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月華如水,夜沉如海
小官手足抽搐,“哇”的一聲,放聲大哭。
慈禧一驚而醒。
寢臥之內,極其安靜,似乎,一根針掉到厚厚的地毯上,也能夠聽得見。
她側耳細聽,隔壁——小官和乳母在隔壁——也沒有任何動靜。
整座官港行宮,都在沉睡之中。
嗯……我又被魘到了。
慈禧微微苦笑:是關心過甚?還是……真如楠本稻所說,我有一點兒……“神經衰弱”了?
“怦怦”的心跳,終於慢慢兒的平複了下來。
可是,已經走了困了。
慈禧合上眼睛,嚐試著再次入眠,過了好一會兒,終於確定:睡不著了。
她掀開被子,坐了起來,小憩片刻,起身,下床,披上了睡袍。
光著腳,走到落地玻璃窗前,扯動簾繩,拉開了長長的窗簾。
眼前一亮,月華如水,透過一塵不染的玻璃窗,由頭至腳,流瀉而下。
慈禧取下門扣,推開了門。
一陣極清冽的空氣卷了進來,她不由微微的打了個寒顫,渾身上下,起了一層細小的微栗。
慈禧一麵裹緊了天鵝絨睡袍,一麵貪婪的深深呼吸著。
過了片刻,覺得頭腦清醒了,伸出一隻雪白的赤足,在門外的地麵上,小心翼翼的輕輕一踩,不由就倒吸了口涼氣。
露台的大理石地麵,太涼了。
時已入秋,早晚的溫差,很不小了。
慈禧趿上拖鞋,將睡袍的紐子扣好,腰帶束好,這才走出寢臥,來到了露台之上。
露台極為寬大,一大兩小的三張案幾,一長兩短的三張“梳化椅”,亦隻占據了其中一角。
慈禧沒有坐下,她走到露台邊緣,手扶漢白玉欄杆,仰起了頭。
一輪玉盤,當空而掛,偌大一個園子,草木亭台,“水法”雕像,曆曆在目,清晰幾如白晝。
視線越過圍牆,湖麵上素暉朦朧,波光粼粼,隱約可見。
再往遠看,濃重的夜幕,四垂於地麵,一切景物,便不大可辨了。
慈禧生出了一種錯覺:此身所在之處,好像一座孤島,四周皆為汪洋大海,目下雖然平靜,可是,不曉得天亮之後,會不會波濤湧起?
月光灑在她光潔白皙的臉龐上,浮動著一層莫名的淡淡的光輝,生產之後豐腴起來的麵容,依舊豔麗不可方物。
隻是秀眉微蹙,山黛之間,隱現烏雲。
她伸出手去,月光之下,柔嫩的掌心,似有流水晃動。
輕輕搖晃著手掌,地麵上,影隨人動。
流水,無從把握,無可捉摸。
她縮回手,長長的、無聲的透了口氣。
昨天下午,胡氏過來請安,進門的時候,滿臉堆笑,慈禧一眼看去,便曉得,這個女人,一定“有事”。
胡氏行了禮,起身之後,朗朗說道:“啟稟聖母皇太後,奴婢剛剛得了一個極好的消息,趕著過來回給太後——軒王爺明兒個就要來天津了!”
慈禧一雙鳳目,倏然放出光來:“哦?”
一旁坐著的楠本稻,站起身來,深深一福,歡然說道:“臣妾給聖母皇太後賀喜!”
侍立的玉兒,也滿麵笑容的請下安去:“奴婢給主子叩喜!”
楠本稻現在的身份,已經不是“民女”了,慈禧封了她一個“朝議大夫恭人”,這是從四品官員的正妻的封誥,楠本稻雖然沒有老公,也照封不誤。隻是,這個恩典,暫時隻能是口頭的,還不能就過了明路——聖母皇太後“靜修默禱”期間,實在找不到理由去封誥一個還沒有入籍的日本女人。
慈禧承諾,一俟“靜修默禱”的一年之期結束,一回到北京,就吩咐禮部,替她正式辦理相關手續。
對於這個“朝議大夫恭人”,楠本稻十分惶惑,辭了幾次,不得要領,隻好向軒王爺請示,軒王爺的回複是:這是好事啊,應得應分,何必辭?
