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三百八十一至第三百九十章[381]在這個世界上的無數國家民族中,要排聰明程度,中國人絕對可以排在前幾位,而其最大的智慧之一就在於變通。
這樣做不行,那就換個做法,反正達到目的就可以了。
所謂此路不通,我就繞路走,正是這一智慧的集中體現。
朱高熾沒有改動父親的大學士品位設置,卻搞了一套兼職體係。
他任命楊榮為太常寺卿,楊士奇為禮部侍郎,金幼孜為戶部侍郎,同時還擔任內閣大學士。
這樣原先隻有五品的小官一下子成了三品大員,辦起事情來也就方便了。
目的達到了,父親的製度也沒有違反,從此這一兼職製度延續了二百多年,並成為了內閣的固定製度之一。
這類的事情在之後的曆史中比比皆是,每看及此,不得不為中國人的智慧而驚歎。
登基後的朱高熾並沒有忘記那些當年和他共患難的朋友們,洪熙元年(1425),他用自己的行為回報了他的朋友。
在一般人看來,皇帝回報大臣無非是賞賜點東西,誇獎兩句,而這位朱高熾的回報方式卻著實讓人吃驚,在曆代皇帝中也算極為罕見了。
同年四月的一天,朱高熾散朝後,留下了楊士奇和蹇義,他有話對這兩個人說。
在當年那場驚心動魄的鬥爭之中,無數人背叛了他,背離了他,隻有這兩個人在他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忠實地跟隨著他,楊士奇自不必說,蹇義雖然為人低調,卻也一直在他身邊。
年華逝去,大浪淘沙,這兩個曆經考驗的人決不僅僅是他的屬下,也是他的朋友。
朱高熾注視著他的兩個朋友,深情地說道:"我監國二十年,不斷有小人想陷害我,無論時局之艱難,形勢之險惡,心中之苦,我們三個人共同承擔,最後多虧父親仁明,我才有今天啊!"回顧以前的艱難歲月,朱高熾感觸良多,說著說著竟流下了眼淚。
楊士奇和蹇義也泣不成聲,說道:"先帝之明,也是被陛下的誠孝仁厚所感動的啊。
"就這樣,經曆苦難辛酸的三個朋友哭成一團。
在我看來,這種真情的表述遠比那些金銀珠寶更能表達朱高熾的謝意。
朱高熾沒有辜負楊士奇的期望,他確實是一個好皇帝。
雖然他是一個短命的皇帝,皇位還沒坐熱,就去向他父親報到了,但在其短短一年的執政時間內,他……(以下略去若幹字),保持了大明帝國的繁榮。
[382]為什麽要略去呢,因為這些誇獎皇帝的內容千篇一律,什麽恢複生產,勤於政務等等等等。
這些套話廢話我實在不願寫,大家估計也不喜歡看,如有意深入探究,可參考相關教科書。
在我看來,這些都是皇帝的本分事情,而真正能夠體現朱高熾的寬仁並給他留下不朽名聲的,是這樣的一件事:我們已經說過,朱棣是永樂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的,根據規定,如無特殊情況,皇太子在父親死後可以馬上登基為帝,但是,絕對不能馬上將當年改換成自己的年號元年,必須等到第二年,老爹的屍體涼透了,才能立下自己的字號。
比如朱棣永樂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朱高熾立即即位,並有了自己的年號洪熙。
從七月到十二月,實際上已經是他的統治時期,但這段時間還是隻能算在永樂二十二年內,隻有到第二年(1425)年,才能被稱為洪熙元年。
在這段時間內,是皇太子們的適應期,用通俗的話說,就是走出自己父親的影子,一般在這段時間內,新皇帝們還不敢太放肆,對父親們留下的各項命令政策都照本宣科,即使想要自己當家作主,改天換地的,也多半不會挑這個時候。
可是就是這個忠厚老實的朱高熾,在尚未站穩腳跟的情況下,在這段時間內,就敢於更改自己父親當年的命令。
這在當時的很多大臣們看來,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在我看來,朱高熾的這一改實在幹得好,幹得大快人心!十一月的一天,朱高熾突然下達詔令,凡是建文帝時期因為靖難而被罰沒為奴的大臣家屬們,一律赦免為老百姓,並發給土地,讓他們安居樂業。
靖難之時,朱棣殺人無數,罰奴無數,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也被定性為奸臣,此事已是板上釘釘,斷無更改之理。
然而此時,他的兒子朱高熾卻突然下了這樣一道旨意,讓很多大臣措手不及。
可更讓他們吃驚的還在後麵。
朱高熾接著問大臣:"齊泰和黃子澄還有無後人?"大臣半天才反應過來,答道:"齊泰有一個兒子,當年隻有六歲,所以免死,被罰戍邊。
黃子澄沒有後代(後得知,黃子澄有個兒子當年改姓逃脫,後被赦免)。
"朱高熾沉吟許久,說道:"赦免齊泰的兒子,把他接回來吧。
"他接著問:"方孝孺可有後代?"[383]大臣們目瞪口呆。
方孝孺?您說的是那個滅了十族的方孝孺?十族都滅了,還去那裏找後代?您不會是拿死人開心吧!可皇帝已經下令了,就快去查吧這一查還查出來了,雖然沒有後代,但確實有個親戚。
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有個弟弟叫方克家,這位方克家有個兒子叫方孝複(方孝孺的堂兄),當時也被罰充軍戍邊,至此終於回家了。
比起這些寬仁行為,更讓人吃驚的是朱高熾所說的一句話。
朱高熾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麵說道:"建文時期的很多大臣們,都被殺掉了,但像方孝孺這一類人,都是忠臣啊!"底下的大臣們又是一片目瞪口呆,鴉雀無聲。
忠臣?您父親不是說他們是奸黨麽?到您這裏就給改了?那麽說您父親還是殺錯了?就在這樣的一片爭議聲中,朱高熾完成了他的壯舉。
在立足未穩之時,朱高熾敢於憑借自己的正義感和良心改正自己父親的錯誤,不畏人言,不怕反對,這是毫無疑問的壯舉。
真正的仁厚也是需要勇氣的。
