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城南門,此時呼聲震天,百姓聚集在城門處,恭候著新任幽州刺史的到來。
“劉使君來了!是劉使君來了!”
“太好了!這真是太好了啊!”
劉虞在北地的威信很高,因此百姓聽聞他再次擔任幽州刺史,無不夾道歡迎,拍手叫好。
家世顯赫無比的劉虞,和劉備這種已經落魄的宗室不同,他所在的宗室分支,更為接近大漢帝國的權力中樞。
劉虞的祖父劉嘉曾任光祿勳,劉虞的父親劉舒曾任丹陽太守,家族中人累世為官,擁有的政治人脈無比深厚。
而因為家學淵源之故,劉虞自幼便接受最為頂級的儒學教育,通曉《五經》,成年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舉孝廉,任曹吏,人生順風順水,官路亨通,從郡吏一直做到幽州刺史,也隻不過隻花了他十年的時間而已。
三十歲的封疆大吏,權力之大,地位之高,遍數朝野也找不出幾個能與他相提並論。
若非與皇帝劉宏政見不合,遭到罷免,他現在恐怕都能夠格位列九卿了。
要知道劉虞任幽州刺史期間,他在鮮卑、烏桓、夫餘、濊貊等外族間都享有極為崇高的威望,北方胡人隨時朝貢,不敢侵擾,幽州百姓也皆傳唱歌謠讚頌劉虞的功德。
正是在這種種的考量之下,曾經暗中打壓劉虞的皇帝劉宏,亦不得不重新啟用這位偏向士族的宗室大臣,隻希望他能盡快平複幽州的叛亂。
刺史官邸,漁陽太守趙桓,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以及護烏桓校尉箕稠等人,濟濟一堂,躬身行禮:“見過使君。”
“免禮,諸君請入座吧。”
“謝過使君。”
眾人拱手作揖後,才各自入席。
從洛陽一路追隨劉虞抵達薊城的中郎將孟益,則是一言不發,坐在角落裏暗中觀察著眾人的一舉一動。
朝廷要平幽州之亂,文以劉虞為主,可真正要統帥兵馬作戰的,卻是他孟益。
故地重遊,看著熟悉的刺史官邸,劉虞心中感慨良多:“人生總是有太多的意外,當初我因為一個意外而離開,現在我又因為一個意外而回來。”
坐上了主座,劉虞心中思緒翻湧。
身下這個他曾經坐過無數次的位置,如今已經有了不少的變化,卻又讓他如此的熟悉。
就是在這裏,他第一次體會到了大權在握的滋味,那種主宰上百萬軍民命運的感覺,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美妙。
但是後來,因為皇帝的猜忌,因為情勢的逼迫,他失去了手中權力,黯然離場。
先被罷免,又被拔擢,一路兜兜轉轉,最終還是回到了幽州,再次掌握了他曾經擁有過的權力。
失而複得的感覺,讓他心情複雜。
不過劉虞心知現在絕非感慨的時候,主賓落座之後,他便率先開口:“現在情勢如何了?”
箕稠身為護烏桓校尉,是幽州軍事行動的主導者,因此劉虞的這個問題,需要他來回答。
而在場所有人的目光,也盡數匯聚在箕稠的身上。
箕稠已經得知了前線戰報,此時雖然心情振奮,卻也強行按耐住了沸騰的喜悅,維持著他作為士人的優雅,故作矜持說道:“使君還請放心,黑騎軍破丘力居於玄水,白馬義從攻占柳城,叛賊羽翼已失,現成孤軍之勢,要擒要殺,使君一言可決。”
“甕中捉鱉,很好。”
得知這個好消息,劉虞臉上卻並未露出喜色,隻是不輕不重地誇讚了一聲,隨後又問道:“聽聞本次作戰之中,有兩人表現最為出眾?”
“是,漁陽梁錚,遼西公孫瓚,此兩人皆是良將,若無他們率眾殺敵,叛亂恐怕不會這麽快就能結束。”
提及此事,箕稠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他雖然對梁錚的觀感非常惡劣,每次見麵都恨不得上前給他幾個大耳刮子,可卻也佩服他的本事能耐。
倒是趙桓,因為侄子趙熠之死而一直懷恨在心,眼下當著劉虞的麵,可算是找到報複的機會了,當即跳出來打梁錚的小報告:“公孫伯圭也就罷了,梁錚此子飛揚跋扈,目中無人,在挫敗三郡烏桓主力之後便駐足不前,其心可誅。現在他收容了七郡胡兵,擁數萬之眾,還私築城池,這分明是野心昭然!還請使君盡早處置,遲恐生變!”
“什麽?”
“竟有此事!”
