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錢悔入鎮北侯府尋求護佑的時候,便言明竇長東派人追殺他是因為他無意發現竇長東謊報軍功的事實。
謊報軍功是大罪,但真要治罪卻不容易,畢竟軍功呈報到兵部時,大多戰事已經過去許久,核查起來本就不會精準到沒一個敵軍首級都落實。隻要不是做得太過分,讓人一眼就看出軍功誇大,這種事情起不了大波瀾。
竇長東雖然做得頻繁了些,但到底他不是軍中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這樣做的,因此他與老侯爺都沒將精力放在這上頭。
可若是為報軍功擬造假戰役,這可就完全不同了。
試想,涼州天高皇帝遠,各大駐軍都有各自的管轄範圍,往常相互見沒有幹涉,竇長東帶著部下到交界地走一遭,製造一點亂局,再把“軍功”報上來,雖則無中生有,但貞元皇帝卻也不會去查探虛實。
錢悔歎了口氣,道:“我知道的便有兩起,不過拿不出證據,因此也沒有與侯爺提起。隻不過這些天我多想了些,不說出來,心中著實不舒服。”
“咱們大靖軍政分明,陛下這些年的心力大部分都投放在朝政治理上,軍製一直沿用先帝擬定的三年更換監軍,不換駐軍,不更主將的做法。這些監軍是陛下欽差,隻是,竇將軍在西海郡和西平郡根基穩固,要降服監軍為他隱瞞並不難。”
朱定北沉默了一會兒,問他:“此事你為何不與我阿爺說?”
錢悔實話道:“不怕小侯爺怪罪,這些日子看下來,小侯爺年紀雖然小,性子卻極其穩妥,就算聽到這些也不至於衝動行事。侯爺他……眼中容不得沙子,我怕給朱家惹禍。”
朱定北忍不住笑了聲,拍了拍他的肩膀起身道:“好了,這件事我既然聽說了,就不會當做不知道。你等兩天,我先安撫阿爺,請他好好想想辦法。”
錢悔躬身道:“拖累小侯爺了。”
“這話我可不想再聽第二回。”朱定北擺了擺手,不輕不重地笑了聲,說:“竇將軍這事做的不地道,若軍功是這麽好得的,那咱們軍中浴血殺敵不顧性命的兄弟,又算什麽?”
錢悔聽出他話中的陰沉,動容地捏了捏拳頭,忍住了心中的義勇。
第二天是十月底的休沐日,朱定北一早與老侯爺打拳練武,用了早膳便去了書房將錢悔所擔憂的事情轉述給老侯爺。
老侯爺一聽果然大怒,氣得拍案道:“竇長東好大的膽子!竟然敢這麽做!他還將軍紀軍規放在眼裏嗎?堂堂主將竟然做出這種事來,恐怕竇軍中養不出幾個好鳥來,一群混賬玩意!”
朱定北不動如山,他聽了這種事當然氣憤,不過緩衝了一夜,心中便冷靜下來。
更過分的事情他見識過多少,捏造戰事,謊報軍功,還不算罪大惡極。
朱定北喝了口熱茶,溫聲道:“竇長東的道行也就到這裏了,再大點的事他也沒有那個膽子做。阿爺,真要那這件事動他,咱們現在卻也有心無力。”
“怎麽沒辦法了,我這邊進宮對陛下道明緣由,有錢悔作證,整肅竇軍還不容易?”
老侯爺聽罷之後就有這樣的決定,他絕對不能姑息這種惡習在軍中滋長,否則,蔓延開來不說將軍士的銳氣養廢,到時候將士投機取巧,各個不思戰殺,反而專營此道,久了,大靖將士就完了!
這種內部腐蝕大靖軍力的蠹蟲,他見一個殺一個,絕不放過。
朱定北搖了搖頭,“要對付竇長東容易,不過這件事牽扯出來,就不會是竇長東一家的事了。”
老侯爺皺著眉頭道:“我當然知道軍中不止他一個人這樣做,可他冒出尖兒了,不掐了難道還等他長成氣候再對付?至於其他人,也正好那竇長東警告他們夾著尾巴做人。”
朱定北放下茶杯,麵色凝肅道:“阿爺,這事要解決不在竇長東身上,而是在咱們大靖的軍製。”
“各州駐軍不換防,不換主將,隻更換監軍,這在先帝時期確實是個好法子。先帝執政前二十幾年東征西戰,軍將熟悉了一地之後能夠將地方守好,讓邊境沒有後顧之憂。而邊境的主將對敵也確實比別的將士更有經驗和手段,因此不更迭調換駐軍,其實不過是先帝沒得選擇。”
“而陛下登基後,這些年還在和朝臣鬥智鬥勇,看將士也隻將目光鎖在我朱家軍身上,對其他人卻是冷落了。”
朱定北勾唇意味不明地笑了下,繼續道:“咱們朱家軍都不敢保證沒有幾個按私心犯事的,其他將領駐守一方,天高皇帝遠,私底下還不知道是什麽樣子。如果這些人懈怠了,或是貪心不足,悶不吭聲在管轄地上做皇室不容的事情,您說他們做不做得到?”
