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劉四是誰?”
好家夥,這個李大望不愧是個生意人,三句話不離本行。簡單幾句話,就把自己說成了個正麵人物,行業的楷模。
好在鄧龍幹刑警多年,還不至於被他這幾句話被繞進去。
“劉四他就是個混混”李大望解釋道,“沒事就弄些個假貨在老街擺地攤,是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主兒。別看這小子混,但運氣還不錯,時不常就能從鄉下農村弄幾個真貨回來。雖都不是啥值錢物件,但也夠他吃飽喝足過個日子。”
“那天他來,我本沒指望他能帶來什麽好物件。可誰知他把那布包打開,竟然從裏麵掏出一個宋代定窯的綠釉罐。盡管這個瓷罐尺寸不大,隻有二十多公分高。通體暗綠,看起來有些素潔。但做工細致手法純熟,釉色更是均勻渾然天成。罐體開片自然,毫不做作,當屬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想我做古玩這行也有十多年,卻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麽絕佳的物件。就連尚未離開的黃先生,看到這件瓷器後也是讚不絕口。”
“當時,劉四見黃先生對這件瓷器頗有興致,便開口說隻要價格合適,他願意當場出售,甚至在價格上還可以優惠等等。”
“本來這事與我沒有太大關係。買賣買賣,講究的就是的你情我願。隻是這事發生在我的店裏,我多少都要注意一些,免得以後麻煩。”
“當下,我便將劉四拽到了一邊,仔細的跟他打聽這個瓷罐的來曆。可這小子隻說是一位朋友急需要錢,這才找他幫忙出手。至於其他的情況,這小子愣是一個字不往外吐。”
“既然劉四不吐口,我隻好把黃先生拉到一旁,好心的提點他這筆買賣一定要慎重,不清楚來曆的物件,最好不要出手,免得以後惹麻煩。”
“劉四一見我這麽說當時就急眼了,東西一包就往外走,片刻沒有多待。臨走前還罵罵咧咧,說我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劉四走後,黃先生隨後也離開了。我本以為這事也就這麽結束了,沒成想黃先生還是沒聽我的勸,買了劉四手裏的東西。”
“原來是這麽一回事”聽完李大望敘述後,衛平安和鄧龍二人也算是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隻是有一點衛平安沒有想通,李大望的態度為何會如此堅決,非要搞清楚這個瓷罐的來曆呢。
別說什麽免得以後招惹麻煩,那不過是忽悠人的鬼話而已。但凡搞古玩這一行的,哪個沒有買賣過黑貨。李大望之所以把自己說的好像良心商販一樣,無非就是怕把這些暗地裏的東西給揪出來。畢竟衛平安和鄧龍這回來,頭上可是扣著警方這麽頂大蓋帽。近年,國家對於走私古玩這些事盯的可緊,萬一一時說漏了嘴,可就不是關門停業,交點罰款可以輕鬆解決的,弄不好就得進去待著了。
“李老板做古玩這行這麽久,是否從這件瓷罐上發現了什麽,這才不願意做這個中間人呢?”顯然鄧龍的心思和衛平安差不多,對於李大望這番話的可信度隻是一半一半。
李大望一聽這話,臉色驟然一變,但很快又恢複常態,隻是神情比之前要暗淡了許多。“既然鄧警官這麽說,想必你們警方也是查到了些什麽,那我也就沒必要再隱瞞了。當時在看到瓷罐的時候,我的確是很興奮,就算黃先生沒有購買意願的話,我也會出錢從劉四手裏買下來。隻是後來,在我看清瓷罐圓蓋上麵,那個蓋鈕的模樣後,我心裏想要購買下來的這個念頭瞬間沒了。”
“這是為什麽?”
“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注意到,那個蓋鈕的模樣是個長著獨角的怪蛇。其實那並不是蛇,而是一種叫做角虺的東西。傳說角虺生長在陰間黑水河,靠吞食鬼魅精魄為生。所以角虺的形象,一般都用在冥器上。”
“冥器?”鄧龍對古玩的了解隻是一知半解,所以不明白冥器是個什麽概念。
“從夏商時代開始,便有將亡者生前所使用過的器皿,當做陪葬品下葬墓中。一開始都是些簡單的陶器,數量也不是很多。到後來,戰國和漢代早期厚葬之風大盛。許多權貴死後會將大批奴仆、器物帶同下葬。也就從這個時候開始,衍生出了一批專門製作陪葬器皿的手藝人,叫做冥師。他們所做出來的器皿,也就被稱之為冥器。到後來瓷器盛行,逐漸取代了陶器,冥師這個行當也就逐漸沒落,最終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不過,冥器這一代詞卻被保留了下來。如今無論是瓷器還是陶器,隻要是從古墓中出土的器物都被稱之為冥器。”
“你的意思,這個瓷罐是從古墓裏出來的……”衛平安細細思索了半天,脫口而出道:“盜墓?”
