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四百六十一至第四百七十六章||[41]出戰!也先真的憤怒了,他曾經天真地以為城裏還會派人出來,並滿懷誠意地站在土坡上張望,但時間慢慢地過去,別說人,連狗也沒一條。
他的心靈又一次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因為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又被忽悠了。
他自己也應該為多次上當被騙負一定的責任,我查過也先同誌的年齡,正統十四年,他已經四十二歲了,所謂四十不惑,到了這個年紀,性格竟然還這麽天真,被騙也實在不算冤枉。
要說到打仗,也先算是一把好手,但要論搞政治權謀,他和明朝那些久經考驗的官吏們比,水平還差得太遠。
到了這個地步,玩手段玩不過,退回去也不可能了,隻剩下了一條路。
攻擊!用武力去征服你們!北京保衛戰正式打響。
此刻的於謙穿戴整齊,躍馬出城,立於大軍之前。
在他的身後,德勝門緩緩地關閉。
於謙麵對著士兵們驚異的目光,斬釘截鐵地用一句話表達了他的心意:“終日談論忠義,又有何用,現在才是展現忠義之時!報國殺敵,死而不棄!”士兵們這才明白,這位京城的最高守護者,兵部尚書大人,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出戰的,他根本就沒有打算活著回去。
此刻的於謙已經不僅僅是一位指揮官,對於戰場上的士兵們來說,這個瘦弱的身影代表著的是勇氣和必勝的信念。
秉持著信念的軍隊是不會畏懼任何敵人的,是不可戰勝的。
也先失敗的命運就在這一刻被決定。
瓦剌大軍終於發動了進攻,他們的目標是德勝門。
圈套!最後的神機營!這是個大家都能預料到的開局,攻擊的最短路徑往往也是最有效的,作為京城北門,德勝門必然會首當其衝。
也先並不是傻瓜,他明白德勝門已經有了準備,於是他派出了小部隊伍前往探路,他的如意算盤是先探明形勢,如果該門堅固難攻,就改攻他門,如果有機可趁,再帶領大軍前來攻擊。
在這種指導思想下,探路騎兵出發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還沒有到德勝門就發現了明朝騎兵,而且神色慌亂,裝備不整,他們跟蹤追擊,發現一路都是這種情況。
於是他們立刻回報也先。
也先聽到這一軍情,立刻作出了他的判斷:明軍還沒有做好準備,隻不過是在虛張聲勢而已。
[42]在也先正確的戰術指導思想的引導下,瓦剌派出了一萬大軍進攻德勝門,帶隊的主將是也先的弟弟博羅茂洛海,這支軍隊是也先的精銳,他派出主力作戰,表明其誌在必得的決心。
大軍由也先主營出發,騎兵馳騁爭先,煙塵四起,向德勝門殺去。
躊躇滿誌的博羅茂洛海萬萬沒有想到,他連德勝門的邊都沒能摸到。
因為在前方等待著他們的,是一支複仇的軍隊——神機營。
早在幾天之前,於謙就和石亨分析了戰場形勢,他們一致認為,如果正麵交鋒,明軍是不占優勢的,要想戰勝敵人,必須用伏擊。
那麽由誰來伏擊呢,他們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神機營。
要說明的是,神機營主力部隊已經在之前的戰役中全軍覆沒了,剩下的這些人隻是神機營的二線部隊,一線全都死完了,二線自然就變成了一線。
作為京師三大營裏戰鬥力最強的部隊,神機營有著極強的自信心和求勝的信念,但就是這樣的一支軍隊,在土木堡沒放一槍一炮,就被人像切菜一樣幹淨利落地解決掉。
神機營就此覆滅,覆滅得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這樣一個窩囊的結果是這支光榮部隊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在所有的京城守軍中,他們的求戰欲望最強,複仇心理最重。
把任務交給他們,實在是最為合適的抉擇。
最後的神機營此刻正埋伏在前往德勝門的必經之路上,他們隱蔽在沿路的民居中(設伏空舍中),當探路的瓦剌騎兵趾高氣昂地經過時,他們並沒有動手,因為他們明白,這不過是個誘餌,真正的大魚在後麵。
沒過多久,遠方道路上揚起了漫天的灰塵,馬蹄聲伴著風聲傳來,神機營的士兵們不由得握緊了手中的火銃。
來了,終於來了。
博羅茂洛海率隊飛奔在最前麵,既然明軍不堪一擊,那還是跑快一點好,去晚了功勞就沒有了。
他已經隱約看到了德勝門,隻要越過前方的民居,京城就唾手可得!目標近在咫尺!其實他想的並沒有錯,他的目標確實就在前方,隻是最後的目的地有點不同。
不是京城,而是地府。
博羅茂洛海,到此為止吧,這裏就是你的墳墓![43]當瓦剌騎兵衝入這片空曠的民居時,突然從前方兩翼衝出大隊士兵,堵住了瓦剌前進的道路。
與此同時,大隊士兵在瓦剌軍後麵出現,切斷了他們的退路。
這種情形在兵法上學名叫做圍殲,民間稱之為打埋伏,通俗說法是包餃子。
奇怪的是,這些士兵並沒有發動進攻,他們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博羅茂洛海不知道他們為什麽等待,也不想知道,但他清楚,如果不趕緊衝出去,等待著自己和萬人大軍的命運隻有一種——死亡。
他親自率領騎兵對圍堵的明軍發動了總衝鋒,希望能夠突圍。
他相信憑借自己騎兵的衝擊力,足以擊退這些伏兵。
當然,這需要一些時間。
但可惜的是,他沒有爭取到突圍的時間。
因為等待著他的,是神機營複仇的火槍。
經過長時間的等待和煎熬,神機營的士兵們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他們將用手中的火槍痛擊這些入侵者,為之前死去的戰友複仇,並贏回這支精銳部隊的榮譽。
一霎間,原本平靜的民居突然發出巨響,萬槍齊鳴,神機營的士兵們發揚了地道戰的精神,以民房為據點,開鑿槍眼,貫徹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放空槍的原則,從各個方向射擊瓦剌騎兵。
