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3571362[1357]柴草被人燒了,就要到京城上訪,這個說法充分說明了這樣一點:張差即使不是個瘋子,也是個傻子。
因為這實在不算個好理由,要換個人,怎麽也得編一個房子燒光,惡霸魚肉百姓的故事,大家才同情你。
況且到京城告狀的人多了去了,有幾個能進宮,宮裏那麽大,怎麽偏偏就到了太子的寢宮,您還一個勁往裏闖?對於這一點,審案的兩位郎中心裏自然有數,但領導意圖他們更有數,這件事,隻能往小了辦。
這兩位郎中的名字,分別是胡士相、嶽駿聲,之所以提出他們的名字,是因為這兩個人,絕非等閑之輩。
於是在一番討論之後,張差案件正式終結,犯人動機先不提,犯人結局是肯定的——死刑(也算殺人滅口)。
但要殺人,也得有個罪名,這自然難不倒二位仁兄,不愧是刑部的人,很有專業修養,從大明律裏,找到這麽一條:宮殿射箭、放彈、投磚石傷人者,按律斬。
為什麽傷人不用管,傷什麽人也不用管,案件到此為止,就這麽結案,大家都清淨了。
如此結案,也算難得糊塗,事情的真相,將就此被徹底埋葬。
然而這個世界上,終究還是有不糊塗,也不願意裝糊塗的人。
五月十一日刑部大牢七天了,張差已經完全習慣了獄中的生活,目前境況,雖然和他預想的不同,但大體正常,裝瘋很有效,真相依然隱藏在他的心裏。
開飯時間到了,張差走到牢門前,等待著今天的飯菜。
但他並不知道,有一雙眼睛,正在黑暗中注視著他。
根據規定,雖然犯人已經招供,但刑部每天要派專人提審,以防翻供。
五月十一日,輪到王之寀。
王之寀,字心一,時任刑部主事。
主事,是刑部的低級官員,而這位王先生雖然官小,心眼卻不小,他是一個堅定的陰謀論者,認定這個瘋子的背後,必定隱藏著某些秘密。
湊巧的是,他到牢房裏的時候,正好遇上開飯,於是他沒有出聲,找到一個隱蔽的角落,靜靜注視著那個瘋子。
因為在吃飯的時候,一個人是很難偽裝的。
之後一切都很正常,張差平靜領過飯,平靜準備吃飯。
然而王之寀已然確定,這是一個有問題的人。
因為他的身份是瘋子,而一個瘋子,是不會如此正常的。
[1358]所以他立即站了出來,打斷了正在吃飯的張差,並告訴看守,即刻開始審訊。
張差非常意外,但隨即鎮定下來,在他看來,這位不速之客和之前的那些大官,沒有區別。
審訊開始,和以前一樣,張差裝瘋賣傻,但他很快就驚奇發現,眼前這人一言不發,隻是靜靜看著他。
他表演完畢後,現場又陷入了沉寂,然後,他聽到了這樣一句話:"老實說,就給你飯吃,不說就餓死你。
"(實招與飯,不招當餓死)在我國百花齊放的刑訊逼供藝術中,這是一句相當搞笑的話,但凡審訊,一般先是民族大義、坦白從寬,之後才是什麽老虎凳、辣椒水。
即使要利誘,也是升官發財,金錢美女之類。
而王主事的誘餌,隻是一碗飯。
無論如何,是太小氣了。
事實證明,張差確實是個相當不錯的人,具體表現為頭腦簡單,思想樸素,在吃一碗飯和隱瞞真相、保住性命之間,他毫不猶豫選擇了前者。
於是他低著頭,說了這樣一句話:"我不敢說。
"不敢說的意思,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說,而是知道了不方便說。
王之寀是個相當聰明的人,隨即支走了所有的人,然後他手持那碗飯,聽到了事實的真相:"我叫張差,是薊州人,小名張五兒,父親已去世。
""有一天,有兩個熟人找到我,帶我見了一個老公公(即太監),老公公對我說,你跟我去辦件事,事成後給你幾畝,保你衣食無憂。
""於是我就跟他走,初四(即五月四日)到了京城,到了一所宅子裏,遇見另一個老公公。