“這可不是我說的”李大望聞言連忙搖頭,生怕被牽連。
“你能夠確定嗎?”鄧龍問道。
“十有八九錯不了”李大望點了點頭,“那個瓷罐雖然被清理過,不過多少還是留下了一些印痕。”
“看來此事並不簡單”鄧龍喃喃自語道,“那你知道去哪能找到劉四嗎?”
“這我就不清楚了”李大望搖頭說道,“我隻知道他就住在附近的一鋼廠家屬區,但具體是哪棟樓幾單元幾號我就不清楚了。”
“這樣啊”鄧龍暗自盤算起來,“今天謝謝你的配合。若是再有別的線索,希望你積極和我們警方聯係。那我們就告辭了,平安走吧。”
“那你們慢走”李大望見他倆要走,趕忙起身親自送二人出了店。
離開奇雲齋後,鄧龍帶著衛平安開車直奔附近的光華路派出所。經過派出所民警的再三核實後,確認了劉四的真實身份,和具體的家庭住址。
一鋼廠家屬區的住宅樓,大都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修建而成的老樓。樓體不高,麵積不大,配套設施老舊,就連樓梯口的防盜門也都年久失修,沒了用處。
鄧龍和衛平安順著樓梯來到五樓,敲響了右邊的那扇門。
誰知敲了半天,屋裏一點回應都沒有,似乎是無人在家。
二人商量著不如先暫時離開,等晚上天黑了以後再來,也許到時劉四就會回來也說不定。
哪知二人剛要離開,衛平安突然聽到一聲微弱的呼喊,聲音好像就是從門內傳過來的。
好家夥,這個李大望不愧是個生意人,三句話不離本行。簡單幾句話,就把自己說成了個正麵人物,行業的楷模。
好在鄧龍幹刑警多年,還不至於被他這幾句話被繞進去。
“劉四他就是個混混”李大望解釋道,“沒事就弄些個假貨在老街擺地攤,是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主兒。別看這小子混,但運氣還不錯,時不常就能從鄉下農村弄幾個真貨回來。雖都不是啥值錢物件,但也夠他吃飽喝足過個日子。”
“那天他來,我本沒指望他能帶來什麽好物件。可誰知他把那布包打開,竟然從裏麵掏出一個宋代定窯的綠釉罐。盡管這個瓷罐尺寸不大,隻有二十多公分高。通體暗綠,看起來有些素潔。但做工細致手法純熟,釉色更是均勻渾然天成。罐體開片自然,毫不做作,當屬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想我做古玩這行也有十多年,卻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麽絕佳的物件。就連尚未離開的黃先生,看到這件瓷器後也是讚不絕口。”
“當時,劉四見黃先生對這件瓷器頗有興致,便開口說隻要價格合適,他願意當場出售,甚至在價格上還可以優惠等等。”
“本來這事與我沒有太大關係。買賣買賣,講究的就是的你情我願。隻是這事發生在我的店裏,我多少都要注意一些,免得以後麻煩。”
“當下,我便將劉四拽到了一邊,仔細的跟他打聽這個瓷罐的來曆。可這小子隻說是一位朋友急需要錢,這才找他幫忙出手。至於其他的情況,這小子愣是一個字不往外吐。”
“既然劉四不吐口,我隻好把黃先生拉到一旁,好心的提點他這筆買賣一定要慎重,不清楚來曆的物件,最好不要出手,免得以後惹麻煩。”
“劉四一見我這麽說當時就急眼了,東西一包就往外走,片刻沒有多待。臨走前還罵罵咧咧,說我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劉四走後,黃先生隨後也離開了。我本以為這事也就這麽結束了,沒成想黃先生還是沒聽我的勸,買了劉四手裏的東西。”
“原來是這麽一回事”聽完李大望敘述後,衛平安和鄧龍二人也算是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隻是有一點衛平安沒有想通,李大望的態度為何會如此堅決,非要搞清楚這個瓷罐的來曆呢。
