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4371440[1437]正因為關係緊,後台硬,孫老師的仕途走得很快,近似於飛,一年時間,他就從五品小官,升任兵部尚書,進入內閣,成為東閣大學士。
所以,當那封打小報告的信送上來後,天啟才會找到孫承宗,征詢他的意見。
可孫承宗同誌的回答,卻出乎皇帝的意料:"我也不知如何決斷。
"幸好後麵還有一句:"讓我去看看吧。
"天啟二年(122),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孫承宗來到山海關。
孫承宗並不了解王在晉,但到山海關和八裏鋪轉了一圈後,他對王大人便有了一個直觀且清晰的判斷——這人是個白癡。
他隨即找來了王在晉,開始了一段在曆史上極其有名的談話。
在談話的開頭,氣氛是和諧的,孫承宗的語氣非常客氣:"你的新城建成之後,是要把舊城的四萬軍隊拉過來駐守嗎?"王在晉本以為孫大人是來找麻煩的,沒想到如此友善,當即回答:"不是的,我打算再調集四萬人來守城。
"但王大人並不知道,孫先生是當過老師的人,對笨人從不一棍子打死,總是慢慢折騰:"照你這麽說,方圓八裏之內,就有八萬守軍了,是嗎?"王大人還沒回過味來,高興答應了一聲:"是的,沒錯啊。
"於是,張老師算帳的時候到了:"隻有八裏,竟然有八萬守軍?你把新城修在舊城前麵,那舊城前麵的雷、絆馬坑,你打算讓我們自己人去趟嗎?!""新城離舊城這麽近,如果新城守得住,還要舊城幹什麽?!""如果新城守不住,四萬守軍敗退到舊城城下,你是準備開門讓他們進來,還是閉關守城,看著他們死絕?!"王大人估計被打懵了,半天沒言語,想了半天,才憋出來一句話:"當然不能開門,但可以讓他們從關外的三道關進來,此外,我還在山上建好了三座軍寨,接應敗退的部隊。
"這麽蠢的孩子,估計孫老師還沒見過,所以他真的發火了:"仗還沒打,你就準備接應敗軍?不是讓他們打敗仗嗎?而且我軍可以進入軍寨,敵軍就不能進嗎?現在局勢如此危急,不想著恢複國土,隻想著躲在關內,京城永無寧日!"王同學徹底無語了。
[1438]事實證明,孫老師是對的,如果新關被攻破,舊關必定難保,因兩隻隔八裏,逃兵無路可逃,隻能往關裏跑,到時逃兵當先鋒,努爾哈赤當後隊,不用打,靠擠,就能把門擠破。
這充分說明,想出此計劃的王在晉,是個不折不扣的蠢貨。
但聰明的孫老師,似乎也不是什麽善類,他沒有幫助遲鈍生王在晉的耐心,當即給他的另一個學生——皇帝陛下寫了封信,直接把王經略調往南京養老去了。
趕走王在晉後,孫承宗想起了那封信,便向身邊人吩咐了這樣一件事:"把那個寫信批駁王在晉的人叫來。
"很快,他就見到了那個打上級小報告的人,他與此人徹夜長談,一見如故,感佩於這個人的才華、勇氣和資質。
這是無爭議的民族英雄孫承宗,與有爭議的民族英雄袁崇煥的第一次見麵。
孫承宗非常欣賞袁崇煥,他堅信,這是一個必將震撼天下的人物,雖然當時的袁先生,隻不過是個正五品兵備僉事。
事實上,王在晉並不是袁崇煥的敵人,相反,他一直很喜歡袁崇煥,還對其信任有加,但袁崇煥仍然打了他的小報告,且毫不猶豫。
對於這個疑問,袁崇煥的回答十分簡單:"因為他的判斷是錯的,八裏鋪不能守住山海關。
"於是孫承宗問出了第二個問題:"你認為,應該選擇哪裏?"袁崇煥回答,隻有一個選擇。
然後,他的手指向了那個唯一的點——寧遠。
寧遠,即今遼寧興城,位居遼西走廊中央,距山海關二百餘裏,是遼西的重要據點,位置非常險要。
雖然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寧遠很重要,很險要,但幾乎所有的人也都認為,堅守寧遠,是一個愚蠢的決定。
因為當時的明朝,已經丟失了整個遼東,手中僅存的隻有山海關,關外都是敵人,跑出二百多裏,到敵人前方去開辟根據,主動深陷重圍,讓敵人圍著打,這不是勇敢,是缺心眼。
我原先也不明白,後來我去了一趟寧遠,明白了。
寧遠是一座既不大,也不起眼的城市,但當我登上城樓,看到四周形的時候,才終於確定,這是個注定讓努爾哈赤先生欲哭無淚的方。
因為它的四周三麵環山,還有一麵,是海。
[1439]說寧遠是山區,其實也不誇張。
它的東邊是首山,西邊是窟窿山,中間的道路很窄,是個典型的關門打狗形,努爾哈赤先生要從北麵進攻這裏,是很辛苦的。
