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下半的比賽很快進入兩人出局的狀態,李元讓即將第一次站上甲子園的打擊區,上場之前隊友矢部明男特意跑過來小聲和他交代了幾句。
“關於對手有什麽新發現?”
隊長福島一平也正準備進入打擊準備區,他對矢部交代的內容很有興趣。
“果然媒體和一般觀眾隻關心比賽的表象。還好田古搜到了那篇博客。”
雖然隻看了兩個打席,不過矢部長年身為捕手的直覺已經觀察出了一些端倪。比賽的進程與他賽前看到的資料完全吻合。
仁天工業的捕手常島的名字在網上一搜會有幾頁的內容。但幾乎都是關於他作為強打者的威力。
大概翻到搜索結果的第三頁,才有一位很少有人注意到的高校棒球愛好者,在自己的博客當中寫到了常島的配球特點。
田古在搜集資料時注意到了這篇文章,收錄到對手的情報當中去。不過似乎隻有矢部明男發現了這篇文章的價值。
捕手常島自己是強打,所以了解打者的心態。
配球時秉持“好球先行”的策略。
這種配球模式以球數count為配球的主要依據。
比賽開始時第一球就爭取拿到好球數。之後盡量把球控製在好球比壞球多的局麵。
高校階段的打者,打擊時很少能完全放鬆心情。
隨著好球數的增加,大多數打者會更小心翼翼的揮棒。甚至用短握球棒之類的辦法,以犧牲長打力為代價去追求擊中棒球。
這是因為高校棒球有一條被奉為真理的理論。
“把球打出去就有機會。”
即便是仁天工業自己的監督山內也是這一理論的信徒。
但是身為強打的常島明白。打者之中普遍的這種心態,會讓好球數變得更重要。
一好球以後打者變得不敢揮大棒,兩好球之後心態就變成了哪怕打不出安打也要碰到棒球。
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
所以比賽當中以好球先行進行配球。就算是後麵被對手擊中,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壓製長打。
常島的搭檔名叫長穀川。在京都府內部來說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好投手。
不過拿到全國舞台來講,也不過就是一位球速一百四十出頭,高壓投法的本格派右投。
長穀川的控球能力尚可,這也是常島能夠使用自己配球理論的前提。
變化球方麵,主要是滑球。他可以投縱向和橫向的兩種滑球。
“所以你覺得李元讓瞄準第一球的好球有很大機會?”
福島聽了矢部的解釋之後明白了剛才他向李元讓交代的都是些什麽內容。
“其他打者的話,就算明知道是好球,因為不知道對手會投進什麽角度,所以也未必打得出去。不過李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如果第一球一定是好球的話,那我也打得出去。”
福島拎著球棒進入打擊準備區。
矢部看著他的背影輕輕搖了搖頭。
而李元讓即將麵對在甲子園的第一個打席。
根據前麵的分析,對方的第一顆球十有八九會是好球。但是球種呢?角度呢?
李元讓把自己放在捕手的位置上去想。
大概是一顆追求安全的外角球。
既然是追求好球數,那麽也不會是容易滑出好球區的橫向滑球。
果不其然。對方的投手長穀川投來了一顆時速接近一百四十公裏的直球。
棒球以高壓投法投出,帶著近兩米的落差直奔好球區外角低的位置。
高校級別的打者不是每一個都能輕鬆擊中這種球速和落差的直球。
但李元讓可以。特別是已經猜中了球路之後。
李元讓用“掃”的方式揮棒。棒球飛向二遊間方向。
投手長穀川伸手攔截未遂。這球穿透內野防線來到中堅手麵前。
李元讓安全上到一壘。和平學園本場比賽第一支安打。
休息區裏,經理人朝倉輕輕用手指捅了一下身邊新垣“監督”的胳膊作為提醒。
名義上是球隊監督的新垣,現在可是甲子園賽場上第一位女性監督。
一壘有人的情況下,是發動各種戰術的大好時機。在這種狀態下,比賽轉播的攝影機也會有一個鏡頭一直對準休息區。
隻要監督打出暗號,就會被鏡頭捕捉。
李元讓還記得新垣和沙在賽前說過的話。
他往休息區的方向看了一眼。而眼神恰好和略顯緊張的新垣產生了交匯。
新垣和沙是知道和平學園棒球部所通用的手語暗號的。
不過現在這種局麵下,她遲疑了一下,還是打出了胡亂編出來的毫無意義的暗號。
根據賽前的約定,這就代表什麽指示都沒有。
李元讓故作姿態的用力點頭,也回複了一個並無實際意義的暗號作為答複。
這一切動作不但被攝影機拍得清清楚楚,展示在全國的電視觀眾麵前。在本壘板後方蹲捕的捕手常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盜壘?打帶跑?還是其他什麽戰術?