""他對我說,你隻管往裏走,見到一個就打死一個,打死了,我們能救你。
""然後他給我一根木棍,帶我進了宮,我就往裏走,打倒了一個公公,然後被抓住了。
"王之寀驚呆了。
他沒有想到,外界的猜想竟然是真的,這的的確確,是一次策劃已久的政治暗殺。
但他更沒有想到的是,這起暗殺事件竟然辦得如此愚蠢,眼前這位仁兄,雖說不是瘋子,但說是傻子倒也沒錯,而且既不是武林高手,也不是職業殺手,最多最多,也就是個彪悍的農民。
[1359]作案過程也極其可笑,聽起來,似乎是群眾推薦,太監使用,順手就帶到京城,既沒給美女,也沒給錢,連星級賓館都沒住,一點實惠沒看到,就答應去打人,這種傻冒你上哪去找?再說凶器,一般說來,刺殺大人物,應該要用高級玩意,當年荊軻刺秦,還找來把徐夫人的匕首,據說是一碰就死,退一萬步講,就算是殺個老百姓,多少也得找把短刀,可這位兄弟進宮時,別說那些高級玩意,菜刀都沒一把,拿根木棍就打,算是怎麽回事。
從頭到尾,這事怎麽看都不對勁,但畢竟情況問出來了,王之寀不敢怠慢,立即上報萬曆。
可是奏疏送上去後,卻沒有絲毫回音,皇帝陛下一點反應都沒有。
但這早在王之寀的預料之中,他老人家早就抄好了副本,四處散發,本人也四處鼓搗,造輿論要求公開的審判。
他這一鬧,另一個司法界大腕,大理寺丞王士昌跳出來了,也跟著一起嚷嚷,要三法司會審。
可萬曆依然毫無反應,這是可以理解的,要知道,人家當年可是經曆過爭國本的,上百號人一擁而上,那才是大世麵,這種小場麵算個啥。
照此形勢,這事很快就能平息下去,但皇帝陛下沒有想到,他不出聲,另一個人卻跳了出來。
這個人,就是鄭貴妃的弟弟鄭國泰。
事情的起因,隻是一封奏疏。
就在審訊筆錄公開後的幾天,司正陸大受上了一封奏疏,提出了幾個疑問:既然張差說有太監找他,那麽這個太監是誰?他曾到京城,進過一棟房子,房子在哪裏?有個太監和他說過話,這個太監又是誰?這倒也罷了,在文章的最後,他還扯了句無關痛癢的話,大意是,以前福王冊封的時候,我曾上疏,希望提防奸邪之人,今天果然應驗了!這話雖說有點指桑罵槐,但其實也沒說什麽,可是鄭國泰先生偏偏就蹦了出來,寫了封奏疏,為自己辯解。
這就是所謂對號入座,它形象說明,鄭國泰的智商指數,和他的姐姐基本屬同一水準。
這還不算,在這封奏疏中,鄭先生又留下了這樣幾句話:有什麽推翻太子的陰謀?又主使過什麽事?收買亡命之徒是為了什麽?……這些事我想都不敢想,更不敢說,也不忍聽。
該舉動生動告訴我們,原來蠢字是這麽寫的。
[130]鄭先生的腦筋實在愚昧到了相當可以的程度,這種貨真價實的此無銀三百兩,言官們自然不會放過,很快,工科給事中何士晉就做出了反應,相當激烈的反應:"誰說你推翻太子!誰說你主使!誰說你收買亡命之徒!你既辯解又招供,欲蓋彌彰!"鄭國泰啞口無言,事情鬧到這個步,已經收不住了。
此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事實真相即將大白於天下,除了王之寀。
初審成功後,張差案得以重審,王之寀也很是得意了幾天,然而不久之後,他才發現,自己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張差裝瘋非常拙劣,為碗飯就開口,為何之前的官員都沒看出來呢?思前想後,他得出了一個非常可怕的結論:他們是故意的。
第一個值得懷疑的,就是首先審訊張差的劉廷元,張差是瘋子的說法,即源自於此,經過摸底分析,王之寀發現,這位禦史先生,是個不簡單的角色。
此人雖然隻是個巡城禦史,卻似乎與鄭國泰有著緊密的聯係,而此後複審的兩位刑部郎中胡士相、嶽駿聲,跟他交往也很密切。