朱高熾,你確實有種!雖然這位明仁宗短命,隻做了一年皇帝,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排名倒數第二,但他僅憑這一件事情,就足以對得起他諡號中的那個仁字,也無愧他一代英主的美名。
如果讓這位明仁宗接著幹下去,相信大明帝國一定能夠繁榮興盛,欣欣向榮,但還是應了那句老話——"好人不長命",洪熙元年(1425)五月,隻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病重,不久之後就去世了。
這位厚道的皇帝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但他的義舉將始終為人所牢記。
至少那些被赦免的人們會記得。
謀殺的疑團皇帝的位置又空了,但這個位置注定不會太久,很多人都排隊等著呢。
朱高熾病重,英明神武的太子朱瞻基自然十分關注,但除此之外,還有一雙眼睛盯著皇位,這自然就是我們的老朋友朱高煦。
朱高煦雖然屢戰屢敗,卻屢敗屢戰,以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決心和毅力,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搞陰謀,搞破壞,朱高熾十分仁厚,並未因此處罰他,隻是警告而已。
而這位無賴兄卻越發囂張跋扈,現在眼見朱高熾病重,他也開始了自己的又一次奪位陰謀。
吸取上次的教訓,朱高煦加強了情報工作,安排了很多眼線時刻盯著朱高熾,當然不是為了保證他的安全,而是要確定他什麽時候死。
[384]他的計劃是這樣的,考慮到京城的三大營要收拾自己手下那些蝦兵蟹將易如反掌,出兵攻打沒有把握,幾乎等於自殺,他決定拿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開刀。
他準備等到朱高熾的死訊後,便立刻在道路上埋伏士兵,等朱瞻基奔喪路過之時,一舉將其擊滅,然後趁亂登上皇位。
朱高煦對自己的計劃很有信心,何來信心?來自作案時間。
之前說過,他的封地在山東樂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根據慣例,太子守南京),隻要死訊傳出,太子必然會從南京出發,所需時日很長,而他卻可以從容不迫地安排好士兵等著太子的到來。
樂安離京城很近,南京離京城很遠,朱高熾一死,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我朱高煦,等你聽到風聲,趕來京城的時候,我的士兵早就在路上等著你了!我有充分的作案時間,朱瞻基,你就認命吧!朱高煦的主意應該說是不錯的,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這件事情不但使他的計劃落空,也在曆史上留下了一個謎團。
洪熙元年(1425)五月,朱高熾逝世,朱高煦得到消息,十分高興,估計到朱瞻基趕到這裏還有一段時間,他不慌不忙地安排士兵準備伏擊。
可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他做好準備,可是左等右等,朱瞻基就是不來,沒等朱高煦吟出今夜你會不會來的詞句,就收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朱瞻基已經趕到京城,繼位為皇帝。
怪哉,真是怪哉!難道朱瞻基會飛不成,或是他能預知未來,未卜先知?這不但是朱高煦的疑問,也是後人的疑問。
關於這一點,史料上有很多不同的記載,有的說朱高煦襲擊太子隻是傳聞,實際上太子是接到喪報後從容趕到京城的,有的說朱高煦是沒有準備好,等到太子過去了才派兵出去埋伏的。
還有一種說法就比較駭人聽聞了: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知道自己父親的死訊。
路途遠近是客觀事實,隻要報信的人不是在路上紮了帳篷,睡個幾天幾夜,樂安的朱高煦一定會比南京的朱瞻基更早知道消息。
當年沒有電話電報,也沒有飛機,你就是想破腦袋,也找不出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知道死訊的理由和方法。
其實方法是有的,也是唯一的可能性。
如果這一說法屬實,我們就隻能得出一個結論:朱瞻基不能預知未來,卻創造了未來。
他謀殺了自己的父親。
[385]如果你對這一推論感到不滿,也請不要向我丟磚頭,因為這個推論並非我首創,實際上,明仁宗朱高熾的死亡原因一直以來都是曆史懸案,到目前為止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朱高熾縱欲,加之身體有病,最終病死,另一種說法認為是他的兒子朱瞻基等不及父親傳位,謀殺了他,因為從朱高熾死亡前後的一些跡象(如登基禮儀已備)表明,朱瞻基可能已經做好了登基的準備。
前一種我們不去說他,單說後一種,事實上,朱高煦極有可能在路上設置埋伏,因為從他在後來朱瞻基已經登基,情況諸多不利的情況下也要造反的行為來看,他犯上作亂的決心是很大的。
這麽好的機會,他應該不會錯過。
那麽為什麽他沒有遇上朱瞻基呢,這其中就有幾種原因,可能是朱瞻基繞開了大道,也可能是朱瞻基聽到父親病重,提前出發,更有可能是朱高沒有準備好,錯失機會。
對於這個問題,我不可能給出任何答案甚至推論,這可能注定又是一個永遠的謎團。
曆史的魅力可能就在於他永遠有無數的謎團讓人們去探究,卻總也找不出答案。
縱欲而死也好,被謀殺也好,反正不是自然死亡(很少有皇帝能遇上這個殊榮)。
我們最終也隻能得到一個肯定的結論:朱高熾死了,朱瞻基繼位。
僅此而已。
當然了,我們不應該忘記可憐的陰謀家朱高煦,這位同誌搞了幾十年陰謀,卻一事無成,多次眼見煮熟的鴨子飛掉,從父親到兄弟,再到兄弟的兒子,就是沒有自己的份,說實話,搞陰謀居然搞到這個份上,實在可悲,可憐。
