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巡撫點了點頭道:“本撫也是這個意思。”
“本地望族有郭家,許家,陳家。不知撫院大人要先從哪家動手?”
謝慎幽幽說道。
侯巡撫眼神一厲道:“自然是郭家。”
謝慎心中暗暗稱讚。郭家是山西最為老牌的家族,動郭家便表明了侯巡撫的態度。這樣一來那些想要對抗侯巡撫的本地豪族也得好好掂量一番了,到底值不值得魚死網破。
謝慎咳嗽一聲道:“郭家這幾十年人才凋零,朝中也隻有刑部右侍郎郭淮一人獨挑大梁。撫院大人不必擔心郭家報複。”
侯巡撫卻是皺眉道:“怎麽,你以為本撫是因為郭家勢弱才選其動手的嗎?實話講,山西的局勢已經危若累卵。如果再不對這些人動手,倒黴的可不僅僅是山西一地。”
謝慎那個瀑布汗呐。做好人果然不容易,他隻得半開玩笑道:“撫院大人有何吩咐,下官一定照做。”
“好!”侯巡撫感慨道:“本撫果然沒有看錯人。”
他稍頓了頓繼續道:“這次征糧老夫不僅僅要征郭家、陳家的還要征其餘州府豪族的。這些事自然就落到各府府台身上。”
說到這裏,侯巡撫定定的看著謝慎仿佛在說潞安的豪族便留給你去扒皮了。
謝慎心中無奈。
難道是他之前表現得太高調了,連著懲治兩家豪族,讓這位侯巡撫產生錯覺,以為他謝慎是好鬥之人,正好驅為馬前卒?
“等到其他各府府台到了,本撫會咐下去,這些山西豪族一家也別想跑!”
謝慎直是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個侯巡撫做事可是比他還要狠啊。
五月底的天氣已經有些炎熱,侯巡撫拍了拍手便有仆人送上瓜果茶水來。
“這是用冰塊冰過的酸梅茶,謝府台嚐嚐。”
謝慎接過茶盞,呷了一口隻覺得十分清爽。
“撫院大人這冰鎮酸梅茶味道十分可口,下官都樂不思蜀了。”
侯巡撫沒有把謝慎的玩笑話放在心上,而是淡淡道:“夏日炎炎,官軍們在前線戍守,吾輩卻能倦居在府宅喝這酸梅茶。若是再不用心為軍士們爭一口氣,那豈不是成了寡廉鮮恥之輩了。”
謝慎讚同道:“撫院大人說的不錯,將帥同心才是抗敵正道。”
謝慎這麽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明代武官地位實在太低,指揮使在巡撫麵前完全抬不起頭來。
文官壓製武官的情況由來已久,何況巡撫本就有總領軍政的權力,說侯巡撫是帥絕對沒有問題。
“王指揮使那件事謝府台怎麽看。”
說起前不久王玉冒進追擊韃靼人那件事,謝慎就覺得十分無奈。
好歹王玉也是戍邊多年的老油條了,怎麽那麽容易就被賊酋的奸計蒙蔽了?
小王子佯裝潰敗,誘惑王玉率軍追擊從而伏擊重創明軍。這種套路一個老江湖不應該看不出來啊。
“下官以為這件事必定有隱情。”
侯巡撫卻是冷哼一聲道:“能有什麽隱情,在老夫看分明就是這王玉貪功冒進這才釀成慘敗。”
“王玉貪功冒進不假。可撫院大人想過沒有,王指揮使麾下皆是精兵強將,都是訓練有素之輩。即便遭到伏擊也不可能全軍覆沒。但最後隻有王指揮使一人逃出升天,撫院大人不覺得奇怪嗎?”
侯巡撫蹙眉道:“謝府台的意思是有人暗中作梗?”
謝慎點了點頭道:“下官聽說王指揮使在遭到伏擊後曾派出一名軍士突圍求救,但最後卻沒有援軍接應,導致我大明將士被韃靼人追殺數裏。”
“這名軍士呢?”
“如果下官沒有猜錯,這個軍士應該已經被滅口了。”
侯巡撫沉默良久。
他並沒有問謝慎他是怎麽知道這個消息的,因為這不重要。
謝慎的這個假設解釋了王玉麾下將士為何一個都沒有回來。這才是重要的。
當然,謝慎的這些細節也是後世看野史得來的,正史是不會記載這些細節的。
不過他經過反複推敲覺得這種假設確實在邏輯上站得住腳。
有什麽比借刀殺人更隱蔽的呢?
