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手記(三)很小的時候記得家裏養過豬、養過雞,雖說父親母親都是非農戶,而且家裏又生活在一個集體大院裏,但在那個年代的鎮上,這種家庭式副業司空見慣。
而且母親也是為了能讓家裏的夥食改善些,於是便在自家的小院裏圍起各式的小窩,滿懷期望的開始了她的希望工程。
但說也奇怪,不知道是不是父親身為獸醫的緣故,我家養的東西不是多病就是養不長,好象專門跟我家找茬過不去似的。
母親偏又是個要強的人,越是養不活就越是要養。
當時有句話幾乎都快成了她的口頭禪:我就不信養不活一隻雞!後來母親就想,是不是自己養的方法不對,因為從小是在城裏長大的母親,不要說養豬,就是親眼見過活豬滿街跑都是沒幾回的。
於是母親就到附近農家去取經,但發現雖然方法上稍稍有些不同,可也不至於太大區別,而且回來後就算按照農家的法子來養,照樣不見成果。
那個農家也很奇怪,就特意到家來看,最後才發現一個問題,說我母親太喜歡幹淨了,幹淨的人都養不旺這東西。
如果要是說別的理由,母親也許會接受,但農家說出的這一條,顯然沒能讓母親信服。
而且更加的堅持起自己的養法來,於是原本每天大概隻能聽到四五次的那句:我就不信養不活一隻雞!現在幾乎成了我們全家的標語口號。
終於在幾經挫折後,母親的希望有了實現的可能。
而且養活了的不隻是一隻雞,是兩隻。
一隻毛絨羽黃取名小黃,一隻冠紅身白取名小白。
這一成果不但母親心喜異常,尚是孩童的我,就更加歡呼雀躍了。
常常把它們抱在懷裏去跟鄰居家的比,也說不上具體比人家哪裏強,但在我眼裏卻就是全鎮第一。
但養雞不下蛋,還不能真正意義上說是養活了雞。
接下來,母親和我就開始了向更大目標的邁進。
那段時候,常常有人說,你們家養的不是兩隻雞,養的是兩隻寶。
小黃下蛋那一天,幾乎成了我們家的節日。
到現在我還記得,母親在我眼前把合著的手掌慢慢打開露出一隻紅中透黃的雞蛋的樣子,她眼睛裏是閃著光的。
而且那一天母親特意多做了兩個菜以示慶賀,天曉得怎會有這樣的家庭,隻是為了養活一隻雞,為了養活這隻雞下的第一個蛋,居然高興到這個樣子。
卻正是因為這樣大的欣喜,給母親造成的打擊也是巨大的。
在一次突然而至的瘟疫後,母親看著兩隻再也不能動、在也不能吃米、再也不能下完蛋後咯咯叫的雞愣住了。
雖然並沒強烈的表示出什麽,但從那以後,我們家就再也沒養過任何一種家禽。
從那起一直到我們家搬遷回城,家裏雖然不再養家禽,卻也因為我的吵鬧,先後養過小貓、小狗。
但同樣讓人傷心的是,它們都會在與我和家人感情漸深的時候,便相繼死去。
很長時間,這種家庭的生活瑣碎,都是以普通回憶形式存在的。
雖然跟大多數人家有些差異,卻並未引起多少家人的注意。
即便在我開始研究八字後,也是沒多想什麽其它東西的。
直到有一次興趣使然,打開了母親和父親的八字。
忽然發現他們都是命硬無比,再結合自己的強旺四柱,於是就聯想起家裏為什麽始終無法養活家禽的怪事來。
雖然還不肯定,但一家三口的強硬命局,一定是對周遭事物有相當影響的。
而且也理解了初中時候一位算命先生對我的斷語:離家遠祖方為安。
自從畢業到現在的多年間,平均每年在家裏的日子都不超過一個月。
雖然隨著年歲漸長,已經開始意識到這種走南闖北的生活不利家庭。
但無奈的是,驛馬狂時,注定要奔波四海。
每每歸家開門的一瞬間,望見日漸老邁的父親母親,為子不能近孝,酸楚湧上,心內黯然。
幾日來因為閉關趕文,使得連非正文內容的“夜半手記”都遲遲不見更新,六羊實在愧對眾多支持我的書友。
現在我能做的也隻是拚命趕文,力爭最快速度讓實體書超出網絡版,從而能讓諸兄盡早看到續文。
敬告諸兄:本文鮮網首發,轉載請保留。
繁體網址:smenhu/gb/literature/li_fantasy/10005228/smenhu簡體網址:smenhu/gb/literature/li_fantasy/10005228/smenhu
