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中,初中部招生285人,平均直升本部高中比例38.4%。[]高考升學率87.9%。”
“郵電附中,初中部招生195人,中考升學率94%,省重點中學升學率76.5%,其中電子特長班為省級重點實驗班。”
“二外附中,初中部招生257人,直升本部高中比例98%,高考升學率74.4%,有兩個雙語特色班為省重點實驗班。”
“省體校。初中部招生84人。二級運動員以上文化課可降分錄取。”
……
姥姥雖然來南城市多年,依舊不改北方老太太的習慣,盤腿坐在床上,拿著家長會時記錄的小本子,十分嚴肅的給姚愛軍念著。
“軍兒啊~姥姥也不太懂你們老師說的這些學校。你們陳老師說的這些學校,姥姥都給你記下來了,你自己看看。”合上本子,姥姥笑眯眯的說著。
家長會的時候,姥姥可是風光了。班主任知道姚愛軍家裏父母都不在身邊,會後還特意多留了姥姥一會兒,找了一些中考的學校資料給她帶回來。
盡管離中考還有一學期,但已經可以提前準備起來了。如果確定要考一些重點學校,也好有針對性的準備人家的自主招生麵試環節。比如二外附中的重點班,就必須是在過分數線後,還要能夠通過他們的全英文口語麵試才行。
“姥姥覺得哪個好?”姚愛軍一邊幫姥姥摘菜,一邊漫不經心的陪姥姥嘮嗑,按照他現在的成績,這些學校都是囊中之物。[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姥姥哪懂這些個!但切記強扭的瓜不甜,咱一定要找最適合自己的。軍兒啊,不要在乎別人說什麽,做人一定要明白自己要什麽,才去做,明白嗎?”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姥姥雖然讀書不多,但大半個人生都在經曆著國家動蕩的劇變,隨著愛人走南闖北,老了跟著女兒女婿在部隊,也算是看掉了半生的浮華百態。
眼下,麵對著孫兒第一次的人生路口,老人睿智的眼裏撥開浮華,諄諄教誨的隻有做人處世之道。
一法通則萬法靈。
姚愛軍默默的體悟著姥姥的話,上輩子為何沒有“浪費時間”的多陪陪老人,他曾經錯過的路上還有多少?好在一切還可以重來,好在我們還有時間。
“鈴鈴鈴……姚愛軍,有你的掛號信!”樓下傳達室的老大爺搖著鈴鐺,正挨家挨戶送信。
“哎,麻煩陳爺爺您啦,天冷路滑的,您下次擱傳達室,我去拿就好了。”姚愛軍從老大爺手裏接過郵包,一看,是之前自己訂購的雜誌到了。
姚愛軍拍廣告掙的第一桶金,他想了很久怎麽用。5000塊在當時雖然說是一筆不小的錢財,但也派不上什麽大用。炒房?炒股?這才90年代初期,房地產壓根沒動靜呢,他連身份證都沒有,炒股也沒人帶他玩啊!
想了很久,姚愛軍想到了重生前自己的第二次職業生涯――運動醫學。
在離開跳台後,重新撿回文化課的他,花了比常人數倍的努力,考上了醫學院,專攻運動醫學。結合自身的運動員實際經驗,重點鑽研了當時最前沿的運動員培養機製理論,涵蓋運動員營養學、運動醫學、運動康複等多個方向。
這個方向是在20世紀中後期從歐美應用醫學界引入的概念,此時在國內還是空白。而這塊在運動員的科學培養和學科建設上,不僅帶來了運動界的大變革,大幅提升了運動水平,更帶來了運動界的科技變革,產生了多項專利及極為可觀的經濟收益。
姚愛軍心念一動,為何不通過自己的雙手,讓這門學科更早一些進入國內的大眾視野呢?
