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張角相約信眾在三月初三興兵反漢,他一麵派人在衙門的大門上寫上“甲子”二字為記號,一麵派馬元義到荊州、揚州召集數萬人到鄴準備,又數次到洛陽勾結宦官封胥、徐奉,想要裏應外合,而馬元義的行動,卻早已經被青翎盯上了。
二月初,馬元義到了洛陽,此時青翎已經率領聽風者展開了行動,張毅點名必死的唐周,夜裏被溺死在了水坑裏,屍體三天後才被發現,全身沒有半點傷痕,官府通告說,是醉酒溺斃,最後不了了之。
從唐周開始,洛陽城內太平道的大小頭目,不是被馬車撞死,就是被意外砸死,更有甚者還有因為女人爭風吃醋,互毆而死的,至於願意做內應的宦官封胥和徐奉,也被張讓和趙忠給弄死了,理由就是兩人意圖倒向何進,證據嘛,自然是青翎提供的了。
不到十天,洛陽城內與太平道有關的人,死了近百號,而且看上去都是意外死亡,不過這麽多意外加在一起,可就不像是意外了,至少馬元義感覺這不是意外,他感覺好像有人在針對太平道,可是又找不出什麽證據。
雖然找不到任何證據,但馬元義還是察覺出了危機,因此他想逃出洛陽,畢竟兩個內應現在已經掛了,他不逃還能留在洛陽做什麽呢?不過還沒等他逃出洛陽呢,張梁就以縮地之術趕到了洛陽。
到了洛陽之後,張梁得知了洛陽的情況,馬元義洛陽很危險,應當迅速撤離,但張梁卻認為,那些就是意外,沒什麽大不了的,並命令他留在洛陽領導洛陽的起義。
張梁在洛陽待的時間不短,足足待了半個月才走,他一走馬元義就感覺到了危險。
不得不說馬元義的直覺很準確,青翎的確是想在張梁走後就弄死馬元義,之前馬元義一直跟著張梁,青翎是苦於沒有機會下手,現在張梁走了,青翎當然要抓緊時間,弄死馬元義這個被張毅親自點名的人了,可是他不知道,馬元義一死,張梁就肯定了洛陽城不太平,也馬上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張角。
得知計劃可能泄露了,張角當即下令,現在便發動起義。
公元184年2月23,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興兵反漢,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張梁分別為“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在北方冀州一帶率先起事,他們燒毀官府、殺吏士、四處劫掠,半月內,東漢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漢靈帝見太平道如此厲害,慌忙於3月戊申日以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於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又自函穀關、大穀、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置都尉駐防,下詔各地嚴防,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
皇甫嵩上諫要求解除黨禁,拿出皇宮錢財及西園良馬贈給軍士,提升士氣,而呂彊又對靈帝上言:“黨錮之禍積怨日久,若果與黃巾合謀,恐怕已經無救了。”
漢靈帝接納提案,在壬子日大赦黨人,發還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馬、弩,推舉眾將領的子孫及民間有深明戰略的人到公車署接受麵試。
除了廣招賢良之外,朝廷又發精兵鎮壓各地亂事,首先就發詔書到了汾陽,命張毅領副將宗員率全軍負責平定北方戰事,與張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儁各領一軍,控製五校、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勇士共四萬多人,討伐潁川一帶的黃巾軍,朱儁又上表招募下邳的孫堅為佐軍司馬,帶同鄉裏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八千多人出發與朱儁軍連軍。
朝廷這邊有動作,黃巾軍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了,同樣在庚子日,張曼成攻殺南郡太守褚貢,響應張角,波才於三月中旬,在豫州陽翟殺陽翟官兵數百人,起兵呼應張角,管亥於揚州起兵,大肆屠戮漢朝官吏百姓,百姓為避禍,紛紛附逆。