瓦剌騎兵如同陷入地獄之中,因為他們大部都是騎兵,在民居之間根本無法行動,站在高處的神機營把他們當成了活靶子,從容地裝藥,瞄準,發射。
瓦剌騎兵抓狂了,他們瘋狂地揮舞馬刀,卻找不到目標,完全無法進攻,馬雖然跑得快,但並不能上房揭瓦,很多人當場就被擊斃。
個別聰明的已經開始丟棄馬匹,拔腳逃跑。
博羅茂洛海被這突然的襲擊打暈了,不過他並沒有暈多久,很快就被神機營亂槍打死。
他沒有能夠成為第一個攻進京城的人,卻很不幸地成為了第一個在京城被擊斃的瓦剌高級將領。
主帥被擊斃,一萬大軍立刻崩潰,幾乎被全殲,至此德勝門之戰結束,也先完敗。
此刻的也先正在大營等待著勝利的消息,可他等來的卻是全軍覆沒的結果。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青年起,他繼承父親偉業,四處征戰,滅兀良哈,平女真,統一蒙古,橫掃天下,無人可擋!而土木堡之戰,他又擊敗了最為強大的敵人——大明。
甚至連對方的皇帝也抓了過來,如此武功,連自己的祖父馬哈木也無法比擬,他似乎已經看到,這座宏偉的京城即將歸為己有,而恢複大元的夢想也會在自己手中實現,並開創帝國基業,自己的名字將與成吉思汗,忽必烈一起名留青史!然後於謙給了他一悶棍,將他徹底打醒,並在他的耳邊大聲喊道:也先,醒醒,快點起床吧,打仗的時間到了。
[44]也先的憤怒我不會輸的,更不會輸在這裏!也先終於清醒了,他開始認識到自己眼前的這座城池不是那麽容易攻克的。
但已經無法回頭了,一萬騎兵被全殲,弟弟博羅茂洛海也被打死了,就此撤回,有何麵目見天下人!再賭一把!我親自動手!也先失去了他的耐性,他下達了總動員令,命令所有騎兵對京城九門同時發動總攻,其實此時也先心裏應該明白,他已經不太可能攻占這座城池了。
但這是個麵子問題。
就算走,也要贏一把再走!自古以來,無數賭徒就是這樣傾家蕩產的。
也先騎上馬,親自指揮騎兵發動了最後的衝鋒,之前,他經過仔細考慮,為自己這次表演選定了目標——安定門。
安定門的守將是陶瑾。
此人名氣不大,沒有什麽卓著的戰功,而安定門與德勝門一樣,也是京城向北的城門,路途較短,十分適合軍隊進攻,也先選擇安定門為目標,似乎是想找個軟柿子作為突破口。
隨著他一聲令下,精銳的瓦剌騎兵傾巢而出,向著京城最為薄弱的安定門發動了衝鋒。
當然,與之前一樣,所謂最為薄弱的安定門,隻是也先自己的判斷。
他萬萬想不到的是,一位老朋友正在安定門外等待著他,並將帶給他意想不到的驚喜。
當然這位老朋友並不是軟柿子,而是一塊堅硬的石頭。
也先帶領著他的精銳主力向安定門撲去,但他比他的弟弟要謹慎得多,一路上他都小心翼翼,唯恐中埋伏。
但讓他吃驚的是,一直到安定門前,都沒有遇到過任何麻煩,也沒有任何伏擊者出現,這更讓他確定了安定門是京城防守的弱點所在。
可就在他準備向城門發起衝鋒的時候,卻驚奇地發現城門守軍竟然放棄了防守,主動向自己衝殺過來!到底出了什麽事?也先實在是摸不著頭腦,雖然他已經看清對方也是騎兵,但明朝騎兵並不是瓦剌騎兵的對手,這幾乎是大家公認的事實,可現在這支騎兵竟然放棄防守,主動向自己發動進攻,其中緣由實在讓人費解。
原因其實並不難找,還是引用我們之前曾反複說過的那句老話:凡事總有例外。
[45]瓦剌騎兵的整體素質固然要比明朝騎兵強,但並不排除某些例外情況的出現。
一個優秀的將領加上合適的用兵方法,足以培養出優秀的騎兵部隊。
駐守安定門的正是這樣一支優秀的部隊,而他們的指揮官就是也先的老相識石亨。
石亨和也先算得上是老朋友了,石亨原來做邊將的時候,就經常和也先打交道,當然,他們打交道所用的道具是刀劍,地點則是戰場。
在他們之前的交往之中,雙方互有輸贏,但在後來的陽和之戰中,石亨輸掉了他所有的一切。
那是一個讓石亨刻骨銘心的時刻,全軍覆沒,四周布滿了手下士兵的屍體,自己孤身逃離,背後是緊追不舍的瓦剌士兵。
失敗的痛苦和被人窮追不舍的恥辱交織在他的心頭,但石亨沒有時間去體會這些,當時他最重要的任務是逃命。
成功逃回去的石亨不但沒有得到任何安慰,還被削去了官職,並且終日生活在旁人鄙視的眼神中,因為所有的人都知道,這個人是戰場上的失敗者,拋棄了他所有的屬下和士兵,獨自逃走並活了下來,這實在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從此石亨在他的心中深深地刻下了自己仇人的名字——也先。
他無數次地告訴自己,正是這個人帶給了他失敗和恥辱,讓他無法麵對那些死去將士的親人,讓他背負著苟且偷生著的惡名。
他很明白,要想洗刷自己的恥辱,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到也先,並在戰場上徹底擊敗他,贏回屬於自己的榮譽!但殘酷的事實擺在眼前,自己不但是一個失敗者,還是一個被罷了官的人,複仇從何談起?就在此時,於謙出現了,他不計前嫌,提拔了石亨,並且給了他一個機會。
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石亨仔細研究了瓦剌騎兵的特點,他利用這僅有的一個月時間加緊訓練手下的士兵,教導他們作戰方法和戰術。
很快,他就擁有了一支具有相當戰鬥力的騎兵部隊。
在戰前部署時,石亨與於謙一致判定,也先的進攻重點必然是德勝門和安定門,所以他們進行了分工,德勝門由於謙鎮守,並安排神機營設伏,而石亨則率領騎兵在安定門外迎敵。
當看到也先那熟悉的旗幟出現在安定門外時,一股強烈的興奮感衝擊著石亨的大腦,他馬上意識到,自己等待已久的複仇機會終於到來了。
安定門外的騎兵們抽出了馬刀,準備向眼前的入侵者們發動進攻,可出人意料的是,還沒等到下達軍令,一個人就單槍匹馬衝了出去,而且十分滑稽的是,這個不守軍令率先出擊的人竟然就是軍隊的先鋒主將!這位十分生猛,帶頭衝鋒的仁兄名叫石彪,[4]石彪,是石亨的侄子,人如其名,他平素為人就十分彪悍,蠻橫無理,屬於那種無風要起幾層浪,見樹還要踢三腳的人,他沒有什麽業餘的愛好,但對戰爭和殺戮有著特別的興趣,一上戰場就興奮無比,經常口喊殺聲,衝鋒殺敵,其勇武善戰連石亨也自愧不如。
此刻,這位仁兄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忘記了自己的身份,見到敵人出現,便不顧一切,手舞兵器衝了過去。
