位覺得……眼下西北戰局如何?”
“戰況焦灼,怕是短時間內看不出個什麽來。”回答的是一個領將。
賈璉拿起一邊的小竹竿在地圖上西北的位置指點:“西北地區,前些年的時候有過很嚴峻的旱災。這些年,也未見好過。當時皇上擔心農耕落後,正好南方缺人i就大舉的征調北方的勞力到南方去。眼下,這一片的很多城鎮,怕是連乞丐都未必有的。”
他說的是實情,在場的都是領兵大戰的沒有人不明白這些城鎮空虛,對於行軍的結果。這也是平安州再次叛亂後,西夏入侵為何如此便利的結果。可是,眼下大兵都在北涯隘口,動彈不得。西南地區大理等,又虎視眈眈。西寧郡王的部隊,也隻能在那裏死守罷了。不過好在川蜀地區地勢險要,隻要西寧郡王不出什麽問題。
賈璉抬頭看向他們,用低沉的語氣道:“就是耗上我父親和諸位老將的命,怕是西北戰事最多也隻能拖上個三五年。三五年後呢?前年江南發大水,堤壩衝毀若不是早先有存糧,怕是糧草都未必夠的。諸位也是知道,朝中功勳盤根錯節,不務正業者居多。看著光景不好,逃避江南的也更多。我這次回來,是帶著我的妻子一起回來的。但是我的兩個兒子和弟弟,都在金陵。我想,諸位是否願意同我一駁。”
“明知道守不住,駁又能如何?”開口的是一個老將,他的年紀同賈璉的父親相當。賈璉看著他,微微一笑:“我們都是上了年紀的,我雖看著年少但說到底也不是少年人。江南有長江天險,我們無非就是要做到拖延時間罷了。眼下京畿沒有什麽過多的事物,我想不如趁著前線焦灼,將大片的城鎮的人口遷徙到江南去。能帶走多少,就帶走多少。最好,什麽都不要留下。這事情,皇上已經允了我了,諸位看著如何辦。”
說到這裏,賈璉揚起一個得意的笑容。聽到他這麽說,周圍的將領都覺得,似乎看到了當年那個狠辣的鬼書生。這個青年,第一次看著跟林如海很像。話語談笑間,聽著有王子騰的影子。可做事情上,卻帶著賈敬寧公的精髓。後生如此,家業不愁啊!
他們很容易會意明白,賈敬帶出來的人都是很務實的。他們沒有繼續糾結賈璉的年紀問題,而是快速的拿著自己的竹竿對地圖開始籌謀。
他們仔細研究,從路徑到人口鄉鎮一級如何才能拖延時間等,做了細致的討論。賈璉一句不說,隻是讓身邊跟著的書記記錄著他們的每一句言辭。很快,一個城而有效地計劃被提及出來,賈璉看著書記官整理好的,一頁頁翻過,在桌子上弄整齊了裝入羊皮袋子起身:“本官這就要進宮稟報了,諸位大人整頓好軍士,同時同他們說清楚。不是我們不守,而是為了子孫後代,我們必須如此做。”
“小賈大人放心,當兵的在前線抗敵,塗得就是家人安妥。這事情,不會有什麽的。”看著從頭到尾並沒有幹涉的賈璉,眾人都他的印象還不錯。
賈璉午飯都沒得吃,就匆忙進了宮。木承澤此時正在享用午膳,見著賈璉詢問了也沒有吃,就留了他一起用。賈璉也沒有客氣,倒是一屁股坐下拿起筷子就用了起來。木承澤停下筷子,看著紙張上做的會議記錄,讓一邊的內侍拿了朱批,在上麵寫了一個準花了一個圈圈後,放在一邊。
“回頭整理一下,上個折子這事情就定下來了。用黑雲紋的,做了武科暗折。”
賈璉用手帕擦擦嘴角,點了下頭。他一邊夾著自己喜歡的菜一邊說道:“臣也覺得這事情,不能讓朝中知道。但是對於前線,臣認為還是告知一下。隻是做私下傳告比較好。”
“嗯!”木承澤點點頭:“回頭讓巧兒安排人去前線一趟。你私下給你父親去封信。”
“是!”賈璉應聲,便不在吭聲繼續吃用。木承澤看著他那自在的樣子,突然間覺得好玩。這小子……似乎拿定了自己拿他沒辦法是怎樣?不過看著他如此,倒是覺得日後的日子不是那麽難熬。