這似乎不奇怪,雖然鄭國泰比較蠢,實力還是有的,畢竟福王受寵,主動投靠的人也不少。
但很快他就發覺,事情遠沒有他想象的那麽簡單。
因為幾天後,刑部決定重審案件,而主審官,正是那位曾認定劉廷元結論的郎中,胡士相。
胡士相,時任刑部山東司郎中,就級別而言,他是王之寀的領導,而在審案過程中,王主事驚奇發現,胡郎中一直閃爍其辭,咬定張差是真瘋,遲遲不追究事件真相。
一切的一切,給了王之寀一個深刻的印象:在這所謂瘋子的背後,隱藏著一股龐大的勢力。
而劉廷元、胡士相,隻不過是這股勢力的冰山一角。
但讓他疑惑不解的是,指使這些人的,似乎並不是鄭國泰,雖然他們拚命掩蓋真相,但鄭先生在朝廷裏人緣不好,加上本人又比較蠢,要說他是後台老板,實在是抬舉了。
那麽這一切,到底是怎麽回事呢?王之寀的感覺是正確的,站在劉廷元、胡士相背後的那個影子,並不是鄭國泰。
這個影子的名字,叫做沈一貫。
[131]就沈一貫的政績而言,在史書中也就是個普通角色,但事實上,這位仁兄的曆史位十分重要,是明朝晚期研究的重點人物。
因為這位兄弟的最大成就,並不是搞政治,而是搞組織。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工作期間,除了日常政務外,他一直在幹一件事——拉人。
怎麽拉,拉了多少,這些都無從查證,但有一點我們是確定的,那就是這個組織的招人原則——浙江人。
沈一貫,是浙江四明人,在任人唯親這點上,他和後來的同鄉蔣介石異曲同工,於是在親信的基礎上,他建立了一個老鄉會。
這個老鄉會,在後來的中國曆史上,被稱為浙黨。
這就是沈一貫的另一麵,他是朝廷的首輔,也是浙黨的領袖。
應該說,這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因為你必須清楚認識到這樣一點:在萬曆年間,一個沒有後台(皇帝),沒有親信(死黨)的首輔,是絕對坐不穩的。
所以沈一貫幹了五年,葉向高幹了七年,所以趙誌皋被人踐踏,朱賡無人理會。
當然,搞老鄉會的絕不僅僅是沈一貫,除浙黨外,還有山東人為主的齊黨,湖廣人(今湖北湖南)為主的楚黨。
此即曆史上著名的齊、楚、浙三黨。
這是三個能量極大、戰鬥力極強的組織,因為組織的骨幹成員,就是言官。
言官,包括六部給事中,以及都察院的禦史,給事中可以幹涉部領導的決策,和部長(尚書)平起平坐,對中央事務有很大的影響。
而禦史相當於特派員,不但可以上書彈劾,還經常下到各視察,高級禦史還能擔任巡撫。
故此,三黨的成員雖說都是些六七品的小官,拉出來都不起眼,卻是相當的厲害。
必須說明的是,此前明代二百多年的曆史中,雖然拉幫結派是家常便飯,但明目張膽搞組織,並無先例,先例即由此而來。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謎團。
早不出來,晚不出來,為何偏偏此時出現?而更有趣的是,三黨之間並不敵對,也不鬥爭,反而和平互助,這實在是件不符合傳統的事情。
存在即是合理,一件事情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它有發生的理由。
有一個理由讓三黨陸續成立,有一個理由讓他們相安無事。
是的,這個理由的名字,叫做東林黨。
文章引用自:[132]無錫的顧憲成,隻是一個平民,他所經營的,隻是一個書院,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書院可以藐視當朝的首輔,說他們是木偶、嬰兒,這個書院可以阻擋大臣複起,改變皇帝任命。
大明天下,國家決策,都操縱在這個老百姓的手中。