順便說一句,石彪先生的兵器是比較特殊的,據史料記載,他用的是斧頭,上陣殺敵當然不會用砍柴的斧頭,至於到底是李逵的板斧還是程咬金的宣花斧就實在很難考證了,但是他用斧頭這種笨重的武器作為隨身兵器,起碼說明了一點:這是個不好惹的人。
眼見先鋒石彪率先向也先軍衝去,列陣的士兵紛紛醒悟過來,領導已經帶頭了,小兵還等什麽!石彪揮舞巨斧以萬軍不當之勢衝入瓦剌軍陣,左衝右突,大肆砍殺瓦剌士兵,很快,明軍也趕來助戰,在瓦剌軍中左衝右突,橫衝直撞,攪得瓦剌大軍混亂不堪。
也先萬萬想不到,自己還沒動手,就被人打得落花流水,他眼睜睜地看著石彪和明軍在自己陣中勢如破竹,砍人如切菜,他揮舞著馬刀,想要穩住陣腳,無奈對方太過凶猛,瓦剌軍前鋒和中軍簡直不堪一擊,紛紛四散奔逃,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也先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失敗似乎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眼前的這些明軍也絕不是土木堡的那支戰敗之師可以比擬的。
他們是如此的善戰,如此的不顧生死,是什麽讓他們變得如此勇猛呢?為什麽自己的精銳騎兵竟然抵不住這些二流明軍的衝擊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守衛城池的明軍單論戰鬥力絕對不是瓦剌士兵的對手,但他們有一樣東西,是這些入侵者所沒有的。
這樣東西就是信念,保衛自己家園的信念。
保衛自己家園的人總是有著無盡的勇氣的,因為他們明白,自己是為了保衛身後的父母親人而戰,他們的奮戰和犧牲都是有價值的。
當時的也先是否能夠理解這一點,誰也不知道,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也先十分清楚,如果他再不撤軍逃跑,就會全軍覆沒。
眼看大軍即將崩潰,也先無奈地下令全軍撤離,石彪緊追不舍,跟著也先的屁股後麵猛下黑腳,瓦剌軍叫苦不迭,隻顧逃命。
逃跑中的也先十分狼狽,但他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厄運並沒有結束,一個真正的對手正在他的退路上等待著他。
[47]石亨此刻已經列好了隊伍,正準備迎接也先的到來,在戰前,他與石彪已經商定了計劃,由石彪在安定門前布陣,石亨則帶兵隱藏於也先的後路,等到也先大軍發起進攻時,便開始前後夾擊,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但事情的發展超出了石亨的預想,石彪竟然如此威猛,僅憑一己之力就擊退了也先,這樣也好,通常打落水狗總是容易的。
而當也先上氣不接下氣地逃離石彪的追擊,還沒來得及慶祝一下時,就驚喜地發現了為他接風洗塵的石亨軍隊。
終於可以報仇了,也先,你也有今天!石亨一點也沒客氣,親自率隊對也先軍發動了最為猛烈的進攻,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也先軍毫無戰意,一觸即潰,勇猛的瓦剌軍隊將他們所有的氣力都用在了逃跑上,而明軍肆無忌憚地在後麵追擊也先,並殺死所有被他們追上的瓦剌士兵。
奸商也先這次算是徹底虧本了,他雖然沒有還清在土木堡和陽和欠下的所有債務,但至少還是付出了相當大的一筆利息。
西直門孫鏜的困局安定門和德勝門擊退瓦剌軍的同時,西直門守將孫鏜卻正麵臨著尷尬的窘境。
也先的軍隊是騎兵為主,機動性很強,在德勝門和安定門吃了敗仗後,他們立刻轉向了京城西麵的西直門。
這可就苦了正在鎮守此門的都督孫鏜。
德勝門和安定門雖然是京城北門,正對敵軍,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其防衛十分森嚴,而西直門就沒有這個待遇了,分配來的士兵戰鬥力和人數都十分有限,而也先軍也發現了這一點,於是原先圍攻德勝門和安定門的士兵們紛紛轉向,他們似乎形成了一個共識:西直門易攻,同去,同去!北京保衛戰的主戰場隨即轉移。
孫鏜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將領,他帶隊在門前迎戰,率領守軍主動衝擊瓦剌軍前鋒,他本人武藝高強,勇猛異常,身先士卒,手持大刀親自參加白刃戰,斬殺多名瓦剌士兵(斬其前鋒數人)。
可是孫鏜的勇猛並沒有改變西直門被圍攻的局勢,他十分鬱悶地發現,瓦剌軍越殺越多,攻勢越來越猛,守軍眼看就要支撐不住了,在經過仔細的思考後,他作出了一個決定——逃跑。
臨戰退縮對於一個武將來說,實在是很羞恥的事情,但是對於孫鏜本人來說,這個行為還是可以理解的。
老子也是人,憑什麽武將就該送死,不能逃跑?![48]你能說他的想法不對嗎?但武將孫鏜很快發現,對於他來說,還有一個更大的難題擺在眼前——往哪逃?外麵漫山遍野都是瓦剌軍,肯定不能往城外跑,那是找死。
最好的選擇當然是退入城內,可問題是於謙大人發布了那條要人命的指令,所有的大門都是緊閉的。
眼看局勢危急,孫鏜沒有辦法,隻好退到城門前對著城頭喊話:“我已支持不住,放我軍入城!”此刻,守在城頭的人叫程信。
程信是一個文官,具體說來,他是給事中,屬於言官,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人。
他在城頭看得一清二楚,也明白孫鏜也並非貪生怕死,實在是支持不下去了,可是他軍令在身,而且他也是一個比較死板的人,通俗說來就是認死理。
所以他沒有開門,而是站在城頭,對孫鏜喊了很長的一番話。
這番話的大意是,雖然我知道你很辛苦,敵人很多,很想進城,我也可以理解,但是因為上級有命令不能放你入城,所以我不能違背命令放你進來,其實隻要你打退敵人,就可以進城了,所以希望你多多努力,我會在城頭為你呐喊助陣的。
這番話說得孫鏜目瞪口呆,要能打退敵人,老子還找你幹嘛,不讓進就不讓進,說這麽多廢話幹啥?找一個言官來做武將的監軍,實在是很有意思的組合,在很多時候會造成極強的喜劇效果。
