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的差距還有兩分,但需要防守的回合還有三個半局。
對李元讓與他的隊友們來說。接下來麵對的每個打者都不能掉以輕心。
七局下杉農大附的進攻從第四棒的青井貴彥開始。
卸下了投球重擔的青井全身心的投入打擊當中,顯然比前幾次對壘更難纏。
仿佛是示威一樣,第一球和第二球,兩顆並不太好出棒的外角低球被故意掃成界外。
這種做法其實毫無意義。也許青井的想法是希望李元讓能明白,無論投出多刁鑽的角度,隻要在好球區內他總是有辦法打得出去。
球數變成兩好球後,想要取得第三個好球變得困難起來。
向外角逃開的變化球無法騙到對手出棒。壓低的內角速球又輕易的被對方打到界外。
纏鬥到第八球時,球數是兩好兩壞。
對李元讓來說,配球上隻有一顆壞球的空間可以被拿來作為籌碼。
想要騙到對手的空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麽隻能寄希望於凡打。
“高飛球?又或者是滾地球?”
李元讓心中為此而糾結。
如果是通過投球策略讓對手打出凡打,其實不同類型的投手會有不同的傾向。
能夠掌握二縫線速球或者其他進壘瞬間會產生微妙變化球種的投手。比較容易讓對手打出滾地球。
但和平學園的王牌福島一平並不是這種類型。
福島的直球轉速不慢,也有球威。但進壘是一條直線。並不會有那種小幅度的變化。
不過以高校階段比賽的標準,福島算是人高馬大。投球姿勢也基本算是高壓投法。
雖然算不得是從“二層樓高”的位置投出的直球。但加上投手丘的高度,福島的直球也差不多是從一樓半的位置投下來。
這種類型的投手投出的高位直球,如果打者強行去打其實打出高飛球被接殺的幾率更高。
問題是現在對方站在打擊區的是四棒打者青井。
能夠擔當四棒,想來是擁有長打實力。
對這種對手投出好球區內的高位直球其實頗為冒險。
為了降低自己這種冒險行為失敗的可能性,李元讓把自己在球數方麵最後的籌碼拿來作為鋪墊。
兩好兩壞後的第九球。
一顆外角高球。緊貼著好球區的邊沿。
打者青井貴彥向後輕輕引棒,但最後並沒出手。
現在局麵變成了滿球數的兩好三壞。
緊接著到來的一球,依舊是外角高球。但比上一球稍微靠內了一個球的位置。
按照青井的判斷,這球算是勉勉強強的一顆好球。同時又恰好算是可以揮棒出手的位置。
青井揮棒,擊中的卻是棒球下部三分之二處。
原本預計中可以打出平直飛球的這一球,變成了輕飄飄的外野高飛球。
可是飄雖然飄,飛行距離並不近。
今天以外野手身份出賽的矢部明男小心翼翼的慢慢向後調整位置。
身邊的中堅手宮城實在看不下去。大喊了一聲“我來接!”
然後徑直跑向落點。
他在中外野和右外野交界的深遠處接住了這顆球。
李元讓摘了麵罩站在本壘後方。
見到球被順利接殺才鬆了一口氣。
“剛才的那球,其實是偏高的壞球吧。”
打出球後就覺得不對勁,所以壓根沒有開始跑壘的青井貴彥問李元讓。
“也許算壞球,也許不算吧。”
李元讓擺出手套位置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把好壞球的因素考慮進去。他考慮的更多的是如何讓對手揮棒。
前麵的一球僅僅偏出好球區外角一顆球的位置。接下來對手對球橫向的位置變化會比較敏感。
於是下麵的一球向內移動一顆球的寬度。對方會理所當然的覺得這球已經進了好球區的範圍內。
但與此同時把球進壘的點向上移動半顆球的高度,這一動作在橫向距離變化的時候就顯得不那麽明顯。
福島一平引以為傲的控球力在此時起了決定性作用。而福島的身高與出手點位置造成的直球落差,又是迷惑對手縱向空間感判斷的一大因素。
配球這件事當然要考慮對手的類型和狀態。但像是高校級別的比賽,隊伍之間互相搜集的資料有限。很多時候無法掌握對方的漏洞。
這種情況下利用對本方投手的了解,更多的發揮出本方投手的實力,往往是高校階段捕手更常采取的策略。
就李元讓的情況來說,他的捕手生涯其實非常幸運。在入門時期可以與福島這種控球優異的投手搭檔。許多細膩的配球策略才有實施的可能。
就結果而論,剛剛麵對青井的投球完全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出局數。
