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之中,國與國之間互相爭鬥不休,而晉國與齊國也曾爆發過大規模的戰爭,釀成無數慘劇,可謂仇深似海。
不過沒有永恒的敵人,隻有永久的利益,現下北齊如日中天,實力直追天下第一強國南梁,而東晉則逐漸淪為平庸,即便有甘衡那等擎天一柱,但遭受世家門閥百般阻擾掣肘,許多政令無法施行,使得國力難以得到有效的增長,眼下的狀況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戰國四雄中的實力位居最末,但對於其餘諸國,卻依然有壓倒性的優勢。
不怕遠敵,就怕強鄰,齊國與列國皆不接壤,唯獨距離晉國最近,一旦兵出天下,晉國首當其衝。
而齊國如今願主動派使團來與晉結好,也算是了了宇文皇室的一塊心病。
如若齊國有朝一日發兵來襲,晉國有世家門閥之患,到時別說抵禦外敵了,或許內部便先亂了起來,給那些世家門閥可乘之機,宇文皇室的地位岌岌可危。
這也是宇文皇室對大齊來使幾近趨之若鶩的原因,隻要齊晉能夠建交,他就能借齊國的力量,穩定國內局勢,那些世家門閥一旦作亂,他便可請求大齊發兵幫助。
雖然用屁股想,也知道大齊絕不會做賠本的買賣,但隻要能剜除世家門閥之患,宇文琛可以付出除卻皇位以外的任何代價。
斷臂求生,忍一時之痛,隻要活著,就有再次壯大的希望。
這些宇文琛自然是想不到的,他早已失去年輕時的魄力手腕,都是丞相甘衡的建議。
而宇文琛如今雖然變得昏庸了,但對甘衡卻是言聽計從。
因為他雖然昏庸,卻還沒糊塗,知道宇文氏若想坐穩皇位,必須要依靠甘衡。
甘衡不能死。
若甘衡死,那些世家門閥再無忌憚,必反!
……
暗室中,老甘衡耷拉著眼皮,坐在床榻上閉目養神。
他其實可以出去,可他暫時還不能出去。
外麵有無數人想要殺他,若一旦走出去,勢必會迎來刀叉斧鉞加身,死無葬身之地。
回想這輩子,五十歲前籍籍無名,一事無成,五十歲後才突然轉運,聲名鵲起,一躍成為晉國丞相,揮斥方遒,指點江山,風光無兩。
奈何人力有盡,終究不能扭轉乾坤,晉國的世家門閥之患,饒是他也不能從容化解,以至於一代明相,此刻被幽禁於暗室中,名義上是反省思過,實際卻是宇文皇室為了保全於他。
所以在沒有十全的把握破局之前,他還不能出去。
人生大起大落,未來的路亦渺渺不可清晰窺見,也不知道是否平坦,更不知道能否度過眼下這一劫數,甘衡每日便如此刻這般閉目養神,在心中思量前因後果,思量己事、國事、天下事,總而言之,所有能想的,他都想到了。
可至於如何破局,他依舊還是一籌莫展,因為所有方法,他早就已經實驗過了,分化拉攏,打壓捧殺,可惜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不過以往隻是試探性,但如今不同,必得孤注一擲,全力以赴,因為眼下已經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
甘衡並不怕死,他之所以如此耗費心力,隻是為了報答宇文琛的知遇之恩。
從一介普通士子,被拜為一國之相,他對宇文琛無比感激,縱使宇文琛不複年輕時的英明神武,但他亦盡心輔佐,任勞任怨,就算是付出性命,亦在所不惜。
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人生能得一伯樂,還有何遺憾?
其實他本可以與那些世家門閥相安無事,以他的智計,完全可以在世家門閥與皇室間如魚得水,兩不得罪,安然做他的晉國丞相,直到年老退休。
可他不能這麽做,他不能坐視世家門閥愈發壯大而放任不管,若有朝一日宇文氏被推下皇位,他自襯自己便是頭號元凶!