老侯爺臉上皺成一團,貞元皇帝對朱家軍盯得很緊,老侯爺這些年卻沒心力管別的軍營的事,他又是作風剛正的人,因此還未如此揣測過友軍。
朱定北篤定道:“我說他們做得到,而且……恐怕有不少人在這麽做了。”
“陛下派出去的監軍,能有多少人能夠抵抗住誘惑,剛正不阿呢?哪怕真有誓死不從的,過了三年他也就滾了,領將忍著安分三年再故技重施又如何?竇長東的事一旦揭露,就會提醒陛下他這些年忽略了什麽,到時候查起來,就沒那麽好善了了。”
老侯爺挺直腰背,沉聲道:“不能善了也要去做!”
他看向朱定北,對他的冷漠淡然毫不掩飾自己的不滿:“長生,你應當知道,軍人,最重的是什麽。”
“我們是大靖的兵刃,開疆拓土,護佑家國,是擋在百姓錢的第一人。如果這把刀生鏽了,立刻就要打磨,讓它重新鋒利起來。其他什麽都可以亂,唯獨軍將不行。”老侯爺捏緊拳頭,繃著臉道:“咱們軍製有問題,那就算傷筋動骨,也要重新安置。”
朱定北略覺無奈地捏了捏鼻梁,告饒道:“阿爺你先別生氣,我話不是還沒說完嘛。”
老侯爺看著他不說話了。
朱定北咳了一聲,正色道:“竇長東一事咱們暫且擱置不談,就說,這軍製該如何改,阿爺可有線索?”
朱定北的確像聽一聽他阿爺的想法,他半生軍伍,很多事情比他看得更透。
朱定北會第一時間想到軍製上,並非他深謀遠慮道如此程度,而是前世就因為荊州駐軍出了一件大岔子,讓貞元皇帝氣憤到大動幹戈。大靖二十州的駐軍一一被探查過去,查出的紕漏差點讓貞元皇帝吐了幾碗血。
那時候,朝廷也大肆主張修軍製,可那些改革卻讓大靖軍力好生亂了一陣子,外敵更趁亂幾次起戰,把大靖打得個措手不及,回防無力。
如此再三,貞元皇帝隻好退讓,隻殺了幾個罪責深重的將領,加大了監軍製度,其他還是隻能延續舊製。
就算是現在,貞元皇帝要對軍製有動作,又豈是那麽容易的。各大駐軍都已經有自己的一方勢力,聯合起來抵製新政,朝廷根本拿他們沒辦法。
老侯爺細思,心裏也不由生出一絲涼意。
他到底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對軍製改革他是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可針對眼下時局如何著手改革卻是毫無頭緒。
他不由看向朱定北,出聲道:“乖孫兒,你是不是也想過了?”
朱定北動了動手指,把心中想說的話忍住了,苦笑道:“阿爺,您太看得起孫兒了。”
老侯爺一想也是,孫兒才幾歲大,若是對軍製都有一番見解了,那還是孩子嗎?
