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身量修長,麵容清秀,高冠鮮衣,腰上佩戴著香囊玉環,打扮得頗為華貴,隻是舉手投足之間透著一股盛氣淩人、專橫跋扈的紈絝子弟作派,這便是京畿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李會李公子。
李會顯然是店裏的常客,他大搖大擺地走進來,看到櫃台上還沒來得及放回十錦槅子的端硯,一個個拿起來裝模作樣地鑒別著,又隨手往旁邊一扔,絲毫沒有心疼這些上等的珍品。
夥計眼見著這位李公子傲慢無禮的舉止,聽著端硯摔在櫃台上發出的沉悶的碰撞聲,心頭上仿佛有一把尖刀在割,他衝著李會鞠躬作揖,賠笑道:“李公子,今兒我們掌櫃恰巧不在,要不您先坐著喝杯茶吧,您需要什麽隻管吩咐一聲,我來幫您拿。”
李會一聽,不耐煩地揮揮手道:“我隨便看看,你別杵在這兒礙事。”隨即,他眼珠轉了轉,放下手中的一隻端硯,轉身問那夥計,“等等,你們掌櫃身邊不是常跟著個小孩嗎,叫……什麽來著,怎麽沒見著他?”
夥計思索一番,回道:“您說的是楨玉吧,他正在裏屋打掃呢。”
“嗯,就是他,趕緊叫他出來見我,我有話要交待。”李會點著頭,唇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夥計衝著裏屋高喊一聲,一個身著藍袍的少年手上抓著把掃帚就急急忙忙跑了出來。這少年生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臉上透著一股機靈勁兒。
夥計一把把這少年推到李會麵前,笑嗬嗬地說道:“還不快給李公子行禮,剛剛李公子指名道姓地說要見你呢!”
誰知這少年一看到李會,卻像是受到了很大的驚嚇,突然就變了臉色,慌慌張張地扭頭就想跑。
李會一把抓住少年的衣領,硬生生地把他給揪了回來,語氣十分輕佻地說道:“怎麽了,這又是鬧的哪一出呢,我不過是要跟你說說話,你跑什麽,難道怕我吃了你不成?”邊說邊對夥計狠狠地使了個眼色,夥計心領神會,趕緊退了出去。
李會把少年的身子扳過來,讓他麵朝著自己,眯著眼睛對少年說道:“你呆在這兒有什麽出息,天天幹些擦桌掃地、提水做飯、鋪床疊被的粗活,苦日子啥時候能熬到頭,與其在這兒耗著,不如到我府裏去,我不把你當下人看待,隻要你乖乖聽話,以後想要什麽就有什麽。”
李會整日遊手好閑,混跡在花叢裏學了一身哄騙女人的本事,此時用在這少年身上卻明顯不靈驗了。少年奮力想要掙脫李會的桎梏,急得說話都帶上了哭腔:“李公子,求求您放過我吧,我……我就隻想當個學徒,我就想跟著掌櫃的……好好學……”
李會揪著少年不肯放手,意味不明地看著他,心裏卻在琢磨著,這少年長相清秀,又懂得一點古玩字畫的知識,養在房裏確實不錯,隻是他性子過於執拗,似乎不太好管教,自己幾次試探都被他一口回絕,搞得現在看到自己就像撞見了鬼一般,把這樣一個人送給兄長,萬一他鬧出什麽亂子來,到時候兄長不但不會感激自己,恐怕還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雖然這麽想著,但是要找個合適的人兒實在不容易,李會不舍得就這麽輕易放棄,便繼續逼迫道:“真是愚不可及,也就虧了你這副皮囊……”
這兩人還在拉拉扯扯,那邊站在十錦槅子後頭的胡石已經看不下去了。剛才李會突然闖進來的時候,他本想快點離開,不願招惹是非,可是秦環卻站著不動,戀戀不舍地把玩著一隻白玉鎮紙,結果就這麽一會兒的功夫偏叫他們又看到了一出好戲。
胡石不如秦環冷靜淡漠,他一個讀聖賢書長大的書生,平日掛在嘴邊的都是禮義廉恥,忠孝信悌,親眼看見這官宦子弟欺壓平民百姓,哪裏還能沉得住氣?
饒是秦環阻止也根本攔不住,胡石一衝動就從十錦槅子後頭走了出來,大聲指責道:“光天化日之下,你竟仗著家世欺壓百姓,更何況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你眼裏還有沒有王法!”
李會微微一怔,放開了少年,上下打量著胡石,隻覺得此人十分眼熟,卻一時想不起來是誰,心中不由火起,還不曾有人敢對著自己這般說話,他緊皺眉頭怒道:“你是從哪來的刁民?竟敢冒犯朝廷命官!”
