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之亂爆發之後,程遠誌按照計劃,興兵六萬餘人殺向了琢郡。
琢郡境內有一座大型官倉,裏麵囤處了大量的軍械和糧食,這座官倉就是黃巾軍對琢郡大動幹戈的原因。
麵對氣勢洶洶的黃巾軍,太守劉焉慌忙出榜招兵,他想要組織起一支軍隊擋住黃巾軍的進攻。
劉焉為什麽禍到臨頭了,才想起招募兵馬呢?他手裏就沒有兵馬嗎?劉焉手裏當然有兵了,但前麵我也說過,太守這個相當於市長的官員,手裏掌握的武裝力量是極其有限的,而且由於朝廷腐敗等諸多原因,一般各地方的護軍和警備軍,從未滿編滿員,劉焉手裏的護軍、警備軍和衙役等加起來,數量也不足七千,而這已經算是很多了。
一群剛放下鋤頭的農民和另一群剛剛放下鐵鍬的農民,在茂興山下遭遇了,和史書演義裏講的不同,由於沒有張飛了,程遠誌居然沒有敵手,一連斬殺了數名上來挑戰的大漢之後,立刻趁著己方士氣大漲的時機全軍進攻。
兩萬官軍是倉促成軍,戰力並不高,雖然官軍身上有一些簡單的甲胄和較為優質的兵刃,但在千軍萬馬混戰之中,那些軍械的作用實在太有限,未能扭轉戰局。
官軍戰敗,幾千殘部退到琢郡,準備依城死守,而黃巾軍則銜尾而至琢郡城下,四麵將琢郡團團包圍。
驚聞官軍戰敗,近萬百姓攜家帶口倉惶西逃,在琢郡至臨xian的官道上擠滿了逃難的百姓,場麵很混亂,時常有人摔倒在地,然後被緊隨其後的人群踐踏而死,到處都是孩童的哭叫聲,整個場麵顯得淒涼異常。
“大叔,官軍怎麽會被賊人打敗呢?”
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問身邊的中年人,神情之中滿是疑惑。
中年人搖了搖頭:“或許是賊軍人馬太多,官軍寡不敵眾吧!”
少年沉默了片刻,然後又問道:“爹,咱們這是要往哪去?”
中年人歎了口氣:“哎!爹也不知道,跟著大家一起走就是了,總會有沒有鬧黃巾賊的地方吧!”
就在父子倆說話時,突然背後驚叫聲驟起。
“不好啦!賊軍追上來啦!大家快跑啊!”
伴隨著驚叫聲,急驟的馬蹄聲響起,由遠及近。
正在逃難的百姓頓時大亂起來,所有人都開始四下奔逃。
其中有不少人鑽進了路旁的小樹林,這裏麵就有剛才那對父子。
黃巾軍的數百前鋒騎兵轉眼就到了。來不及逃跑的百姓這下遭殃了。隻見隻見黃巾軍嚎叫著揮舞著大刀從正倉惶逃跑的百姓中間穿過,刹那間,慘叫聲疊起,隨著刀光閃過,一個接一個手無寸鐵的百姓被砍倒在血泊之中。
看到這一幕,躲在樹林中的少年渾身發抖,滿眼都是懼色,中年人緊緊地將少年抱在懷中,他的雙目之中也是充滿了恐懼。
正當黃巾騎兵肆虐逞凶之時,躲在樹林中的百姓突然聽到隱隱如同雷鳴之聲,隨即大地仿佛也隨之輕微顫動起來。
百姓們露出迷茫之色,不約而同地循聲望去。不看不要緊,一看又嚇了一大跳,隻見西邊不遠處,無數的騎兵正卷著漫天塵埃衝鋒過來。
完了!完了!現在前有狼後有虎,連跑都沒地方跑了!所有躲在樹林中的百姓刹那間麵如死灰,許多人當場跌坐在地上哭泣起來。
就在百姓們以為將不可幸免之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剛才還在殘殺百姓的黃巾騎兵,發現西邊過來的騎兵後竟然亂作一團,兩百多黃巾騎兵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調轉馬頭倉惶往東跑去。
不過黃巾騎兵沒能跑出去多遠就被從後麵射來的箭雨打倒一大片。黃巾騎兵頓時更亂了,剩下的百來騎倉惶地四下奔逃,但是黃巾騎兵所騎的馬遠不如對方,所以最後沒有一個黃巾騎兵能夠逃脫,全都被追上來的對方騎兵或斬殺或活捉。
躲在樹林中的百姓們看得目瞪口呆,最後不知是誰興奮地大叫道:“大家別怕,看那旗幟,這是官軍!我們得救了!”