常島是不怕對手盜壘的。
用蹲著的姿勢直接向二壘傳球,這種李元讓前幾天也接觸過的技術是常島的拿手好戲。
今年的京都大會上多次成功阻殺跑者。到了四強以後的比賽,對手已經不敢在他麵前輕易盜壘。
比起這些,現在常島更在意下麵的配球。他現在麵對的對手是和平學園的四棒打者,也是球隊主將。並且兼任王牌。
幾經權衡下,常島還是決定“好球先行”。
一顆強打者會忍不住揮棒的內角高球。
福島一平見到棒球飛來,嘴角忍不住微微翹起。
“這球一定是好球。”
帶著這種想法,福島用力一揮。
棒球擦到了球棒上沿。變向之後擊中本壘後方的防護網。
界外球。
投手長穀川的身高外加高壓投法使得棒球進壘的過程中擁有極大落差。
這讓福島對距離視線更近的內角高球產生了縱向空間的判斷失誤。
有趣的一點是,這種投球的特色其實也是福島一平自己作為投手時壓製打者的手段。
雙手拄著球棒蹲在打擊準備區的矢部明男聽見擊球的聲音,抬頭後發現隻是界外。
於是繼續把頭埋進雙臂之間不看比賽。
甲子園初登場的壓力正一點點的向他襲來。(未完待續。)
“關於對手有什麽新發現?”
隊長福島一平也正準備進入打擊準備區,他對矢部交代的內容很有興趣。
“果然媒體和一般觀眾隻關心比賽的表象。還好田古搜到了那篇博客。”
雖然隻看了兩個打席,不過矢部長年身為捕手的直覺已經觀察出了一些端倪。比賽的進程與他賽前看到的資料完全吻合。
仁天工業的捕手常島的名字在網上一搜會有幾頁的內容。但幾乎都是關於他作為強打者的威力。
大概翻到搜索結果的第三頁,才有一位很少有人注意到的高校棒球愛好者,在自己的博客當中寫到了常島的配球特點。
田古在搜集資料時注意到了這篇文章,收錄到對手的情報當中去。不過似乎隻有矢部明男發現了這篇文章的價值。
捕手常島自己是強打,所以了解打者的心態。
配球時秉持“好球先行”的策略。
這種配球模式以球數count為配球的主要依據。
比賽開始時第一球就爭取拿到好球數。之後盡量把球控製在好球比壞球多的局麵。
高校階段的打者,打擊時很少能完全放鬆心情。
隨著好球數的增加,大多數打者會更小心翼翼的揮棒。甚至用短握球棒之類的辦法,以犧牲長打力為代價去追求擊中棒球。
這是因為高校棒球有一條被奉為真理的理論。
“把球打出去就有機會。”
即便是仁天工業自己的監督山內也是這一理論的信徒。
但是身為強打的常島明白。打者之中普遍的這種心態,會讓好球數變得更重要。
一好球以後打者變得不敢揮大棒,兩好球之後心態就變成了哪怕打不出安打也要碰到棒球。
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
所以比賽當中以好球先行進行配球。就算是後麵被對手擊中,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壓製長打。
常島的搭檔名叫長穀川。在京都府內部來說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好投手。
不過拿到全國舞台來講,也不過就是一位球速一百四十出頭,高壓投法的本格派右投。
長穀川的控球能力尚可,這也是常島能夠使用自己配球理論的前提。
變化球方麵,主要是滑球。他可以投縱向和橫向的兩種滑球。
“所以你覺得李元讓瞄準第一球的好球有很大機會?”