於是,楠本稻就變成了“朝議大夫恭人”。
慈禧雖然努力抑製著自己的激動,但臉上的喜氣,卻是難以掩飾,她對楠本稻和玉兒報以一笑,虛抬了抬手,示意她們起來,然後,轉過頭來,對胡氏說道:“明兒?嗯,什麽時辰到咱們這兒啊?”
口吻是平靜的,聲調卻有一點點顫抖。
“回聖母皇太後,大約是中午吧。”
慈禧的秀眉,微微一揚:“他要……連夜趕過來?”
心想,這麽趕,是天津這邊兒,出了什麽急事兒嗎?抑或是要趕著回北京?——如是,他在官港行宮這兒,可就待不了多久了。
“回太後的話,”胡氏說道,“天津到北京的火輪車,已經開通了,軒王爺到天津來,坐的是火輪車,快的話,一個半時辰就能到,慢得話,也不會超過兩個時辰,一大早啟程,中午就能夠到天津的,用不著連夜趕路。”
慈禧露出訝異的神色:“‘京津線’通車了?”
“是。”
“好快——我竟不知道!”
說罷,她轉向楠本稻和玉兒,自嘲的說道:“你們看,我真正成了桃花源裏的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了!”
楠本稻陪笑說道:“臣妾想,這個‘京津線’,大約是剛剛開通的,還趕不及回稟給聖母皇太後知曉。”
“是,”胡氏說道,“楠本先生說的,一點兒也不錯,‘京津線’確實是剛剛開通,還沒有正式對外頭……這個,‘運營’!就是軒王爺這次到天津來,也是‘京津線’頭一回辦軍務之外的差使呢!”
“你說——”慈禧的秀眉,又是微微一揚,“這是‘京津線’頭一回辦軍務之外的差使?”
“是啊。”
“就是說,”慈禧說道,“‘京津線’雖然還沒有正式‘運營’,,在此之前,可也是辦過正經差使的——都是軍務,對吧?”
“呃……是。”
“軍務——就是運兵了,對吧?”
“呃……是……”
“運兵——從哪兒往哪兒運呢?從北京往天津運,還是從天津往北京運?”
胡氏沒有想到,自己話中一個小小的漏洞,一露頭,便被聖母皇太後抓的牢牢的,,聖母皇太後的敏銳淩厲,她不是第一次領教了,也早就有了應對的法子。
“回太後的話,”胡氏從容說道,“這個,奴婢哪兒曉得呢?就知道天津的火車站,一隊又一隊的兵,來來去去的——這個,呃,如果不是運兵,這麽些個兵,跑到火車站裏去做什麽呢?”
“這些兵,”慈禧說道,“自然都是軒軍了?”
“呃,回太後,奴婢也不曉得,,應該……是吧?”
“這可奇怪了,”慈禧沉吟說道,“北京、天津兩處,會有什麽調兵的事情呢?”
“這個事兒,”胡氏陪笑說道,“何必太後勞神兒呢?反正,軒王爺明兒個就到了,太後當麵問問他,不就什麽都清楚了?”
這麽說,也有道理。
慈禧點了點頭,說道:“,他這次來,什麽叫做‘軍務之外的差使’?他到天津來,難道不是用‘查看軍務’的名義嗎?”
“呃……不是的。”
“那——”慈禧微覺疑惑,“用的是什麽名義呢?
“回太後,”胡氏小心翼翼的說道,“電報上說,軒王爺奉母後皇太後出巡天津……”
“什麽?!”
胡氏的話還沒有說完,慈禧的臉色已經變了。
楠本稻和玉兒,也是一臉愕然。
“母後皇太後?”慈禧的聲音,明顯低沉了下來,“你說的是……母後皇太後?我沒有聽錯?”
“回太後,”胡氏愈加陪上了小心,“電報上是這麽說的。”
頓了一頓,“呃,電報上還說……‘七福晉隨侍’。”
七福晉?
“醇郡王福晉?”