其他人聞言,連忙看那支騎兵打得旗幟,果然當頭一麵紅底戰旗上繡著一個大大的黑色“漢”字,而在漢字旗的兩旁,還打著一麵繡著“大漢平北將軍定平候張毅”的大旗,還有一麵繡著“定平軍”的大旗。
“真的是官軍!真的是官軍!”
躲在樹林中的百姓們激動異常,幾乎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剛才的經曆對於這些逃過一劫的百姓們來說,就如同在鬼門關轉了一圈一樣,因此每個人都激動得難以自持。
不知是誰先衝出樹林,隨即百姓們從樹林中湧出,站在管道兩旁揮舞著雙手,眼含熱淚,忘情地歡呼著。
“惡來,帶俘虜上來,我有話問。”
騎兵軍中,一個全身披掛容貌俊朗的年輕人,向身旁一個如同黑熊般的壯漢下令,這兩人正是日前率軍出征的張毅和他的貼身保鏢典韋。
很快,典韋便拖著一個俘虜來到張毅戰馬前,然後往地上一摔喝道:“俺家主公有話問你,你須好好回答,否則俺活撕了你!”
“是是,”俘虜一邊忙不迭地朝張毅磕頭,一邊慌慌張張的說:“小的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俘虜,張毅笑了,因為這個黃巾俘虜果然如同後世影視劇中所描繪的那樣,頭裹黃巾,身上也是黃衣黃甲,總之一句話,全身都是黃的,不過他現在衣甲已破,滿身血跡,渾身瑟瑟發抖,整個人狼狽到了極點。
“你不用怕,隻要你說實話,我不會殺你,”盡量把自己的語調放平緩,張毅輕聲細語的問:“我問你,你們這支進犯琢郡的黃巾軍可是程遠誌領軍?你們有多少人?”
俘虜連忙伏地答道:“將軍說得不錯,我們這隊人馬正是由程大…嗯…正是由程遠誌率領,總共有七萬多人。”
“七萬?”
俘虜的話,讓張毅吃了一驚,按照上一世的記憶和史料的記載,程遠誌興兵進攻琢郡時應該是五萬多,不到六萬人啊?怎麽現在憑空多了兩萬多?難道是這個黃巾軍的俘虜說了假話?
想到俘虜可能在誆騙自己,張毅當即一瞪眼怒聲道:“你竟敢說假話!程遠誌麾下明明隻有五萬多人!來人,拖下去,斬了!”
典韋聞言,當即抓住那俘虜的胳膊就往外拽。
“將軍饒命,將軍饒命啊!小人沒說假話,小人真的沒說假話啊,不信你可以問問別人!將軍饒命啊!”
被典韋拖行著的俘虜被嚇得連聲告饒。
“叫什麽叫?”抬腳踹在俘虜的小肚子上,典韋嘴喝罵道:“不識抬舉的小賊,竟敢騙俺家主公!”
正在哭天搶地的俘虜受了這一腳,當即慘叫一聲,然後就再也發不出聲音來了。
愣了一下,典韋然後蹲下身試了試那人的鼻息,發現這個可憐的俘虜竟然已經暈了過去,也不知道是典韋這一腳力量太大了,還是這個賊太弱了,估計兩者都有吧。
“典大個,你把他打死了!”
看到那賊倒在了地上,守在張毅旁邊的張飛大聲追問。
“沒有,”聽了張飛的話,典韋連忙擺手道:“沒有沒有,他隻是暈過去了。”
張毅點了點頭,然後轉頭問關羽:“雲長,你看剛才他說的是真話嗎?”
