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古朝安得知高娘子要帶兩個孫兒來洛京,而且已經在回來的路上時當即驚得站了起來的!
“主帥這是做什麽!他、他!”
他這是瘋了嗎?!古朝安幾乎要失控地怒吼出聲。
朱定北也很為阿爹的決定震驚,他原本覺得寧衡的提議不錯,所以在信中懇切了說了原委,希望老爹能夠把握分寸。可他倒好,不僅沒有回信同他商量,反而一封家書告知他把古朝安的繼子給送到京城來了!這還了得?!
朱定北這才暗自後悔,他何必說得那般清楚?
是他忘了,他老爹雖然對皇帝有所怨言,可事關皇帝性命,再大的“犧牲”他也做得出來!何況隻是讓孫子來京城溜達一圈,討個喜歡博個好彩頭,俗稱的衝衝喜呢?就連他阿爺聽說事情的始末之後,也隻是無聲地歎了口氣,再沒有說什麽,顯然對兒子的行動是支持的。
真是一群驢脾氣的呆子!
朱定北生氣,可現在說什麽也晚了,他隻好穩住古朝安的情緒,把什麽都說得雲淡風輕,可回頭對出了這個餿主意的寧衡卻是兩天沒有好臉色了。
對於朱振梁的行為,寧衡也感出乎意料,不過事已至此,他們也隻能防備著皇帝會不會喪心病狂地像當初把長生留在洛京一樣,也給那孩子封一個鎮北侯世孫將他扣留在京。
在朱定北和古朝安坐立不安之際,羌族的內亂漸成定局,贏的人自然是朱定北看好的羌王。而羌王在局勢穩定後還送了一封國書來,權當對虜獲兩位二品大將的事情致歉。此事算是圓滿,皇帝將替換範大刀和孔義的名單宣布時,還當朝誇讚了甄右相一番。
那日早朝後,朱定北便對寧衡道:“看來,陛下在那條暗道裏也沒有抓到甄飛河的把柄啊。”
所以,那條暗道到底引向了誰?按照甄飛河行事狡兔三窟的習慣,這為自己打掩護的人選,必定十分有說服力才是,否則皇帝不會過了這麽多日還沒有一點動作。
寧衡點頭道:“皇帝對甄飛河的器重由來已久,如果沒有實實在在的證據,他不會輕易懷疑到他身上。”
這樣一來,卻也不知道是好是壞了。不過在怎麽說,朱定北現在都需要甄飛的安然無恙來實現他的緩兵之計,再怎麽也得把這個年過去才行。
想著,朱定北又道:“阿衡,咱們去掘金的人可以暫且停一停了,現在的情勢,再多的金銀也左右不了,還會添亂。我在想,我們手頭上不是還有好幾處鐵礦嗎?快要到戰時,生鐵肯定急需,與其等工部事到臨頭去找,不如我們現在先給他們送點甜頭?”
寶藏圖上的鐵礦,朱定北隻開出一處。他不是要起兵造反,隻是培育精兵,因此需要的鐵礦著實不多,那一處現在還未開出百分之一呢。
寧衡對戰事的考慮到底沒有朱定北周全,戰事未起,他已經將準備之事事無巨細地推敲過,如今工部的生鐵存量,不過是應對每年並不呈報上來的需要換置的兵器,都有定數,確實不足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戰事。寧衡想到這裏,自然同意。
不管朱定北等人再不情願,時間倏忽而逝,眼看著老侯爺的七十五大壽就在後日,高娘子也終於帶著兩個孫兒順利抵京。
朱定北出城門相迎,等到城外三十裏地才與阿娘和兩個小侄兒相會。
高娘子見了他自然喜不自勝,當即從馬車上跳下來,好生一番打量,而後笑著道:“半年不見,我兒又長高了些。”他如今已經比高娘子高出許多了,高娘子拍他的肩膀也要踮起腳尖。
見寧衡也在,她便沒有多說什麽家常,又謝過一番長信侯爺的心意,便要再次啟程。兩個孩子頭擠著頭趴在車窗上的看著他們,見人看過來之後,年紀稍大的一個當即躲了回去,年紀稍小的那個卻還記得半年未見的小叔叔,見朱定北翻身上馬,當即眼睛一亮道:“小叔叔,我也要騎馬!”