從古至今,如此牛的老百姓,我沒有見過。
無論是在野的顧憲成、高攀龍、趙南星,還是在朝的李三才,葉向高,都不是省油的燈,東林黨既有社會輿論,又有朝廷重臣,要說它是純道德組織,鬼才信,反正我不信。
連我都不信了,明朝朝廷那幫老奸巨滑的家夥怎麽會信,於是,在這樣一個足以影響朝廷,左右天下的對手麵前,他們害怕了。
要克服畏懼,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找一個人來和你一起畏懼。
史雲:明朝亡於黨爭。
我雲:黨爭,起於此時。
劉廷元、胡士相不是鄭國泰的人,鄭先生這種白癡是沒有組織能力的,他們真正的身份,是浙黨成員。
但疑問在於,沈一貫也擁立過太子,為何要在此事上支持鄭國泰呢?答案是,對人不對事。
沈一貫並不喜歡鄭國泰,更不喜歡東林黨,因為公憤。
所謂公憤,是他在當政時,顧憲成之類的人總在公事上跟他過不去,他很憤怒,故稱公憤。
不過,他最不喜歡的那個人,卻還不是東林黨——葉向高,因為私仇,三十二年的私仇。
三十二年前(萬曆十一年1583)葉向高來到京城,參加會試。
葉向高,字進卿,福建福清人,嘉靖三十八年生人。
必須承認,他的運氣很不好,剛剛出世,就經曆了生死考驗因為在嘉靖三十八年,倭寇入侵福建,福清淪陷,確切說,淪陷的那一天,正是葉向高的生日。
據說他的母親為了躲避倭寇,躲在了麥草堆裏,倭寇躲完了,孩子也生出來了,想起來實在不容易。
大難不死的葉向高,倒也沒啥後福,為了躲避倭寇,一兩歲就成了遊擊隊,鬼子一進村,他就跟著母親躲進山裏,我相信,幾十年後,他的左右逢源,機智狡猾,就是在這打的底。
倭寇最猖獗的時候,很多人都丟棄了自己的孩子(累贅),獨自逃命,也有人勸葉向高的母親,然而她說:"要死,就一起死。
"但他們終究活了下來,因為另一個偉大的明代人物——戚繼光明朝的那些事兒跳至
因為這實在不算個好理由,要換個人,怎麽也得編一個房子燒光,惡霸魚肉百姓的故事,大家才同情你。
況且到京城告狀的人多了去了,有幾個能進宮,宮裏那麽大,怎麽偏偏就到了太子的寢宮,您還一個勁往裏闖?對於這一點,審案的兩位郎中心裏自然有數,但領導意圖他們更有數,這件事,隻能往小了辦。
這兩位郎中的名字,分別是胡士相、嶽駿聲,之所以提出他們的名字,是因為這兩個人,絕非等閑之輩。
於是在一番討論之後,張差案件正式終結,犯人動機先不提,犯人結局是肯定的——死刑(也算殺人滅口)。
但要殺人,也得有個罪名,這自然難不倒二位仁兄,不愧是刑部的人,很有專業修養,從大明律裏,找到這麽一條:宮殿射箭、放彈、投磚石傷人者,按律斬。
為什麽傷人不用管,傷什麽人也不用管,案件到此為止,就這麽結案,大家都清淨了。
如此結案,也算難得糊塗,事情的真相,將就此被徹底埋葬。
然而這個世界上,終究還是有不糊塗,也不願意裝糊塗的人。
五月十一日刑部大牢七天了,張差已經完全習慣了獄中的生活,目前境況,雖然和他預想的不同,但大體正常,裝瘋很有效,真相依然隱藏在他的心裏。
開飯時間到了,張差走到牢門前,等待著今天的飯菜。
但他並不知道,有一雙眼睛,正在黑暗中注視著他。
根據規定,雖然犯人已經招供,但刑部每天要派專人提審,以防翻供。
五月十一日,輪到王之寀。
王之寀,字心一,時任刑部主事。
主事,是刑部的低級官員,而這位王先生雖然官小,心眼卻不小,他是一個堅定的陰謀論者,認定這個瘋子的背後,必定隱藏著某些秘密。
湊巧的是,他到牢房裏的時候,正好遇上開飯,於是他沒有出聲,找到一個隱蔽的角落,靜靜注視著那個瘋子。
因為在吃飯的時候,一個人是很難偽裝的。
之後一切都很正常,張差平靜領過飯,平靜準備吃飯。