人最怕的是死亡,但是人最怕的是明知道自己的死期還得迎難而上找死的日子。
木承澤現在就是這樣的日子,其實他對賈璉的放肆能夠容忍,很大的程度是因為賈璉也是這樣的日子。
賈璉用了午膳,去了軍部準備的辦公室,細心坐下來整理那些將領的言辭,將其一一摘錄並且署名是由誰做的。他將這份折子一式兩份,一份給皇帝陵一份帶回家存檔。他要讓後期依靠天險,依然能夠安然居住的人知道,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貪生怕死,他們為的不是個人安危而是子孫基業。
弄好了折子,已經到了傍晚。走在出宮的道路上,周圍的官員都因著不熟悉,而很少同他交流。前科的探花郎,現在的三品大員京畿總管,三鼎傳人。不管是哪項,都讓賈璉的身份變得讓人無法解除。
上了馬車,接人的依然是興旺之一。他們二人帶著老婆隨著賈璉過來,原本賈璉是不願意的。但是他們也說了,不管自家老爺要做什麽,總是要讓人伺候的。就是外兵進入,也不會找他們這些下等人的麻煩。
回到家中,此時的榮禧堂旁邊的梨香院成了他們小兩口的住處。賈赦不在,邢夫人也不在。沒得開正門的道理。賈璉從偏門進來,正好看見王熙鳳早早的在炕上等著他一起用晚膳。
兩個人,三四碟的菜很是簡單,沒有那些珍饈,隻是普普通通的家常,但是那昏黃的燈光卻讓賈璉有了溫暖的感覺。
他讓人準備了小酒,給自己和王熙鳳一人一杯。並不狂飲,隻是陪著菜小酌即可。
賈璉的折子上去的很快,第二日木承澤就看見了自己案上的黑錦雲紋折子,他仔細翻閱。發現賈璉這個折子寫的十分明確,沒有一絲居功的意思。那個策略出自哪個將領,一一說了個明白。他感歎,林如海王子騰的眼力。
旨意在下午的時候,就下達了。聽到旨意的京畿將領對於賈璉這個小賈大人很是認可。沒有個人居功,更沒有傲慢無禮。這個青年,用著那一身正氣在走動。
皇上的旨意是眼下邊關戰事焦灼,對於邊關附近的百姓而言很是不好。京畿安全暫時不需要考慮,派出一部分人馬特意到前線,將那裏的臣民接往內陸,舉家遷徙的更是可以前往江浙湖廣。
這個旨意,對於朝廷中沒有掀起什麽波瀾。應該說在上皇過世後的一段日子,造成了眼下皇上的一言堂。不過好在,木承澤做事情還不是狂妄自居就是了。
冬雪飄舞,新年到來。很多京城的人家都張燈結彩,王熙鳳也在自家中帶著丫鬟婆子貼上窗花,弄了粥棚在寺廟附近。
過了年,皇上開筆,衙門開始辦事。王熙鳳敏感的發現,周圍的勳貴人家開始搬遷了。他們並不是大動幹戈的走,而是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走。丫鬟婆子提醒了她這個事情,她也隻是歎息一聲罷了。王子騰過世後,王子騰夫人就獨自帶著家產回了金陵。在這個京城中,她們算是舉目無親的了。
因著天寒地凍,戰局並沒有擴大。周邊的縣郡,人口大麵積的離開,路上倒是安全不少。王熙鳳做主給邢夫人去了信,要求將來人盡可能的妥善接納。家中的良田需要農戶耕種,許諾他們若是能夠耕種五年,便可有三分的權益。等到二十年,就可落戶自有。
賈璉聽到了她這麽說,覺得也是個辦法,就寫了折子給了木承澤。在大朝會上,卻不想這麽一個好的事情,卻遭到了整個朝內官員的阻攔。畢竟眼下若是整個朝廷南遷,家中土地必然是家族後起的可能。沒有了那些土地,如何在當地安家?