他早就暗暗發誓,即便過程艱難奇險,他也要幫助宇文琛滅掉那些心腹大患,縱使斧鉞加身,死無葬身之地,也無怨無悔!
眼下雖然局勢對他不利,但沒到最後一步,勝負還尤未可知。
他需要這樣一個清幽的環境,去算計,謀劃。
外麵的喧囂,反而會讓思緒陷入一團亂麻。
在這暗室中,他與宇文琛暗中接見過無數次,也將沉澱心境思慮出來的想法,盡數說與宇文琛。
而宇文琛對於他的想法,全都照做不誤。
他人雖被幽禁,但照樣左右著外麵的局勢,隨時能夠走出這裏,給與世家門閥致命一擊。
老甘衡此刻同樣在思索,他在思索大齊使團入京後的種種利害得失。
在聰明人的眼裏,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成為破局的契機。
老甘衡無疑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他自知倘若僅憑皇室之力,決計無法同世家門閥相抗衡,所以這個時候,便得需要借助外力,而大齊於此時此刻進京,隻消好生拉攏算計,那北方齊國,未嚐就沒有可能成為消滅本國世家門閥的助力。
想到此一節,他睜開雙眼,蒼涼歎道:“北齊又怎會甘心為我所用,難啊。”
就在這時,從暗室的後門走進來一位黃袍老者,邊走邊道:“甘相,你又在思慮什麽?”
這老者正是東晉皇帝宇文琛!
甘衡依舊坐在榻上,沒有下榻行大禮。
宇文琛亦不以為意,無比自然的坐在甘衡的榻上,就像是同老友嘮家常一般,說道:“北齊使團已經入城了,你預料的果然沒有半點偏差,世家門閥竟真的想要拿北齊使團作文章,以來對朕耀武揚威。”
甘衡淡然道:“結果呢?”
宇文琛慍怒道:“結果連同整個晉國都被北齊羞辱得體無完膚,那些廢物,晉國的臉都被他們丟盡了!”
甘衡說道:“陛下莫惱,北齊使團的主使陸沉,據說是不世出的人物,世家門閥刁難他,必會惹得他的厭惡之心,到時與陛下同仇敵愾,事情就要好辦多了。”
不過沒有永恒的敵人,隻有永久的利益,現下北齊如日中天,實力直追天下第一強國南梁,而東晉則逐漸淪為平庸,即便有甘衡那等擎天一柱,但遭受世家門閥百般阻擾掣肘,許多政令無法施行,使得國力難以得到有效的增長,眼下的狀況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戰國四雄中的實力位居最末,但對於其餘諸國,卻依然有壓倒性的優勢。
不怕遠敵,就怕強鄰,齊國與列國皆不接壤,唯獨距離晉國最近,一旦兵出天下,晉國首當其衝。
而齊國如今願主動派使團來與晉結好,也算是了了宇文皇室的一塊心病。
如若齊國有朝一日發兵來襲,晉國有世家門閥之患,到時別說抵禦外敵了,或許內部便先亂了起來,給那些世家門閥可乘之機,宇文皇室的地位岌岌可危。
這也是宇文皇室對大齊來使幾近趨之若鶩的原因,隻要齊晉能夠建交,他就能借齊國的力量,穩定國內局勢,那些世家門閥一旦作亂,他便可請求大齊發兵幫助。
雖然用屁股想,也知道大齊絕不會做賠本的買賣,但隻要能剜除世家門閥之患,宇文琛可以付出除卻皇位以外的任何代價。
斷臂求生,忍一時之痛,隻要活著,就有再次壯大的希望。
這些宇文琛自然是想不到的,他早已失去年輕時的魄力手腕,都是丞相甘衡的建議。
而宇文琛如今雖然變得昏庸了,但對甘衡卻是言聽計從。
因為他雖然昏庸,卻還沒糊塗,知道宇文氏若想坐穩皇位,必須要依靠甘衡。
甘衡不能死。
若甘衡死,那些世家門閥再無忌憚,必反!