而且母親也是為了能讓家裏的夥食改善些,於是便在自家的小院裏圍起各式的小窩,滿懷期望的開始了她的希望工程。
但說也奇怪,不知道是不是父親身為獸醫的緣故,我家養的東西不是多病就是養不長,好象專門跟我家找茬過不去似的。
母親偏又是個要強的人,越是養不活就越是要養。
當時有句話幾乎都快成了她的口頭禪:我就不信養不活一隻雞!後來母親就想,是不是自己養的方法不對,因為從小是在城裏長大的母親,不要說養豬,就是親眼見過活豬滿街跑都是沒幾回的。
於是母親就到附近農家去取經,但發現雖然方法上稍稍有些不同,可也不至於太大區別,而且回來後就算按照農家的法子來養,照樣不見成果。
那個農家也很奇怪,就特意到家來看,最後才發現一個問題,說我母親太喜歡幹淨了,幹淨的人都養不旺這東西。
如果要是說別的理由,母親也許會接受,但農家說出的這一條,顯然沒能讓母親信服。
而且更加的堅持起自己的養法來,於是原本每天大概隻能聽到四五次的那句:我就不信養不活一隻雞!現在幾乎成了我們全家的標語口號。
終於在幾經挫折後,母親的希望有了實現的可能。
而且養活了的不隻是一隻雞,是兩隻。
一隻毛絨羽黃取名小黃,一隻冠紅身白取名小白。
這一成果不但母親心喜異常,尚是孩童的我,就更加歡呼雀躍了。
常常把它們抱在懷裏去跟鄰居家的比,也說不上具體比人家哪裏強,但在我眼裏卻就是全鎮第一。
但養雞不下蛋,還不能真正意義上說是養活了雞。
接下來,母親和我就開始了向更大目標的邁進。
那段時候,常常有人說,你們家養的不是兩隻雞,養的是兩隻寶。
小黃下蛋那一天,幾乎成了我們家的節日。
到現在我還記得,母親在我眼前把合著的手掌慢慢打開露出一隻紅中透黃的雞蛋的樣子,她眼睛裏是閃著光的。
而且那一天母親特意多做了兩個菜以示慶賀,天曉得怎會有這樣的家庭,隻是為了養活一隻雞,為了養活這隻雞下的第一個蛋,居然高興到這個樣子。
卻正是因為這樣大的欣喜,給母親造成的打擊也是巨大的。
在一次突然而至的瘟疫後,母親看著兩隻再也不能動、在也不能吃米、再也不能下完蛋後咯咯叫的雞愣住了。
雖然並沒強烈的表示出什麽,但從那以後,我們家就再也沒養過任何一種家禽。
從那起一直到我們家搬遷回城,家裏雖然不再養家禽,卻也因為我的吵鬧,先後養過小貓、小狗。
但同樣讓人傷心的是,它們都會在與我和家人感情漸深的時候,便相繼死去。
很長時間,這種家庭的生活瑣碎,都是以普通回憶形式存在的。
雖然跟大多數人家有些差異,卻並未引起多少家人的注意。
即便在我開始研究八字後,也是沒多想什麽其它東西的。
直到有一次興趣使然,打開了母親和父親的八字。
忽然發現他們都是命硬無比,再結合自己的強旺四柱,於是就聯想起家裏為什麽始終無法養活家禽的怪事來。
雖然還不肯定,但一家三口的強硬命局,一定是對周遭事物有相當影響的。
而且也理解了初中時候一位算命先生對我的斷語:離家遠祖方為安。
自從畢業到現在的多年間,平均每年在家裏的日子都不超過一個月。
雖然隨著年歲漸長,已經開始意識到這種走南闖北的生活不利家庭。
但無奈的是,驛馬狂時,注定要奔波四海。
每每歸家開門的一瞬間,望見日漸老邁的父親母親,為子不能近孝,酸楚湧上,心內黯然。
幾日來因為閉關趕文,使得連非正文內容的“夜半手記”都遲遲不見更新,六羊實在愧對眾多支持我的書友。
現在我能做的也隻是拚命趕文,力爭最快速度讓實體書超出網絡版,從而能讓諸兄盡早看到續文。
敬告諸兄:本文鮮網首發,轉載請保留。
繁體網址:smenhu/gb/literature/li_fantasy/10005228/smenhu簡體網址:smenhu/gb/literature/li_fantasy/10005228/smen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