“呃,回太後,電報上說的,是……‘七福晉’。”
(本章完)
小官手足抽搐,“哇”的一聲,放聲大哭。
慈禧一驚而醒。
寢臥之內,極其安靜,似乎,一根針掉到厚厚的地毯上,也能夠聽得見。
她側耳細聽,隔壁——小官和乳母在隔壁——也沒有任何動靜。
整座官港行宮,都在沉睡之中。
嗯……我又被魘到了。
慈禧微微苦笑:是關心過甚?還是……真如楠本稻所說,我有一點兒……“神經衰弱”了?
“怦怦”的心跳,終於慢慢兒的平複了下來。
可是,已經走了困了。
慈禧合上眼睛,嚐試著再次入眠,過了好一會兒,終於確定:睡不著了。
她掀開被子,坐了起來,小憩片刻,起身,下床,披上了睡袍。
光著腳,走到落地玻璃窗前,扯動簾繩,拉開了長長的窗簾。
眼前一亮,月華如水,透過一塵不染的玻璃窗,由頭至腳,流瀉而下。
慈禧取下門扣,推開了門。
一陣極清冽的空氣卷了進來,她不由微微的打了個寒顫,渾身上下,起了一層細小的微栗。
慈禧一麵裹緊了天鵝絨睡袍,一麵貪婪的深深呼吸著。
過了片刻,覺得頭腦清醒了,伸出一隻雪白的赤足,在門外的地麵上,小心翼翼的輕輕一踩,不由就倒吸了口涼氣。
露台的大理石地麵,太涼了。
時已入秋,早晚的溫差,很不小了。
慈禧趿上拖鞋,將睡袍的紐子扣好,腰帶束好,這才走出寢臥,來到了露台之上。
露台極為寬大,一大兩小的三張案幾,一長兩短的三張“梳化椅”,亦隻占據了其中一角。
慈禧沒有坐下,她走到露台邊緣,手扶漢白玉欄杆,仰起了頭。
一輪玉盤,當空而掛,偌大一個園子,草木亭台,“水法”雕像,曆曆在目,清晰幾如白晝。
視線越過圍牆,湖麵上素暉朦朧,波光粼粼,隱約可見。
再往遠看,濃重的夜幕,四垂於地麵,一切景物,便不大可辨了。
慈禧生出了一種錯覺:此身所在之處,好像一座孤島,四周皆為汪洋大海,目下雖然平靜,可是,不曉得天亮之後,會不會波濤湧起?
月光灑在她光潔白皙的臉龐上,浮動著一層莫名的淡淡的光輝,生產之後豐腴起來的麵容,依舊豔麗不可方物。
隻是秀眉微蹙,山黛之間,隱現烏雲。
她伸出手去,月光之下,柔嫩的掌心,似有流水晃動。
輕輕搖晃著手掌,地麵上,影隨人動。
流水,無從把握,無可捉摸。
她縮回手,長長的、無聲的透了口氣。
昨天下午,胡氏過來請安,進門的時候,滿臉堆笑,慈禧一眼看去,便曉得,這個女人,一定“有事”。
胡氏行了禮,起身之後,朗朗說道:“啟稟聖母皇太後,奴婢剛剛得了一個極好的消息,趕著過來回給太後——軒王爺明兒個就要來天津了!”
慈禧一雙鳳目,倏然放出光來:“哦?”
一旁坐著的楠本稻,站起身來,深深一福,歡然說道:“臣妾給聖母皇太後賀喜!”
侍立的玉兒,也滿麵笑容的請下安去:“奴婢給主子叩喜!”
楠本稻現在的身份,已經不是“民女”了,慈禧封了她一個“朝議大夫恭人”,這是從四品官員的正妻的封誥,楠本稻雖然沒有老公,也照封不誤。隻是,這個恩典,暫時隻能是口頭的,還不能就過了明路——聖母皇太後“靜修默禱”期間,實在找不到理由去封誥一個還沒有入籍的日本女人。
慈禧承諾,一俟“靜修默禱”的一年之期結束,一回到北京,就吩咐禮部,替她正式辦理相關手續。
對於這個“朝議大夫恭人”,楠本稻十分惶惑,辭了幾次,不得要領,隻好向軒王爺請示,軒王爺的回複是:這是好事啊,應得應分,何必辭?