如果要評最成功的陰謀家,姚廣孝一定能排在前三名,而朱高煦注定會名落孫山。
但如果要評最可憐搞笑的陰謀家,朱高煦必能當仁不讓,名列前茅。
真是悲哀,悲哀的陰謀家朱高煦空就是這樣等了幾十年,他的耐心已經磨滅殆盡,在他的心中,已經立下心願:下定決心,排除萬難,一定造一把反![38]朱瞻基是個好皇帝,不是小好,是大好。
他勤於政事,恢複生產(不要怪我說廢話,好皇帝都是差不多的),關心民間疾苦,他經常去民間私訪,但絕對不是乾隆皇帝那種下江南的方式,他微服出訪,不講排場,不向地方攤派,不給地方增加負擔,每次隻帶侍衛出行。
有一次,他去給父親上墳(遏陵),回來時路過昌平(今北京昌平區),看到農田裏有幾個老農在很辛勤地幹活,類似這種的勞動模範皇帝自然十分喜歡,他便叫身邊侍衛叫了一個農民過來問話,詢問為何他們如此勤勞耕作,估計這位農民不知道他的身份,於是皇帝得到了一個自己絕對想不到的答案。
農民回答他:我們春天耕種,夏天耕耘,秋天才能收稻子,如果任何一個時候偷懶,這一年的生活就沒有著落。
連田租也交不起,要養活老婆孩子,隻能每天不停地幹活了。
朱瞻基歎了口氣,他這才明白,這些人這麽拚命的幹,並不是為了他的江山社稷,隻是要活下去而已。
這樣的回答也讓朱瞻基十分尷尬,他隻好打圓場地說:“那你們冬天可以休息吧。”
這次輪到農民歎氣了,他說:“冬天的時候,官府的徭役就派下來了,我們還得去出力氣呢。”
朱瞻基看了看田地裏農民那總也直不起的腰,感觸良多,吩咐侍衛準備回宮。
這位農民想必並不知道問他話的這個人的身份,他也絕對想不到,他和這個人的這番對話將會在曆史上流傳下來。
朱瞻基回到了皇宮,連夜寫了一篇文章,把他的這次經曆描述了一番,發給各位大臣,他動情地說道:“百姓如此辛苦,才能謀生,我們怎能不愛惜民力啊。”
當然了,皇帝陛下的感歎是否能夠對下麵這些權謀老手有所觸動,那倒是很不一定的事情,但是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朱瞻基是個明白人,也是一個能夠體諒老百姓的疾苦的人。
事實上,由於他的爺爺朱棣先生實在過於威猛,誰敢不服他就打誰,甚至有時候是沒事找事,主動去找別人麻煩,一來二去雖然確實很威風,但給百姓們也增加了很多的負擔,大軍出征要糧食,要民工,要很多的錢。
朱棣自己既不種地,也不賺錢,他會向下級官吏去要,官吏大人們自然也不會去種地,他們便會把所有的負擔加在老百姓身上。
[387]所以到了永樂後期,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逃荒的現象,生產也遭受了很大的破壞,朱瞻基沒有他爺爺那麽偉大的誌向,但他很明白,現在已到了休養生息的時候了。
所幸他的父親給他留下了像“三楊”這樣的助手,麵對著民生凋敝的現狀,朱瞻基躍躍欲試,要大幹一場。
可是在大幹之前,他必須先料理一個人。
終於造反了!朱高煦先生終於忍無可忍了。
他感歎自己找錯了工作,幹什麽不好,偏偏要去幹陰謀家,這一行雖然競爭不激烈,但對素質要求極高,雖然有姚廣孝這樣的成功人士作為自己的光榮榜樣,但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成功。
要想做一個成功的壞人、陰謀家,關鍵在於提高自己的素質。
朱高煦的素質不行,搞了幾十年陰謀卻什麽結果也沒有,幾個皇帝就在自己眼前不斷上下,現在連自己的晚輩朱瞻基也上台了,作為一位陰謀家,朱高煦的事業是失敗的,也實在混得太差。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他想造反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上到皇帝下到老百姓,大家都知道這位先生想要造反,陰謀家這一職業,最大的特點就在於隱秘工作和地下工作,相比之下,朱高煦先生可以算是這個行業的恥辱,也頗為同行們所嘲笑。
二十多年一事無成,造反造得人盡皆知,所有一切不但侮辱了朱高煦先生的人格,也侮辱了他的智商。
不想再等,也不想再忍了,兄弟我混二十多年容易麽!造反了!朱高煦雖然激動,但並沒有喪失理智,他在造反之前,派出了親信枚青,去京城找一個人,他相信,憑著多年的交情,這個人一定能夠站在他的這邊,隻要能把這個人拉過來,大事必成!宣德元年(142)七月,枚青潛入京城,去找朱高煦的好朋友——張輔。
張輔熱情地接待了他,共敘友誼之後,問清了朱高煦的意圖和枚青的來意,要說這張輔為人也實在沒話說,是個直爽人,他連睡覺的地方都沒來得及給枚青安排,就把他捆起來,連夜送給了朱瞻基。
朋友?交情?呸!時務!朱瞻基知道了這個消息,卻並不想動手,他希望和平解決。
為達到這個目的,他派出了中官侯泰去山東樂安找朱高煦,希望對方能夠懸崖勒馬。
可是下麵發生的事情卻實在讓人大出所料。
[388]侯泰奉皇帝之命前來,迎接他的是氣焰囂張的朱高煦,這位造反兄傲氣十足,竟然麵對天子來使南麵而坐,看那架勢大有我造反我怕誰的意思。
而朱高煦下麵所說的話就很明顯是他的心裏話了:“靖難時候,沒有我出力,哪有今天,結果太宗(朱棣)聽信讒言,把我封到了這個地方,仁宗想用金帛籠絡我,現在的皇帝又想用祖製來壓製我,我怎麽可能久居此地!”接著,他又向侯泰主動出示了自己的兵馬軍器,明目張膽地說:“這些就可以橫行天下了!回去告訴你的主子(歸報爾主),把那些煽動他的奸臣們抓來送給我,再和他接著談(徐議我所欲)。
看看這些用詞,所謂“歸報爾主”、“徐議我所欲”,給他三分顏色,他卻想開染坊!真是無恥之極!從古至今,像朱高煦這樣的無賴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明明自己搞陰謀,卻總喜歡誣賴別人,給他留麵子,卻是給臉不要臉。
對付這種無賴,實在是不用講道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他一個響亮的耳光。
