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花崗岩建成的新大廈外麵,成千上萬名民眾將附近的數條大街堵得水泄不通,即便出動了兩千多名禁軍,也隻勉強維持住了局麵。
大廈正門的上方,是一條由碩大的,由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象征著帝國蒸蒸日上的白色騰龍。而在巨龍的嘴裏,銜著一個由五隻圓環首尾銜接,環環相扣的五環標誌。這就是將在今日正式成立,並且主宰著帝國律令的最高司法機構——帝國最高法院的標誌。
該標誌本身也有著明確的意義。
除了騰龍象征帝國之外,白色的漢白玉代表著潔白無暇的司法製度,威武的巨龍則代表著司法的威嚴。另外,巨龍嘴裏的五環分別代表帝國的資本家(商人)、地主、貴族、平民與農民,五環首尾銜接代表組成帝國的五大階層團結一心,環環相扣則有著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意思。
隨著一名身著黑色長袍的中年人走上前台,熙熙攘攘的廣場上頓時安靜了下來。
新的機構,自然需要新的麵孔,需要新的製服。
隻是,對在場的數萬名帝國百姓來講,登上前台的那人並不是新麵孔,而是家喻戶曉的,具有太多的傳奇經曆,帝國萬千百姓,特別是年輕一代心目中的英雄。
他就是鄭成功!
鄭家世代經商,其曾祖父是第一批前往日本經商的帝國商人。明曆二百五十八年(公元1624年),鄭成功在日本長崎縣平戶千裏濱降生。十四歲時,便隨同父親鄭芝龍出海探險,並且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水手。
十六歲那年,鄭成功的命運發生了轉折。
當時,鄭家的船隊從日本長崎出發,準備經琉球國返回帝國鎮海。途徑大島海域時遭遇海盜,船隊被圍。其父鄭芝龍乞降,準備向海盜交納重金。鄭成功不允,並且於當晚帶數名隨從摸入海盜營地,焚毀海盜船隻,率領船隊脫險。
如果說對付海盜隻是小兒科的話,那麽三年後,鄭成功幹了一件震驚全國的事情。
當時,鄭芝龍已將家族船隊交由鄭成功打理,自己返回福建家鄉養老。而鄭家經營的仍然是帝國到日本之間的海上貿易。
船隊途徑琉球王國的時候,正遇倭寇進寇。
應琉球國王的邀請,鄭成功率船隊留下,並且將五百名船員武裝了起來。隨後,在琉球王國都城外迎戰兩千餘名倭寇。
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鄭成功成功擊退倭寇。
得勝之後,鄭成功沒有罷手,而是率領船隊直撲倭寇老巢——屋久島。
一番苦戰之後,鄭成功不但摧毀了倭寇的巢穴,還擊斃了上千名匪寇,並且燒毀了數十艘船隻,一舉掃蕩了霸占琉球海域的倭寇勢力。
可以說,鄭成功一戰成名。
借此機會,鄭成功將家族的航運事務交給了族弟打理,然後利用三艘速度較快的商船組建了第一支私人護航艦隊,為航行在日本與帝國之間的船隊護航。當然,接受護航的船隻都需要交納一筆費用。
八年之內,鄭成功的護航“艦隊”擴大了數十倍,護航船隻近五十艘,並且活躍於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各條航線之上。
同時,這股民間勢力也引起了帝國高層的注意。
明曆二百八十六年(公元1654年)孫承宗召見鄭成功,並且正式委派鄭成功為帝國“平匪將軍”,由其率領五艘戰艦,前往掃蕩當時在西北印度洋上橫行霸道的奧斯曼海盜。
接受任命之後,鄭成功與當年率艦隊離開了鎮江港。
同年底,艦隊到達阿拉伯海。
當時,海運幾乎取代了陸運,成為了東西方貿易的主要通道。奧斯曼帝國失去了最主要的財政收入。無奈之下,奧斯曼帝國開始默許海盜襲擊印度洋上的船隊,並且與海盜瓜分贓物,以此維持財政開支。
毫無疑問,大明帝國絕對無法容忍奧斯曼帝國的這一行徑。
隻是,國內的政治改革,少數民族叛亂,以及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分散了帝國的精力,使帝國難以派遣規模龐大的艦隊前往印度洋對付奧斯曼海盜。
實際上,用艦隊對付海盜並不是良策。
說白了,海盜就是海上的土匪,采取打了就跑的戰術,根本不會與艦隊抗衡,甚至在得知艦隊出現的消息後,會龜縮在港內,根本不會出海。
鄭成功似乎天生就是海戰方麵的專家。
到達獅城的時候,他就下令將五艘戰艦偽裝成商船的樣子。