於是,他花了不少的心思,先去郵局訂了一份期刊雜誌目錄表。篩選了日後重點發展的相關學術期刊和大眾健康雜誌,逐一訂購。
這次收到的便是《大眾醫學》和《體育家》雜誌。
他邊走邊拆,咯吱窩裏夾著《大眾醫學》,手裏翻閱著《體育家》雜誌。先掃了一眼目錄,然後迅速翻到了“體壇新聲”欄目,這是一檔讀者來稿的欄目,主要集中匯集了一些大眾對體育運動的見解,然後會有雜誌的專家評審給與針對性的解讀。
《跳台跳水中,對手肘部位肌肉群的壓迫影響與緩解方法》(南城姚)
果然,姚愛軍兩個月前的投稿被刊載了出來。從運動醫學的角度去分解跳台跳水的入水動作,這在國內是極為罕見的。下方編輯點評中,對方連稱這是今年看到的最佳來稿,也給出了大段的解讀和國外資訊導讀。洋洋灑灑近數千字的分析文章,幾乎半點沒有改動的全文刊載,加上審讀點評部分,占掉了雜誌整整三頁五個版麵!
姚愛軍欣欣然的把這個相關的頁麵折了個角,放在一旁。又拿起了《大眾醫學》,這裏麵他想找的是一個叫做杜學梅的編審。
這位目前應該還在做大眾醫學雜誌編輯的人,尚聲名未顯,然而在後來的運動醫學學科中,卻是一個大名鼎鼎的牛人。正是這位女士,在20世紀出大量翻譯了多篇國外科研文章,將“科學的運動”理念引入了國內。
姚愛軍已經連續找了三四期雜誌,一路跟進,仔細琢磨這位大師的研究現狀,他必須找一個合適的切入時間,讓自己通過投稿的方式出現在這位大師的視野裏,從而搭上學術界大牛的列車。
不出意外的,幾分鍾後,姚愛軍在這期雜誌上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海外前沿”的欄目又放出了一篇針對運動損傷預判的導讀性的翻譯體文章。姚愛軍也將這頁折了個角。
在暑假的那場全國大賽裏,姚愛軍的成績讓他取得了二級運動員稱號。也顯示出了自我訓練的能力,平日王冬梅教練對他的訓練和指導都相對比較寬鬆,盡量放手讓他嚐試自己的訓練方式。
周五去少年宮訓練的時候,姚愛軍將兩本雜誌都揣在背包裏帶著。拿去給王冬梅教練,有意無意的表達出自己的疑惑:好像,可能,也許雜誌的說法和平時訓練時的有些方式有不小的分歧呢!
姚愛軍和王教練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計劃:科學訓練法。
“郵電附中,初中部招生195人,中考升學率94%,省重點中學升學率76.5%,其中電子特長班為省級重點實驗班。”
“二外附中,初中部招生257人,直升本部高中比例98%,高考升學率74.4%,有兩個雙語特色班為省重點實驗班。”
“省體校。初中部招生84人。二級運動員以上文化課可降分錄取。”
……
姥姥雖然來南城市多年,依舊不改北方老太太的習慣,盤腿坐在床上,拿著家長會時記錄的小本子,十分嚴肅的給姚愛軍念著。
“軍兒啊~姥姥也不太懂你們老師說的這些學校。你們陳老師說的這些學校,姥姥都給你記下來了,你自己看看。”合上本子,姥姥笑眯眯的說著。
家長會的時候,姥姥可是風光了。班主任知道姚愛軍家裏父母都不在身邊,會後還特意多留了姥姥一會兒,找了一些中考的學校資料給她帶回來。
盡管離中考還有一學期,但已經可以提前準備起來了。如果確定要考一些重點學校,也好有針對性的準備人家的自主招生麵試環節。比如二外附中的重點班,就必須是在過分數線後,還要能夠通過他們的全英文口語麵試才行。
“姥姥覺得哪個好?”姚愛軍一邊幫姥姥摘菜,一邊漫不經心的陪姥姥嘮嗑,按照他現在的成績,這些學校都是囊中之物。[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姥姥哪懂這些個!但切記強扭的瓜不甜,咱一定要找最適合自己的。軍兒啊,不要在乎別人說什麽,做人一定要明白自己要什麽,才去做,明白嗎?”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姥姥雖然讀書不多,但大半個人生都在經曆著國家動蕩的劇變,隨著愛人走南闖北,老了跟著女兒女婿在部隊,也算是看掉了半生的浮華百態。
眼下,麵對著孫兒第一次的人生路口,老人睿智的眼裏撥開浮華,諄諄教誨的隻有做人處世之道。
一法通則萬法靈。
姚愛軍默默的體悟著姥姥的話,上輩子為何沒有“浪費時間”的多陪陪老人,他曾經錯過的路上還有多少?好在一切還可以重來,好在我們還有時間。
“鈴鈴鈴……姚愛軍,有你的掛號信!”樓下傳達室的老大爺搖著鈴鐺,正挨家挨戶送信。
“哎,麻煩陳爺爺您啦,天冷路滑的,您下次擱傳達室,我去拿就好了。”姚愛軍從老大爺手裏接過郵包,一看,是之前自己訂購的雜誌到了。
姚愛軍拍廣告掙的第一桶金,他想了很久怎麽用。5000塊在當時雖然說是一筆不小的錢財,但也派不上什麽大用。炒房?炒股?這才90年代初期,房地產壓根沒動靜呢,他連身份證都沒有,炒股也沒人帶他玩啊!