他可不像他的兄長“文靜”,說罷便騰騰騰地跑出馬車,對朱定北深處雙手。朱定北隻好驅馬上前,將他抱上馬安置在身前。
小娃娃頓時滿意了,笑得見牙不見眼,扭頭還同朱定北抱怨,“車,不好玩,屁股痛痛。”
逗得朱定北笑得不行,寧衡驅馬過來與他並行,又給他遞上一件薄披風。已進十月,洛京雖然不如北境已經是飛雪天氣,但也是寒風咧咧,朱定北騎馬不覺得冷,所以準備好的披風也不戴,現下倒是用到這個孩子身上了。
朱定北將他裹住,一手抱著他一手牽製韁繩,低頭對他道:“坐穩了,抓緊我。”
小胡子乖乖地抱緊他的手臂。
一行人快行,一個時辰後便回到鎮北侯府。老夫人還是第一次見到兩個重孫,抱著便不肯放手了,什麽好玩的好吃的都往他們麵前送,把兩個小娃娃哄得黏在她身邊不肯走。
第二日,外嫁女便帶著孩子回來,一是為了拜見嫡母,見一見兩個外甥,二來也是給老夫人打打下手,幫忙準備明日壽宴之事。
這是老侯爺第一次大辦壽宴,除了秦家和樓家,京城的勳貴除非那等與朱家素日不和的,幾乎來了大半。這也是外人第一次見識新襲爵的鎮北侯爺待人接物的本事,皆是讚不絕口,見鎮北侯府的風光,心裏都打起些許主意來。
如今的鎮北侯府可不同了,那是世襲的一品侯位,滿洛京數過來,身份上有這般尊貴的隻有世襲的長信侯府了。若是能將女兒嫁入侯府,那可是世代的尊榮。
以前他們對這鎮北侯夫人之位並不如何垂涎,畢竟那鎮北侯說了好聽是世襲侯爵,說了難聽些就是朱家軍留在洛京的人質,保不定什麽時候陛下要下手收拾朱家軍,那這鎮北侯府可不是首當其衝嗎?可現在不一樣了,朱家軍風光日盛,在場的有不少人是當日隨行見識過鮮卑新軍和朱家軍軍威的人,他們心裏清楚,有新軍這一個籌碼在,陛下對朱家軍隻會更加重用,便是要收拾,那也隻會打壓一下氣焰,不會把朱家真的打入死地。
如此一來,高攀不上長信侯府,鎮北侯府總能試一試吧?
他們心裏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護國寺高僧對如今這位鎮北侯姻緣上的斷言,心想離這位鎮北侯爺弱冠也不到兩年時間了,侯府再不著急也得把親事先定下,因此對上老侯爺夫婦那熱情便高漲了一倍。殊不知,鎮北侯的親事早就被某一位他們高攀不上的人定下了,空歡喜一場。
當日讓老侯爺的壽辰更加為人津津樂道的,卻是來自皇帝陛下的一道旨意。
來宣讀旨意的不是旁人,而是五皇子,二皇子雖然未被邀請,但也同五皇子一道前來為老侯爺賀壽,送的禮更是羨煞旁人。
旨意上,皇帝陛下親自祝賀了一番,又有言稱鎮北侯府的重孫輩進京可得一見,讓鎮北侯朱定北明日帶那兩個孩子入宮覲見。
誰都沒料到皇帝陛下不僅給老的麵子,更連著名不見經傳的兩個小輩都提到了,心中不由思量起來,陛下對朱家如此親近,是因為鮮卑新軍的緣故,還是近來邊境不安寧陛下要重用朱家而先給送上的一顆甜棗呢?