別說什麽免得以後招惹麻煩,那不過是忽悠人的鬼話而已。但凡搞古玩這一行的,哪個沒有買賣過黑貨。李大望之所以把自己說的好像良心商販一樣,無非就是怕把這些暗地裏的東西給揪出來。畢竟衛平安和鄧龍這回來,頭上可是扣著警方這麽頂大蓋帽。近年,國家對於走私古玩這些事盯的可緊,萬一一時說漏了嘴,可就不是關門停業,交點罰款可以輕鬆解決的,弄不好就得進去待著了。
“李老板做古玩這行這麽久,是否從這件瓷罐上發現了什麽,這才不願意做這個中間人呢?”顯然鄧龍的心思和衛平安差不多,對於李大望這番話的可信度隻是一半一半。
李大望一聽這話,臉色驟然一變,但很快又恢複常態,隻是神情比之前要暗淡了許多。“既然鄧警官這麽說,想必你們警方也是查到了些什麽,那我也就沒必要再隱瞞了。當時在看到瓷罐的時候,我的確是很興奮,就算黃先生沒有購買意願的話,我也會出錢從劉四手裏買下來。隻是後來,在我看清瓷罐圓蓋上麵,那個蓋鈕的模樣後,我心裏想要購買下來的這個念頭瞬間沒了。”
“這是為什麽?”
“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注意到,那個蓋鈕的模樣是個長著獨角的怪蛇。其實那並不是蛇,而是一種叫做角虺的東西。傳說角虺生長在陰間黑水河,靠吞食鬼魅精魄為生。所以角虺的形象,一般都用在冥器上。”
“冥器?”鄧龍對古玩的了解隻是一知半解,所以不明白冥器是個什麽概念。
“從夏商時代開始,便有將亡者生前所使用過的器皿,當做陪葬品下葬墓中。一開始都是些簡單的陶器,數量也不是很多。到後來,戰國和漢代早期厚葬之風大盛。許多權貴死後會將大批奴仆、器物帶同下葬。也就從這個時候開始,衍生出了一批專門製作陪葬器皿的手藝人,叫做冥師。他們所做出來的器皿,也就被稱之為冥器。到後來瓷器盛行,逐漸取代了陶器,冥師這個行當也就逐漸沒落,最終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不過,冥器這一代詞卻被保留了下來。如今無論是瓷器還是陶器,隻要是從古墓中出土的器物都被稱之為冥器。”
“你的意思,這個瓷罐是從古墓裏出來的……”衛平安細細思索了半天,脫口而出道:“盜墓?”
“這可不是我說的”李大望聞言連忙搖頭,生怕被牽連。
“你能夠確定嗎?”鄧龍問道。
“十有八九錯不了”李大望點了點頭,“那個瓷罐雖然被清理過,不過多少還是留下了一些印痕。”
“看來此事並不簡單”鄧龍喃喃自語道,“那你知道去哪能找到劉四嗎?”
“這我就不清楚了”李大望搖頭說道,“我隻知道他就住在附近的一鋼廠家屬區,但具體是哪棟樓幾單元幾號我就不清楚了。”
“這樣啊”鄧龍暗自盤算起來,“今天謝謝你的配合。若是再有別的線索,希望你積極和我們警方聯係。那我們就告辭了,平安走吧。”
“那你們慢走”李大望見他倆要走,趕忙起身親自送二人出了店。
離開奇雲齋後,鄧龍帶著衛平安開車直奔附近的光華路派出所。經過派出所民警的再三核實後,確認了劉四的真實身份,和具體的家庭住址。
一鋼廠家屬區的住宅樓,大都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修建而成的老樓。樓體不高,麵積不大,配套設施老舊,就連樓梯口的防盜門也都年久失修,沒了用處。
鄧龍和衛平安順著樓梯來到五樓,敲響了右邊的那扇門。
誰知敲了半天,屋裏一點回應都沒有,似乎是無人在家。
二人商量著不如先暫時離開,等晚上天黑了以後再來,也許到時劉四就會回來也說不定。
哪知二人剛要離開,衛平安突然聽到一聲微弱的呼喊,聲音好像就是從門內傳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