然而王之寀已然確定,這是一個有問題的人。
因為他的身份是瘋子,而一個瘋子,是不會如此正常的。
[1358]所以他立即站了出來,打斷了正在吃飯的張差,並告訴看守,即刻開始審訊。
張差非常意外,但隨即鎮定下來,在他看來,這位不速之客和之前的那些大官,沒有區別。
審訊開始,和以前一樣,張差裝瘋賣傻,但他很快就驚奇發現,眼前這人一言不發,隻是靜靜看著他。
他表演完畢後,現場又陷入了沉寂,然後,他聽到了這樣一句話:"老實說,就給你飯吃,不說就餓死你。
"(實招與飯,不招當餓死)在我國百花齊放的刑訊逼供藝術中,這是一句相當搞笑的話,但凡審訊,一般先是民族大義、坦白從寬,之後才是什麽老虎凳、辣椒水。
即使要利誘,也是升官發財,金錢美女之類。
而王主事的誘餌,隻是一碗飯。
無論如何,是太小氣了。
事實證明,張差確實是個相當不錯的人,具體表現為頭腦簡單,思想樸素,在吃一碗飯和隱瞞真相、保住性命之間,他毫不猶豫選擇了前者。
於是他低著頭,說了這樣一句話:"我不敢說。
"不敢說的意思,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說,而是知道了不方便說。
王之寀是個相當聰明的人,隨即支走了所有的人,然後他手持那碗飯,聽到了事實的真相:"我叫張差,是薊州人,小名張五兒,父親已去世。
""有一天,有兩個熟人找到我,帶我見了一個老公公(即太監),老公公對我說,你跟我去辦件事,事成後給你幾畝,保你衣食無憂。
""於是我就跟他走,初四(即五月四日)到了京城,到了一所宅子裏,遇見另一個老公公。
""他對我說,你隻管往裏走,見到一個就打死一個,打死了,我們能救你。
""然後他給我一根木棍,帶我進了宮,我就往裏走,打倒了一個公公,然後被抓住了。
"王之寀驚呆了。
他沒有想到,外界的猜想竟然是真的,這的的確確,是一次策劃已久的政治暗殺。
但他更沒有想到的是,這起暗殺事件竟然辦得如此愚蠢,眼前這位仁兄,雖說不是瘋子,但說是傻子倒也沒錯,而且既不是武林高手,也不是職業殺手,最多最多,也就是個彪悍的農民。
[1359]作案過程也極其可笑,聽起來,似乎是群眾推薦,太監使用,順手就帶到京城,既沒給美女,也沒給錢,連星級賓館都沒住,一點實惠沒看到,就答應去打人,這種傻冒你上哪去找?再說凶器,一般說來,刺殺大人物,應該要用高級玩意,當年荊軻刺秦,還找來把徐夫人的匕首,據說是一碰就死,退一萬步講,就算是殺個老百姓,多少也得找把短刀,可這位兄弟進宮時,別說那些高級玩意,菜刀都沒一把,拿根木棍就打,算是怎麽回事。
從頭到尾,這事怎麽看都不對勁,但畢竟情況問出來了,王之寀不敢怠慢,立即上報萬曆。
可是奏疏送上去後,卻沒有絲毫回音,皇帝陛下一點反應都沒有。
但這早在王之寀的預料之中,他老人家早就抄好了副本,四處散發,本人也四處鼓搗,造輿論要求公開的審判。
他這一鬧,另一個司法界大腕,大理寺丞王士昌跳出來了,也跟著一起嚷嚷,要三法司會審。
可萬曆依然毫無反應,這是可以理解的,要知道,人家當年可是經曆過爭國本的,上百號人一擁而上,那才是大世麵,這種小場麵算個啥。
照此形勢,這事很快就能平息下去,但皇帝陛下沒有想到,他不出聲,另一個人卻跳了出來。
這個人,就是鄭貴妃的弟弟鄭國泰。
事情的起因,隻是一封奏疏。
就在審訊筆錄公開後的幾天,司正陸大受上了一封奏疏,提出了幾個疑問:既然張差說有太監找他,那麽這個太監是誰?他曾到京城,進過一棟房子,房子在哪裏?有個太監和他說過話,這個太監又是誰?這倒也罷了,在文章的最後,他還扯了句無關痛癢的話,大意是,以前福王冊封的時候,我曾上疏,希望提防奸邪之人,今天果然應驗了!這話雖說有點指桑罵槐,但其實也沒說什麽,可是鄭國泰先生偏偏就蹦了出來,寫了封奏疏,為自己辯解。