當然了,有人會說,既然難走,那不走總行了吧。
很可惜,雖然走這裏很讓人惡心,但不惡心是不行的,因為遼東雖大,要進攻山海關,必須從這裏走。
此路不通讓人苦惱,再加個別無他路,就隻能去撞牆了。
是的,還會有人說,遼東都丟了,這裏隻是孤城,努爾哈赤占有優勢,兵力很強,動員個幾萬人把城團團圍住,光是圍城,就能把人餓死。
這是一個理論上可行的方案,僅僅是理論。
如果努爾哈赤先生這樣做了,那麽我可以肯定,最先被拖垮的一定是他自己。
因為寧遠最讓人絕望的方,並不是山,而是海。
明朝為征戰遼東,在山東登州區修建了倉庫,如遇敵軍圍城,船隊就能將糧食裝備源源不斷送到沿海區,當然也包括寧遠。
而努爾哈赤先生,隻能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的發生,要知道,他的軍隊裏,沒有海軍這個兵種。
更為重要的是,距離寧遠不遠的方,有個覺華島,在島上有明軍的後勤倉庫,可以隨時支援寧遠。
之所以把倉庫建在島上,原因很簡單,明朝人都知道,後金沒有海軍,沒有翅膀,飛不過來。
但有些事,是說不準的。
上個月,我從寧遠坐船,前往覺華島(現名**島),才發現,原來所謂不遠,也挺遠,海上走了半個多鍾頭才到。
上岸之後,寧遠就隻能眺望了,於是,我問了當人一個問題:你們離陸這麽遠,生活用品用船運很麻煩吧。
他回答:我們也用汽車拉,不麻煩。
然後補充一句:冬天,海麵會結冰。
我又問:這麽寬的海麵(我估算了一下,大概有近十公裏),都能凍住嗎?他回答:一般情況下,凍不住接著還是補充:去年,凍住了。
去年,是2007年,冬天很冷。
於是,我想起了三百八十一年前,發生在這裏的那場驚天動的戰爭,我知道,那一年的冬天,也很冷。
學生孫承宗接受了袁崇煥的意見,他決定,在寧遠築城。
築城的重任,他交給了袁崇煥。
但要準備即將到來的戰爭,這些還遠遠不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孫承宗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練兵。
[1440]當時他手下的士兵,總數有七萬多人,數字挺大,但也就是個數,一查才發現,有上萬人壓根沒有,都是空額,工資全讓老領導們拿走了。
這是假人,留下來的真人也不頂用,很多兵都是老兵油子,領餉時帶頭衝,打仗時帶頭跑,特別是關內某些方的兵,據說逃跑時的速度,敵人騎馬都趕不上。
對於這批人,孫承宗用一個字就都打發了:滾。
他遣散了上萬名撤退先鋒,因為他已經找到了一個極具戰鬥力的群體——難民。
難民,就是原本住得好好的人,突然被人趕走,被占了,房子被燒,老婆孩子被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讓這樣的人去參軍打仗,是不需要動員的。
孫承宗從難民中挑選了七千人,編入了自己的軍隊,四年後,他們的仇恨將成為戰勝敵人的力量。
除此之外,他還做了很多事,大致如下:修複大城九,城堡四十五;練兵十一萬,訓練弓弩、火炮手五萬;立軍營十二、水營五、火營二、前鋒後勁營八;造甲胄、軍事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守城的擂石)、鹵盾等數萬具。
另外,拓四百裏;招集遼人四十餘萬,訓練遼兵三萬;屯田五千頃,歲入十五萬兩白銀。
具體細節不知道,看起來確實很多。
應該說,孫承宗所做的這些工作非常重要,但絕不是最重要的。
十七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麽?是人才。
天啟二年(122),孫承宗已經六十歲了,他很清楚,雖然他熟悉戰爭,精通戰爭,有著挽救危局的能力,但他畢竟老了。
為了大明江山,為了百姓的安寧,為了報國的理想,做了一輩子老師的孫承宗決定,收下最後一個學生,並把自己的謀略、戰法、無畏的信念,以及永不放棄希望的勇氣,全部傳授給他。
他很欣慰,因為他已經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袁崇煥。
在他看來,袁崇煥雖然不是武將出身(進士),也沒怎麽打過仗,但這是一個具備卓越軍事天賦的人,能夠在複雜形勢下,作出正確的判斷。