青井貴彥收拾好球棒回到了本方休息區。投手丘上的福島在這時候叫了暫停。
李元讓跑了過去。
“這個青井差不多是對方陣容裏最不好對付的打者了吧。”
福島說。
“好在這是他這場比賽最後一次打擊了。”
“前提是後麵的比賽裏不要讓對手出壘。否則接下來他還是有機會上場的。”
“其他的那些應該都沒這麽難對付了……”
李元讓信心滿滿的走回本壘。他的下一個對手是對方的五棒和田。
為了節省投手的體力,李元讓依舊是采用丟球給對手打的策略。
不過前兩球,雖然是麵對故意投在好球區內的直球。和田還是揮了空棒。
急於扳回比分的焦躁情緒直接映在他臉上。
於是李元讓把策略改為追求三振。
一顆逃向外角的滑球。卻反而讓對手的球棒碰到了球。
還好一壘手正岡接球後有充裕的時間回壘。兩出局。
原本李元讓正沉浸在配球策略成功的沾沾自喜當中。
可麵對剛剛這位打者,連續三球都沒實現自己的意圖。雖然最後的結果依舊是出局。但隱約之間李元讓還是覺得有些擔心。
第六棒,這個半局的第三名打者,投手阪本真一。
李元讓決定還是盡量不要讓這位打者碰到球。
畢竟在高校階段的比賽裏,投手大多是一支球隊裏基本功最紮實的球員。
前三球兩好一壞。
第四球,向外逃開的滑球。
這當然是會變成壞球的一顆變化球。
但為求逼真,這一球並不是向外角偏的非常遠。屬於打者勉強揮棒還是能打到的程度。
在這場比賽之前的幾局裏,李元讓用這種球路解決了不少打者。
而阪本自己也不是第一次麵對這種滑球了。
這一次他向前踏了一步,不是為轉移重心增加力度,純粹是為了在球滑的更向外角之前揮棒。
棒球越過二壘手頭頂來到外野。在中堅手麵前落地。
阪本真一打出了一記安打。
對李元讓與他的隊友們來說。接下來麵對的每個打者都不能掉以輕心。
七局下杉農大附的進攻從第四棒的青井貴彥開始。
卸下了投球重擔的青井全身心的投入打擊當中,顯然比前幾次對壘更難纏。
仿佛是示威一樣,第一球和第二球,兩顆並不太好出棒的外角低球被故意掃成界外。
這種做法其實毫無意義。也許青井的想法是希望李元讓能明白,無論投出多刁鑽的角度,隻要在好球區內他總是有辦法打得出去。
球數變成兩好球後,想要取得第三個好球變得困難起來。
向外角逃開的變化球無法騙到對手出棒。壓低的內角速球又輕易的被對方打到界外。
纏鬥到第八球時,球數是兩好兩壞。
對李元讓來說,配球上隻有一顆壞球的空間可以被拿來作為籌碼。
想要騙到對手的空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麽隻能寄希望於凡打。
“高飛球?又或者是滾地球?”
李元讓心中為此而糾結。
如果是通過投球策略讓對手打出凡打,其實不同類型的投手會有不同的傾向。
能夠掌握二縫線速球或者其他進壘瞬間會產生微妙變化球種的投手。比較容易讓對手打出滾地球。
但和平學園的王牌福島一平並不是這種類型。
福島的直球轉速不慢,也有球威。但進壘是一條直線。並不會有那種小幅度的變化。
不過以高校階段比賽的標準,福島算是人高馬大。投球姿勢也基本算是高壓投法。
雖然算不得是從“二層樓高”的位置投出的直球。但加上投手丘的高度,福島的直球也差不多是從一樓半的位置投下來。
這種類型的投手投出的高位直球,如果打者強行去打其實打出高飛球被接殺的幾率更高。
問題是現在對方站在打擊區的是四棒打者青井。
能夠擔當四棒,想來是擁有長打實力。
對這種對手投出好球區內的高位直球其實頗為冒險。
為了降低自己這種冒險行為失敗的可能性,李元讓把自己在球數方麵最後的籌碼拿來作為鋪墊。
兩好兩壞後的第九球。
一顆外角高球。緊貼著好球區的邊沿。
打者青井貴彥向後輕輕引棒,但最後並沒出手。
現在局麵變成了滿球數的兩好三壞。
緊接著到來的一球,依舊是外角高球。但比上一球稍微靠內了一個球的位置。
按照青井的判斷,這球算是勉勉強強的一顆好球。同時又恰好算是可以揮棒出手的位置。
青井揮棒,擊中的卻是棒球下部三分之二處。
原本預計中可以打出平直飛球的這一球,變成了輕飄飄的外野高飛球。
可是飄雖然飄,飛行距離並不近。
今天以外野手身份出賽的矢部明男小心翼翼的慢慢向後調整位置。
身邊的中堅手宮城實在看不下去。大喊了一聲“我來接!”