見張毅問自己,關羽低著頭,稍作思忖後答道:“看剛才的情景,不像是在說假話,大哥,要不再帶一個俘虜上來問問,看他們所言是否一致。”
張毅點了點頭,然後命人再帶一個俘虜上來。問出的結果與之前那名俘虜所言完全一致,另外,張毅還得知了一個比較緊急的情況,黃巾軍還有一路,總計三萬人馬正在往這邊趕來。
為了掩飾自己真實的兵力,也為了搶功,張毅出征涿郡僅帶了兩萬輕騎。
三萬加七萬多,敵人總兵力超過了十萬,而我軍隻有兩萬,雙方兵力相差懸殊,應該怎麽辦呢?張毅一時間頭都大了。
琢郡境內有一座大型官倉,裏麵囤處了大量的軍械和糧食,這座官倉就是黃巾軍對琢郡大動幹戈的原因。
麵對氣勢洶洶的黃巾軍,太守劉焉慌忙出榜招兵,他想要組織起一支軍隊擋住黃巾軍的進攻。
劉焉為什麽禍到臨頭了,才想起招募兵馬呢?他手裏就沒有兵馬嗎?劉焉手裏當然有兵了,但前麵我也說過,太守這個相當於市長的官員,手裏掌握的武裝力量是極其有限的,而且由於朝廷腐敗等諸多原因,一般各地方的護軍和警備軍,從未滿編滿員,劉焉手裏的護軍、警備軍和衙役等加起來,數量也不足七千,而這已經算是很多了。
一群剛放下鋤頭的農民和另一群剛剛放下鐵鍬的農民,在茂興山下遭遇了,和史書演義裏講的不同,由於沒有張飛了,程遠誌居然沒有敵手,一連斬殺了數名上來挑戰的大漢之後,立刻趁著己方士氣大漲的時機全軍進攻。
兩萬官軍是倉促成軍,戰力並不高,雖然官軍身上有一些簡單的甲胄和較為優質的兵刃,但在千軍萬馬混戰之中,那些軍械的作用實在太有限,未能扭轉戰局。
官軍戰敗,幾千殘部退到琢郡,準備依城死守,而黃巾軍則銜尾而至琢郡城下,四麵將琢郡團團包圍。
驚聞官軍戰敗,近萬百姓攜家帶口倉惶西逃,在琢郡至臨xian的官道上擠滿了逃難的百姓,場麵很混亂,時常有人摔倒在地,然後被緊隨其後的人群踐踏而死,到處都是孩童的哭叫聲,整個場麵顯得淒涼異常。
“大叔,官軍怎麽會被賊人打敗呢?”
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問身邊的中年人,神情之中滿是疑惑。
中年人搖了搖頭:“或許是賊軍人馬太多,官軍寡不敵眾吧!”
少年沉默了片刻,然後又問道:“爹,咱們這是要往哪去?”
中年人歎了口氣:“哎!爹也不知道,跟著大家一起走就是了,總會有沒有鬧黃巾賊的地方吧!”
就在父子倆說話時,突然背後驚叫聲驟起。
“不好啦!賊軍追上來啦!大家快跑啊!”
伴隨著驚叫聲,急驟的馬蹄聲響起,由遠及近。
正在逃難的百姓頓時大亂起來,所有人都開始四下奔逃。
其中有不少人鑽進了路旁的小樹林,這裏麵就有剛才那對父子。
黃巾軍的數百前鋒騎兵轉眼就到了。來不及逃跑的百姓這下遭殃了。隻見隻見黃巾軍嚎叫著揮舞著大刀從正倉惶逃跑的百姓中間穿過,刹那間,慘叫聲疊起,隨著刀光閃過,一個接一個手無寸鐵的百姓被砍倒在血泊之中。
看到這一幕,躲在樹林中的少年渾身發抖,滿眼都是懼色,中年人緊緊地將少年抱在懷中,他的雙目之中也是充滿了恐懼。
正當黃巾騎兵肆虐逞凶之時,躲在樹林中的百姓突然聽到隱隱如同雷鳴之聲,隨即大地仿佛也隨之輕微顫動起來。
百姓們露出迷茫之色,不約而同地循聲望去。不看不要緊,一看又嚇了一大跳,隻見西邊不遠處,無數的騎兵正卷著漫天塵埃衝鋒過來。
完了!完了!現在前有狼後有虎,連跑都沒地方跑了!所有躲在樹林中的百姓刹那間麵如死灰,許多人當場跌坐在地上哭泣起來。
就在百姓們以為將不可幸免之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剛才還在殘殺百姓的黃巾騎兵,發現西邊過來的騎兵後竟然亂作一團,兩百多黃巾騎兵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調轉馬頭倉惶往東跑去。
不過黃巾騎兵沒能跑出去多遠就被從後麵射來的箭雨打倒一大片。黃巾騎兵頓時更亂了,剩下的百來騎倉惶地四下奔逃,但是黃巾騎兵所騎的馬遠不如對方,所以最後沒有一個黃巾騎兵能夠逃脫,全都被追上來的對方騎兵或斬殺或活捉。
躲在樹林中的百姓們看得目瞪口呆,最後不知是誰興奮地大叫道:“大家別怕,看那旗幟,這是官軍!我們得救了!”
