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4271430[1427]之前半年,努爾哈赤聽說熊廷弼來了,所以他不來。


    後來他聽說,熊廷弼壓根沒有實權,所以他來了。


    實踐證明,王巡撫膽子很大,腦子卻很小,麵對努爾哈赤的進攻,他擺出了一個十分奇怪的陣型,先在三岔河布陣,作為第一道防線,然後在西平堡設置第二道防線,其餘兵力退至廣寧城。


    就兵力而言,王化貞大概是努爾哈赤的兩倍,可大敵當前,他似乎不打算"一舉蕩平",也不打算禦敵於國門之外,因為外圍兩道防線的總兵力也才三萬人,是不可能擋住努爾哈赤的。


    用最陰暗的心理去揣摸,這個陣型的唯一好處,是讓外圍防線的三萬人和努爾哈赤死拚,拚完,努爾哈赤也就差不多了。


    事實確實如此,正月二十日,努爾哈赤率軍進攻第一道防線三岔河,當天即破。


    第二天,他來到了第二道防線西平堡,發動猛烈攻擊,但這一次,他沒有如願。


    因為西平堡守將羅一貫,是個比較一貫的人,努爾哈赤進攻,打回去,漢奸李永芳勸降,罵回去,整整一天,後金軍隊毫無進展。


    王化貞的反應還算快,他立即派出總兵劉渠、祁秉忠以及他的心腹愛將孫得功,分率三路大軍,增援西平堡。


    努爾哈赤最擅長的,就是圍點打援。


    所以明軍的救援,早在他意料之中。


    但在他意料之外的,是明軍的戰鬥力。


    總兵劉渠、祁秉忠率軍出戰,兩位司令十分勇猛,親自上陣,竟然打得後金軍隊連連敗退,於是,作為預備隊的孫得功上陣了。


    按照原先的想法,孫得功上來,是為了加強力量,可沒想到的是,這位兄弟剛上陣,卻當即潰敗,驚慌之餘,孫大將還高聲喊了一嗓子:"兵敗了!兵敗了!"您都兵敗了,那還打什麽?後金軍隨即大舉攻擊,明軍大敗,劉渠陣亡,祁秉忠負傷而死,孫得功逃走,所屬數萬明軍全軍覆沒。


    現在,在努爾哈赤麵前的,是無助、毫無遮擋的西平堡。


    羅一貫很清楚,他的城池已被團團包圍,不會再有援兵,不會再有希望,對於勝利,他已無能為力。


    但他仍然決定堅守,因為他認為,自己有這個責任。


    正月二十二日,努爾哈赤集結所屬五萬人,發動總攻。


    羅一貫率三千守軍,拚死守城抵抗。


    [1428]雙方激戰一天,後金軍以近二十倍的兵力優勢,發起了無數次進攻,卻無數次敗退,敗退在孤獨卻堅定的羅一貫眼前。


    明軍憑借城堡大量殺傷敵軍,後金損失慘重,毫無進展,隻得圍住城池,停止進攻。


    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城頭突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沒有了呐喊,沒有了殺聲。