其實你很脆弱到了這個地步,不打也得打了,朱瞻基召開軍事會議,商討如何平叛,當時大臣們都認為應該派遣陽武侯薛祿帶兵平叛,而張輔更是十分積極,希望能帶兩萬兵馬去掃蕩他的老朋友。
但楊榮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如果皇帝親征,必定能夠一舉擊敗朱高煦。
張輔不服氣,與楊榮爭論了起來,雙方爭執不下,事情又走到了十字路口。
朱瞻基也拿不定主意,派兵出去打固然省事,卻不能保證勝利,自己親征雖有氣勢,但危險太大,無法保證安全。
正在他猶豫不決之時,大臣夏原吉隻用了一句話,便堅定了朱瞻基親征的信念:“皇上忘記了李景隆的事嗎?”李景隆?對,就是那個飯桶李景隆。
當年建文帝把兵權交給這個飯桶,結果一敗塗地,想到這個飯桶的結局,朱瞻基立刻下定決心,親征!誰說李景隆是飯桶、廢物?從這件事情上看,飯桶廢物也是有用的,至少他的愚蠢起到了警示後人的作用,功德無量啊!宣德元年(142)八月十日,朱瞻基親征樂安,大軍行動迅速,八月二十日已經到達樂安城外。
朱高煦固然是無賴,但無賴想要幹出點事情來,靠耍賴是不行的,還是需要點本事的。
[389]他原先以為是薛祿帶兵來平亂,並不放在眼裏,沒有想到,自己的好侄子竟然親自前來,一下子慌了手腳,組織士兵們抵抗,卻少有聽命者。
這個時候,朱高煦才發現自己是如此地脆弱。
朱瞻基實在不是等閑之輩,在征途之中,他曾經問手下的大臣們:“你們認為朱高煦會如何行動?”有大臣回答:“樂安太小,他可能會進攻濟南,以抗拒大軍。”
也有大臣說:“他曾在南京多年,必然會帶兵南下。”
朱瞻基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你們說得都不對,濟南雖然很近,卻不容易攻,而且大軍行軍迅速,他也來不及攻擊,南京更不可能,他的那些手下們的家屬都在樂安,怎麽可能願意往南邊走?”“他會一直在樂安等著我的”事實確實如此,朱高煦一直都在樂安,倒不是因為他想決一死戰,而是他別無去處。
大軍到達之後,並未強攻,隻是用火銃和弓箭射擊城上守軍,雖然沒有動真格的,氣勢卻十分嚇人,城中守軍本來就沒有什麽鬥誌,這樣一來更是失魂落魄,紛紛逃亡。
朱瞻基充分了解了戰場局勢和士兵心理,派人將敕令捆在箭上射入城中,敕令上說明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的原則,並給朱高煦很周到地標上了生擒和擊斃兩種價碼,城中的人頓時蠢蠢欲動,就連朱高煦身邊的侍衛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們看著朱高煦時的眼神,就如同看著一個金燦燦的豬頭。
朱高煦狼狽不堪,隻好派人出誠送信,表示願意出城投降,隻是希望有一個晚上的時間告別親人,就前來自首。
朱高煦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第二天他準備打開城門,投降朱瞻基,然而他手下的部將王斌拉住了他,對他說了一番義正嚴辭的話:“寧可戰死,決不做俘虜!”(寧一戰死,毋為人所擒)朱高煦目瞪口呆,自己都準備投降了,這個部下竟然還如此有骨氣。
他頓時精神大振,表示自己一定與城池共存亡!發表完慷慨激昂的演講後,朱高煦昂首挺胸地走回了自己的指揮位置。
然後他換了一條小路,偷偷溜出城池,去向朱瞻基投降,還發表了他的投降演講:“我罪該萬死,全由皇上發落!”(臣罪萬萬死,惟陛下命)這場鬧劇就此收場。
[390]朱高煦是個徹頭徹尾的醜角,陰謀家做不成,造反也失敗,不但沒素質還沒人品,一個月前還大言不慚“歸報爾主”、“徐議我所欲”。
一個月後,就成了“臣罪萬萬死,惟陛下命。”
不做好人,連壞人也做不成,這樣的一個活寶實在讓人無話可說。
朱高煦,你的名字是弱者。
在這場滑稽戲裏,朱高煦扮演了醜角,但這出戲卻也在無意中成就了一位小人物。
朱高煦出來投降後,按照規矩,皇帝要派一個人數落他的罪行,通俗點說就是罵人,當然這個工作是不可能由皇帝自己來做的。
於是皇帝便指派了身邊的一個禦史去完成這項罵人的工作,但皇帝絕對想不到的是,自己隨意指派的禦史竟然罵出了名堂,罵出了精彩。
這位禦史領命之後,踏步上前,麵對這位昔日位高權重的王爺,無絲毫懼色,開始數落其罪狀,罵聲宏亮,條理清晰,並能配合嚴厲的表情,眾人為之側目。
(正詞嶄嶄,聲色震厲)朱高煦那脆弱的心靈又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在這位禦史的淩厲攻勢下,他被罵得抬不起頭,趴在地上不停地發抖。
(伏地戰栗)這一情景給皇帝朱瞻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認定此人必是可造之才,回去之後,他當即下令派這個人巡按江西。
(注意,不是巡撫)巡按外地正是禦史的職責,也不算什麽高升,但皇帝的這一舉動明顯是想曆練此人,然後加以重用。
在曆史中,奸邪小人依靠一些偶然的閃光表現得到皇帝的歡心和信任,從而為禍國家的事情並不少見(比如和紳),但事實證明,這一次,朱瞻基並沒看錯,這位聲音洪亮的禦史確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二十年後,他將挺身而出,奮力挽救國家的危亡,並成就偉大的事業,千古流芳。
這位禦史的名字叫做於謙。
鬧劇的終結雖然這次造反以一種極為戲劇性的方式完結了,但搞笑並未就此結束,朱高煦先生將以他那滑稽的表演,為我們上演“朱高煦造反”這部喜劇的續集。
朱瞻基確實是個厚道人,雖然很多人勸說他殺掉朱高煦,但他卻並沒有這樣做,隻是將其關在了西安門的牢房裏,按說他對朱高煦已經是仁至義盡,可朱高煦偏偏就是個死不悔改的人。