他想了想,道:“其實阿爺之前在涼州駐軍時,私底下琢磨過這件事。”
老侯爺娓娓道來:“要徹底將軍製改頭換麵卻是異想天開,阿爺能想到的隻有三件事:改動監軍,加派更多人,每月回稟軍況,此其一。其二,中郎將及都尉調防,三五年將這批人調換駐地,往後便是這些人做主將,實在不該讓他們過早在一地紮根經營。這第三件麽,便是兵權。”
說到兵權,老侯爺臉色有了些變化,但還是講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想法說了出來。
“咱們大靖將領手中握的兵權過大了。軍印虎符分掌於兩位將軍手中,雖則合二為一才可調遣一師之軍。可這兩位主將看了彼此老臉十幾年,有再多衝突,但彼此合作的時候更多。若有心做點什麽,威脅就太大了。這虎符,或許由陛下收回,更好。”
他也曾是朱家軍的主帥,手掌百萬兵權,說到分權之事有些不甘心,但卻是實實在在地為大靖的未來打算。
朱定北看著老侯爺出神,他沒想到阿爺那麽早以前就意識到了這一點,甚至連交還兵權都考慮過了。
老侯爺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看我幹啥?你阿爺是那種戀棧權勢的人嗎?對咱們大靖有利的事,才是朱家人該想的事。”
朱定北不給麵子地笑出聲來,對老侯爺的大義凜然他當然相信,但到底人都有私心,哪有話說出來的那麽簡單。
“阿爺深明大義,是我大靖的福氣。不過,旁的人可就沒這麽想得開了。”朱定北不客氣地點明:“如果州府裏的駐軍聯合起來抵製新政推行,這事就已經敗了一半。再則,咱們大靖軍心不穩,那匈奴羌族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定有一場亂戰,到時候為了對敵,這新政的成算又少了三分。”
“阿爺,您說這剩下的兩分可行,陛下能否堅持呢?”
“這……”
“若是不能堅持,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動手,您說是也不是?”
聽了這話,老侯爺虎了臉:“就算一次不成,難道皇室會就此放過任憑別人軍權坐大?那就還有第二次第三次,最終也得改服帖嘍。既然早晚都要來這麽一遭,那還不如趁早。”
他說著,微頓了頓,“既然要做,何不趁匈奴內亂時發起呢?”
朱定北笑起來,他在提起這個話之前,就已經想到了老侯爺的選擇。
這也是朱家軍,朱家人必做的選擇。
“竇長東的事情卻是是揭開此事的良機,但卻不能操之過急。這件事,還得阿爹仔細謀劃,還是看他如何說吧。”
老侯爺點頭道:“是該如此。”
他現在也不過是榮養在京的鎮北侯爺,軍中的事,該如何做得放手給兒子。皇帝陛下,也絕不願他插手。
在老侯爺派人將竇長東所犯之事與軍政一事密信送往鮮卑府後不多時,爺孫倆便收到朱振梁的信箋。
請教如何對付匈奴胡爾朵。
錢悔入鎮北侯府尋求護佑的時候,便言明竇長東派人追殺他是因為他無意發現竇長東謊報軍功的事實。
謊報軍功是大罪,但真要治罪卻不容易,畢竟軍功呈報到兵部時,大多戰事已經過去許久,核查起來本就不會精準到沒一個敵軍首級都落實。隻要不是做得太過分,讓人一眼就看出軍功誇大,這種事情起不了大波瀾。
竇長東雖然做得頻繁了些,但到底他不是軍中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這樣做的,因此他與老侯爺都沒將精力放在這上頭。
可若是為報軍功擬造假戰役,這可就完全不同了。
試想,涼州天高皇帝遠,各大駐軍都有各自的管轄範圍,往常相互見沒有幹涉,竇長東帶著部下到交界地走一遭,製造一點亂局,再把“軍功”報上來,雖則無中生有,但貞元皇帝卻也不會去查探虛實。
錢悔歎了口氣,道:“我知道的便有兩起,不過拿不出證據,因此也沒有與侯爺提起。隻不過這些天我多想了些,不說出來,心中著實不舒服。”
“咱們大靖軍政分明,陛下這些年的心力大部分都投放在朝政治理上,軍製一直沿用先帝擬定的三年更換監軍,不換駐軍,不更主將的做法。這些監軍是陛下欽差,隻是,竇將軍在西海郡和西平郡根基穩固,要降服監軍為他隱瞞並不難。”
朱定北沉默了一會兒,問他:“此事你為何不與我阿爺說?”
錢悔實話道:“不怕小侯爺怪罪,這些日子看下來,小侯爺年紀雖然小,性子卻極其穩妥,就算聽到這些也不至於衝動行事。侯爺他……眼中容不得沙子,我怕給朱家惹禍。”
朱定北忍不住笑了聲,拍了拍他的肩膀起身道:“好了,這件事我既然聽說了,就不會當做不知道。你等兩天,我先安撫阿爺,請他好好想想辦法。”
錢悔躬身道:“拖累小侯爺了。”
“這話我可不想再聽第二回。”朱定北擺了擺手,不輕不重地笑了聲,說:“竇將軍這事做的不地道,若軍功是這麽好得的,那咱們軍中浴血殺敵不顧性命的兄弟,又算什麽?”