    因為城內的士兵,已經放出了最後一支弓箭,發射了最後一發火炮。


    在這最後的時刻,羅一貫站在城頭,向著京城的方向,行叩拜禮,說出了他的遺言:"臣力竭矣!"然後,他自刎而死。


    這是努爾哈赤自起兵以來,損失空前慘重的一戰,據史料記載,和西平堡三千守軍一同陣亡的,有近七千名後金軍。


    羅一貫盡到了自己的職責,王化貞也準備這樣做。


    得知西平堡失陷後,他連夜督促加強防守,並對逃回來的孫得功既往不咎,鼓勵守城將士眾誌成城,擊退後金軍隊。


    然後,他就去睡覺了。


    王化貞不是個怕事的人,當年遼陽失守,他無兵無將都敢堅守,現在手上有幾萬人,自然敢睡覺。


    但還沒等他睡著,就聽見了隨從的大叫:"快跑!"王化貞跑出臥房。


    他看見無數百姓和士兵丟棄行李兵器,奪路而逃,原本安靜祥和的廣寧城,已是一片混亂,徹底的混亂。


    而此時的城外,並沒有努爾哈赤,也沒有後金軍,一個都沒有。


    這莫名其妙的一切,起源於兩個月前的一個決定。


    王化貞不是白癡,他很清楚努爾哈赤的實力,在那次談話中,他之所以告訴熊廷弼,說六萬人一舉蕩平,是因為他已找到了努爾哈赤的弱點。


    這個弱點,叫做李永芳。


    李永芳是明朝叛將,算這一帶的頭蛇,許多明軍將領跟他都有交情,畢竟還是同胞兄弟,所以在王化貞看來,這是一個可以爭取的人。


    於是,他派出了心腹孫得功,前往敵營,勸降李永芳。


    幾天後,孫得功回報,李永芳深明大義,表示願意歸順,在進攻時作為內應。


    王化貞十分高興。


    兩個月後,孫得功西平堡戰敗,驚慌之下,大喊34;兵敗",導致兵敗。


    是的,你的猜測很正確,孫得功是故意的,他是個叛徒。


    [1429]孫得功去勸降李永芳,卻被李永芳勸降,原因很簡單,不是什麽忠誠、愛國、民族、大同之類的話,隻是他出價更高。


    為了招降李永芳,努爾哈赤送了一個孫女,一個駙馬(額駙)的頭銜,還有無數金銀財寶,很明顯,王化貞出不起這個價。


    努爾哈赤從來不做賠本買賣,他得到了極為豐厚的回報。


    孫得功幫他搞垮了明朝的援軍,但這還不夠,這位誓把無恥進行到底的敗類,決定送一份更大的禮物給努爾哈赤——廣寧城。


    因為自信的王化貞,將城池的防守任務交給了他。


    接下來的事順理成章,從被窩裏爬起來的王大人慌不擇路,派人去找馬,準備逃走,可是沒想到,孫心腹實在太摳門,連馬都弄走了,搞得王大人隻找到了幾頭駱駝,最後,他隻能騎著駱駝跑路。


    還好,那天晚上,孫心腹忙著帶領叛軍搗亂,沒顧上逃跑的王巡撫,否則以他的覺悟,拿王大人的腦袋去找努爾哈赤換個孫女,也是不奇怪的。


    第二天,失意的王巡撫在逃走的路上,遇到了一個讓他更為失意的人。


    熊廷弼用實際行動證明,他不是一個慈悲的人,至少不會放過落水狗。


    當王巡撫痛哭流涕,反複檢討錯誤時,他用一句話表示了他的同情:"六萬大軍一舉蕩平?現在如何?"王化貞倒還算認賬,關鍵時刻,也不跟熊廷弼吵,隻是提出,現在應派兵,堅守下一道防線——寧遠。


    這是一個十分明智的判斷,可是熊大人得理不饒人,還沒完了:"現在這個時候,誰肯幫你守城?晚了!趕緊掩護百姓和士兵入關,就足夠了!"這句話的潛台詞是,當初不聽我的,現在我也不聽你的。


    事情到這份上,就沒什麽可說的了,作為喪家犬,王化貞沒有發言權。


    於是,戰局離開了王化貞的掌控,走上了熊廷弼的軌道。


    從王化貞到熊廷弼,從掌控到軌道,這是一個有趣的變化。


    變化的前後有很多不同點,也有一個共同點:都是錯誤的。


    雖然敵情十分緊急,城池空虛,但此時明軍主力尚存,若堅定守住,估計也沒什麽問題。


    可是熊先生來了牛脾氣,不由分說,寧遠也不守了,把遼東的幾十萬軍民全部撤回關(山海關)內,放棄了所有據點。


    [1430]熊大人沒有意識到,他已經做到了無數敵人、無數漢奸、無數叛徒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情,因為事實上,他已放棄整個遼東。


    自明朝開國以來,穩固統治兩百餘年的遼東,就這麽丟了。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熊廷弼都沒有理由、沒有借口、沒有道理這樣做。


    但是他做了。


    我認為,他是為了一口氣。


    當初不聽我的話,現在看你怎麽辦?就是這口氣,最後要了他的命。


    率領幾十萬軍民,成功撤退的兩位仁兄終於回京了,明朝政府對他們倆的處理,是相當一視同仁的——撤職查辦。


    無論誰對誰錯,你們把朝廷在遼東的本錢丟得精光,還有臉回來?這個黑鍋你們不背,誰背?當然,最後處理結果還是略有不同,熊大人因為脾氣不好,得罪人多,三年後(天啟五年)就被幹掉了。


    相對而言,王大人由於關係硬,人緣好,又多活了七年,崇禎五年才正式注銷戶口。


    對於此事,許多史書都說,王化貞死得該,熊廷弼死得冤。


    前者我同意,後者,我保留意見。


    事實上,直到王化貞逃走後的第三天,努爾哈赤才向廣寧進發,他沒有想到,明軍竟然真的不戰而逃,而且以他的兵力,並不足以占據遼東。


    然而當他到達廣寧,接受孫得功投降之時,才發現,整個遼東,已經沒有敵人。


    因為慷慨的熊蠻子,已把這片廣闊的土毫無保留交給了他。


    白給的東西不能不要,於是在大肆搶掠之後,他率軍向新的目標前進——山海關。


    可是走到半路,他發現自己的算盤打錯了。


    因為熊蠻子交給他的,不是遼東,而是一個空白的遼東。


    為保證不讓敵人搶走一粒糧,熊先生幹得相當徹底,房子燒掉,水井埋掉,百姓撤走,基本上保證了千裏無雞鳴,萬裏無人煙。


    要這麽玩,努爾哈赤先生就不幹了,他辛苦奔波,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搶東西,您把東西都搬走了,我還去幹嘛?而且從廣寧到山海關,幾百裏路空無一人,很多堅固的據點都無人看守,別說搶劫,連打仗的機會都沒有。


    於是,當軍隊行進到一個明軍據點附近時,努爾哈赤決定:無論這些方有多廣袤,無論這些據點有多重要,都不要了,撤退。


    努爾哈赤離開了這裏,踏上了歸途,但他不會想到,自己已經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因為四年之後,他將再次回到這裏,並為爭奪這個他曾輕易放棄的小方,失去所有的一切。


    這個他半途折返的點,叫做寧遠。


    明朝的那些事兒跳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的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當年明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當年明月並收藏明朝的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