更重要的是,他有著戰死沙場的決心。
因為戰場之上,求生者死,求死者生。
明朝的那些事兒跳至
所以,當那封打小報告的信送上來後,天啟才會找到孫承宗,征詢他的意見。
可孫承宗同誌的回答,卻出乎皇帝的意料:"我也不知如何決斷。
"幸好後麵還有一句:"讓我去看看吧。
"天啟二年(122),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孫承宗來到山海關。
孫承宗並不了解王在晉,但到山海關和八裏鋪轉了一圈後,他對王大人便有了一個直觀且清晰的判斷——這人是個白癡。
他隨即找來了王在晉,開始了一段在曆史上極其有名的談話。
在談話的開頭,氣氛是和諧的,孫承宗的語氣非常客氣:"你的新城建成之後,是要把舊城的四萬軍隊拉過來駐守嗎?"王在晉本以為孫大人是來找麻煩的,沒想到如此友善,當即回答:"不是的,我打算再調集四萬人來守城。
"但王大人並不知道,孫先生是當過老師的人,對笨人從不一棍子打死,總是慢慢折騰:"照你這麽說,方圓八裏之內,就有八萬守軍了,是嗎?"王大人還沒回過味來,高興答應了一聲:"是的,沒錯啊。
"於是,張老師算帳的時候到了:"隻有八裏,竟然有八萬守軍?你把新城修在舊城前麵,那舊城前麵的雷、絆馬坑,你打算讓我們自己人去趟嗎?!""新城離舊城這麽近,如果新城守得住,還要舊城幹什麽?!""如果新城守不住,四萬守軍敗退到舊城城下,你是準備開門讓他們進來,還是閉關守城,看著他們死絕?!"王大人估計被打懵了,半天沒言語,想了半天,才憋出來一句話:"當然不能開門,但可以讓他們從關外的三道關進來,此外,我還在山上建好了三座軍寨,接應敗退的部隊。
"這麽蠢的孩子,估計孫老師還沒見過,所以他真的發火了:"仗還沒打,你就準備接應敗軍?不是讓他們打敗仗嗎?而且我軍可以進入軍寨,敵軍就不能進嗎?現在局勢如此危急,不想著恢複國土,隻想著躲在關內,京城永無寧日!"王同學徹底無語了。
[1438]事實證明,孫老師是對的,如果新關被攻破,舊關必定難保,因兩隻隔八裏,逃兵無路可逃,隻能往關裏跑,到時逃兵當先鋒,努爾哈赤當後隊,不用打,靠擠,就能把門擠破。
這充分說明,想出此計劃的王在晉,是個不折不扣的蠢貨。
但聰明的孫老師,似乎也不是什麽善類,他沒有幫助遲鈍生王在晉的耐心,當即給他的另一個學生——皇帝陛下寫了封信,直接把王經略調往南京養老去了。
趕走王在晉後,孫承宗想起了那封信,便向身邊人吩咐了這樣一件事:"把那個寫信批駁王在晉的人叫來。
"很快,他就見到了那個打上級小報告的人,他與此人徹夜長談,一見如故,感佩於這個人的才華、勇氣和資質。
這是無爭議的民族英雄孫承宗,與有爭議的民族英雄袁崇煥的第一次見麵。
孫承宗非常欣賞袁崇煥,他堅信,這是一個必將震撼天下的人物,雖然當時的袁先生,隻不過是個正五品兵備僉事。
事實上,王在晉並不是袁崇煥的敵人,相反,他一直很喜歡袁崇煥,還對其信任有加,但袁崇煥仍然打了他的小報告,且毫不猶豫。
對於這個疑問,袁崇煥的回答十分簡單:"因為他的判斷是錯的,八裏鋪不能守住山海關。
"於是孫承宗問出了第二個問題:"你認為,應該選擇哪裏?"袁崇煥回答,隻有一個選擇。
然後,他的手指向了那個唯一的點——寧遠。
寧遠,即今遼寧興城,位居遼西走廊中央,距山海關二百餘裏,是遼西的重要據點,位置非常險要。
雖然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寧遠很重要,很險要,但幾乎所有的人也都認為,堅守寧遠,是一個愚蠢的決定。
因為當時的明朝,已經丟失了整個遼東,手中僅存的隻有山海關,關外都是敵人,跑出二百多裏,到敵人前方去開辟根據,主動深陷重圍,讓敵人圍著打,這不是勇敢,是缺心眼。
我原先也不明白,後來我去了一趟寧遠,明白了。
寧遠是一座既不大,也不起眼的城市,但當我登上城樓,看到四周形的時候,才終於確定,這是個注定讓努爾哈赤先生欲哭無淚的方。
因為它的四周三麵環山,還有一麵,是海。
[1439]說寧遠是山區,其實也不誇張。
它的東邊是首山,西邊是窟窿山,中間的道路很窄,是個典型的關門打狗形,努爾哈赤先生要從北麵進攻這裏,是很辛苦的。
當然了,有人會說,既然難走,那不走總行了吧。
很可惜,雖然走這裏很讓人惡心,但不惡心是不行的,因為遼東雖大,要進攻山海關,必須從這裏走。
此路不通讓人苦惱,再加個別無他路,就隻能去撞牆了。