隨後,他率領艦隊在印度洋,特別是阿拉伯海最主要的幾條航線上往返航行,采取守株待兔的方式等著海盜自己找上門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艦隊第三輪巡航時,奧斯曼海盜就盯上了這支“船隊”。
結果可想而知,當乘坐漁船等小型船隻的海盜靠上來的時候,迎接他們的是凶猛的炮彈,以及準確得像是長了眼睛的子彈。
激戰之後,鄭成功從俘獲的海盜嘴裏知道了海盜老巢的位置,然後順藤摸瓜,殺上了門去。
當時,海盜的主要聚集地就是奧斯曼帝國的阿巴斯港,也就是當年鄭和船隊曾經到達過的胡魯謨斯。
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鄭成功並沒有考慮炮轟阿巴斯港的結果。
若不是奧斯曼帝國的國力日漸衰弱,若不是奧斯曼帝國沒有像樣的海軍,若不是奧斯曼帝國懼怕大明帝國強大的國力,恐怕鄭成功將成為帝國與奧斯曼戰爭的點火人。
或者說,在炮轟阿巴斯港之前,鄭成功就斷定,奧斯曼帝國不敢借此與帝國開戰。
試探了奧斯曼帝國的底線之後,鄭成功開始變本加厲的對付那些盤踞在奧斯曼帝國港口內的海盜。
兩年之內,西北印度洋上的海盜幾乎被他消滅得一個不剩了。
正是如此,大量海盜離開印度洋,轉戰東地中海,結果造成東地中海海盜為患,對當時剛有點規模的威尼斯,熱那亞等歐洲公國的海上貿易構成了極為嚴重的威脅。
明曆二百八十八年(公元1656年),鄭成功依照帝國內閣府的命令,率領規模擴大到十五艘的“平匪艦隊”前往直布羅陀要塞,協助地中海國家平定猖獗一時的奧斯曼海盜。
在歐洲的三年,鄭成功並沒有多少事可幹。
也許是他在印度洋上闖出的名氣太大了,在他的艦隊進入地中海之前,之前活躍一時的奧斯曼海盜全都不見了蹤影。
結果,三年之中,鄭成功將絕大部分精力花在了應酬上。
同時,鄭成功也接觸到了西方文藝複興時產生的大量新思想,新思維。這其中就包括了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
不過,相對而言,西方哲學對鄭成功的影響更大。
明曆二百九十一年(公元1659年),鄭成功返回帝國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三權分立”派。
當時,帝國國內大部分資本家也正在倡導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製。
比起那些實力強大的資本家,年僅三十六歲的鄭成功根本算不了什麽。隻不過,比起其他資本家而言,鄭成功有兩個巨大的優勢。
一是他家喻戶曉的名聲。
幫助琉球國王掃平倭寇,對付奧斯曼海盜,混跡於歐洲列國上層,這些都成為了傳奇般的故事,更成為了帝國青少年學習的榜樣。
二是係統,嚴密的哲學思想。
這也是鄭成功在歐洲生活三年的最大收獲。相對而言,當時歐洲在資本主義政治製度的研究方麵比大明帝國更加先進,也更有開創性。
憑借這兩點優勢,鄭成功迅速成為了“三權分立”學派的主要推手。
英雄創造曆史,曆史也創造了英雄。
就在鄭成功回國的第二年,即明曆二百九十二年(公元1660年),首輔孫承宗病逝,孫可望出任內閣首輔。
相對而言,孫可望並不是炙手可熱的政治家。
比起當時內閣在任的數十名大臣,來自外地的孫可望缺乏足夠的基礎,更缺少支持。毫無疑問,他不可能像孫承宗那樣,將內閣控製在自己的手裏。甚至可以說,為了保住首輔大權,他得依靠外界的支持。
“三權分立”派的資本家正是孫可望的天然盟友。
另外,通過三權分立,還能適當削弱內閣的權力,減輕孫可望的壓力。這也正好符合了孫可望的短期要求。
很快,雙方達成了協議。
同年,孫可望確認設立最高法院,負責統管全國司法工作。該決議在帝國議政院以微弱多數的優勢得到通過。
鄭成功也因此成為了帝國曆史上首任大法官。
當時,最高法院隻有一名最高大法官,而不是後來的九名。
作為冒險家,鄭成功是優秀的,作為軍事家,鄭成功的良好的,作為思想家,鄭成功是合格的,可是作為法官,他卻並不合格。
僅僅兩年之後,鄭成功就被刺殺。
雖然事後最高法院宣布,刺殺鄭成功的是一名遭到錯判的囚犯的弟弟。但是更多的人堅信,鄭成功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不說別的,當時有很多人更有資格成為帝國首任大法官,為什麽他們不上?