孫鏜明白,雖然這位城頭的言官說了一些廢話,但是主題意思是清楚的:能夠進城的隻有兩種人,勝利者,或是屍體!他撥轉馬頭,轉向了激戰正酣的戰場。
反正也進不去了,就戰死在這裏吧!也先,老子跟你拚了!人有時候必須有舍棄生命的覺悟,才能找到生路。
孫鏜抱著必死的決心,揮舞大刀向也先軍殺去,士兵們被他的勇氣(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所鼓舞,無不奮力死戰,明軍士氣大振,穩定住了局麵。
而城頭上的程信也算得上人如其名,他還是很夠意思的,並沒有說空話,除了指揮啦啦隊為孫鏜呐喊助威外,還組織了一批士兵,用火銃和弓箭攻擊城外的瓦剌軍隊,用實際行動支持了孫鏜。
正在戰局相持不下之際,石亨終於趕到,他之前已經把也先打得落花流水,便率領軍隊開始武裝大遊行,四處掃蕩瓦剌軍隊,聽說西直門被圍攻,便立刻趕來支援,在這位猛將兄的指揮下,明軍三兩下就解決了進攻的瓦剌軍,把他們趕了回去。
[49]九死一生的孫鏜終於擺脫了自己人生中的困境,由於堅守有功,他在戰後還是接受了封賞。
但是他不堅定的意圖和行為,使得他經常成為其他武將暗地裏嘲笑的對象,而很多的史書上都留下了“鏜力戰不支,欲入城”這樣不光彩的記錄,自此之後,他就一直在這樣的尷尬下幹著武將的老本行。
但孫鏜最終還是恢複了自己的名譽,在十二年後那個混亂的夜晚,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勇氣,挽回了聲譽。
也先的第二方案此時的也先正在逃亡的路上,在他的背後,是一群近乎瘋狂的明軍,這些人手持馬刀,喊打喊殺,大有不把他碎屍萬段誓不罷休的勢頭。
他終於理解了石亨的痛苦,被人追著跑實在不是一件讓人感覺愉快的事情。
這裏不能呆了,還是退回大本營吧。
也先的大本營在京城外圍的土城,這裏距離京城還有一段距離,是也先牢固的進攻基地,當然,這是不久之前的事情。
當也先再次來到這裏的時候,他深刻地領悟到了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痛苦,他驚奇地發現,在他逃跑的路上,很多沿途民居的居民紛紛爬上屋頂,毫不吝嗇地向他扔磚頭(爭投磚石擊之),也先第一次體會到了被人拍磚的痛苦。
土城也不能呆了,趕緊走人吧。
也先徹底絕望了,他滿懷希望前來,卻落得這樣一個結果,弟弟被亂槍打死,幾萬軍隊被打得潰不成軍,自己也被當初的手下敗將石亨打得到處跑,真是丟人啊。
從開始的躊躇滿誌到現在的狼狽不堪,對於也先來說,這個世界變化得實在太快。
其實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該收手了,此刻也先最明智的決定應該是率領他的軍隊撤走。
可是這位也先同誌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自他領軍以來可謂橫掃天下,難逢敵手,在這裏吃了如此大虧,就這麽走了,麵子往哪裏擺,回去怎麽見自己的手下?於是他決定再等五天,如果五天之內進攻無效,他將改變自己的計劃。
這五天對也先來說是十分難熬的,他利用手中的朱祁鎮,想同城內的人談判,其實他的要求也不過分,給點錢財讓他有個台階下,也就夠了,可城內的於謙根本就不搭理他,於是他就武力進攻,可總是被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打也不行,談也不行,也先在城外就這樣蹲了五天,十月的北京風沙大,也先足足喝了五天西北風,一無所獲,忍無可忍之下,他決定使用第二套方案。
[470]第二套方案仍然是以武力進攻為主,不過這一次,他的進攻方向不再是京城,而是居庸關。
居庸關是北京的門戶,隻要占據了居庸關,就等於扼住了京城的咽喉,通過多日的試探和進攻,也先已經明白,想要占據京城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於是他決定轉而求其次,攻擊居庸關,這樣進可攻,退可守,進退自如,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好的戰術考慮。
也先重整了軍隊,集合所有兵力(史料記載約有五萬),轉向攻擊居庸關。
應該說也先的這個決策還是正確的,居庸關沒有京城那麽多的兵力,也沒有堅固的城防,也先的軍隊雖然受挫,但戰鬥力仍在,正常情況下,居庸關是抵擋不住也先的進攻的。
可也先想不到的是,當時的情況偏偏就不正常。
守衛居庸關的將領叫做羅通,正如也先所料,他並沒有足夠的兵力和堅固的城防去抵擋瓦剌軍隊的進攻,但似乎是天不絕人,看似敗局已定的羅通此時卻迎來了一個幫手—天氣。
因為1449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來得早了一些。
正統十四年(1449)的十月,天氣已經十分寒冷,而羅通也充分利用了他的物理學常識,城下重兵壓境,他卻絲毫不亂,隻是不慌不忙地命令城內守軍不斷往城牆上澆水,城外的也先看著守軍的這一行為,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不知他們為何此舉動,隻是下令第二天全力破關。
第二天一早,也先就找到了守軍奇怪舉動的答案,因為一夜之間,昨天還是磚土結構的居庸關已經變成了一塊巨大的冰磚,別說攻城,連個搭手的地方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也先下令停止進攻,駐營城外。
也先的意誌已經接近崩潰,總結自己一個多月來的經曆,他痛苦地發現,自己就如同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孩,被楊洪、於謙、石亨、羅通等人不斷地耍弄,這些人都十分狡猾,很少正麵交鋒,卻總是用各種詭計算計自己,可偏偏自己的腦袋不爭氣,屢屢被他們得逞,搞到現在這個打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尷尬境地。