賈璉站在大殿中央,安靜的聽著那些人的紛紛擾擾。他嘴角勾起一個嘲諷的笑容,在那些人吵鬧完了。他漫步向前走了兩步,目光銳利的掃了一圈,讓那些人都看向他:“諸位大人,民生安定本來就是國家社稷的根本。本官提出這個折子,是有些羞澀的。畢竟這並非本官的良策,而是本官的媳婦。那婦人性子綿軟,就是看見貓兒狗兒的都要舍了飯菜的。遷民入地,本身就是為了日後國民社稷。南方前些年瘟疫,後又有水災,勞力損失已是遍地荒野。諸位大人怕是沒見過的,本官在那邊寥寥算算,也是十年之久。民戶據地,兩三年的有人開荒者,必然不會成為佃戶。四五年的,長久佃戶必然是主家賺了。可是,本官在這裏說一句難聽的,本官家中不足十口人,吃食穿衣僅僅依靠俸祿,單單也是夠的。多了一些人情往來,也不過是一個莊子的。諸位大人家,種的了那麽多地嗎?吃的了那麽多糧嗎?”
他的話語,尖銳刻薄。在場的人卻不敢出聲反駁,但是卻恨透了眼前這個青少小官。
王熙鳳聽到朝中的事情,看著回家沐修的賈璉,一邊給他弄水煮花生吃,一邊笑著:“你竟是惹麻煩呢!若是伯父和林姑父還在,怕不是要罵死你的。”
賈璉嚼著花生,味道十分香甜。他嗤笑一聲捏了自家媳婦的嫩臉:“怕那個做什麽?我們現在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到頭來他們都是要走的。要去跟誠親王下跪叩拜的。迎春必然是儲君,未來的皇後。我如何擔心這個,你看我們日後,必然是國之忠良。加上正經的開國皇親老貴……他們能耐我何?”
賈璉是想的明白,王熙鳳是聽著熱鬧。周圍的婆子道是感歎自家老爺和奶奶,都是天仙搭配的卻想著那事情。
雖然朝中大臣對於這件事情很是不情願,但是木承澤的聖旨還是下了。不強求,但若是做了皇室內府會補貼損失並且對主母進行嘉獎,比如眼下的王熙鳳,就因為賈璉的折子,得到了二品夫人的誥命。這比較那些還在家中等著自家男人給自己掙誥命的女人來說,幸運太多了。
賈璉不知道那些大人會如何,但是他覺得日後他們的後院會很熱鬧。土地田產這些東西,稍稍撒出去一些對於那些女人不算什麽。但是見麵後,明明是二品官的女眷,卻要向一個三品官的女眷低頭,這事情就有的熱鬧了。
事情熱熱鬧鬧的到了春末,夏初。今年的夏天格外的熱,賈璉聽欽天監說的,怕是又要大旱了。他回想起記憶中的這些年份,京中富戶看準了時機買賣米糧,曾一度造成糧價高漲。早朝結束後,他沒有前往京畿大營而是回到家中。王熙鳳正崴坐在炕上,給自己遠在金陵的兩個娃做鞋襪。看著賈璉回來,很是驚訝。
“怎麽這麽早就回來了?”