錢悔聽出他話中的陰沉,動容地捏了捏拳頭,忍住了心中的義勇。
第二天是十月底的休沐日,朱定北一早與老侯爺打拳練武,用了早膳便去了書房將錢悔所擔憂的事情轉述給老侯爺。
老侯爺一聽果然大怒,氣得拍案道:“竇長東好大的膽子!竟然敢這麽做!他還將軍紀軍規放在眼裏嗎?堂堂主將竟然做出這種事來,恐怕竇軍中養不出幾個好鳥來,一群混賬玩意!”
朱定北不動如山,他聽了這種事當然氣憤,不過緩衝了一夜,心中便冷靜下來。
更過分的事情他見識過多少,捏造戰事,謊報軍功,還不算罪大惡極。
朱定北喝了口熱茶,溫聲道:“竇長東的道行也就到這裏了,再大點的事他也沒有那個膽子做。阿爺,真要那這件事動他,咱們現在卻也有心無力。”
“怎麽沒辦法了,我這邊進宮對陛下道明緣由,有錢悔作證,整肅竇軍還不容易?”
老侯爺聽罷之後就有這樣的決定,他絕對不能姑息這種惡習在軍中滋長,否則,蔓延開來不說將軍士的銳氣養廢,到時候將士投機取巧,各個不思戰殺,反而專營此道,久了,大靖將士就完了!
這種內部腐蝕大靖軍力的蠹蟲,他見一個殺一個,絕不放過。
朱定北搖了搖頭,“要對付竇長東容易,不過這件事牽扯出來,就不會是竇長東一家的事了。”
老侯爺皺著眉頭道:“我當然知道軍中不止他一個人這樣做,可他冒出尖兒了,不掐了難道還等他長成氣候再對付?至於其他人,也正好那竇長東警告他們夾著尾巴做人。”
朱定北放下茶杯,麵色凝肅道:“阿爺,這事要解決不在竇長東身上,而是在咱們大靖的軍製。”
“各州駐軍不換防,不換主將,隻更換監軍,這在先帝時期確實是個好法子。先帝執政前二十幾年東征西戰,軍將熟悉了一地之後能夠將地方守好,讓邊境沒有後顧之憂。而邊境的主將對敵也確實比別的將士更有經驗和手段,因此不更迭調換駐軍,其實不過是先帝沒得選擇。”
“而陛下登基後,這些年還在和朝臣鬥智鬥勇,看將士也隻將目光鎖在我朱家軍身上,對其他人卻是冷落了。”
朱定北勾唇意味不明地笑了下,繼續道:“咱們朱家軍都不敢保證沒有幾個按私心犯事的,其他將領駐守一方,天高皇帝遠,私底下還不知道是什麽樣子。如果這些人懈怠了,或是貪心不足,悶不吭聲在管轄地上做皇室不容的事情,您說他們做不做得到?”
老侯爺臉上皺成一團,貞元皇帝對朱家軍盯得很緊,老侯爺這些年卻沒心力管別的軍營的事,他又是作風剛正的人,因此還未如此揣測過友軍。
朱定北篤定道:“我說他們做得到,而且……恐怕有不少人在這麽做了。”
“陛下派出去的監軍,能有多少人能夠抵抗住誘惑,剛正不阿呢?哪怕真有誓死不從的,過了三年他也就滾了,領將忍著安分三年再故技重施又如何?竇長東的事一旦揭露,就會提醒陛下他這些年忽略了什麽,到時候查起來,就沒那麽好善了了。”
老侯爺挺直腰背,沉聲道:“不能善了也要去做!”
他看向朱定北,對他的冷漠淡然毫不掩飾自己的不滿:“長生,你應當知道,軍人,最重的是什麽。”
“我們是大靖的兵刃,開疆拓土,護佑家國,是擋在百姓錢的第一人。如果這把刀生鏽了,立刻就要打磨,讓它重新鋒利起來。其他什麽都可以亂,唯獨軍將不行。”老侯爺捏緊拳頭,繃著臉道:“咱們軍製有問題,那就算傷筋動骨,也要重新安置。”
朱定北略覺無奈地捏了捏鼻梁,告饒道:“阿爺你先別生氣,我話不是還沒說完嘛。”
老侯爺看著他不說話了。
朱定北咳了一聲,正色道:“竇長東一事咱們暫且擱置不談,就說,這軍製該如何改,阿爺可有線索?”
