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十點鍾左右,鄧龍開車載著衛平安來到了老街。因為不是周末,老街上人流稀少,甚至有不少店鋪都還沒有開門營業。與周末人流攢動的火爆場麵相比,顯得極其蕭條。


    奇雲齋位於老街的中後部,門臉不大,大約隻有三、四十平米的樣子。在整條街都是搞古玩生意的老街上,算不得突出,甚至可以說是毫不起眼。


    可就這麽一間巴掌小店,卻留住了黃柏這麽個大主顧,看來店大未必有好貨,小店也許藏珍品,這句話還真挺有道理。


    古玩這個行當,興起時間並不是很久,滿打滿算也就三、四十年了不得了。但別看興起時間短,但火熱程度卻很高漲。特別是近十年來,各國的拍賣行競相冒出天價古玩,把這一行當直接給炒上了天,所有人都想要借這勢頭一夜暴富,過上憧憬已久的富人生活。


    說實在話,富得流油的有錢人是不少,可一夜暴富的又有幾個。古玩這東西雖然來錢快,可風險也不小。沒個幾十年的經驗積累,誰又能分出個好壞貴賤,真假贗偽。


    有多少白目,就因為一時眼熱,聽信了作假、售假者的花言巧語,把辛苦賺來的金錢拱手讓給了這些騙子。


    古玩這一行當裏,有個名詞叫“撿漏。”與其說是撿,不如說是碰。碰到了就賺到了,碰不到就說明沒有那個緣分。非要強求的話,到頭來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雖說整條街開門的店家並不多,但衛平安二人的運氣還不錯,奇雲齋並不在那些閉店的行列內。


    二人一進門,就看到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坐在店內的一角,身前擺著一個仿古方桌,方桌上擺放著一套茶具。淡淡的茶香撲鼻而來,似乎剛沏上沒有多久。


    “二位想要淘換點什麽寶貝,我這雖然店小,但個頂個都是市麵上難得一見的寶貝。不知二位喜好哪方麵,我可以詳細的給二位介紹介紹。”


    剛開門沒多久就有客人上門,這多少讓李大望有些興奮。雖說這二位不像個能買貨的主,但至少也可以打發一下時間。


    古玩買賣不像菜市場,隨時隨地都有客人上門。要不怎麽流傳這麽一句話,說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盡管這句話有些誇張,但有些還真就是這麽個情形。


    “你就是老板李大望先生吧。我是市刑偵一隊的副隊長鄧龍,今天來是想向你了解一些情況”鄧龍當刑警多年,可是不吃他這一套,直接把證件一掏,亮出了真實身份。


    “警察同誌,我可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從不幹那些個歪門邪道。我這裏的東西可都是從正規渠道來的,絕沒有黑貨,更沒有假貨……”一見鄧龍亮出了刑警的身份,李大望心裏不由咯噔了一下。還未等鄧龍具體說明,就搶先開始解釋起來。


    說實在話,古玩行當興起這麽久,哪還有那麽些個正而八經的好貨。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說又能真的說清楚。別看鄧龍一直辦的都是刑事案件,但這裏麵的深淺他還是知曉一二。


    “停停停……別在這跟我表清白”鄧龍擺手打斷了他的話,“今天來是有些別的事找你聊聊。你這套說詞,還是留著工商他們來,再說也不遲。”


    “鄧警官有什麽事盡管問,我保證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李大望聞言立馬換了副表情,川劇變臉都沒他的速度快。


    “是這麽回事”鄧龍說道,“本市的著名企業家黃柏先生你認識吧。”


    鄧龍剛一提起黃柏,李大望的臉色突然一沉,不過瞬間便又恢複常態。盡管轉變的速度很快,但卻被一旁的衛平安抓個正著。不過衛平安並沒有聲張,但在心裏他卻可以確定,今天這趟果然沒有白來。


    “黃先生我當然認識了,他可是我這小店的常客。要是沒有黃先生照應,我這小店恐怕早就關門大吉嘍”李大望順著鄧龍的話聊了起來,“不過黃先生有陣子沒過來了。不過人家家大業大,定是不會像咱這小老百姓有閑。”


    “黃先生上一次來你這是什麽時候,你還記嗎?”


    “嗯……大概是兩個月前吧”李大望細細回想後說道,“我記得,那天黃先生過來的時候挺晚的,我都準備關門回家了。”


    “那天他有在你這買走什麽物件沒有?”


    “這倒沒有”李大望搖頭說道,“那天黃先生看了幾件我新入手的玩意。不過沒有一件能入他的眼,在我這待了沒多久就離開了。”


    “那自從那天之後你就再也沒見過他?”


    “沒有。前幾天,我還給他打過一個電話。想讓他有空過來,瞧瞧我新入手的一個康熙年間的青釉雙耳瓶,隻是電話沒打通”說著李大望抬手,指著牆角的一個架子上的雙耳瓷瓶,當做佐證,示意他並沒有撒謊。


    一旁的衛平安見鄧龍問了半天,一點有用的沒問出來,便直接把話挑明,跟李大望說出了黃柏已死的事實。


    在聽到黃柏死訊的時候,李大望雙眼微瞪,表現出一種莫名的恐慌。見狀,衛平安又把昨天瓷罐炸碎後的一塊碎片拿了出來,放在了李大望的麵前。


    看著眼前的碎瓷片,李大望的神情更加惶恐不安,大張著嘴巴半天沒有說一句話。


    “看來李先生認識這片碎瓷,不知能否說來聽聽呢?”從李大望的神情來看,他定是曾經見過這瓷罐。就算他不了解瓷罐的來曆,想必也會知道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


    “既然如此,我也沒有必要在藏著掖著了”李大望輕聲一歎,隨機開口說道:“那天黃先生在我這沒看到入眼的東西,正準備離開。誰知就在這個時候,劉四抱著一個布包從外麵進來,說是新得了件好玩意,想尋我幫他找個下家好出手。”


    “做我們這行的有個規矩,牽線搭橋可以,但一定要摸清楚物件的來曆。隻要東西幹淨,一切好說。你們也知道,國家對我們這行看管的嚴著呢。萬一是個黑貨,查出來誰都沒有好果子吃。弄不好,還得進去蹲個一年半載的。別人怎麽樣我不管,但我從不接這種黑活,寧願不掙這份錢,也不願惹出一身騷來。就因為這樣,我這小店才會生意興隆。也有不少人願意找我給他們牽線搭橋,圖的就是一個安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實習土地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地君.QD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地君.QD並收藏實習土地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