大多數人都認為是前者的緣故,畢竟現在已經入冬了,匈奴總不至於故技重施又在冬日打那等吃力不討好的戰事吧?
朱定北接下旨意,心裏卻道:皇帝老兒還真是一天都不肯多等啊!
可不管心裏再怎麽不樂意,第二日,朱定北還是把自己和兩個孩子收拾得妥妥當當,一早便進宮,等皇帝陛下退了早朝來宣傳他們。兩個孩子第一次到皇宮,輕易便被這裏緊繃的氣氛所感染,變得安分拘謹起來,小胡子眼睛伶俐地轉了轉,好奇的看著那些低頭不吭聲的像是假人一樣的宮人,不由低聲湊在小叔叔耳邊問他:“他們都不用吃飯喝水尿尿嗎?為什麽都不動彈?”
他膽子比胞兄大了許多,還想跑下去看看這些“假人”是不是真的不會動彈。
朱定北也怕他闖禍,把他抓回懷裏,問他:“是不是要尿尿?”
小胡子不好意思地點點頭,朱定北失笑,叫上宮人帶路帶著兩個孩子去解了手,回來時卻見東升太監已經到了偏殿,見了他們便傳皇帝口諭宣召他們。
“臣,鎮北侯朱定北攜兩位子侄拜見陛下。”
他帶著兩個孩子跪下,貞元皇帝似乎忘了叫起,視線落在了跪在地上還不安分得時時扭一扭,小心地摸摸自己膝蓋的孩子身上。
閃了下神,他才溫和道:“不必多禮,都起來吧。”
他笑著讓朱定北將兩個孩子帶上前來讓他好好看看,其實視線都落在了小胡子身上。孩子也對他十分好奇,見他一直看著自己,便也抬頭看他,大大的眼睛裏滿是疑惑,又不甘示弱地瞪大了眼睛,好似在和皇帝較勁誰的眼睛更大一些似得。
古朝安得知高娘子要帶兩個孫兒來洛京,而且已經在回來的路上時當即驚得站了起來的!
“主帥這是做什麽!他、他!”
他這是瘋了嗎?!古朝安幾乎要失控地怒吼出聲。
朱定北也很為阿爹的決定震驚,他原本覺得寧衡的提議不錯,所以在信中懇切了說了原委,希望老爹能夠把握分寸。可他倒好,不僅沒有回信同他商量,反而一封家書告知他把古朝安的繼子給送到京城來了!這還了得?!
朱定北這才暗自後悔,他何必說得那般清楚?
是他忘了,他老爹雖然對皇帝有所怨言,可事關皇帝性命,再大的“犧牲”他也做得出來!何況隻是讓孫子來京城溜達一圈,討個喜歡博個好彩頭,俗稱的衝衝喜呢?就連他阿爺聽說事情的始末之後,也隻是無聲地歎了口氣,再沒有說什麽,顯然對兒子的行動是支持的。
真是一群驢脾氣的呆子!
朱定北生氣,可現在說什麽也晚了,他隻好穩住古朝安的情緒,把什麽都說得雲淡風輕,可回頭對出了這個餿主意的寧衡卻是兩天沒有好臉色了。
對於朱振梁的行為,寧衡也感出乎意料,不過事已至此,他們也隻能防備著皇帝會不會喪心病狂地像當初把長生留在洛京一樣,也給那孩子封一個鎮北侯世孫將他扣留在京。
在朱定北和古朝安坐立不安之際,羌族的內亂漸成定局,贏的人自然是朱定北看好的羌王。而羌王在局勢穩定後還送了一封國書來,權當對虜獲兩位二品大將的事情致歉。此事算是圓滿,皇帝將替換範大刀和孔義的名單宣布時,還當朝誇讚了甄右相一番。
那日早朝後,朱定北便對寧衡道:“看來,陛下在那條暗道裏也沒有抓到甄飛河的把柄啊。”
所以,那條暗道到底引向了誰?按照甄飛河行事狡兔三窟的習慣,這為自己打掩護的人選,必定十分有說服力才是,否則皇帝不會過了這麽多日還沒有一點動作。
寧衡點頭道:“皇帝對甄飛河的器重由來已久,如果沒有實實在在的證據,他不會輕易懷疑到他身上。”
這樣一來,卻也不知道是好是壞了。不過在怎麽說,朱定北現在都需要甄飛的安然無恙來實現他的緩兵之計,再怎麽也得把這個年過去才行。
想著,朱定北又道:“阿衡,咱們去掘金的人可以暫且停一停了,現在的情勢,再多的金銀也左右不了,還會添亂。我在想,我們手頭上不是還有好幾處鐵礦嗎?快要到戰時,生鐵肯定急需,與其等工部事到臨頭去找,不如我們現在先給他們送點甜頭?”