是的,還會有人說,遼東都丟了,這裏隻是孤城,努爾哈赤占有優勢,兵力很強,動員個幾萬人把城團團圍住,光是圍城,就能把人餓死。
這是一個理論上可行的方案,僅僅是理論。
如果努爾哈赤先生這樣做了,那麽我可以肯定,最先被拖垮的一定是他自己。
因為寧遠最讓人絕望的方,並不是山,而是海。
明朝為征戰遼東,在山東登州區修建了倉庫,如遇敵軍圍城,船隊就能將糧食裝備源源不斷送到沿海區,當然也包括寧遠。
而努爾哈赤先生,隻能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的發生,要知道,他的軍隊裏,沒有海軍這個兵種。
更為重要的是,距離寧遠不遠的方,有個覺華島,在島上有明軍的後勤倉庫,可以隨時支援寧遠。
之所以把倉庫建在島上,原因很簡單,明朝人都知道,後金沒有海軍,沒有翅膀,飛不過來。
但有些事,是說不準的。
上個月,我從寧遠坐船,前往覺華島(現名**島),才發現,原來所謂不遠,也挺遠,海上走了半個多鍾頭才到。
上岸之後,寧遠就隻能眺望了,於是,我問了當人一個問題:你們離陸這麽遠,生活用品用船運很麻煩吧。
他回答:我們也用汽車拉,不麻煩。
然後補充一句:冬天,海麵會結冰。
我又問:這麽寬的海麵(我估算了一下,大概有近十公裏),都能凍住嗎?他回答:一般情況下,凍不住接著還是補充:去年,凍住了。
去年,是2007年,冬天很冷。
於是,我想起了三百八十一年前,發生在這裏的那場驚天動的戰爭,我知道,那一年的冬天,也很冷。
學生孫承宗接受了袁崇煥的意見,他決定,在寧遠築城。
築城的重任,他交給了袁崇煥。
但要準備即將到來的戰爭,這些還遠遠不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孫承宗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練兵。
[1440]當時他手下的士兵,總數有七萬多人,數字挺大,但也就是個數,一查才發現,有上萬人壓根沒有,都是空額,工資全讓老領導們拿走了。
這是假人,留下來的真人也不頂用,很多兵都是老兵油子,領餉時帶頭衝,打仗時帶頭跑,特別是關內某些方的兵,據說逃跑時的速度,敵人騎馬都趕不上。
對於這批人,孫承宗用一個字就都打發了:滾。
他遣散了上萬名撤退先鋒,因為他已經找到了一個極具戰鬥力的群體——難民。
難民,就是原本住得好好的人,突然被人趕走,被占了,房子被燒,老婆孩子被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讓這樣的人去參軍打仗,是不需要動員的。
孫承宗從難民中挑選了七千人,編入了自己的軍隊,四年後,他們的仇恨將成為戰勝敵人的力量。
除此之外,他還做了很多事,大致如下:修複大城九,城堡四十五;練兵十一萬,訓練弓弩、火炮手五萬;立軍營十二、水營五、火營二、前鋒後勁營八;造甲胄、軍事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守城的擂石)、鹵盾等數萬具。
另外,拓四百裏;招集遼人四十餘萬,訓練遼兵三萬;屯田五千頃,歲入十五萬兩白銀。
具體細節不知道,看起來確實很多。
應該說,孫承宗所做的這些工作非常重要,但絕不是最重要的。
十七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麽?是人才。
天啟二年(122),孫承宗已經六十歲了,他很清楚,雖然他熟悉戰爭,精通戰爭,有著挽救危局的能力,但他畢竟老了。
為了大明江山,為了百姓的安寧,為了報國的理想,做了一輩子老師的孫承宗決定,收下最後一個學生,並把自己的謀略、戰法、無畏的信念,以及永不放棄希望的勇氣,全部傳授給他。
他很欣慰,因為他已經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袁崇煥。
在他看來,袁崇煥雖然不是武將出身(進士),也沒怎麽打過仗,但這是一個具備卓越軍事天賦的人,能夠在複雜形勢下,作出正確的判斷。
更重要的是,他有著戰死沙場的決心。
因為戰場之上,求生者死,求死者生。
明朝的那些事兒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