仗打到這個地步,也先早已不敢奢望什麽攻進北京城恢複大元之類的夢想,因為現實已經擊碎了他的夢想,在我看來,他需要的不過是個1/2|跳至
他的心靈又一次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因為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又被忽悠了。
他自己也應該為多次上當被騙負一定的責任,我查過也先同誌的年齡,正統十四年,他已經四十二歲了,所謂四十不惑,到了這個年紀,性格竟然還這麽天真,被騙也實在不算冤枉。
要說到打仗,也先算是一把好手,但要論搞政治權謀,他和明朝那些久經考驗的官吏們比,水平還差得太遠。
到了這個地步,玩手段玩不過,退回去也不可能了,隻剩下了一條路。
攻擊!用武力去征服你們!北京保衛戰正式打響。
此刻的於謙穿戴整齊,躍馬出城,立於大軍之前。
在他的身後,德勝門緩緩地關閉。
於謙麵對著士兵們驚異的目光,斬釘截鐵地用一句話表達了他的心意:“終日談論忠義,又有何用,現在才是展現忠義之時!報國殺敵,死而不棄!”士兵們這才明白,這位京城的最高守護者,兵部尚書大人,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出戰的,他根本就沒有打算活著回去。
此刻的於謙已經不僅僅是一位指揮官,對於戰場上的士兵們來說,這個瘦弱的身影代表著的是勇氣和必勝的信念。
秉持著信念的軍隊是不會畏懼任何敵人的,是不可戰勝的。
也先失敗的命運就在這一刻被決定。
瓦剌大軍終於發動了進攻,他們的目標是德勝門。
圈套!最後的神機營!這是個大家都能預料到的開局,攻擊的最短路徑往往也是最有效的,作為京城北門,德勝門必然會首當其衝。
也先並不是傻瓜,他明白德勝門已經有了準備,於是他派出了小部隊伍前往探路,他的如意算盤是先探明形勢,如果該門堅固難攻,就改攻他門,如果有機可趁,再帶領大軍前來攻擊。
在這種指導思想下,探路騎兵出發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還沒有到德勝門就發現了明朝騎兵,而且神色慌亂,裝備不整,他們跟蹤追擊,發現一路都是這種情況。
於是他們立刻回報也先。
也先聽到這一軍情,立刻作出了他的判斷:明軍還沒有做好準備,隻不過是在虛張聲勢而已。
[42]在也先正確的戰術指導思想的引導下,瓦剌派出了一萬大軍進攻德勝門,帶隊的主將是也先的弟弟博羅茂洛海,這支軍隊是也先的精銳,他派出主力作戰,表明其誌在必得的決心。
大軍由也先主營出發,騎兵馳騁爭先,煙塵四起,向德勝門殺去。
躊躇滿誌的博羅茂洛海萬萬沒有想到,他連德勝門的邊都沒能摸到。
因為在前方等待著他們的,是一支複仇的軍隊——神機營。
早在幾天之前,於謙就和石亨分析了戰場形勢,他們一致認為,如果正麵交鋒,明軍是不占優勢的,要想戰勝敵人,必須用伏擊。
那麽由誰來伏擊呢,他們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神機營。
要說明的是,神機營主力部隊已經在之前的戰役中全軍覆沒了,剩下的這些人隻是神機營的二線部隊,一線全都死完了,二線自然就變成了一線。
作為京師三大營裏戰鬥力最強的部隊,神機營有著極強的自信心和求勝的信念,但就是這樣的一支軍隊,在土木堡沒放一槍一炮,就被人像切菜一樣幹淨利落地解決掉。
神機營就此覆滅,覆滅得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這樣一個窩囊的結果是這支光榮部隊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在所有的京城守軍中,他們的求戰欲望最強,複仇心理最重。
把任務交給他們,實在是最為合適的抉擇。
最後的神機營此刻正埋伏在前往德勝門的必經之路上,他們隱蔽在沿路的民居中(設伏空舍中),當探路的瓦剌騎兵趾高氣昂地經過時,他們並沒有動手,因為他們明白,這不過是個誘餌,真正的大魚在後麵。
沒過多久,遠方道路上揚起了漫天的灰塵,馬蹄聲伴著風聲傳來,神機營的士兵們不由得握緊了手中的火銃。
來了,終於來了。
博羅茂洛海率隊飛奔在最前麵,既然明軍不堪一擊,那還是跑快一點好,去晚了功勞就沒有了。
他已經隱約看到了德勝門,隻要越過前方的民居,京城就唾手可得!目標近在咫尺!其實他想的並沒有錯,他的目標確實就在前方,隻是最後的目的地有點不同。
不是京城,而是地府。
博羅茂洛海,到此為止吧,這裏就是你的墳墓![43]當瓦剌騎兵衝入這片空曠的民居時,突然從前方兩翼衝出大隊士兵,堵住了瓦剌前進的道路。
與此同時,大隊士兵在瓦剌軍後麵出現,切斷了他們的退路。
這種情形在兵法上學名叫做圍殲,民間稱之為打埋伏,通俗說法是包餃子。
奇怪的是,這些士兵並沒有發動進攻,他們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博羅茂洛海不知道他們為什麽等待,也不想知道,但他清楚,如果不趕緊衝出去,等待著自己和萬人大軍的命運隻有一種——死亡。
他親自率領騎兵對圍堵的明軍發動了總衝鋒,希望能夠突圍。
他相信憑借自己騎兵的衝擊力,足以擊退這些伏兵。
當然,這需要一些時間。
但可惜的是,他沒有爭取到突圍的時間。
因為等待著他的,是神機營複仇的火槍。
經過長時間的等待和煎熬,神機營的士兵們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他們將用手中的火槍痛擊這些入侵者,為之前死去的戰友複仇,並贏回這支精銳部隊的榮譽。
一霎間,原本平靜的民居突然發出巨響,萬槍齊鳴,神機營的士兵們發揚了地道戰的精神,以民房為據點,開鑿槍眼,貫徹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放空槍的原則,從各個方向射擊瓦剌騎兵。
瓦剌騎兵如同陷入地獄之中,因為他們大部都是騎兵,在民居之間根本無法行動,站在高處的神機營把他們當成了活靶子,從容地裝藥,瞄準,發射。
瓦剌騎兵抓狂了,他們瘋狂地揮舞馬刀,卻找不到目標,完全無法進攻,馬雖然跑得快,但並不能上房揭瓦,很多人當場就被擊斃。