不用自己動手,利用韃靼人之手結果掉王玉絕對是其仇家最願意看到的。
不過這位應該沒有料到王玉如此命大,竟然活了下來。
“那依謝府台之年,本撫該如何處置王玉?”
侯巡撫顯然有些為難。
謝慎的假設雖然邏輯很強,但畢竟沒有證據,無法直接證明王玉是被坑害的。
可戰敗總得有人負責,王玉是跑不掉了。
“可以叫王指揮使戴罪立功,把與他有嫌隙的同僚都告訴撫院大人。”
侯巡撫不解道:“這有何用?那王玉得罪的同僚可不少,本撫又不能分辨出究竟是何人所為。”
王玉是大同前衛指揮使,正三品大員,山西武官中也隻有山西都司指揮使比他大。
要說是武官中有人坑害的他謝慎是不大信的。不是武官,那麽這人肯定就是文官了。
有能力給王指揮使使絆子的人一共就那麽幾個。
山西巡撫侯恂已經可以排除,隻要再跟王玉提供的名單進行比對,就可以尋出蛛絲馬跡。
“這件事撫院大人可以交給下官去辦,下官一定給撫院大人一個滿意的答複。”
謝慎對此卻是信心滿滿,拍著胸脯應攬道。
侯巡撫自然樂的如此,便點頭道:“好,這件事本撫便全權讓你謝府台去辦。”
“不知王指揮使現在何處?”
謝慎淡淡問道。
侯巡撫哼了一聲道:“這廝還知道身負重罪,直接來到太原叫老夫把他關了起來,現在太原府衙大牢中。”
謝慎直是目瞪口呆。
直接拘押朝廷三品武官?這侯巡撫膽子也太大了吧。
此時此刻謝慎才真正明白什麽叫文官貴,武官賤。
侯巡撫是三品,王指揮使也是三品。但侯巡撫卻可以毫不猶豫的把戰敗的王玉丟入大牢聽候發落。
嘶,還好當初選對了路一心考科舉。
男怕入錯行,在大明朝應該沒有哪一行比做文官靠譜的吧?
......
......(未完待續。)
“本地望族有郭家,許家,陳家。不知撫院大人要先從哪家動手?”
謝慎幽幽說道。
侯巡撫眼神一厲道:“自然是郭家。”
謝慎心中暗暗稱讚。郭家是山西最為老牌的家族,動郭家便表明了侯巡撫的態度。這樣一來那些想要對抗侯巡撫的本地豪族也得好好掂量一番了,到底值不值得魚死網破。
謝慎咳嗽一聲道:“郭家這幾十年人才凋零,朝中也隻有刑部右侍郎郭淮一人獨挑大梁。撫院大人不必擔心郭家報複。”
侯巡撫卻是皺眉道:“怎麽,你以為本撫是因為郭家勢弱才選其動手的嗎?實話講,山西的局勢已經危若累卵。如果再不對這些人動手,倒黴的可不僅僅是山西一地。”
謝慎那個瀑布汗呐。做好人果然不容易,他隻得半開玩笑道:“撫院大人有何吩咐,下官一定照做。”
“好!”侯巡撫感慨道:“本撫果然沒有看錯人。”
他稍頓了頓繼續道:“這次征糧老夫不僅僅要征郭家、陳家的還要征其餘州府豪族的。這些事自然就落到各府府台身上。”
說到這裏,侯巡撫定定的看著謝慎仿佛在說潞安的豪族便留給你去扒皮了。
謝慎心中無奈。
難道是他之前表現得太高調了,連著懲治兩家豪族,讓這位侯巡撫產生錯覺,以為他謝慎是好鬥之人,正好驅為馬前卒?
“等到其他各府府台到了,本撫會咐下去,這些山西豪族一家也別想跑!”