其他人聞言,連忙看那支騎兵打得旗幟,果然當頭一麵紅底戰旗上繡著一個大大的黑色“漢”字,而在漢字旗的兩旁,還打著一麵繡著“大漢平北將軍定平候張毅”的大旗,還有一麵繡著“定平軍”的大旗。
“真的是官軍!真的是官軍!”
躲在樹林中的百姓們激動異常,幾乎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剛才的經曆對於這些逃過一劫的百姓們來說,就如同在鬼門關轉了一圈一樣,因此每個人都激動得難以自持。
不知是誰先衝出樹林,隨即百姓們從樹林中湧出,站在管道兩旁揮舞著雙手,眼含熱淚,忘情地歡呼著。
“惡來,帶俘虜上來,我有話問。”
騎兵軍中,一個全身披掛容貌俊朗的年輕人,向身旁一個如同黑熊般的壯漢下令,這兩人正是日前率軍出征的張毅和他的貼身保鏢典韋。
很快,典韋便拖著一個俘虜來到張毅戰馬前,然後往地上一摔喝道:“俺家主公有話問你,你須好好回答,否則俺活撕了你!”
“是是,”俘虜一邊忙不迭地朝張毅磕頭,一邊慌慌張張的說:“小的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俘虜,張毅笑了,因為這個黃巾俘虜果然如同後世影視劇中所描繪的那樣,頭裹黃巾,身上也是黃衣黃甲,總之一句話,全身都是黃的,不過他現在衣甲已破,滿身血跡,渾身瑟瑟發抖,整個人狼狽到了極點。
“你不用怕,隻要你說實話,我不會殺你,”盡量把自己的語調放平緩,張毅輕聲細語的問:“我問你,你們這支進犯琢郡的黃巾軍可是程遠誌領軍?你們有多少人?”
俘虜連忙伏地答道:“將軍說得不錯,我們這隊人馬正是由程大…嗯…正是由程遠誌率領,總共有七萬多人。”
“七萬?”
俘虜的話,讓張毅吃了一驚,按照上一世的記憶和史料的記載,程遠誌興兵進攻琢郡時應該是五萬多,不到六萬人啊?怎麽現在憑空多了兩萬多?難道是這個黃巾軍的俘虜說了假話?
想到俘虜可能在誆騙自己,張毅當即一瞪眼怒聲道:“你竟敢說假話!程遠誌麾下明明隻有五萬多人!來人,拖下去,斬了!”
典韋聞言,當即抓住那俘虜的胳膊就往外拽。
“將軍饒命,將軍饒命啊!小人沒說假話,小人真的沒說假話啊,不信你可以問問別人!將軍饒命啊!”
被典韋拖行著的俘虜被嚇得連聲告饒。
“叫什麽叫?”抬腳踹在俘虜的小肚子上,典韋嘴喝罵道:“不識抬舉的小賊,竟敢騙俺家主公!”
正在哭天搶地的俘虜受了這一腳,當即慘叫一聲,然後就再也發不出聲音來了。
愣了一下,典韋然後蹲下身試了試那人的鼻息,發現這個可憐的俘虜竟然已經暈了過去,也不知道是典韋這一腳力量太大了,還是這個賊太弱了,估計兩者都有吧。
“典大個,你把他打死了!”
看到那賊倒在了地上,守在張毅旁邊的張飛大聲追問。
“沒有,”聽了張飛的話,典韋連忙擺手道:“沒有沒有,他隻是暈過去了。”
張毅點了點頭,然後轉頭問關羽:“雲長,你看剛才他說的是真話嗎?”
見張毅問自己,關羽低著頭,稍作思忖後答道:“看剛才的情景,不像是在說假話,大哥,要不再帶一個俘虜上來問問,看他們所言是否一致。”
張毅點了點頭,然後命人再帶一個俘虜上來。問出的結果與之前那名俘虜所言完全一致,另外,張毅還得知了一個比較緊急的情況,黃巾軍還有一路,總計三萬人馬正在往這邊趕來。
為了掩飾自己真實的兵力,也為了搶功,張毅出征涿郡僅帶了兩萬輕騎。
三萬加七萬多,敵人總兵力超過了十萬,而我軍隻有兩萬,雙方兵力相差懸殊,應該怎麽辦呢?張毅一時間頭都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