一時間,大廳之內,眾人議論紛紛,仿佛天要塌下來一般。
但實際上,能夠坐到他們這種位置的人,全都是人精。
趙桓與梁錚的事情也不是什麽秘密,他們之所以裝作慌張的模樣,不過是表明態度。
畢竟梁錚的舉動確實太犯忌諱了,朝廷若怪罪下來,他們可不想牽扯其中,受到不必要的牽連。
劉虞深諳為官之道,也明白這是底下的人演給他看的。
但做官嘛,拚的是演技,講的是利益。
梁錚是不是做錯了事,其實劉虞一點也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處置與不處置,哪一個選擇能夠為自己帶來更大的利益。
一念及此,劉虞的目光便不落痕跡地瞥向坐在一旁的魏攸,而後者則是暗暗朝他搖了搖頭。
<a id="wzsy" href="http://www.lingdiankanshu.com">lingdiankanshu.com</a>
魏攸官至刺史府東曹掾,一向很有智計,被劉虞倚為左膀右臂。
對於魏攸的意見,劉虞非常重視,當下便立刻有了決定。
隻見劉虞對趙桓說道:“現在幽州戰火未熄,無數的百姓流離失所,一切還要以大局為重。若你拿不出有效的證據,此事便暫壓不提。”
“使君英明!”
“有使君坐鎮,真是幽州之福,是吾等之幸啊!”
劉虞開了口,周圍的人自然明白要如何站隊。
唯有趙桓依舊忿忿不平,卻又毫無辦法,隻能在心中憤怒咆哮:“梁錚,就讓你暫時多活一陣,此仇不報,我桂陽趙氏,絕不會善罷甘休!”
飲宴直至深夜,方才結束。
劉虞卻來不及休息,便將手下魏攸和齊周兩人,叫至書房商議對策:“對於眼下的情勢,我想知道你們的看法。”
魏攸心有定計,當即開口說道:“梁錚,公孫瓚,此二人者,強兵在手,不可輕動,雖成威脅,卻也須要徐徐圖之。而最好的結果,便是將他們都收為己用。”
劉虞無奈:“此事我亦知也,然如今幽州凋敝,府庫空虛,已無再戰之力。我入幽州,朝廷雖派出孟益隨行,但中郎將一職不過虛銜,除了隨行的護衛,他的手上,根本沒有可以調動的兵馬。想要折服驕悍之將,談何容易?”
主弱臣強,曆來都是大忌。
劉虞深當然明白,想要安穩局勢,掌控幽州,他最先要握住的,就是幽州的兵權。
可想得到沒用,要做得到才行。
魏攸蹙眉沉思,隨即一字一頓,語氣篤定地說道:“使君放心,我有計策,可解眼前困局。”
“劉使君來了!是劉使君來了!”
“太好了!這真是太好了啊!”
劉虞在北地的威信很高,因此百姓聽聞他再次擔任幽州刺史,無不夾道歡迎,拍手叫好。
家世顯赫無比的劉虞,和劉備這種已經落魄的宗室不同,他所在的宗室分支,更為接近大漢帝國的權力中樞。
劉虞的祖父劉嘉曾任光祿勳,劉虞的父親劉舒曾任丹陽太守,家族中人累世為官,擁有的政治人脈無比深厚。
而因為家學淵源之故,劉虞自幼便接受最為頂級的儒學教育,通曉《五經》,成年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舉孝廉,任曹吏,人生順風順水,官路亨通,從郡吏一直做到幽州刺史,也隻不過隻花了他十年的時間而已。
三十歲的封疆大吏,權力之大,地位之高,遍數朝野也找不出幾個能與他相提並論。
若非與皇帝劉宏政見不合,遭到罷免,他現在恐怕都能夠格位列九卿了。
要知道劉虞任幽州刺史期間,他在鮮卑、烏桓、夫餘、濊貊等外族間都享有極為崇高的威望,北方胡人隨時朝貢,不敢侵擾,幽州百姓也皆傳唱歌謠讚頌劉虞的功德。
正是在這種種的考量之下,曾經暗中打壓劉虞的皇帝劉宏,亦不得不重新啟用這位偏向士族的宗室大臣,隻希望他能盡快平複幽州的叛亂。
刺史官邸,漁陽太守趙桓,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以及護烏桓校尉箕稠等人,濟濟一堂,躬身行禮:“見過使君。”
“免禮,諸君請入座吧。”
“謝過使君。”
眾人拱手作揖後,才各自入席。
從洛陽一路追隨劉虞抵達薊城的中郎將孟益,則是一言不發,坐在角落裏暗中觀察著眾人的一舉一動。
朝廷要平幽州之亂,文以劉虞為主,可真正要統帥兵馬作戰的,卻是他孟益。
故地重遊,看著熟悉的刺史官邸,劉虞心中感慨良多:“人生總是有太多的意外,當初我因為一個意外而離開,現在我又因為一個意外而回來。”
坐上了主座,劉虞心中思緒翻湧。
身下這個他曾經坐過無數次的位置,如今已經有了不少的變化,卻又讓他如此的熟悉。
就是在這裏,他第一次體會到了大權在握的滋味,那種主宰上百萬軍民命運的感覺,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美妙。
但是後來,因為皇帝的猜忌,因為情勢的逼迫,他失去了手中權力,黯然離場。
先被罷免,又被拔擢,一路兜兜轉轉,最終還是回到了幽州,再次掌握了他曾經擁有過的權力。
失而複得的感覺,讓他心情複雜。
不過劉虞心知現在絕非感慨的時候,主賓落座之後,他便率先開口:“現在情勢如何了?”