謝慎直是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個侯巡撫做事可是比他還要狠啊。
五月底的天氣已經有些炎熱,侯巡撫拍了拍手便有仆人送上瓜果茶水來。
“這是用冰塊冰過的酸梅茶,謝府台嚐嚐。”
謝慎接過茶盞,呷了一口隻覺得十分清爽。
“撫院大人這冰鎮酸梅茶味道十分可口,下官都樂不思蜀了。”
侯巡撫沒有把謝慎的玩笑話放在心上,而是淡淡道:“夏日炎炎,官軍們在前線戍守,吾輩卻能倦居在府宅喝這酸梅茶。若是再不用心為軍士們爭一口氣,那豈不是成了寡廉鮮恥之輩了。”
謝慎讚同道:“撫院大人說的不錯,將帥同心才是抗敵正道。”
謝慎這麽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明代武官地位實在太低,指揮使在巡撫麵前完全抬不起頭來。
文官壓製武官的情況由來已久,何況巡撫本就有總領軍政的權力,說侯巡撫是帥絕對沒有問題。
“王指揮使那件事謝府台怎麽看。”
說起前不久王玉冒進追擊韃靼人那件事,謝慎就覺得十分無奈。
好歹王玉也是戍邊多年的老油條了,怎麽那麽容易就被賊酋的奸計蒙蔽了?
小王子佯裝潰敗,誘惑王玉率軍追擊從而伏擊重創明軍。這種套路一個老江湖不應該看不出來啊。
“下官以為這件事必定有隱情。”
侯巡撫卻是冷哼一聲道:“能有什麽隱情,在老夫看分明就是這王玉貪功冒進這才釀成慘敗。”
“王玉貪功冒進不假。可撫院大人想過沒有,王指揮使麾下皆是精兵強將,都是訓練有素之輩。即便遭到伏擊也不可能全軍覆沒。但最後隻有王指揮使一人逃出升天,撫院大人不覺得奇怪嗎?”
侯巡撫蹙眉道:“謝府台的意思是有人暗中作梗?”
謝慎點了點頭道:“下官聽說王指揮使在遭到伏擊後曾派出一名軍士突圍求救,但最後卻沒有援軍接應,導致我大明將士被韃靼人追殺數裏。”
“這名軍士呢?”
“如果下官沒有猜錯,這個軍士應該已經被滅口了。”
侯巡撫沉默良久。
他並沒有問謝慎他是怎麽知道這個消息的,因為這不重要。
謝慎的這個假設解釋了王玉麾下將士為何一個都沒有回來。這才是重要的。
當然,謝慎的這些細節也是後世看野史得來的,正史是不會記載這些細節的。
不過他經過反複推敲覺得這種假設確實在邏輯上站得住腳。
有什麽比借刀殺人更隱蔽的呢?
不用自己動手,利用韃靼人之手結果掉王玉絕對是其仇家最願意看到的。
不過這位應該沒有料到王玉如此命大,竟然活了下來。
“那依謝府台之年,本撫該如何處置王玉?”
侯巡撫顯然有些為難。
謝慎的假設雖然邏輯很強,但畢竟沒有證據,無法直接證明王玉是被坑害的。
可戰敗總得有人負責,王玉是跑不掉了。
“可以叫王指揮使戴罪立功,把與他有嫌隙的同僚都告訴撫院大人。”
侯巡撫不解道:“這有何用?那王玉得罪的同僚可不少,本撫又不能分辨出究竟是何人所為。”
王玉是大同前衛指揮使,正三品大員,山西武官中也隻有山西都司指揮使比他大。
要說是武官中有人坑害的他謝慎是不大信的。不是武官,那麽這人肯定就是文官了。
有能力給王指揮使使絆子的人一共就那麽幾個。
山西巡撫侯恂已經可以排除,隻要再跟王玉提供的名單進行比對,就可以尋出蛛絲馬跡。
“這件事撫院大人可以交給下官去辦,下官一定給撫院大人一個滿意的答複。”
謝慎對此卻是信心滿滿,拍著胸脯應攬道。
侯巡撫自然樂的如此,便點頭道:“好,這件事本撫便全權讓你謝府台去辦。”
“不知王指揮使現在何處?”
謝慎淡淡問道。
侯巡撫哼了一聲道:“這廝還知道身負重罪,直接來到太原叫老夫把他關了起來,現在太原府衙大牢中。”
謝慎直是目瞪口呆。
直接拘押朝廷三品武官?這侯巡撫膽子也太大了吧。
此時此刻謝慎才真正明白什麽叫文官貴,武官賤。
侯巡撫是三品,王指揮使也是三品。但侯巡撫卻可以毫不猶豫的把戰敗的王玉丟入大牢聽候發落。
嘶,還好當初選對了路一心考科舉。
男怕入錯行,在大明朝應該沒有哪一行比做文官靠譜的吧?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