除了並州、益州、涼州等偏遠地區之外,黃巾起義讓整個東漢都陷入了戰亂之中,百姓們為了避禍,都加入了黃巾軍,使得張角的兵馬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發展到了三百多萬,讓整個東漢朝廷惶恐不已。
為了鎮壓黃巾軍,各方豪傑並起,皇甫嵩、朱儁各領精兵數萬兵發潁州,曹操、袁紹、孫堅等人,各自招募鄉勇數千,連同中央軍數萬,協助剿滅黃巾,就連董卓也從涼州起兵來剿滅黃巾軍,唯獨張毅這個坐擁四十萬大軍的平北將軍,一直按兵不動。
何進的人帶著金封策書到汾陽時,張毅正在跟大喬談情說愛呢,聽聞朝廷派人來了,張毅直接讓典韋拿著一封絹書就出去了,絹書上張毅寫了一段話。
“何進大將軍明鑒,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自本侯起兵以來,朝廷從未發過任何糧餉,以至於軍中怨聲載道,本侯已經指揮不動麾下將士了,所以煩請大將軍奏請陛下,清算朝廷拖欠我定平軍將士兩年來所有糧餉、戰功獎勵和陣亡撫恤金,以及後續出兵後的一應供給,否則的話,本侯怕是彈壓不住自己的兵了。”
看到張毅的書信後,何進氣的七竅生煙,一個人在府中罵了張毅半個多小時,什麽卑鄙無恥,下流可惡的詞都罵出來了,但罵過之後,何進還是乖乖的命人去準備張毅要的東西去了。
張毅為什麽敢敲何進的竹杠呢?當然是張毅掐準了,朝廷現在離不開他,史書上記載,整個北方的黃巾軍,幾乎都是依靠盧植領著一幫義軍在抵抗,現在盧植已經塵歸塵土歸土了,整個北軍都被張毅捏在了手裏,何進能不乖乖聽話嗎?而且張毅信中還寫了一句,“本侯怕是彈壓不住自己的兵了”這句話的威脅之意,何進自然看得出來。
不過盡管張毅是給了何進那麽一封信,但他並沒我也一直按兵不動,而是在給完何進回信之後,就立刻展開了行動。
為了掩飾自己的總兵力,張毅早就把麾下近四十萬大軍化整為零了,除了他那一路,帶著關羽、張飛和典韋三員大將之外,其他諸將都是各自領兵,甚至連諸將麾下的副將們也獨自領兵殺進了冀州,不過雖然兵力分散了,但指揮卻是統一的,為了應對黃巾之亂,張毅把陳宮也調了過來,他和司馬微一個負責指揮幽州的平叛,一個指揮冀州得平叛,而張毅本人也在出了汾陽之後,直接趕奔了幽州涿郡,按照張毅得想法是,盡快平定幽州得黃巾軍,之後順勢南下直接殺到冀州南部,斷了張角三兄弟得後路。
張毅又是設想的很好,但真的能如他所願嗎?
二月初,馬元義到了洛陽,此時青翎已經率領聽風者展開了行動,張毅點名必死的唐周,夜裏被溺死在了水坑裏,屍體三天後才被發現,全身沒有半點傷痕,官府通告說,是醉酒溺斃,最後不了了之。
從唐周開始,洛陽城內太平道的大小頭目,不是被馬車撞死,就是被意外砸死,更有甚者還有因為女人爭風吃醋,互毆而死的,至於願意做內應的宦官封胥和徐奉,也被張讓和趙忠給弄死了,理由就是兩人意圖倒向何進,證據嘛,自然是青翎提供的了。
不到十天,洛陽城內與太平道有關的人,死了近百號,而且看上去都是意外死亡,不過這麽多意外加在一起,可就不像是意外了,至少馬元義感覺這不是意外,他感覺好像有人在針對太平道,可是又找不出什麽證據。
雖然找不到任何證據,但馬元義還是察覺出了危機,因此他想逃出洛陽,畢竟兩個內應現在已經掛了,他不逃還能留在洛陽做什麽呢?不過還沒等他逃出洛陽呢,張梁就以縮地之術趕到了洛陽。
到了洛陽之後,張梁得知了洛陽的情況,馬元義洛陽很危險,應當迅速撤離,但張梁卻認為,那些就是意外,沒什麽大不了的,並命令他留在洛陽領導洛陽的起義。
張梁在洛陽待的時間不短,足足待了半個月才走,他一走馬元義就感覺到了危險。
不得不說馬元義的直覺很準確,青翎的確是想在張梁走後就弄死馬元義,之前馬元義一直跟著張梁,青翎是苦於沒有機會下手,現在張梁走了,青翎當然要抓緊時間,弄死馬元義這個被張毅親自點名的人了,可是他不知道,馬元義一死,張梁就肯定了洛陽城不太平,也馬上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張角。
得知計劃可能泄露了,張角當即下令,現在便發動起義。