個別聰明的已經開始丟棄馬匹,拔腳逃跑。
博羅茂洛海被這突然的襲擊打暈了,不過他並沒有暈多久,很快就被神機營亂槍打死。
他沒有能夠成為第一個攻進京城的人,卻很不幸地成為了第一個在京城被擊斃的瓦剌高級將領。
主帥被擊斃,一萬大軍立刻崩潰,幾乎被全殲,至此德勝門之戰結束,也先完敗。
此刻的也先正在大營等待著勝利的消息,可他等來的卻是全軍覆沒的結果。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青年起,他繼承父親偉業,四處征戰,滅兀良哈,平女真,統一蒙古,橫掃天下,無人可擋!而土木堡之戰,他又擊敗了最為強大的敵人——大明。
甚至連對方的皇帝也抓了過來,如此武功,連自己的祖父馬哈木也無法比擬,他似乎已經看到,這座宏偉的京城即將歸為己有,而恢複大元的夢想也會在自己手中實現,並開創帝國基業,自己的名字將與成吉思汗,忽必烈一起名留青史!然後於謙給了他一悶棍,將他徹底打醒,並在他的耳邊大聲喊道:也先,醒醒,快點起床吧,打仗的時間到了。
[44]也先的憤怒我不會輸的,更不會輸在這裏!也先終於清醒了,他開始認識到自己眼前的這座城池不是那麽容易攻克的。
但已經無法回頭了,一萬騎兵被全殲,弟弟博羅茂洛海也被打死了,就此撤回,有何麵目見天下人!再賭一把!我親自動手!也先失去了他的耐性,他下達了總動員令,命令所有騎兵對京城九門同時發動總攻,其實此時也先心裏應該明白,他已經不太可能攻占這座城池了。
但這是個麵子問題。
就算走,也要贏一把再走!自古以來,無數賭徒就是這樣傾家蕩產的。
也先騎上馬,親自指揮騎兵發動了最後的衝鋒,之前,他經過仔細考慮,為自己這次表演選定了目標——安定門。
安定門的守將是陶瑾。
此人名氣不大,沒有什麽卓著的戰功,而安定門與德勝門一樣,也是京城向北的城門,路途較短,十分適合軍隊進攻,也先選擇安定門為目標,似乎是想找個軟柿子作為突破口。
隨著他一聲令下,精銳的瓦剌騎兵傾巢而出,向著京城最為薄弱的安定門發動了衝鋒。
當然,與之前一樣,所謂最為薄弱的安定門,隻是也先自己的判斷。
他萬萬想不到的是,一位老朋友正在安定門外等待著他,並將帶給他意想不到的驚喜。
當然這位老朋友並不是軟柿子,而是一塊堅硬的石頭。
也先帶領著他的精銳主力向安定門撲去,但他比他的弟弟要謹慎得多,一路上他都小心翼翼,唯恐中埋伏。
但讓他吃驚的是,一直到安定門前,都沒有遇到過任何麻煩,也沒有任何伏擊者出現,這更讓他確定了安定門是京城防守的弱點所在。
可就在他準備向城門發起衝鋒的時候,卻驚奇地發現城門守軍竟然放棄了防守,主動向自己衝殺過來!到底出了什麽事?也先實在是摸不著頭腦,雖然他已經看清對方也是騎兵,但明朝騎兵並不是瓦剌騎兵的對手,這幾乎是大家公認的事實,可現在這支騎兵竟然放棄防守,主動向自己發動進攻,其中緣由實在讓人費解。
原因其實並不難找,還是引用我們之前曾反複說過的那句老話:凡事總有例外。
[45]瓦剌騎兵的整體素質固然要比明朝騎兵強,但並不排除某些例外情況的出現。
一個優秀的將領加上合適的用兵方法,足以培養出優秀的騎兵部隊。
駐守安定門的正是這樣一支優秀的部隊,而他們的指揮官就是也先的老相識石亨。
石亨和也先算得上是老朋友了,石亨原來做邊將的時候,就經常和也先打交道,當然,他們打交道所用的道具是刀劍,地點則是戰場。
在他們之前的交往之中,雙方互有輸贏,但在後來的陽和之戰中,石亨輸掉了他所有的一切。
那是一個讓石亨刻骨銘心的時刻,全軍覆沒,四周布滿了手下士兵的屍體,自己孤身逃離,背後是緊追不舍的瓦剌士兵。
失敗的痛苦和被人窮追不舍的恥辱交織在他的心頭,但石亨沒有時間去體會這些,當時他最重要的任務是逃命。
成功逃回去的石亨不但沒有得到任何安慰,還被削去了官職,並且終日生活在旁人鄙視的眼神中,因為所有的人都知道,這個人是戰場上的失敗者,拋棄了他所有的屬下和士兵,獨自逃走並活了下來,這實在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從此石亨在他的心中深深地刻下了自己仇人的名字——也先。
他無數次地告訴自己,正是這個人帶給了他失敗和恥辱,讓他無法麵對那些死去將士的親人,讓他背負著苟且偷生著的惡名。
他很明白,要想洗刷自己的恥辱,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到也先,並在戰場上徹底擊敗他,贏回屬於自己的榮譽!但殘酷的事實擺在眼前,自己不但是一個失敗者,還是一個被罷了官的人,複仇從何談起?就在此時,於謙出現了,他不計前嫌,提拔了石亨,並且給了他一個機會。
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石亨仔細研究了瓦剌騎兵的特點,他利用這僅有的一個月時間加緊訓練手下的士兵,教導他們作戰方法和戰術。
很快,他就擁有了一支具有相當戰鬥力的騎兵部隊。
在戰前部署時,石亨與於謙一致判定,也先的進攻重點必然是德勝門和安定門,所以他們進行了分工,德勝門由於謙鎮守,並安排神機營設伏,而石亨則率領騎兵在安定門外迎敵。
當看到也先那熟悉的旗幟出現在安定門外時,一股強烈的興奮感衝擊著石亨的大腦,他馬上意識到,自己等待已久的複仇機會終於到來了。
安定門外的騎兵們抽出了馬刀,準備向眼前的入侵者們發動進攻,可出人意料的是,還沒等到下達軍令,一個人就單槍匹馬衝了出去,而且十分滑稽的是,這個不守軍令率先出擊的人竟然就是軍隊的先鋒主將!這位十分生猛,帶頭衝鋒的仁兄名叫石彪,[4]石彪,是石亨的侄子,人如其名,他平素為人就十分彪悍,蠻橫無理,屬於那種無風要起幾層浪,見樹還要踢三腳的人,他沒有什麽業餘的愛好,但對戰爭和殺戮有著特別的興趣,一上戰場就興奮無比,經常口喊殺聲,衝鋒殺敵,其勇武善戰連石亨也自愧不如。
此刻,這位仁兄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忘記了自己的身份,見到敵人出現,便不顧一切,手舞兵器衝了過去。
順便說一句,石彪先生的兵器是比較特殊的,據史料記載,他用的是斧頭,上陣殺敵當然不會用砍柴的斧頭,至於到底是李逵的板斧還是程咬金的宣花斧就實在很難考證了,但是他用斧頭這種笨重的武器作為隨身兵器,起碼說明了一點:這是個不好惹的人。