箕稠身為護烏桓校尉,是幽州軍事行動的主導者,因此劉虞的這個問題,需要他來回答。
而在場所有人的目光,也盡數匯聚在箕稠的身上。
箕稠已經得知了前線戰報,此時雖然心情振奮,卻也強行按耐住了沸騰的喜悅,維持著他作為士人的優雅,故作矜持說道:“使君還請放心,黑騎軍破丘力居於玄水,白馬義從攻占柳城,叛賊羽翼已失,現成孤軍之勢,要擒要殺,使君一言可決。”
“甕中捉鱉,很好。”
得知這個好消息,劉虞臉上卻並未露出喜色,隻是不輕不重地誇讚了一聲,隨後又問道:“聽聞本次作戰之中,有兩人表現最為出眾?”
“是,漁陽梁錚,遼西公孫瓚,此兩人皆是良將,若無他們率眾殺敵,叛亂恐怕不會這麽快就能結束。”
提及此事,箕稠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他雖然對梁錚的觀感非常惡劣,每次見麵都恨不得上前給他幾個大耳刮子,可卻也佩服他的本事能耐。
倒是趙桓,因為侄子趙熠之死而一直懷恨在心,眼下當著劉虞的麵,可算是找到報複的機會了,當即跳出來打梁錚的小報告:“公孫伯圭也就罷了,梁錚此子飛揚跋扈,目中無人,在挫敗三郡烏桓主力之後便駐足不前,其心可誅。現在他收容了七郡胡兵,擁數萬之眾,還私築城池,這分明是野心昭然!還請使君盡早處置,遲恐生變!”
“什麽?”
“竟有此事!”
一時間,大廳之內,眾人議論紛紛,仿佛天要塌下來一般。
但實際上,能夠坐到他們這種位置的人,全都是人精。
趙桓與梁錚的事情也不是什麽秘密,他們之所以裝作慌張的模樣,不過是表明態度。
畢竟梁錚的舉動確實太犯忌諱了,朝廷若怪罪下來,他們可不想牽扯其中,受到不必要的牽連。
劉虞深諳為官之道,也明白這是底下的人演給他看的。
但做官嘛,拚的是演技,講的是利益。
梁錚是不是做錯了事,其實劉虞一點也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處置與不處置,哪一個選擇能夠為自己帶來更大的利益。
一念及此,劉虞的目光便不落痕跡地瞥向坐在一旁的魏攸,而後者則是暗暗朝他搖了搖頭。
<a id="wzsy" href="http://www.lingdiankanshu.com">lingdiankanshu.com</a>
魏攸官至刺史府東曹掾,一向很有智計,被劉虞倚為左膀右臂。
對於魏攸的意見,劉虞非常重視,當下便立刻有了決定。
隻見劉虞對趙桓說道:“現在幽州戰火未熄,無數的百姓流離失所,一切還要以大局為重。若你拿不出有效的證據,此事便暫壓不提。”
“使君英明!”
“有使君坐鎮,真是幽州之福,是吾等之幸啊!”
劉虞開了口,周圍的人自然明白要如何站隊。
唯有趙桓依舊忿忿不平,卻又毫無辦法,隻能在心中憤怒咆哮:“梁錚,就讓你暫時多活一陣,此仇不報,我桂陽趙氏,絕不會善罷甘休!”
飲宴直至深夜,方才結束。
劉虞卻來不及休息,便將手下魏攸和齊周兩人,叫至書房商議對策:“對於眼下的情勢,我想知道你們的看法。”
魏攸心有定計,當即開口說道:“梁錚,公孫瓚,此二人者,強兵在手,不可輕動,雖成威脅,卻也須要徐徐圖之。而最好的結果,便是將他們都收為己用。”
劉虞無奈:“此事我亦知也,然如今幽州凋敝,府庫空虛,已無再戰之力。我入幽州,朝廷雖派出孟益隨行,但中郎將一職不過虛銜,除了隨行的護衛,他的手上,根本沒有可以調動的兵馬。想要折服驕悍之將,談何容易?”
主弱臣強,曆來都是大忌。
劉虞深當然明白,想要安穩局勢,掌控幽州,他最先要握住的,就是幽州的兵權。
可想得到沒用,要做得到才行。
魏攸蹙眉沉思,隨即一字一頓,語氣篤定地說道:“使君放心,我有計策,可解眼前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