有一天,朱瞻基想起了他的這位叔叔,便去看望他,兩人沒說幾句話,朱高煦突然伸出一腳,把朱瞻基鉤倒在地。
明朝的那些事兒跳至
這樣做不行,那就換個做法,反正達到目的就可以了。
所謂此路不通,我就繞路走,正是這一智慧的集中體現。
朱高熾沒有改動父親的大學士品位設置,卻搞了一套兼職體係。
他任命楊榮為太常寺卿,楊士奇為禮部侍郎,金幼孜為戶部侍郎,同時還擔任內閣大學士。
這樣原先隻有五品的小官一下子成了三品大員,辦起事情來也就方便了。
目的達到了,父親的製度也沒有違反,從此這一兼職製度延續了二百多年,並成為了內閣的固定製度之一。
這類的事情在之後的曆史中比比皆是,每看及此,不得不為中國人的智慧而驚歎。
登基後的朱高熾並沒有忘記那些當年和他共患難的朋友們,洪熙元年(1425),他用自己的行為回報了他的朋友。
在一般人看來,皇帝回報大臣無非是賞賜點東西,誇獎兩句,而這位朱高熾的回報方式卻著實讓人吃驚,在曆代皇帝中也算極為罕見了。
同年四月的一天,朱高熾散朝後,留下了楊士奇和蹇義,他有話對這兩個人說。
在當年那場驚心動魄的鬥爭之中,無數人背叛了他,背離了他,隻有這兩個人在他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忠實地跟隨著他,楊士奇自不必說,蹇義雖然為人低調,卻也一直在他身邊。
年華逝去,大浪淘沙,這兩個曆經考驗的人決不僅僅是他的屬下,也是他的朋友。
朱高熾注視著他的兩個朋友,深情地說道:"我監國二十年,不斷有小人想陷害我,無論時局之艱難,形勢之險惡,心中之苦,我們三個人共同承擔,最後多虧父親仁明,我才有今天啊!"回顧以前的艱難歲月,朱高熾感觸良多,說著說著竟流下了眼淚。
楊士奇和蹇義也泣不成聲,說道:"先帝之明,也是被陛下的誠孝仁厚所感動的啊。
"就這樣,經曆苦難辛酸的三個朋友哭成一團。
在我看來,這種真情的表述遠比那些金銀珠寶更能表達朱高熾的謝意。
朱高熾沒有辜負楊士奇的期望,他確實是一個好皇帝。
雖然他是一個短命的皇帝,皇位還沒坐熱,就去向他父親報到了,但在其短短一年的執政時間內,他……(以下略去若幹字),保持了大明帝國的繁榮。
[382]為什麽要略去呢,因為這些誇獎皇帝的內容千篇一律,什麽恢複生產,勤於政務等等等等。
這些套話廢話我實在不願寫,大家估計也不喜歡看,如有意深入探究,可參考相關教科書。
在我看來,這些都是皇帝的本分事情,而真正能夠體現朱高熾的寬仁並給他留下不朽名聲的,是這樣的一件事:我們已經說過,朱棣是永樂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的,根據規定,如無特殊情況,皇太子在父親死後可以馬上登基為帝,但是,絕對不能馬上將當年改換成自己的年號元年,必須等到第二年,老爹的屍體涼透了,才能立下自己的字號。
比如朱棣永樂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朱高熾立即即位,並有了自己的年號洪熙。
從七月到十二月,實際上已經是他的統治時期,但這段時間還是隻能算在永樂二十二年內,隻有到第二年(1425)年,才能被稱為洪熙元年。
在這段時間內,是皇太子們的適應期,用通俗的話說,就是走出自己父親的影子,一般在這段時間內,新皇帝們還不敢太放肆,對父親們留下的各項命令政策都照本宣科,即使想要自己當家作主,改天換地的,也多半不會挑這個時候。
可是就是這個忠厚老實的朱高熾,在尚未站穩腳跟的情況下,在這段時間內,就敢於更改自己父親當年的命令。
這在當時的很多大臣們看來,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在我看來,朱高熾的這一改實在幹得好,幹得大快人心!十一月的一天,朱高熾突然下達詔令,凡是建文帝時期因為靖難而被罰沒為奴的大臣家屬們,一律赦免為老百姓,並發給土地,讓他們安居樂業。
靖難之時,朱棣殺人無數,罰奴無數,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也被定性為奸臣,此事已是板上釘釘,斷無更改之理。
然而此時,他的兒子朱高熾卻突然下了這樣一道旨意,讓很多大臣措手不及。
可更讓他們吃驚的還在後麵。
朱高熾接著問大臣:"齊泰和黃子澄還有無後人?"大臣半天才反應過來,答道:"齊泰有一個兒子,當年隻有六歲,所以免死,被罰戍邊。
黃子澄沒有後代(後得知,黃子澄有個兒子當年改姓逃脫,後被赦免)。
"朱高熾沉吟許久,說道:"赦免齊泰的兒子,把他接回來吧。
"他接著問:"方孝孺可有後代?"[383]大臣們目瞪口呆。
方孝孺?您說的是那個滅了十族的方孝孺?十族都滅了,還去那裏找後代?您不會是拿死人開心吧!可皇帝已經下令了,就快去查吧這一查還查出來了,雖然沒有後代,但確實有個親戚。
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有個弟弟叫方克家,這位方克家有個兒子叫方孝複(方孝孺的堂兄),當時也被罰充軍戍邊,至此終於回家了。
比起這些寬仁行為,更讓人吃驚的是朱高熾所說的一句話。
朱高熾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麵說道:"建文時期的很多大臣們,都被殺掉了,但像方孝孺這一類人,都是忠臣啊!"底下的大臣們又是一片目瞪口呆,鴉雀無聲。
忠臣?您父親不是說他們是奸黨麽?到您這裏就給改了?那麽說您父親還是殺錯了?就在這樣的一片爭議聲中,朱高熾完成了他的壯舉。
在立足未穩之時,朱高熾敢於憑借自己的正義感和良心改正自己父親的錯誤,不畏人言,不怕反對,這是毫無疑問的壯舉。
真正的仁厚也是需要勇氣的。
朱高熾,你確實有種!雖然這位明仁宗短命,隻做了一年皇帝,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排名倒數第二,但他僅憑這一件事情,就足以對得起他諡號中的那個仁字,也無愧他一代英主的美名。