眼見先鋒石彪率先向也先軍衝去,列陣的士兵紛紛醒悟過來,領導已經帶頭了,小兵還等什麽!石彪揮舞巨斧以萬軍不當之勢衝入瓦剌軍陣,左衝右突,大肆砍殺瓦剌士兵,很快,明軍也趕來助戰,在瓦剌軍中左衝右突,橫衝直撞,攪得瓦剌大軍混亂不堪。
也先萬萬想不到,自己還沒動手,就被人打得落花流水,他眼睜睜地看著石彪和明軍在自己陣中勢如破竹,砍人如切菜,他揮舞著馬刀,想要穩住陣腳,無奈對方太過凶猛,瓦剌軍前鋒和中軍簡直不堪一擊,紛紛四散奔逃,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也先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失敗似乎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眼前的這些明軍也絕不是土木堡的那支戰敗之師可以比擬的。
他們是如此的善戰,如此的不顧生死,是什麽讓他們變得如此勇猛呢?為什麽自己的精銳騎兵竟然抵不住這些二流明軍的衝擊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守衛城池的明軍單論戰鬥力絕對不是瓦剌士兵的對手,但他們有一樣東西,是這些入侵者所沒有的。
這樣東西就是信念,保衛自己家園的信念。
保衛自己家園的人總是有著無盡的勇氣的,因為他們明白,自己是為了保衛身後的父母親人而戰,他們的奮戰和犧牲都是有價值的。
當時的也先是否能夠理解這一點,誰也不知道,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也先十分清楚,如果他再不撤軍逃跑,就會全軍覆沒。
眼看大軍即將崩潰,也先無奈地下令全軍撤離,石彪緊追不舍,跟著也先的屁股後麵猛下黑腳,瓦剌軍叫苦不迭,隻顧逃命。
逃跑中的也先十分狼狽,但他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厄運並沒有結束,一個真正的對手正在他的退路上等待著他。
[47]石亨此刻已經列好了隊伍,正準備迎接也先的到來,在戰前,他與石彪已經商定了計劃,由石彪在安定門前布陣,石亨則帶兵隱藏於也先的後路,等到也先大軍發起進攻時,便開始前後夾擊,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但事情的發展超出了石亨的預想,石彪竟然如此威猛,僅憑一己之力就擊退了也先,這樣也好,通常打落水狗總是容易的。
而當也先上氣不接下氣地逃離石彪的追擊,還沒來得及慶祝一下時,就驚喜地發現了為他接風洗塵的石亨軍隊。
終於可以報仇了,也先,你也有今天!石亨一點也沒客氣,親自率隊對也先軍發動了最為猛烈的進攻,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也先軍毫無戰意,一觸即潰,勇猛的瓦剌軍隊將他們所有的氣力都用在了逃跑上,而明軍肆無忌憚地在後麵追擊也先,並殺死所有被他們追上的瓦剌士兵。
奸商也先這次算是徹底虧本了,他雖然沒有還清在土木堡和陽和欠下的所有債務,但至少還是付出了相當大的一筆利息。
西直門孫鏜的困局安定門和德勝門擊退瓦剌軍的同時,西直門守將孫鏜卻正麵臨著尷尬的窘境。
也先的軍隊是騎兵為主,機動性很強,在德勝門和安定門吃了敗仗後,他們立刻轉向了京城西麵的西直門。
這可就苦了正在鎮守此門的都督孫鏜。
德勝門和安定門雖然是京城北門,正對敵軍,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其防衛十分森嚴,而西直門就沒有這個待遇了,分配來的士兵戰鬥力和人數都十分有限,而也先軍也發現了這一點,於是原先圍攻德勝門和安定門的士兵們紛紛轉向,他們似乎形成了一個共識:西直門易攻,同去,同去!北京保衛戰的主戰場隨即轉移。
孫鏜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將領,他帶隊在門前迎戰,率領守軍主動衝擊瓦剌軍前鋒,他本人武藝高強,勇猛異常,身先士卒,手持大刀親自參加白刃戰,斬殺多名瓦剌士兵(斬其前鋒數人)。
可是孫鏜的勇猛並沒有改變西直門被圍攻的局勢,他十分鬱悶地發現,瓦剌軍越殺越多,攻勢越來越猛,守軍眼看就要支撐不住了,在經過仔細的思考後,他作出了一個決定——逃跑。
臨戰退縮對於一個武將來說,實在是很羞恥的事情,但是對於孫鏜本人來說,這個行為還是可以理解的。
老子也是人,憑什麽武將就該送死,不能逃跑?![48]你能說他的想法不對嗎?但武將孫鏜很快發現,對於他來說,還有一個更大的難題擺在眼前——往哪逃?外麵漫山遍野都是瓦剌軍,肯定不能往城外跑,那是找死。
最好的選擇當然是退入城內,可問題是於謙大人發布了那條要人命的指令,所有的大門都是緊閉的。
眼看局勢危急,孫鏜沒有辦法,隻好退到城門前對著城頭喊話:“我已支持不住,放我軍入城!”此刻,守在城頭的人叫程信。
程信是一個文官,具體說來,他是給事中,屬於言官,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人。
他在城頭看得一清二楚,也明白孫鏜也並非貪生怕死,實在是支持不下去了,可是他軍令在身,而且他也是一個比較死板的人,通俗說來就是認死理。
所以他沒有開門,而是站在城頭,對孫鏜喊了很長的一番話。
這番話的大意是,雖然我知道你很辛苦,敵人很多,很想進城,我也可以理解,但是因為上級有命令不能放你入城,所以我不能違背命令放你進來,其實隻要你打退敵人,就可以進城了,所以希望你多多努力,我會在城頭為你呐喊助陣的。
這番話說得孫鏜目瞪口呆,要能打退敵人,老子還找你幹嘛,不讓進就不讓進,說這麽多廢話幹啥?找一個言官來做武將的監軍,實在是很有意思的組合,在很多時候會造成極強的喜劇效果。
孫鏜明白,雖然這位城頭的言官說了一些廢話,但是主題意思是清楚的:能夠進城的隻有兩種人,勝利者,或是屍體!他撥轉馬頭,轉向了激戰正酣的戰場。
反正也進不去了,就戰死在這裏吧!也先,老子跟你拚了!人有時候必須有舍棄生命的覺悟,才能找到生路。