想了很久,姚愛軍想到了重生前自己的第二次職業生涯――運動醫學。
在離開跳台後,重新撿回文化課的他,花了比常人數倍的努力,考上了醫學院,專攻運動醫學。結合自身的運動員實際經驗,重點鑽研了當時最前沿的運動員培養機製理論,涵蓋運動員營養學、運動醫學、運動康複等多個方向。
這個方向是在20世紀中後期從歐美應用醫學界引入的概念,此時在國內還是空白。而這塊在運動員的科學培養和學科建設上,不僅帶來了運動界的大變革,大幅提升了運動水平,更帶來了運動界的科技變革,產生了多項專利及極為可觀的經濟收益。
姚愛軍心念一動,為何不通過自己的雙手,讓這門學科更早一些進入國內的大眾視野呢?
於是,他花了不少的心思,先去郵局訂了一份期刊雜誌目錄表。篩選了日後重點發展的相關學術期刊和大眾健康雜誌,逐一訂購。
這次收到的便是《大眾醫學》和《體育家》雜誌。
他邊走邊拆,咯吱窩裏夾著《大眾醫學》,手裏翻閱著《體育家》雜誌。先掃了一眼目錄,然後迅速翻到了“體壇新聲”欄目,這是一檔讀者來稿的欄目,主要集中匯集了一些大眾對體育運動的見解,然後會有雜誌的專家評審給與針對性的解讀。
《跳台跳水中,對手肘部位肌肉群的壓迫影響與緩解方法》(南城姚)
果然,姚愛軍兩個月前的投稿被刊載了出來。從運動醫學的角度去分解跳台跳水的入水動作,這在國內是極為罕見的。下方編輯點評中,對方連稱這是今年看到的最佳來稿,也給出了大段的解讀和國外資訊導讀。洋洋灑灑近數千字的分析文章,幾乎半點沒有改動的全文刊載,加上審讀點評部分,占掉了雜誌整整三頁五個版麵!
姚愛軍欣欣然的把這個相關的頁麵折了個角,放在一旁。又拿起了《大眾醫學》,這裏麵他想找的是一個叫做杜學梅的編審。
這位目前應該還在做大眾醫學雜誌編輯的人,尚聲名未顯,然而在後來的運動醫學學科中,卻是一個大名鼎鼎的牛人。正是這位女士,在20世紀出大量翻譯了多篇國外科研文章,將“科學的運動”理念引入了國內。
姚愛軍已經連續找了三四期雜誌,一路跟進,仔細琢磨這位大師的研究現狀,他必須找一個合適的切入時間,讓自己通過投稿的方式出現在這位大師的視野裏,從而搭上學術界大牛的列車。
不出意外的,幾分鍾後,姚愛軍在這期雜誌上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海外前沿”的欄目又放出了一篇針對運動損傷預判的導讀性的翻譯體文章。姚愛軍也將這頁折了個角。
在暑假的那場全國大賽裏,姚愛軍的成績讓他取得了二級運動員稱號。也顯示出了自我訓練的能力,平日王冬梅教練對他的訓練和指導都相對比較寬鬆,盡量放手讓他嚐試自己的訓練方式。
周五去少年宮訓練的時候,姚愛軍將兩本雜誌都揣在背包裏帶著。拿去給王冬梅教練,有意無意的表達出自己的疑惑:好像,可能,也許雜誌的說法和平時訓練時的有些方式有不小的分歧呢!
姚愛軍和王教練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計劃:科學訓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