“就你這樣的紈絝子弟還身居官位?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我胡……”
秦環心道不好,上前掐了胡石一把,又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終於沒讓胡石把後半句說出來。隻是胡石已經激怒了李會,要如何圓場秦環心裏也全然沒有底。
李會此時根本沒有注意到那個叫楨玉的少年已經偷偷溜走了,如今他跟胡石僵持不下,心裏隻想著該如何懲治這人才好。
秦環使勁拉著胡石的胳膊,拚命使眼色阻止他再有其他舉動,接著上前一步低聲下氣地對李會說道:“在下與友人多有冒犯,李公子大人有大量,請不要與我們一般計較了,何況這裏人多嘴雜,傳出去恐怕對您也不利。”
秦環確實抓住了重點,李會見到他們襴衫巾帽的打扮,便知這兩人是舉人出身。大周建朝至今,向來尊崇文人名士,最近又總是聽聞兄長說起,陛下屢次下旨要嚴查官吏貪汙、大力整頓朝綱,若有一絲風吹草動傳到禦史耳朵裏,那些不講情麵的禦史借此機會大做文章、上疏彈劾可就麻煩了。
縱使如此,李會還是覺得心有不甘,他弊著氣斜著眼睛瞟了兩人一眼,突然想起了冬至那日的事情,頓時如夢初醒,這二人不就是當時跟在賈善身邊的那兩個書生嗎?
李會心中對二人更加厭惡起來,恰巧此時秦環抬起頭望了他一眼,這青年超凡脫俗的容貌也使得他不由心中咯噔一下,他皺著眉搜腸括肚地思索了一番,終於恍然大悟,原來這美貌青年就是抗倭時跟在賈誠身邊的那個人,據說此人才智過人,為賈誠立功出了大力,而且還是……。
這可真是無巧不成書,李會心中念道。他仿佛握住了把柄一般,開始轉移目標,對著秦環譏諷道:“原來是你,我就說怎麽眼熟得很,一個堂堂正正的舉人,居然自薦枕席,跑去給那姓賈的當男寵,真是下賤!”
此話一出,秦環頓時臉色煞白,半晌才冷冷地回道:“李公子誤會了。”
胡石卻急得麵紅耳赤,衝上前對著李會吼道:“胡說八道,你憑什麽汙人清白?”
李會一臉鄙夷地冷笑道:“此人還有什麽清白可言,他為了攀附權貴升官發財,居然願意出賣自己的色相和*,他自己做的好事自己最清楚,不信你問問他,我可有半句誣蔑他的話嗎?”
胡石愣在原地,似乎還沒有從李會的話中反應過來,直到秦環在耳邊輕喚了他一聲,拉著他要走,這才回過神來。
此時李會還在火上澆油:“可笑你竟然被這種賤人蒙在鼓裏,還把他當好朋友,跟他形影不離,莫非你也是……”
胡石氣得渾身發抖,顯然已經怒不可遏,他一把推開秦環,攥緊拳頭對著李會的臉就是一拳,這一下力道大得驚人,李會“嗷”地慘叫一聲,捂著臉瞬間就被打懵了。
秦環趁機扯著胡石的胳膊奪門而出。
李會今日可謂諸事不順,一大早去逛鬆枝齋,想著要把那個清秀的少年買下來送給兄長,沒想到卻被兩個書生給壞了事,自己還被打了一拳,打得鼻青臉腫,簡直是奇恥大辱。之後剛回府連杯熱茶都沒喝上,李常就沉著臉找了過來,連下人都沒遣退,直接就把賬本往他臉上一扔,接著便破口大罵,類似於“敗家子,沒用的東西……”這幾個詞一直在他的耳邊回想。
李會低著頭挨著罵,一聲都不敢吭,確實也心虛得不得了。他以前也偷偷從家裏拿走過不少銀子和古董,就算被兄長知道了,無非隻是挨一頓罵,過後也就相安無事,隻是這次自己好像闖了滔天大禍,把父親最喜歡的畫卷給當了出去。
現在他還依稀記得那幅畫上隻有些風景山水,也不知道是不是名家手筆,反正裝裱也極其普通,放在家中的藏書閣裏也不知道放了多久,封套上麵都不知落了多少灰。李會心道這東西可能也不值幾個錢,思來想去還是忍不住拿去抵債了。
好不容易李常罵完了,丟下一句“此次再也不會幫你隱瞞,你幹的好事我全都會告訴父親大人”,然後就怒氣衝衝地走了。這下李會可是急得焦頭爛額,什麽胡石秦環都忘到腦後去了,趕緊喊管家去把李澤岸找來給自己出出主意。怎料管家卻說,那李澤岸今日得去國子監上學,一時半會兒還見不到他。
李會一個人坐在房裏生了許久的悶氣,連管家特意命人端來放在桌上的午膳都未用,時而又煩躁得踱來踱去,真是恨不得要把屋子給拆了。
正巧此時下人來報,說是有位姑娘剛才乘著馬車來過一趟,交待有樣東西要給公子過目。這人說完,便雙手奉上一個木匣。