“家中帶來的銀糧可是富餘?”賈璉拿起王熙鳳已經涼掉的茶灌了一大口。王熙鳳聽他問話,很是驚訝。轉而一想,眼下這個時節不就是榮國府倒了的第二年嗎?當時米糧價格狂增,就是有些餘錢的他們,也要節衣縮食。
“你是想……”她試探的看著賈璉。賈璉點點頭:“倒買倒賣,先將富戶的糧食能收的都收上來。然後壓低價格,今年大旱眼下遷民還在進行不能路上沒吃的。”
王熙鳳細細算計,點了點頭:“這事情怕是咱們一家也做不起來,這些年的確存了不少糧食不假。但對於這邊的市場,也隻是杯水車薪。你還是要稟告皇上,趁著風還沒起來,就先壓下去。”
賈璉聽聞,點了點頭:“還是你想得妥當,我不當家的到底是不清楚這些的。”
王熙鳳看他小意奉承的樣子,低頭笑了。
對於不擇手段的抬高糧價的事情,木承澤是深惡痛絕的。因此在欽天監出了大旱的預警後,就起草了旨意告誡有糧富戶,如果發現哄抬糧價的行為,必然嚴懲。沒收家中存糧,散放農戶。
雖然說,皇上下了旨意。但是民間已經習慣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官官相護,民生不顧的局麵。若說皇上,實際上人們更願意去花些銀子消災。
王熙鳳比賈璉更明白其中的東西,因此當賈家的一些商鋪還是低價收購米糧的同時,比收購價高出三分賣出的時候,就有人在朝堂參賈璉妻室買賣糧食,哄抬糧價。可是王熙鳳的定價,到底是比市場低的多,低了將近六成的結果就是,很多糧商也看上了賈家的存量。
對此王熙鳳隻是讓人記錄了前來大宗買糧的,她賣的的確便宜。若是日後這些糧商能夠做到本分賣糧,倒也就罷了。誰在在京城沒有個三親倆友的?
但若是做的過分了,那麽她手頭的購買協議就會成為那些人的催命條。她在等著,等著冬季的來臨。
果然,秋季過去大量的人在京城中轉南下,糧食就成了必須物。之前低價購糧的,還是哄抬糧價。他們本的,就是民不反官不糾。說白了,眼下各家各戶都希望能夠通過這次糧食炒作,中飽私囊,沒有人會去做斷人才路的事情。不過事情,終究是事與願違。在過了冬至的大朝上,賈璉一份奏折,將朝中半數官員套了進去。
這事情,是賈璉提前同木承澤商量的。朝中這三年,為的也不過是給移民爭取時間。因此很多政務上的事情,也就不怎麽管了。大量的基礎官員,都派往了南方。就是內府令,也已經搬走了全套的機構。隻是留下了一部分的老人,在這裏伺候。
賈璉的參本,一時間朝野震動。但是他們卻無法奈何賈璉,此時都在各自回家擦屁股的想法。木承澤會給他們這個時間嘛?顯然不會,在一陣發怒後,所有大臣都留在了大朝殿堂內,就等著內府令和紅蛇衛配合抄家去了。不過好在,涉獵官員過多,重重拿起輕輕放下。隻是抄了部分家產,充公了事。當然,好處是從那之後,再無人敢哄抬物價了。
賈赦是在開春的時候,帶著年輕兵士回到京城的。木承澤給出的命令就是,能拖就拖,不能拖就退。留著青山在不拍沒柴燒。此時北方的氣候,也不適合養人了。單純的為了這些土地,損耗精兵強將不劃算。賈赦個人覺得也是這麽個道理。軍中的兵士,在聽到是先讓他們的家人撤到南方,皇上還給安頓土地等方麵,在對帶著事情上,反而用心了不少。在賈赦帶著精兵回來的時候,那頭留下的都是油滑的老兵,數量也不多。無一不是為了給對方製造障礙,幫著拖延時間的。也是在賈赦回來後,木承澤下達了全民撤離的命令。隻是他本人,會到最後一刻。
朝中很多人對此多有不滿,但是想著自家二郎也不能死在戰場上。也隻能說說話,耍耍嘴皮子罷了。眼下西夏軍倒是不妨礙,但是北涯隘口哪裏已經有著精兵強將的金人等在那裏。他們剛剛滅了遼,正是士氣最正的時候。
作者有話要說:還有最後兩三張的樣子!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雖然說我總是跳票,甚至我個人對這個作品創作的並不滿意。
若是能夠伸展開,成為八十萬字左右的作品的話,我想這個故事我想表達的內容會更加明確。
可惜,作為一個言情,不管你是不是同人,四十萬字左右是大部分讀者的習慣。最初跟編輯商量的時候,也是卡著這個來的。
故事完結了,下一個我要開的可能是 職業小三上位邢夫人,或者是 林妹妹帶著劍三係統重生。
但是從我個人對角色的創造習慣來說,我更喜歡王熙鳳這樣的。
五月份開紅樓新書,三部紅樓後,一起開定製。希望大家能夠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