這就是所謂對號入座,它形象說明,鄭國泰的智商指數,和他的姐姐基本屬同一水準。
這還不算,在這封奏疏中,鄭先生又留下了這樣幾句話:有什麽推翻太子的陰謀?又主使過什麽事?收買亡命之徒是為了什麽?……這些事我想都不敢想,更不敢說,也不忍聽。
該舉動生動告訴我們,原來蠢字是這麽寫的。
[130]鄭先生的腦筋實在愚昧到了相當可以的程度,這種貨真價實的此無銀三百兩,言官們自然不會放過,很快,工科給事中何士晉就做出了反應,相當激烈的反應:"誰說你推翻太子!誰說你主使!誰說你收買亡命之徒!你既辯解又招供,欲蓋彌彰!"鄭國泰啞口無言,事情鬧到這個步,已經收不住了。
此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事實真相即將大白於天下,除了王之寀。
初審成功後,張差案得以重審,王之寀也很是得意了幾天,然而不久之後,他才發現,自己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張差裝瘋非常拙劣,為碗飯就開口,為何之前的官員都沒看出來呢?思前想後,他得出了一個非常可怕的結論:他們是故意的。
第一個值得懷疑的,就是首先審訊張差的劉廷元,張差是瘋子的說法,即源自於此,經過摸底分析,王之寀發現,這位禦史先生,是個不簡單的角色。
此人雖然隻是個巡城禦史,卻似乎與鄭國泰有著緊密的聯係,而此後複審的兩位刑部郎中胡士相、嶽駿聲,跟他交往也很密切。
這似乎不奇怪,雖然鄭國泰比較蠢,實力還是有的,畢竟福王受寵,主動投靠的人也不少。
但很快他就發覺,事情遠沒有他想象的那麽簡單。
因為幾天後,刑部決定重審案件,而主審官,正是那位曾認定劉廷元結論的郎中,胡士相。
胡士相,時任刑部山東司郎中,就級別而言,他是王之寀的領導,而在審案過程中,王主事驚奇發現,胡郎中一直閃爍其辭,咬定張差是真瘋,遲遲不追究事件真相。
一切的一切,給了王之寀一個深刻的印象:在這所謂瘋子的背後,隱藏著一股龐大的勢力。
而劉廷元、胡士相,隻不過是這股勢力的冰山一角。
但讓他疑惑不解的是,指使這些人的,似乎並不是鄭國泰,雖然他們拚命掩蓋真相,但鄭先生在朝廷裏人緣不好,加上本人又比較蠢,要說他是後台老板,實在是抬舉了。
那麽這一切,到底是怎麽回事呢?王之寀的感覺是正確的,站在劉廷元、胡士相背後的那個影子,並不是鄭國泰。
這個影子的名字,叫做沈一貫。
[131]就沈一貫的政績而言,在史書中也就是個普通角色,但事實上,這位仁兄的曆史位十分重要,是明朝晚期研究的重點人物。
因為這位兄弟的最大成就,並不是搞政治,而是搞組織。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工作期間,除了日常政務外,他一直在幹一件事——拉人。
怎麽拉,拉了多少,這些都無從查證,但有一點我們是確定的,那就是這個組織的招人原則——浙江人。
沈一貫,是浙江四明人,在任人唯親這點上,他和後來的同鄉蔣介石異曲同工,於是在親信的基礎上,他建立了一個老鄉會。
這個老鄉會,在後來的中國曆史上,被稱為浙黨。
這就是沈一貫的另一麵,他是朝廷的首輔,也是浙黨的領袖。
應該說,這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因為你必須清楚認識到這樣一點:在萬曆年間,一個沒有後台(皇帝),沒有親信(死黨)的首輔,是絕對坐不穩的。
所以沈一貫幹了五年,葉向高幹了七年,所以趙誌皋被人踐踏,朱賡無人理會。