如果讓這位明仁宗接著幹下去,相信大明帝國一定能夠繁榮興盛,欣欣向榮,但還是應了那句老話——"好人不長命",洪熙元年(1425)五月,隻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病重,不久之後就去世了。
這位厚道的皇帝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但他的義舉將始終為人所牢記。
至少那些被赦免的人們會記得。
謀殺的疑團皇帝的位置又空了,但這個位置注定不會太久,很多人都排隊等著呢。
朱高熾病重,英明神武的太子朱瞻基自然十分關注,但除此之外,還有一雙眼睛盯著皇位,這自然就是我們的老朋友朱高煦。
朱高煦雖然屢戰屢敗,卻屢敗屢戰,以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決心和毅力,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搞陰謀,搞破壞,朱高熾十分仁厚,並未因此處罰他,隻是警告而已。
而這位無賴兄卻越發囂張跋扈,現在眼見朱高熾病重,他也開始了自己的又一次奪位陰謀。
吸取上次的教訓,朱高煦加強了情報工作,安排了很多眼線時刻盯著朱高熾,當然不是為了保證他的安全,而是要確定他什麽時候死。
[384]他的計劃是這樣的,考慮到京城的三大營要收拾自己手下那些蝦兵蟹將易如反掌,出兵攻打沒有把握,幾乎等於自殺,他決定拿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開刀。
他準備等到朱高熾的死訊後,便立刻在道路上埋伏士兵,等朱瞻基奔喪路過之時,一舉將其擊滅,然後趁亂登上皇位。
朱高煦對自己的計劃很有信心,何來信心?來自作案時間。
之前說過,他的封地在山東樂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根據慣例,太子守南京),隻要死訊傳出,太子必然會從南京出發,所需時日很長,而他卻可以從容不迫地安排好士兵等著太子的到來。
樂安離京城很近,南京離京城很遠,朱高熾一死,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我朱高煦,等你聽到風聲,趕來京城的時候,我的士兵早就在路上等著你了!我有充分的作案時間,朱瞻基,你就認命吧!朱高煦的主意應該說是不錯的,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這件事情不但使他的計劃落空,也在曆史上留下了一個謎團。
洪熙元年(1425)五月,朱高熾逝世,朱高煦得到消息,十分高興,估計到朱瞻基趕到這裏還有一段時間,他不慌不忙地安排士兵準備伏擊。
可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他做好準備,可是左等右等,朱瞻基就是不來,沒等朱高煦吟出今夜你會不會來的詞句,就收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朱瞻基已經趕到京城,繼位為皇帝。
怪哉,真是怪哉!難道朱瞻基會飛不成,或是他能預知未來,未卜先知?這不但是朱高煦的疑問,也是後人的疑問。
關於這一點,史料上有很多不同的記載,有的說朱高煦襲擊太子隻是傳聞,實際上太子是接到喪報後從容趕到京城的,有的說朱高煦是沒有準備好,等到太子過去了才派兵出去埋伏的。
還有一種說法就比較駭人聽聞了: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知道自己父親的死訊。
路途遠近是客觀事實,隻要報信的人不是在路上紮了帳篷,睡個幾天幾夜,樂安的朱高煦一定會比南京的朱瞻基更早知道消息。
當年沒有電話電報,也沒有飛機,你就是想破腦袋,也找不出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知道死訊的理由和方法。
其實方法是有的,也是唯一的可能性。
如果這一說法屬實,我們就隻能得出一個結論:朱瞻基不能預知未來,卻創造了未來。
他謀殺了自己的父親。
[385]如果你對這一推論感到不滿,也請不要向我丟磚頭,因為這個推論並非我首創,實際上,明仁宗朱高熾的死亡原因一直以來都是曆史懸案,到目前為止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朱高熾縱欲,加之身體有病,最終病死,另一種說法認為是他的兒子朱瞻基等不及父親傳位,謀殺了他,因為從朱高熾死亡前後的一些跡象(如登基禮儀已備)表明,朱瞻基可能已經做好了登基的準備。
前一種我們不去說他,單說後一種,事實上,朱高煦極有可能在路上設置埋伏,因為從他在後來朱瞻基已經登基,情況諸多不利的情況下也要造反的行為來看,他犯上作亂的決心是很大的。
這麽好的機會,他應該不會錯過。
那麽為什麽他沒有遇上朱瞻基呢,這其中就有幾種原因,可能是朱瞻基繞開了大道,也可能是朱瞻基聽到父親病重,提前出發,更有可能是朱高沒有準備好,錯失機會。
對於這個問題,我不可能給出任何答案甚至推論,這可能注定又是一個永遠的謎團。
曆史的魅力可能就在於他永遠有無數的謎團讓人們去探究,卻總也找不出答案。
縱欲而死也好,被謀殺也好,反正不是自然死亡(很少有皇帝能遇上這個殊榮)。
我們最終也隻能得到一個肯定的結論:朱高熾死了,朱瞻基繼位。
僅此而已。
當然了,我們不應該忘記可憐的陰謀家朱高煦,這位同誌搞了幾十年陰謀,卻一事無成,多次眼見煮熟的鴨子飛掉,從父親到兄弟,再到兄弟的兒子,就是沒有自己的份,說實話,搞陰謀居然搞到這個份上,實在可悲,可憐。
如果要評最成功的陰謀家,姚廣孝一定能排在前三名,而朱高煦注定會名落孫山。
但如果要評最可憐搞笑的陰謀家,朱高煦必能當仁不讓,名列前茅。