公元184年2月23,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興兵反漢,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張梁分別為“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在北方冀州一帶率先起事,他們燒毀官府、殺吏士、四處劫掠,半月內,東漢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漢靈帝見太平道如此厲害,慌忙於3月戊申日以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於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又自函穀關、大穀、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置都尉駐防,下詔各地嚴防,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
皇甫嵩上諫要求解除黨禁,拿出皇宮錢財及西園良馬贈給軍士,提升士氣,而呂彊又對靈帝上言:“黨錮之禍積怨日久,若果與黃巾合謀,恐怕已經無救了。”
漢靈帝接納提案,在壬子日大赦黨人,發還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馬、弩,推舉眾將領的子孫及民間有深明戰略的人到公車署接受麵試。
除了廣招賢良之外,朝廷又發精兵鎮壓各地亂事,首先就發詔書到了汾陽,命張毅領副將宗員率全軍負責平定北方戰事,與張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儁各領一軍,控製五校、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勇士共四萬多人,討伐潁川一帶的黃巾軍,朱儁又上表招募下邳的孫堅為佐軍司馬,帶同鄉裏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八千多人出發與朱儁軍連軍。
朝廷這邊有動作,黃巾軍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了,同樣在庚子日,張曼成攻殺南郡太守褚貢,響應張角,波才於三月中旬,在豫州陽翟殺陽翟官兵數百人,起兵呼應張角,管亥於揚州起兵,大肆屠戮漢朝官吏百姓,百姓為避禍,紛紛附逆。
除了並州、益州、涼州等偏遠地區之外,黃巾起義讓整個東漢都陷入了戰亂之中,百姓們為了避禍,都加入了黃巾軍,使得張角的兵馬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發展到了三百多萬,讓整個東漢朝廷惶恐不已。
為了鎮壓黃巾軍,各方豪傑並起,皇甫嵩、朱儁各領精兵數萬兵發潁州,曹操、袁紹、孫堅等人,各自招募鄉勇數千,連同中央軍數萬,協助剿滅黃巾,就連董卓也從涼州起兵來剿滅黃巾軍,唯獨張毅這個坐擁四十萬大軍的平北將軍,一直按兵不動。
何進的人帶著金封策書到汾陽時,張毅正在跟大喬談情說愛呢,聽聞朝廷派人來了,張毅直接讓典韋拿著一封絹書就出去了,絹書上張毅寫了一段話。
“何進大將軍明鑒,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自本侯起兵以來,朝廷從未發過任何糧餉,以至於軍中怨聲載道,本侯已經指揮不動麾下將士了,所以煩請大將軍奏請陛下,清算朝廷拖欠我定平軍將士兩年來所有糧餉、戰功獎勵和陣亡撫恤金,以及後續出兵後的一應供給,否則的話,本侯怕是彈壓不住自己的兵了。”
看到張毅的書信後,何進氣的七竅生煙,一個人在府中罵了張毅半個多小時,什麽卑鄙無恥,下流可惡的詞都罵出來了,但罵過之後,何進還是乖乖的命人去準備張毅要的東西去了。
張毅為什麽敢敲何進的竹杠呢?當然是張毅掐準了,朝廷現在離不開他,史書上記載,整個北方的黃巾軍,幾乎都是依靠盧植領著一幫義軍在抵抗,現在盧植已經塵歸塵土歸土了,整個北軍都被張毅捏在了手裏,何進能不乖乖聽話嗎?而且張毅信中還寫了一句,“本侯怕是彈壓不住自己的兵了”這句話的威脅之意,何進自然看得出來。
不過盡管張毅是給了何進那麽一封信,但他並沒我也一直按兵不動,而是在給完何進回信之後,就立刻展開了行動。
為了掩飾自己的總兵力,張毅早就把麾下近四十萬大軍化整為零了,除了他那一路,帶著關羽、張飛和典韋三員大將之外,其他諸將都是各自領兵,甚至連諸將麾下的副將們也獨自領兵殺進了冀州,不過雖然兵力分散了,但指揮卻是統一的,為了應對黃巾之亂,張毅把陳宮也調了過來,他和司馬微一個負責指揮幽州的平叛,一個指揮冀州得平叛,而張毅本人也在出了汾陽之後,直接趕奔了幽州涿郡,按照張毅得想法是,盡快平定幽州得黃巾軍,之後順勢南下直接殺到冀州南部,斷了張角三兄弟得後路。
張毅又是設想的很好,但真的能如他所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