寶藏圖上的鐵礦,朱定北隻開出一處。他不是要起兵造反,隻是培育精兵,因此需要的鐵礦著實不多,那一處現在還未開出百分之一呢。
寧衡對戰事的考慮到底沒有朱定北周全,戰事未起,他已經將準備之事事無巨細地推敲過,如今工部的生鐵存量,不過是應對每年並不呈報上來的需要換置的兵器,都有定數,確實不足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戰事。寧衡想到這裏,自然同意。
不管朱定北等人再不情願,時間倏忽而逝,眼看著老侯爺的七十五大壽就在後日,高娘子也終於帶著兩個孫兒順利抵京。
朱定北出城門相迎,等到城外三十裏地才與阿娘和兩個小侄兒相會。
高娘子見了他自然喜不自勝,當即從馬車上跳下來,好生一番打量,而後笑著道:“半年不見,我兒又長高了些。”他如今已經比高娘子高出許多了,高娘子拍他的肩膀也要踮起腳尖。
見寧衡也在,她便沒有多說什麽家常,又謝過一番長信侯爺的心意,便要再次啟程。兩個孩子頭擠著頭趴在車窗上的看著他們,見人看過來之後,年紀稍大的一個當即躲了回去,年紀稍小的那個卻還記得半年未見的小叔叔,見朱定北翻身上馬,當即眼睛一亮道:“小叔叔,我也要騎馬!”
他可不像他的兄長“文靜”,說罷便騰騰騰地跑出馬車,對朱定北深處雙手。朱定北隻好驅馬上前,將他抱上馬安置在身前。
小娃娃頓時滿意了,笑得見牙不見眼,扭頭還同朱定北抱怨,“車,不好玩,屁股痛痛。”
逗得朱定北笑得不行,寧衡驅馬過來與他並行,又給他遞上一件薄披風。已進十月,洛京雖然不如北境已經是飛雪天氣,但也是寒風咧咧,朱定北騎馬不覺得冷,所以準備好的披風也不戴,現下倒是用到這個孩子身上了。
朱定北將他裹住,一手抱著他一手牽製韁繩,低頭對他道:“坐穩了,抓緊我。”
小胡子乖乖地抱緊他的手臂。
一行人快行,一個時辰後便回到鎮北侯府。老夫人還是第一次見到兩個重孫,抱著便不肯放手了,什麽好玩的好吃的都往他們麵前送,把兩個小娃娃哄得黏在她身邊不肯走。
第二日,外嫁女便帶著孩子回來,一是為了拜見嫡母,見一見兩個外甥,二來也是給老夫人打打下手,幫忙準備明日壽宴之事。
這是老侯爺第一次大辦壽宴,除了秦家和樓家,京城的勳貴除非那等與朱家素日不和的,幾乎來了大半。這也是外人第一次見識新襲爵的鎮北侯爺待人接物的本事,皆是讚不絕口,見鎮北侯府的風光,心裏都打起些許主意來。
如今的鎮北侯府可不同了,那是世襲的一品侯位,滿洛京數過來,身份上有這般尊貴的隻有世襲的長信侯府了。若是能將女兒嫁入侯府,那可是世代的尊榮。
以前他們對這鎮北侯夫人之位並不如何垂涎,畢竟那鎮北侯說了好聽是世襲侯爵,說了難聽些就是朱家軍留在洛京的人質,保不定什麽時候陛下要下手收拾朱家軍,那這鎮北侯府可不是首當其衝嗎?可現在不一樣了,朱家軍風光日盛,在場的有不少人是當日隨行見識過鮮卑新軍和朱家軍軍威的人,他們心裏清楚,有新軍這一個籌碼在,陛下對朱家軍隻會更加重用,便是要收拾,那也隻會打壓一下氣焰,不會把朱家真的打入死地。
如此一來,高攀不上長信侯府,鎮北侯府總能試一試吧?