另外,孫可望與“三權分立”派隻是利益上的合作,而且曆史終將證明,具有軍閥背景的孫可望是一個極富野心的政治家,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政治冒險家。
毫無疑問,那些老謀深算的政客都看了出來,首任大法官絕對是個燙手的山芋。
也就在鄭成功被刺殺的第二年,議政院以鄭成功之死調查不明為由,三次提出了彈劾孫可望的議案,彈劾案最終移交最高法院。
就在最高法院啟動彈劾孫可望的法律程序的第二天,孫可望秘密下令,調遣駐紮在福建的軍隊進京,準備解散議政院,廢除最高法院。
幸好,當時掌握帝國軍事大權的袁崇煥(時任帝國武備大臣),以及秦良玉(時任帝國京師駐備軍統帥)及時的發現了孫可望的政變意圖,並且立即采取行動,一方麵出動禁軍羈押了孫可望,另外一方麵派遣軍隊攔住了北上的福建駐備軍。
從這個層麵上講,鄭成功的死並不是毫無意義。
孫可望離任之後,年已八十的袁崇煥出任帝國內閣首輔。
雖然袁崇煥在位僅一年,但是在這一年中,袁崇煥重組內閣,並且改組最高法院,將最高大法官的數額從一名擴大到了三名。另外,袁崇煥還明確了最高法院的職責,包括在彈劾內閣首輔中發揮的作用。
到明曆三百零一年(公元1669年),陳永華出任帝國首輔的時候,“三權分立”的政治體製已經在帝國完善鞏固,並且發揮出了明顯的作用。
大廈正門的上方,是一條由碩大的,由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象征著帝國蒸蒸日上的白色騰龍。而在巨龍的嘴裏,銜著一個由五隻圓環首尾銜接,環環相扣的五環標誌。這就是將在今日正式成立,並且主宰著帝國律令的最高司法機構——帝國最高法院的標誌。
該標誌本身也有著明確的意義。
除了騰龍象征帝國之外,白色的漢白玉代表著潔白無暇的司法製度,威武的巨龍則代表著司法的威嚴。另外,巨龍嘴裏的五環分別代表帝國的資本家(商人)、地主、貴族、平民與農民,五環首尾銜接代表組成帝國的五大階層團結一心,環環相扣則有著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意思。
隨著一名身著黑色長袍的中年人走上前台,熙熙攘攘的廣場上頓時安靜了下來。
新的機構,自然需要新的麵孔,需要新的製服。
隻是,對在場的數萬名帝國百姓來講,登上前台的那人並不是新麵孔,而是家喻戶曉的,具有太多的傳奇經曆,帝國萬千百姓,特別是年輕一代心目中的英雄。
他就是鄭成功!