當然,搞老鄉會的絕不僅僅是沈一貫,除浙黨外,還有山東人為主的齊黨,湖廣人(今湖北湖南)為主的楚黨。
此即曆史上著名的齊、楚、浙三黨。
這是三個能量極大、戰鬥力極強的組織,因為組織的骨幹成員,就是言官。
言官,包括六部給事中,以及都察院的禦史,給事中可以幹涉部領導的決策,和部長(尚書)平起平坐,對中央事務有很大的影響。
而禦史相當於特派員,不但可以上書彈劾,還經常下到各視察,高級禦史還能擔任巡撫。
故此,三黨的成員雖說都是些六七品的小官,拉出來都不起眼,卻是相當的厲害。
必須說明的是,此前明代二百多年的曆史中,雖然拉幫結派是家常便飯,但明目張膽搞組織,並無先例,先例即由此而來。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謎團。
早不出來,晚不出來,為何偏偏此時出現?而更有趣的是,三黨之間並不敵對,也不鬥爭,反而和平互助,這實在是件不符合傳統的事情。
存在即是合理,一件事情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它有發生的理由。
有一個理由讓三黨陸續成立,有一個理由讓他們相安無事。
是的,這個理由的名字,叫做東林黨。
文章引用自:[132]無錫的顧憲成,隻是一個平民,他所經營的,隻是一個書院,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書院可以藐視當朝的首輔,說他們是木偶、嬰兒,這個書院可以阻擋大臣複起,改變皇帝任命。
大明天下,國家決策,都操縱在這個老百姓的手中。
從古至今,如此牛的老百姓,我沒有見過。
無論是在野的顧憲成、高攀龍、趙南星,還是在朝的李三才,葉向高,都不是省油的燈,東林黨既有社會輿論,又有朝廷重臣,要說它是純道德組織,鬼才信,反正我不信。
連我都不信了,明朝朝廷那幫老奸巨滑的家夥怎麽會信,於是,在這樣一個足以影響朝廷,左右天下的對手麵前,他們害怕了。
要克服畏懼,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找一個人來和你一起畏懼。
史雲:明朝亡於黨爭。
我雲:黨爭,起於此時。
劉廷元、胡士相不是鄭國泰的人,鄭先生這種白癡是沒有組織能力的,他們真正的身份,是浙黨成員。
但疑問在於,沈一貫也擁立過太子,為何要在此事上支持鄭國泰呢?答案是,對人不對事。
沈一貫並不喜歡鄭國泰,更不喜歡東林黨,因為公憤。
所謂公憤,是他在當政時,顧憲成之類的人總在公事上跟他過不去,他很憤怒,故稱公憤。
不過,他最不喜歡的那個人,卻還不是東林黨——葉向高,因為私仇,三十二年的私仇。
三十二年前(萬曆十一年1583)葉向高來到京城,參加會試。
葉向高,字進卿,福建福清人,嘉靖三十八年生人。
必須承認,他的運氣很不好,剛剛出世,就經曆了生死考驗因為在嘉靖三十八年,倭寇入侵福建,福清淪陷,確切說,淪陷的那一天,正是葉向高的生日。
據說他的母親為了躲避倭寇,躲在了麥草堆裏,倭寇躲完了,孩子也生出來了,想起來實在不容易。
大難不死的葉向高,倒也沒啥後福,為了躲避倭寇,一兩歲就成了遊擊隊,鬼子一進村,他就跟著母親躲進山裏,我相信,幾十年後,他的左右逢源,機智狡猾,就是在這打的底。
倭寇最猖獗的時候,很多人都丟棄了自己的孩子(累贅),獨自逃命,也有人勸葉向高的母親,然而她說:"要死,就一起死。
"但他們終究活了下來,因為另一個偉大的明代人物——戚繼光明朝的那些事兒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