真是悲哀,悲哀的陰謀家朱高煦空就是這樣等了幾十年,他的耐心已經磨滅殆盡,在他的心中,已經立下心願:下定決心,排除萬難,一定造一把反![38]朱瞻基是個好皇帝,不是小好,是大好。
他勤於政事,恢複生產(不要怪我說廢話,好皇帝都是差不多的),關心民間疾苦,他經常去民間私訪,但絕對不是乾隆皇帝那種下江南的方式,他微服出訪,不講排場,不向地方攤派,不給地方增加負擔,每次隻帶侍衛出行。
有一次,他去給父親上墳(遏陵),回來時路過昌平(今北京昌平區),看到農田裏有幾個老農在很辛勤地幹活,類似這種的勞動模範皇帝自然十分喜歡,他便叫身邊侍衛叫了一個農民過來問話,詢問為何他們如此勤勞耕作,估計這位農民不知道他的身份,於是皇帝得到了一個自己絕對想不到的答案。
農民回答他:我們春天耕種,夏天耕耘,秋天才能收稻子,如果任何一個時候偷懶,這一年的生活就沒有著落。
連田租也交不起,要養活老婆孩子,隻能每天不停地幹活了。
朱瞻基歎了口氣,他這才明白,這些人這麽拚命的幹,並不是為了他的江山社稷,隻是要活下去而已。
這樣的回答也讓朱瞻基十分尷尬,他隻好打圓場地說:“那你們冬天可以休息吧。”
這次輪到農民歎氣了,他說:“冬天的時候,官府的徭役就派下來了,我們還得去出力氣呢。”
朱瞻基看了看田地裏農民那總也直不起的腰,感觸良多,吩咐侍衛準備回宮。
這位農民想必並不知道問他話的這個人的身份,他也絕對想不到,他和這個人的這番對話將會在曆史上流傳下來。
朱瞻基回到了皇宮,連夜寫了一篇文章,把他的這次經曆描述了一番,發給各位大臣,他動情地說道:“百姓如此辛苦,才能謀生,我們怎能不愛惜民力啊。”
當然了,皇帝陛下的感歎是否能夠對下麵這些權謀老手有所觸動,那倒是很不一定的事情,但是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朱瞻基是個明白人,也是一個能夠體諒老百姓的疾苦的人。
事實上,由於他的爺爺朱棣先生實在過於威猛,誰敢不服他就打誰,甚至有時候是沒事找事,主動去找別人麻煩,一來二去雖然確實很威風,但給百姓們也增加了很多的負擔,大軍出征要糧食,要民工,要很多的錢。
朱棣自己既不種地,也不賺錢,他會向下級官吏去要,官吏大人們自然也不會去種地,他們便會把所有的負擔加在老百姓身上。
[387]所以到了永樂後期,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逃荒的現象,生產也遭受了很大的破壞,朱瞻基沒有他爺爺那麽偉大的誌向,但他很明白,現在已到了休養生息的時候了。
所幸他的父親給他留下了像“三楊”這樣的助手,麵對著民生凋敝的現狀,朱瞻基躍躍欲試,要大幹一場。
可是在大幹之前,他必須先料理一個人。
終於造反了!朱高煦先生終於忍無可忍了。
他感歎自己找錯了工作,幹什麽不好,偏偏要去幹陰謀家,這一行雖然競爭不激烈,但對素質要求極高,雖然有姚廣孝這樣的成功人士作為自己的光榮榜樣,但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成功。
要想做一個成功的壞人、陰謀家,關鍵在於提高自己的素質。
朱高煦的素質不行,搞了幾十年陰謀卻什麽結果也沒有,幾個皇帝就在自己眼前不斷上下,現在連自己的晚輩朱瞻基也上台了,作為一位陰謀家,朱高煦的事業是失敗的,也實在混得太差。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他想造反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上到皇帝下到老百姓,大家都知道這位先生想要造反,陰謀家這一職業,最大的特點就在於隱秘工作和地下工作,相比之下,朱高煦先生可以算是這個行業的恥辱,也頗為同行們所嘲笑。
二十多年一事無成,造反造得人盡皆知,所有一切不但侮辱了朱高煦先生的人格,也侮辱了他的智商。
不想再等,也不想再忍了,兄弟我混二十多年容易麽!造反了!朱高煦雖然激動,但並沒有喪失理智,他在造反之前,派出了親信枚青,去京城找一個人,他相信,憑著多年的交情,這個人一定能夠站在他的這邊,隻要能把這個人拉過來,大事必成!宣德元年(142)七月,枚青潛入京城,去找朱高煦的好朋友——張輔。
張輔熱情地接待了他,共敘友誼之後,問清了朱高煦的意圖和枚青的來意,要說這張輔為人也實在沒話說,是個直爽人,他連睡覺的地方都沒來得及給枚青安排,就把他捆起來,連夜送給了朱瞻基。
朋友?交情?呸!時務!朱瞻基知道了這個消息,卻並不想動手,他希望和平解決。
為達到這個目的,他派出了中官侯泰去山東樂安找朱高煦,希望對方能夠懸崖勒馬。
可是下麵發生的事情卻實在讓人大出所料。
[388]侯泰奉皇帝之命前來,迎接他的是氣焰囂張的朱高煦,這位造反兄傲氣十足,竟然麵對天子來使南麵而坐,看那架勢大有我造反我怕誰的意思。
而朱高煦下麵所說的話就很明顯是他的心裏話了:“靖難時候,沒有我出力,哪有今天,結果太宗(朱棣)聽信讒言,把我封到了這個地方,仁宗想用金帛籠絡我,現在的皇帝又想用祖製來壓製我,我怎麽可能久居此地!”接著,他又向侯泰主動出示了自己的兵馬軍器,明目張膽地說:“這些就可以橫行天下了!回去告訴你的主子(歸報爾主),把那些煽動他的奸臣們抓來送給我,再和他接著談(徐議我所欲)。
看看這些用詞,所謂“歸報爾主”、“徐議我所欲”,給他三分顏色,他卻想開染坊!真是無恥之極!從古至今,像朱高煦這樣的無賴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明明自己搞陰謀,卻總喜歡誣賴別人,給他留麵子,卻是給臉不要臉。
對付這種無賴,實在是不用講道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他一個響亮的耳光。
其實你很脆弱到了這個地步,不打也得打了,朱瞻基召開軍事會議,商討如何平叛,當時大臣們都認為應該派遣陽武侯薛祿帶兵平叛,而張輔更是十分積極,希望能帶兩萬兵馬去掃蕩他的老朋友。