孫鏜抱著必死的決心,揮舞大刀向也先軍殺去,士兵們被他的勇氣(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所鼓舞,無不奮力死戰,明軍士氣大振,穩定住了局麵。
而城頭上的程信也算得上人如其名,他還是很夠意思的,並沒有說空話,除了指揮啦啦隊為孫鏜呐喊助威外,還組織了一批士兵,用火銃和弓箭攻擊城外的瓦剌軍隊,用實際行動支持了孫鏜。
正在戰局相持不下之際,石亨終於趕到,他之前已經把也先打得落花流水,便率領軍隊開始武裝大遊行,四處掃蕩瓦剌軍隊,聽說西直門被圍攻,便立刻趕來支援,在這位猛將兄的指揮下,明軍三兩下就解決了進攻的瓦剌軍,把他們趕了回去。
[49]九死一生的孫鏜終於擺脫了自己人生中的困境,由於堅守有功,他在戰後還是接受了封賞。
但是他不堅定的意圖和行為,使得他經常成為其他武將暗地裏嘲笑的對象,而很多的史書上都留下了“鏜力戰不支,欲入城”這樣不光彩的記錄,自此之後,他就一直在這樣的尷尬下幹著武將的老本行。
但孫鏜最終還是恢複了自己的名譽,在十二年後那個混亂的夜晚,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勇氣,挽回了聲譽。
也先的第二方案此時的也先正在逃亡的路上,在他的背後,是一群近乎瘋狂的明軍,這些人手持馬刀,喊打喊殺,大有不把他碎屍萬段誓不罷休的勢頭。
他終於理解了石亨的痛苦,被人追著跑實在不是一件讓人感覺愉快的事情。
這裏不能呆了,還是退回大本營吧。
也先的大本營在京城外圍的土城,這裏距離京城還有一段距離,是也先牢固的進攻基地,當然,這是不久之前的事情。
當也先再次來到這裏的時候,他深刻地領悟到了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痛苦,他驚奇地發現,在他逃跑的路上,很多沿途民居的居民紛紛爬上屋頂,毫不吝嗇地向他扔磚頭(爭投磚石擊之),也先第一次體會到了被人拍磚的痛苦。
土城也不能呆了,趕緊走人吧。
也先徹底絕望了,他滿懷希望前來,卻落得這樣一個結果,弟弟被亂槍打死,幾萬軍隊被打得潰不成軍,自己也被當初的手下敗將石亨打得到處跑,真是丟人啊。
從開始的躊躇滿誌到現在的狼狽不堪,對於也先來說,這個世界變化得實在太快。
其實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該收手了,此刻也先最明智的決定應該是率領他的軍隊撤走。
可是這位也先同誌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自他領軍以來可謂橫掃天下,難逢敵手,在這裏吃了如此大虧,就這麽走了,麵子往哪裏擺,回去怎麽見自己的手下?於是他決定再等五天,如果五天之內進攻無效,他將改變自己的計劃。
這五天對也先來說是十分難熬的,他利用手中的朱祁鎮,想同城內的人談判,其實他的要求也不過分,給點錢財讓他有個台階下,也就夠了,可城內的於謙根本就不搭理他,於是他就武力進攻,可總是被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打也不行,談也不行,也先在城外就這樣蹲了五天,十月的北京風沙大,也先足足喝了五天西北風,一無所獲,忍無可忍之下,他決定使用第二套方案。
[470]第二套方案仍然是以武力進攻為主,不過這一次,他的進攻方向不再是京城,而是居庸關。
居庸關是北京的門戶,隻要占據了居庸關,就等於扼住了京城的咽喉,通過多日的試探和進攻,也先已經明白,想要占據京城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於是他決定轉而求其次,攻擊居庸關,這樣進可攻,退可守,進退自如,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好的戰術考慮。
也先重整了軍隊,集合所有兵力(史料記載約有五萬),轉向攻擊居庸關。
應該說也先的這個決策還是正確的,居庸關沒有京城那麽多的兵力,也沒有堅固的城防,也先的軍隊雖然受挫,但戰鬥力仍在,正常情況下,居庸關是抵擋不住也先的進攻的。
可也先想不到的是,當時的情況偏偏就不正常。
守衛居庸關的將領叫做羅通,正如也先所料,他並沒有足夠的兵力和堅固的城防去抵擋瓦剌軍隊的進攻,但似乎是天不絕人,看似敗局已定的羅通此時卻迎來了一個幫手—天氣。
因為1449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來得早了一些。
正統十四年(1449)的十月,天氣已經十分寒冷,而羅通也充分利用了他的物理學常識,城下重兵壓境,他卻絲毫不亂,隻是不慌不忙地命令城內守軍不斷往城牆上澆水,城外的也先看著守軍的這一行為,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不知他們為何此舉動,隻是下令第二天全力破關。
第二天一早,也先就找到了守軍奇怪舉動的答案,因為一夜之間,昨天還是磚土結構的居庸關已經變成了一塊巨大的冰磚,別說攻城,連個搭手的地方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也先下令停止進攻,駐營城外。
也先的意誌已經接近崩潰,總結自己一個多月來的經曆,他痛苦地發現,自己就如同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孩,被楊洪、於謙、石亨、羅通等人不斷地耍弄,這些人都十分狡猾,很少正麵交鋒,卻總是用各種詭計算計自己,可偏偏自己的腦袋不爭氣,屢屢被他們得逞,搞到現在這個打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尷尬境地。
仗打到這個地步,也先早已不敢奢望什麽攻進北京城恢複大元之類的夢想,因為現實已經擊碎了他的夢想,在我看來,他需要的不過是個1/2|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