福島聽了矢部的解釋之後明白了剛才他向李元讓交代的都是些什麽內容。
“其他打者的話,就算明知道是好球,因為不知道對手會投進什麽角度,所以也未必打得出去。不過李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如果第一球一定是好球的話,那我也打得出去。”
福島拎著球棒進入打擊準備區。
矢部看著他的背影輕輕搖了搖頭。
而李元讓即將麵對在甲子園的第一個打席。
根據前麵的分析,對方的第一顆球十有八九會是好球。但是球種呢?角度呢?
李元讓把自己放在捕手的位置上去想。
大概是一顆追求安全的外角球。
既然是追求好球數,那麽也不會是容易滑出好球區的橫向滑球。
果不其然。對方的投手長穀川投來了一顆時速接近一百四十公裏的直球。
棒球以高壓投法投出,帶著近兩米的落差直奔好球區外角低的位置。
高校級別的打者不是每一個都能輕鬆擊中這種球速和落差的直球。
但李元讓可以。特別是已經猜中了球路之後。
李元讓用“掃”的方式揮棒。棒球飛向二遊間方向。
投手長穀川伸手攔截未遂。這球穿透內野防線來到中堅手麵前。
李元讓安全上到一壘。和平學園本場比賽第一支安打。
休息區裏,經理人朝倉輕輕用手指捅了一下身邊新垣“監督”的胳膊作為提醒。
名義上是球隊監督的新垣,現在可是甲子園賽場上第一位女性監督。
一壘有人的情況下,是發動各種戰術的大好時機。在這種狀態下,比賽轉播的攝影機也會有一個鏡頭一直對準休息區。
隻要監督打出暗號,就會被鏡頭捕捉。
李元讓還記得新垣和沙在賽前說過的話。
他往休息區的方向看了一眼。而眼神恰好和略顯緊張的新垣產生了交匯。
新垣和沙是知道和平學園棒球部所通用的手語暗號的。
不過現在這種局麵下,她遲疑了一下,還是打出了胡亂編出來的毫無意義的暗號。
根據賽前的約定,這就代表什麽指示都沒有。
李元讓故作姿態的用力點頭,也回複了一個並無實際意義的暗號作為答複。
這一切動作不但被攝影機拍得清清楚楚,展示在全國的電視觀眾麵前。在本壘板後方蹲捕的捕手常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盜壘?打帶跑?還是其他什麽戰術?
常島是不怕對手盜壘的。
用蹲著的姿勢直接向二壘傳球,這種李元讓前幾天也接觸過的技術是常島的拿手好戲。
今年的京都大會上多次成功阻殺跑者。到了四強以後的比賽,對手已經不敢在他麵前輕易盜壘。
比起這些,現在常島更在意下麵的配球。他現在麵對的對手是和平學園的四棒打者,也是球隊主將。並且兼任王牌。
幾經權衡下,常島還是決定“好球先行”。
一顆強打者會忍不住揮棒的內角高球。
福島一平見到棒球飛來,嘴角忍不住微微翹起。
“這球一定是好球。”
帶著這種想法,福島用力一揮。
棒球擦到了球棒上沿。變向之後擊中本壘後方的防護網。
界外球。
投手長穀川的身高外加高壓投法使得棒球進壘的過程中擁有極大落差。
這讓福島對距離視線更近的內角高球產生了縱向空間的判斷失誤。
有趣的一點是,這種投球的特色其實也是福島一平自己作為投手時壓製打者的手段。
雙手拄著球棒蹲在打擊準備區的矢部明男聽見擊球的聲音,抬頭後發現隻是界外。
於是繼續把頭埋進雙臂之間不看比賽。
甲子園初登場的壓力正一點點的向他襲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