鄭家世代經商,其曾祖父是第一批前往日本經商的帝國商人。明曆二百五十八年(公元1624年),鄭成功在日本長崎縣平戶千裏濱降生。十四歲時,便隨同父親鄭芝龍出海探險,並且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水手。
十六歲那年,鄭成功的命運發生了轉折。
當時,鄭家的船隊從日本長崎出發,準備經琉球國返回帝國鎮海。途徑大島海域時遭遇海盜,船隊被圍。其父鄭芝龍乞降,準備向海盜交納重金。鄭成功不允,並且於當晚帶數名隨從摸入海盜營地,焚毀海盜船隻,率領船隊脫險。
如果說對付海盜隻是小兒科的話,那麽三年後,鄭成功幹了一件震驚全國的事情。
當時,鄭芝龍已將家族船隊交由鄭成功打理,自己返回福建家鄉養老。而鄭家經營的仍然是帝國到日本之間的海上貿易。
船隊途徑琉球王國的時候,正遇倭寇進寇。
應琉球國王的邀請,鄭成功率船隊留下,並且將五百名船員武裝了起來。隨後,在琉球王國都城外迎戰兩千餘名倭寇。
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鄭成功成功擊退倭寇。
得勝之後,鄭成功沒有罷手,而是率領船隊直撲倭寇老巢——屋久島。
一番苦戰之後,鄭成功不但摧毀了倭寇的巢穴,還擊斃了上千名匪寇,並且燒毀了數十艘船隻,一舉掃蕩了霸占琉球海域的倭寇勢力。
可以說,鄭成功一戰成名。
借此機會,鄭成功將家族的航運事務交給了族弟打理,然後利用三艘速度較快的商船組建了第一支私人護航艦隊,為航行在日本與帝國之間的船隊護航。當然,接受護航的船隻都需要交納一筆費用。
八年之內,鄭成功的護航“艦隊”擴大了數十倍,護航船隻近五十艘,並且活躍於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各條航線之上。
同時,這股民間勢力也引起了帝國高層的注意。
明曆二百八十六年(公元1654年)孫承宗召見鄭成功,並且正式委派鄭成功為帝國“平匪將軍”,由其率領五艘戰艦,前往掃蕩當時在西北印度洋上橫行霸道的奧斯曼海盜。
接受任命之後,鄭成功與當年率艦隊離開了鎮江港。
同年底,艦隊到達阿拉伯海。
當時,海運幾乎取代了陸運,成為了東西方貿易的主要通道。奧斯曼帝國失去了最主要的財政收入。無奈之下,奧斯曼帝國開始默許海盜襲擊印度洋上的船隊,並且與海盜瓜分贓物,以此維持財政開支。
毫無疑問,大明帝國絕對無法容忍奧斯曼帝國的這一行徑。
隻是,國內的政治改革,少數民族叛亂,以及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分散了帝國的精力,使帝國難以派遣規模龐大的艦隊前往印度洋對付奧斯曼海盜。
實際上,用艦隊對付海盜並不是良策。
說白了,海盜就是海上的土匪,采取打了就跑的戰術,根本不會與艦隊抗衡,甚至在得知艦隊出現的消息後,會龜縮在港內,根本不會出海。
鄭成功似乎天生就是海戰方麵的專家。
到達獅城的時候,他就下令將五艘戰艦偽裝成商船的樣子。
隨後,他率領艦隊在印度洋,特別是阿拉伯海最主要的幾條航線上往返航行,采取守株待兔的方式等著海盜自己找上門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艦隊第三輪巡航時,奧斯曼海盜就盯上了這支“船隊”。
結果可想而知,當乘坐漁船等小型船隻的海盜靠上來的時候,迎接他們的是凶猛的炮彈,以及準確得像是長了眼睛的子彈。
激戰之後,鄭成功從俘獲的海盜嘴裏知道了海盜老巢的位置,然後順藤摸瓜,殺上了門去。
當時,海盜的主要聚集地就是奧斯曼帝國的阿巴斯港,也就是當年鄭和船隊曾經到達過的胡魯謨斯。
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鄭成功並沒有考慮炮轟阿巴斯港的結果。
若不是奧斯曼帝國的國力日漸衰弱,若不是奧斯曼帝國沒有像樣的海軍,若不是奧斯曼帝國懼怕大明帝國強大的國力,恐怕鄭成功將成為帝國與奧斯曼戰爭的點火人。
或者說,在炮轟阿巴斯港之前,鄭成功就斷定,奧斯曼帝國不敢借此與帝國開戰。
試探了奧斯曼帝國的底線之後,鄭成功開始變本加厲的對付那些盤踞在奧斯曼帝國港口內的海盜。
兩年之內,西北印度洋上的海盜幾乎被他消滅得一個不剩了。
正是如此,大量海盜離開印度洋,轉戰東地中海,結果造成東地中海海盜為患,對當時剛有點規模的威尼斯,熱那亞等歐洲公國的海上貿易構成了極為嚴重的威脅。