……
暗室中,老甘衡耷拉著眼皮,坐在床榻上閉目養神。
他其實可以出去,可他暫時還不能出去。
外麵有無數人想要殺他,若一旦走出去,勢必會迎來刀叉斧鉞加身,死無葬身之地。
回想這輩子,五十歲前籍籍無名,一事無成,五十歲後才突然轉運,聲名鵲起,一躍成為晉國丞相,揮斥方遒,指點江山,風光無兩。
奈何人力有盡,終究不能扭轉乾坤,晉國的世家門閥之患,饒是他也不能從容化解,以至於一代明相,此刻被幽禁於暗室中,名義上是反省思過,實際卻是宇文皇室為了保全於他。
所以在沒有十全的把握破局之前,他還不能出去。
人生大起大落,未來的路亦渺渺不可清晰窺見,也不知道是否平坦,更不知道能否度過眼下這一劫數,甘衡每日便如此刻這般閉目養神,在心中思量前因後果,思量己事、國事、天下事,總而言之,所有能想的,他都想到了。
可至於如何破局,他依舊還是一籌莫展,因為所有方法,他早就已經實驗過了,分化拉攏,打壓捧殺,可惜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不過以往隻是試探性,但如今不同,必得孤注一擲,全力以赴,因為眼下已經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
甘衡並不怕死,他之所以如此耗費心力,隻是為了報答宇文琛的知遇之恩。
從一介普通士子,被拜為一國之相,他對宇文琛無比感激,縱使宇文琛不複年輕時的英明神武,但他亦盡心輔佐,任勞任怨,就算是付出性命,亦在所不惜。
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人生能得一伯樂,還有何遺憾?
其實他本可以與那些世家門閥相安無事,以他的智計,完全可以在世家門閥與皇室間如魚得水,兩不得罪,安然做他的晉國丞相,直到年老退休。
可他不能這麽做,他不能坐視世家門閥愈發壯大而放任不管,若有朝一日宇文氏被推下皇位,他自襯自己便是頭號元凶!
他早就暗暗發誓,即便過程艱難奇險,他也要幫助宇文琛滅掉那些心腹大患,縱使斧鉞加身,死無葬身之地,也無怨無悔!
眼下雖然局勢對他不利,但沒到最後一步,勝負還尤未可知。
他需要這樣一個清幽的環境,去算計,謀劃。
外麵的喧囂,反而會讓思緒陷入一團亂麻。
在這暗室中,他與宇文琛暗中接見過無數次,也將沉澱心境思慮出來的想法,盡數說與宇文琛。
而宇文琛對於他的想法,全都照做不誤。
他人雖被幽禁,但照樣左右著外麵的局勢,隨時能夠走出這裏,給與世家門閥致命一擊。
老甘衡此刻同樣在思索,他在思索大齊使團入京後的種種利害得失。
在聰明人的眼裏,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成為破局的契機。
老甘衡無疑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他自知倘若僅憑皇室之力,決計無法同世家門閥相抗衡,所以這個時候,便得需要借助外力,而大齊於此時此刻進京,隻消好生拉攏算計,那北方齊國,未嚐就沒有可能成為消滅本國世家門閥的助力。
想到此一節,他睜開雙眼,蒼涼歎道:“北齊又怎會甘心為我所用,難啊。”
就在這時,從暗室的後門走進來一位黃袍老者,邊走邊道:“甘相,你又在思慮什麽?”
這老者正是東晉皇帝宇文琛!
甘衡依舊坐在榻上,沒有下榻行大禮。
宇文琛亦不以為意,無比自然的坐在甘衡的榻上,就像是同老友嘮家常一般,說道:“北齊使團已經入城了,你預料的果然沒有半點偏差,世家門閥竟真的想要拿北齊使團作文章,以來對朕耀武揚威。”
甘衡淡然道:“結果呢?”
宇文琛慍怒道:“結果連同整個晉國都被北齊羞辱得體無完膚,那些廢物,晉國的臉都被他們丟盡了!”
甘衡說道:“陛下莫惱,北齊使團的主使陸沉,據說是不世出的人物,世家門閥刁難他,必會惹得他的厭惡之心,到時與陛下同仇敵愾,事情就要好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