但楊榮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如果皇帝親征,必定能夠一舉擊敗朱高煦。
張輔不服氣,與楊榮爭論了起來,雙方爭執不下,事情又走到了十字路口。
朱瞻基也拿不定主意,派兵出去打固然省事,卻不能保證勝利,自己親征雖有氣勢,但危險太大,無法保證安全。
正在他猶豫不決之時,大臣夏原吉隻用了一句話,便堅定了朱瞻基親征的信念:“皇上忘記了李景隆的事嗎?”李景隆?對,就是那個飯桶李景隆。
當年建文帝把兵權交給這個飯桶,結果一敗塗地,想到這個飯桶的結局,朱瞻基立刻下定決心,親征!誰說李景隆是飯桶、廢物?從這件事情上看,飯桶廢物也是有用的,至少他的愚蠢起到了警示後人的作用,功德無量啊!宣德元年(142)八月十日,朱瞻基親征樂安,大軍行動迅速,八月二十日已經到達樂安城外。
朱高煦固然是無賴,但無賴想要幹出點事情來,靠耍賴是不行的,還是需要點本事的。
[389]他原先以為是薛祿帶兵來平亂,並不放在眼裏,沒有想到,自己的好侄子竟然親自前來,一下子慌了手腳,組織士兵們抵抗,卻少有聽命者。
這個時候,朱高煦才發現自己是如此地脆弱。
朱瞻基實在不是等閑之輩,在征途之中,他曾經問手下的大臣們:“你們認為朱高煦會如何行動?”有大臣回答:“樂安太小,他可能會進攻濟南,以抗拒大軍。”
也有大臣說:“他曾在南京多年,必然會帶兵南下。”
朱瞻基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你們說得都不對,濟南雖然很近,卻不容易攻,而且大軍行軍迅速,他也來不及攻擊,南京更不可能,他的那些手下們的家屬都在樂安,怎麽可能願意往南邊走?”“他會一直在樂安等著我的”事實確實如此,朱高煦一直都在樂安,倒不是因為他想決一死戰,而是他別無去處。
大軍到達之後,並未強攻,隻是用火銃和弓箭射擊城上守軍,雖然沒有動真格的,氣勢卻十分嚇人,城中守軍本來就沒有什麽鬥誌,這樣一來更是失魂落魄,紛紛逃亡。
朱瞻基充分了解了戰場局勢和士兵心理,派人將敕令捆在箭上射入城中,敕令上說明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的原則,並給朱高煦很周到地標上了生擒和擊斃兩種價碼,城中的人頓時蠢蠢欲動,就連朱高煦身邊的侍衛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們看著朱高煦時的眼神,就如同看著一個金燦燦的豬頭。
朱高煦狼狽不堪,隻好派人出誠送信,表示願意出城投降,隻是希望有一個晚上的時間告別親人,就前來自首。
朱高煦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第二天他準備打開城門,投降朱瞻基,然而他手下的部將王斌拉住了他,對他說了一番義正嚴辭的話:“寧可戰死,決不做俘虜!”(寧一戰死,毋為人所擒)朱高煦目瞪口呆,自己都準備投降了,這個部下竟然還如此有骨氣。
他頓時精神大振,表示自己一定與城池共存亡!發表完慷慨激昂的演講後,朱高煦昂首挺胸地走回了自己的指揮位置。
然後他換了一條小路,偷偷溜出城池,去向朱瞻基投降,還發表了他的投降演講:“我罪該萬死,全由皇上發落!”(臣罪萬萬死,惟陛下命)這場鬧劇就此收場。
[390]朱高煦是個徹頭徹尾的醜角,陰謀家做不成,造反也失敗,不但沒素質還沒人品,一個月前還大言不慚“歸報爾主”、“徐議我所欲”。
一個月後,就成了“臣罪萬萬死,惟陛下命。”
不做好人,連壞人也做不成,這樣的一個活寶實在讓人無話可說。
朱高煦,你的名字是弱者。
在這場滑稽戲裏,朱高煦扮演了醜角,但這出戲卻也在無意中成就了一位小人物。
朱高煦出來投降後,按照規矩,皇帝要派一個人數落他的罪行,通俗點說就是罵人,當然這個工作是不可能由皇帝自己來做的。
於是皇帝便指派了身邊的一個禦史去完成這項罵人的工作,但皇帝絕對想不到的是,自己隨意指派的禦史竟然罵出了名堂,罵出了精彩。
這位禦史領命之後,踏步上前,麵對這位昔日位高權重的王爺,無絲毫懼色,開始數落其罪狀,罵聲宏亮,條理清晰,並能配合嚴厲的表情,眾人為之側目。
(正詞嶄嶄,聲色震厲)朱高煦那脆弱的心靈又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在這位禦史的淩厲攻勢下,他被罵得抬不起頭,趴在地上不停地發抖。
(伏地戰栗)這一情景給皇帝朱瞻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認定此人必是可造之才,回去之後,他當即下令派這個人巡按江西。
(注意,不是巡撫)巡按外地正是禦史的職責,也不算什麽高升,但皇帝的這一舉動明顯是想曆練此人,然後加以重用。
在曆史中,奸邪小人依靠一些偶然的閃光表現得到皇帝的歡心和信任,從而為禍國家的事情並不少見(比如和紳),但事實證明,這一次,朱瞻基並沒看錯,這位聲音洪亮的禦史確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二十年後,他將挺身而出,奮力挽救國家的危亡,並成就偉大的事業,千古流芳。
這位禦史的名字叫做於謙。
鬧劇的終結雖然這次造反以一種極為戲劇性的方式完結了,但搞笑並未就此結束,朱高煦先生將以他那滑稽的表演,為我們上演“朱高煦造反”這部喜劇的續集。
朱瞻基確實是個厚道人,雖然很多人勸說他殺掉朱高煦,但他卻並沒有這樣做,隻是將其關在了西安門的牢房裏,按說他對朱高煦已經是仁至義盡,可朱高煦偏偏就是個死不悔改的人。
有一天,朱瞻基想起了他的這位叔叔,便去看望他,兩人沒說幾句話,朱高煦突然伸出一腳,把朱瞻基鉤倒在地。
明朝的那些事兒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