然後徑直跑向落點。
他在中外野和右外野交界的深遠處接住了這顆球。
李元讓摘了麵罩站在本壘後方。
見到球被順利接殺才鬆了一口氣。
“剛才的那球,其實是偏高的壞球吧。”
打出球後就覺得不對勁,所以壓根沒有開始跑壘的青井貴彥問李元讓。
“也許算壞球,也許不算吧。”
李元讓擺出手套位置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把好壞球的因素考慮進去。他考慮的更多的是如何讓對手揮棒。
前麵的一球僅僅偏出好球區外角一顆球的位置。接下來對手對球橫向的位置變化會比較敏感。
於是下麵的一球向內移動一顆球的寬度。對方會理所當然的覺得這球已經進了好球區的範圍內。
但與此同時把球進壘的點向上移動半顆球的高度,這一動作在橫向距離變化的時候就顯得不那麽明顯。
福島一平引以為傲的控球力在此時起了決定性作用。而福島的身高與出手點位置造成的直球落差,又是迷惑對手縱向空間感判斷的一大因素。
配球這件事當然要考慮對手的類型和狀態。但像是高校級別的比賽,隊伍之間互相搜集的資料有限。很多時候無法掌握對方的漏洞。
這種情況下利用對本方投手的了解,更多的發揮出本方投手的實力,往往是高校階段捕手更常采取的策略。
就李元讓的情況來說,他的捕手生涯其實非常幸運。在入門時期可以與福島這種控球優異的投手搭檔。許多細膩的配球策略才有實施的可能。
就結果而論,剛剛麵對青井的投球完全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出局數。
青井貴彥收拾好球棒回到了本方休息區。投手丘上的福島在這時候叫了暫停。
李元讓跑了過去。
“這個青井差不多是對方陣容裏最不好對付的打者了吧。”
福島說。
“好在這是他這場比賽最後一次打擊了。”
“前提是後麵的比賽裏不要讓對手出壘。否則接下來他還是有機會上場的。”
“其他的那些應該都沒這麽難對付了……”
李元讓信心滿滿的走回本壘。他的下一個對手是對方的五棒和田。
為了節省投手的體力,李元讓依舊是采用丟球給對手打的策略。
不過前兩球,雖然是麵對故意投在好球區內的直球。和田還是揮了空棒。
急於扳回比分的焦躁情緒直接映在他臉上。
於是李元讓把策略改為追求三振。
一顆逃向外角的滑球。卻反而讓對手的球棒碰到了球。
還好一壘手正岡接球後有充裕的時間回壘。兩出局。
原本李元讓正沉浸在配球策略成功的沾沾自喜當中。
可麵對剛剛這位打者,連續三球都沒實現自己的意圖。雖然最後的結果依舊是出局。但隱約之間李元讓還是覺得有些擔心。
第六棒,這個半局的第三名打者,投手阪本真一。
李元讓決定還是盡量不要讓這位打者碰到球。
畢竟在高校階段的比賽裏,投手大多是一支球隊裏基本功最紮實的球員。
前三球兩好一壞。
第四球,向外逃開的滑球。
這當然是會變成壞球的一顆變化球。
但為求逼真,這一球並不是向外角偏的非常遠。屬於打者勉強揮棒還是能打到的程度。
在這場比賽之前的幾局裏,李元讓用這種球路解決了不少打者。
而阪本自己也不是第一次麵對這種滑球了。
這一次他向前踏了一步,不是為轉移重心增加力度,純粹是為了在球滑的更向外角之前揮棒。
棒球越過二壘手頭頂來到外野。在中堅手麵前落地。
阪本真一打出了一記安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