於是,楠本稻就變成了“朝議大夫恭人”。
慈禧雖然努力抑製著自己的激動,但臉上的喜氣,卻是難以掩飾,她對楠本稻和玉兒報以一笑,虛抬了抬手,示意她們起來,然後,轉過頭來,對胡氏說道:“明兒?嗯,什麽時辰到咱們這兒啊?”
口吻是平靜的,聲調卻有一點點顫抖。
“回聖母皇太後,大約是中午吧。”
慈禧的秀眉,微微一揚:“他要……連夜趕過來?”
心想,這麽趕,是天津這邊兒,出了什麽急事兒嗎?抑或是要趕著回北京?——如是,他在官港行宮這兒,可就待不了多久了。
“回太後的話,”胡氏說道,“天津到北京的火輪車,已經開通了,軒王爺到天津來,坐的是火輪車,快的話,一個半時辰就能到,慢得話,也不會超過兩個時辰,一大早啟程,中午就能夠到天津的,用不著連夜趕路。”
慈禧露出訝異的神色:“‘京津線’通車了?”
“是。”
“好快——我竟不知道!”
說罷,她轉向楠本稻和玉兒,自嘲的說道:“你們看,我真正成了桃花源裏的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了!”
楠本稻陪笑說道:“臣妾想,這個‘京津線’,大約是剛剛開通的,還趕不及回稟給聖母皇太後知曉。”
“是,”胡氏說道,“楠本先生說的,一點兒也不錯,‘京津線’確實是剛剛開通,還沒有正式對外頭……這個,‘運營’!就是軒王爺這次到天津來,也是‘京津線’頭一回辦軍務之外的差使呢!”
“你說——”慈禧的秀眉,又是微微一揚,“這是‘京津線’頭一回辦軍務之外的差使?”
“是啊。”
“就是說,”慈禧說道,“‘京津線’雖然還沒有正式‘運營’,,在此之前,可也是辦過正經差使的——都是軍務,對吧?”
“呃……是。”
“軍務——就是運兵了,對吧?”
“呃……是……”
“運兵——從哪兒往哪兒運呢?從北京往天津運,還是從天津往北京運?”
胡氏沒有想到,自己話中一個小小的漏洞,一露頭,便被聖母皇太後抓的牢牢的,,聖母皇太後的敏銳淩厲,她不是第一次領教了,也早就有了應對的法子。
“回太後的話,”胡氏從容說道,“這個,奴婢哪兒曉得呢?就知道天津的火車站,一隊又一隊的兵,來來去去的——這個,呃,如果不是運兵,這麽些個兵,跑到火車站裏去做什麽呢?”
“這些兵,”慈禧說道,“自然都是軒軍了?”
“呃,回太後,奴婢也不曉得,,應該……是吧?”
“這可奇怪了,”慈禧沉吟說道,“北京、天津兩處,會有什麽調兵的事情呢?”
“這個事兒,”胡氏陪笑說道,“何必太後勞神兒呢?反正,軒王爺明兒個就到了,太後當麵問問他,不就什麽都清楚了?”
這麽說,也有道理。
慈禧點了點頭,說道:“,他這次來,什麽叫做‘軍務之外的差使’?他到天津來,難道不是用‘查看軍務’的名義嗎?”
“呃……不是的。”
“那——”慈禧微覺疑惑,“用的是什麽名義呢?
“回太後,”胡氏小心翼翼的說道,“電報上說,軒王爺奉母後皇太後出巡天津……”
“什麽?!”
胡氏的話還沒有說完,慈禧的臉色已經變了。
楠本稻和玉兒,也是一臉愕然。
“母後皇太後?”慈禧的聲音,明顯低沉了下來,“你說的是……母後皇太後?我沒有聽錯?”
“回太後,”胡氏愈加陪上了小心,“電報上是這麽說的。”
頓了一頓,“呃,電報上還說……‘七福晉隨侍’。”
七福晉?
“醇郡王福晉?”
“呃,回太後,電報上說的,是……‘七福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