朱定北的確像聽一聽他阿爺的想法,他半生軍伍,很多事情比他看得更透。
朱定北會第一時間想到軍製上,並非他深謀遠慮道如此程度,而是前世就因為荊州駐軍出了一件大岔子,讓貞元皇帝氣憤到大動幹戈。大靖二十州的駐軍一一被探查過去,查出的紕漏差點讓貞元皇帝吐了幾碗血。
那時候,朝廷也大肆主張修軍製,可那些改革卻讓大靖軍力好生亂了一陣子,外敵更趁亂幾次起戰,把大靖打得個措手不及,回防無力。
如此再三,貞元皇帝隻好退讓,隻殺了幾個罪責深重的將領,加大了監軍製度,其他還是隻能延續舊製。
就算是現在,貞元皇帝要對軍製有動作,又豈是那麽容易的。各大駐軍都已經有自己的一方勢力,聯合起來抵製新政,朝廷根本拿他們沒辦法。
老侯爺細思,心裏也不由生出一絲涼意。
他到底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對軍製改革他是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可針對眼下時局如何著手改革卻是毫無頭緒。
他不由看向朱定北,出聲道:“乖孫兒,你是不是也想過了?”
朱定北動了動手指,把心中想說的話忍住了,苦笑道:“阿爺,您太看得起孫兒了。”
老侯爺一想也是,孫兒才幾歲大,若是對軍製都有一番見解了,那還是孩子嗎?
他想了想,道:“其實阿爺之前在涼州駐軍時,私底下琢磨過這件事。”
老侯爺娓娓道來:“要徹底將軍製改頭換麵卻是異想天開,阿爺能想到的隻有三件事:改動監軍,加派更多人,每月回稟軍況,此其一。其二,中郎將及都尉調防,三五年將這批人調換駐地,往後便是這些人做主將,實在不該讓他們過早在一地紮根經營。這第三件麽,便是兵權。”
說到兵權,老侯爺臉色有了些變化,但還是講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想法說了出來。
“咱們大靖將領手中握的兵權過大了。軍印虎符分掌於兩位將軍手中,雖則合二為一才可調遣一師之軍。可這兩位主將看了彼此老臉十幾年,有再多衝突,但彼此合作的時候更多。若有心做點什麽,威脅就太大了。這虎符,或許由陛下收回,更好。”
他也曾是朱家軍的主帥,手掌百萬兵權,說到分權之事有些不甘心,但卻是實實在在地為大靖的未來打算。
朱定北看著老侯爺出神,他沒想到阿爺那麽早以前就意識到了這一點,甚至連交還兵權都考慮過了。
老侯爺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看我幹啥?你阿爺是那種戀棧權勢的人嗎?對咱們大靖有利的事,才是朱家人該想的事。”
朱定北不給麵子地笑出聲來,對老侯爺的大義凜然他當然相信,但到底人都有私心,哪有話說出來的那麽簡單。
“阿爺深明大義,是我大靖的福氣。不過,旁的人可就沒這麽想得開了。”朱定北不客氣地點明:“如果州府裏的駐軍聯合起來抵製新政推行,這事就已經敗了一半。再則,咱們大靖軍心不穩,那匈奴羌族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定有一場亂戰,到時候為了對敵,這新政的成算又少了三分。”
“阿爺,您說這剩下的兩分可行,陛下能否堅持呢?”
“這……”
“若是不能堅持,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動手,您說是也不是?”
聽了這話,老侯爺虎了臉:“就算一次不成,難道皇室會就此放過任憑別人軍權坐大?那就還有第二次第三次,最終也得改服帖嘍。既然早晚都要來這麽一遭,那還不如趁早。”
他說著,微頓了頓,“既然要做,何不趁匈奴內亂時發起呢?”
朱定北笑起來,他在提起這個話之前,就已經想到了老侯爺的選擇。
這也是朱家軍,朱家人必做的選擇。
“竇長東的事情卻是是揭開此事的良機,但卻不能操之過急。這件事,還得阿爹仔細謀劃,還是看他如何說吧。”
老侯爺點頭道:“是該如此。”
他現在也不過是榮養在京的鎮北侯爺,軍中的事,該如何做得放手給兒子。皇帝陛下,也絕不願他插手。
在老侯爺派人將竇長東所犯之事與軍政一事密信送往鮮卑府後不多時,爺孫倆便收到朱振梁的信箋。
請教如何對付匈奴胡爾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