他們心裏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護國寺高僧對如今這位鎮北侯姻緣上的斷言,心想離這位鎮北侯爺弱冠也不到兩年時間了,侯府再不著急也得把親事先定下,因此對上老侯爺夫婦那熱情便高漲了一倍。殊不知,鎮北侯的親事早就被某一位他們高攀不上的人定下了,空歡喜一場。
當日讓老侯爺的壽辰更加為人津津樂道的,卻是來自皇帝陛下的一道旨意。
來宣讀旨意的不是旁人,而是五皇子,二皇子雖然未被邀請,但也同五皇子一道前來為老侯爺賀壽,送的禮更是羨煞旁人。
旨意上,皇帝陛下親自祝賀了一番,又有言稱鎮北侯府的重孫輩進京可得一見,讓鎮北侯朱定北明日帶那兩個孩子入宮覲見。
誰都沒料到皇帝陛下不僅給老的麵子,更連著名不見經傳的兩個小輩都提到了,心中不由思量起來,陛下對朱家如此親近,是因為鮮卑新軍的緣故,還是近來邊境不安寧陛下要重用朱家而先給送上的一顆甜棗呢?
大多數人都認為是前者的緣故,畢竟現在已經入冬了,匈奴總不至於故技重施又在冬日打那等吃力不討好的戰事吧?
朱定北接下旨意,心裏卻道:皇帝老兒還真是一天都不肯多等啊!
可不管心裏再怎麽不樂意,第二日,朱定北還是把自己和兩個孩子收拾得妥妥當當,一早便進宮,等皇帝陛下退了早朝來宣傳他們。兩個孩子第一次到皇宮,輕易便被這裏緊繃的氣氛所感染,變得安分拘謹起來,小胡子眼睛伶俐地轉了轉,好奇的看著那些低頭不吭聲的像是假人一樣的宮人,不由低聲湊在小叔叔耳邊問他:“他們都不用吃飯喝水尿尿嗎?為什麽都不動彈?”
他膽子比胞兄大了許多,還想跑下去看看這些“假人”是不是真的不會動彈。
朱定北也怕他闖禍,把他抓回懷裏,問他:“是不是要尿尿?”
小胡子不好意思地點點頭,朱定北失笑,叫上宮人帶路帶著兩個孩子去解了手,回來時卻見東升太監已經到了偏殿,見了他們便傳皇帝口諭宣召他們。
“臣,鎮北侯朱定北攜兩位子侄拜見陛下。”
他帶著兩個孩子跪下,貞元皇帝似乎忘了叫起,視線落在了跪在地上還不安分得時時扭一扭,小心地摸摸自己膝蓋的孩子身上。
閃了下神,他才溫和道:“不必多禮,都起來吧。”
他笑著讓朱定北將兩個孩子帶上前來讓他好好看看,其實視線都落在了小胡子身上。孩子也對他十分好奇,見他一直看著自己,便也抬頭看他,大大的眼睛裏滿是疑惑,又不甘示弱地瞪大了眼睛,好似在和皇帝較勁誰的眼睛更大一些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