明曆二百八十八年(公元1656年),鄭成功依照帝國內閣府的命令,率領規模擴大到十五艘的“平匪艦隊”前往直布羅陀要塞,協助地中海國家平定猖獗一時的奧斯曼海盜。
在歐洲的三年,鄭成功並沒有多少事可幹。
也許是他在印度洋上闖出的名氣太大了,在他的艦隊進入地中海之前,之前活躍一時的奧斯曼海盜全都不見了蹤影。
結果,三年之中,鄭成功將絕大部分精力花在了應酬上。
同時,鄭成功也接觸到了西方文藝複興時產生的大量新思想,新思維。這其中就包括了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
不過,相對而言,西方哲學對鄭成功的影響更大。
明曆二百九十一年(公元1659年),鄭成功返回帝國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三權分立”派。
當時,帝國國內大部分資本家也正在倡導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製。
比起那些實力強大的資本家,年僅三十六歲的鄭成功根本算不了什麽。隻不過,比起其他資本家而言,鄭成功有兩個巨大的優勢。
一是他家喻戶曉的名聲。
幫助琉球國王掃平倭寇,對付奧斯曼海盜,混跡於歐洲列國上層,這些都成為了傳奇般的故事,更成為了帝國青少年學習的榜樣。
二是係統,嚴密的哲學思想。
這也是鄭成功在歐洲生活三年的最大收獲。相對而言,當時歐洲在資本主義政治製度的研究方麵比大明帝國更加先進,也更有開創性。
憑借這兩點優勢,鄭成功迅速成為了“三權分立”學派的主要推手。
英雄創造曆史,曆史也創造了英雄。
就在鄭成功回國的第二年,即明曆二百九十二年(公元1660年),首輔孫承宗病逝,孫可望出任內閣首輔。
相對而言,孫可望並不是炙手可熱的政治家。
比起當時內閣在任的數十名大臣,來自外地的孫可望缺乏足夠的基礎,更缺少支持。毫無疑問,他不可能像孫承宗那樣,將內閣控製在自己的手裏。甚至可以說,為了保住首輔大權,他得依靠外界的支持。
“三權分立”派的資本家正是孫可望的天然盟友。
另外,通過三權分立,還能適當削弱內閣的權力,減輕孫可望的壓力。這也正好符合了孫可望的短期要求。
很快,雙方達成了協議。
同年,孫可望確認設立最高法院,負責統管全國司法工作。該決議在帝國議政院以微弱多數的優勢得到通過。
鄭成功也因此成為了帝國曆史上首任大法官。
當時,最高法院隻有一名最高大法官,而不是後來的九名。
作為冒險家,鄭成功是優秀的,作為軍事家,鄭成功的良好的,作為思想家,鄭成功是合格的,可是作為法官,他卻並不合格。
僅僅兩年之後,鄭成功就被刺殺。
雖然事後最高法院宣布,刺殺鄭成功的是一名遭到錯判的囚犯的弟弟。但是更多的人堅信,鄭成功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不說別的,當時有很多人更有資格成為帝國首任大法官,為什麽他們不上?
另外,孫可望與“三權分立”派隻是利益上的合作,而且曆史終將證明,具有軍閥背景的孫可望是一個極富野心的政治家,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政治冒險家。
毫無疑問,那些老謀深算的政客都看了出來,首任大法官絕對是個燙手的山芋。
也就在鄭成功被刺殺的第二年,議政院以鄭成功之死調查不明為由,三次提出了彈劾孫可望的議案,彈劾案最終移交最高法院。
就在最高法院啟動彈劾孫可望的法律程序的第二天,孫可望秘密下令,調遣駐紮在福建的軍隊進京,準備解散議政院,廢除最高法院。
幸好,當時掌握帝國軍事大權的袁崇煥(時任帝國武備大臣),以及秦良玉(時任帝國京師駐備軍統帥)及時的發現了孫可望的政變意圖,並且立即采取行動,一方麵出動禁軍羈押了孫可望,另外一方麵派遣軍隊攔住了北上的福建駐備軍。
從這個層麵上講,鄭成功的死並不是毫無意義。
孫可望離任之後,年已八十的袁崇煥出任帝國內閣首輔。
雖然袁崇煥在位僅一年,但是在這一年中,袁崇煥重組內閣,並且改組最高法院,將最高大法官的數額從一名擴大到了三名。另外,袁崇煥還明確了最高法院的職責,包括在彈劾內閣首輔中發揮的作用。
到明曆三百零一年(公元1669年),陳永華出任帝國首輔的時候,“三權分立”的政治體製已經在帝國完善鞏固,並且發揮出了明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