李會疑惑地接過木匣,揮揮手示意旁人先下去,自己慢慢地打開了那個匣子。隻見匣子裏放著一枚玉牌,這本是李會貼身佩戴的飾物,應該是前幾日落在了紫菀那兒的,這會兒再看,那玉牌上還掛著了一串紅色的穗子,顯然是紫菀親手織的。
李會摁住玉牌,心中一動,於是吩咐小廝快快準備馬車,他打算親自去一趟落玉坊。
落玉坊位居東城集市一隅,和李府相距甚遠,坐車走一趟也須花費大半個時辰。李會坐在馬車裏,腦中回想起兄長的話,便覺得心煩無比,轉念一想起紫菀的溫柔可人,又覺得心中稍有安慰。他不時地掀開簾子往外探頭看看,然後催促車夫快馬加鞭,恨不得一步就飛到紫菀身邊。
從李府出來的這條長街直至東城的落玉坊,一路都是繁華之地,加之歲末來往的人流眾多,路上甚是擁擠,李會心中煎熬著,覺得今日比平時耗費的時間還要多得多。
待到李會的馬車終於到了落玉坊,管事的早就恭候在門前,並立即迎了上來,親自帶著李會走到一間廂房前。
正當李會要伸手叩門之時,隻聽得一陣環佩撞擊的清脆響聲,伴著縷縷的幽香,紫菀從李會的身後走了上來,柔聲道:“李公子總算是來了,那許大人就在裏麵,他可是等了好久了。”
李會緩緩轉身,深吸一口氣道:“辛苦你了。”
李會顯然是店裏的常客,他大搖大擺地走進來,看到櫃台上還沒來得及放回十錦槅子的端硯,一個個拿起來裝模作樣地鑒別著,又隨手往旁邊一扔,絲毫沒有心疼這些上等的珍品。
夥計眼見著這位李公子傲慢無禮的舉止,聽著端硯摔在櫃台上發出的沉悶的碰撞聲,心頭上仿佛有一把尖刀在割,他衝著李會鞠躬作揖,賠笑道:“李公子,今兒我們掌櫃恰巧不在,要不您先坐著喝杯茶吧,您需要什麽隻管吩咐一聲,我來幫您拿。”
李會一聽,不耐煩地揮揮手道:“我隨便看看,你別杵在這兒礙事。”隨即,他眼珠轉了轉,放下手中的一隻端硯,轉身問那夥計,“等等,你們掌櫃身邊不是常跟著個小孩嗎,叫……什麽來著,怎麽沒見著他?”
夥計思索一番,回道:“您說的是楨玉吧,他正在裏屋打掃呢。”
“嗯,就是他,趕緊叫他出來見我,我有話要交待。”李會點著頭,唇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夥計衝著裏屋高喊一聲,一個身著藍袍的少年手上抓著把掃帚就急急忙忙跑了出來。這少年生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臉上透著一股機靈勁兒。
夥計一把把這少年推到李會麵前,笑嗬嗬地說道:“還不快給李公子行禮,剛剛李公子指名道姓地說要見你呢!”
誰知這少年一看到李會,卻像是受到了很大的驚嚇,突然就變了臉色,慌慌張張地扭頭就想跑。
李會一把抓住少年的衣領,硬生生地把他給揪了回來,語氣十分輕佻地說道:“怎麽了,這又是鬧的哪一出呢,我不過是要跟你說說話,你跑什麽,難道怕我吃了你不成?”邊說邊對夥計狠狠地使了個眼色,夥計心領神會,趕緊退了出去。
李會把少年的身子扳過來,讓他麵朝著自己,眯著眼睛對少年說道:“你呆在這兒有什麽出息,天天幹些擦桌掃地、提水做飯、鋪床疊被的粗活,苦日子啥時候能熬到頭,與其在這兒耗著,不如到我府裏去,我不把你當下人看待,隻要你乖乖聽話,以後想要什麽就有什麽。”
李會整日遊手好閑,混跡在花叢裏學了一身哄騙女人的本事,此時用在這少年身上卻明顯不靈驗了。少年奮力想要掙脫李會的桎梏,急得說話都帶上了哭腔:“李公子,求求您放過我吧,我……我就隻想當個學徒,我就想跟著掌櫃的……好好學……”
李會揪著少年不肯放手,意味不明地看著他,心裏卻在琢磨著,這少年長相清秀,又懂得一點古玩字畫的知識,養在房裏確實不錯,隻是他性子過於執拗,似乎不太好管教,自己幾次試探都被他一口回絕,搞得現在看到自己就像撞見了鬼一般,把這樣一個人送給兄長,萬一他鬧出什麽亂子來,到時候兄長不但不會感激自己,恐怕還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雖然這麽想著,但是要找個合適的人兒實在不容易,李會不舍得就這麽輕易放棄,便繼續逼迫道:“真是愚不可及,也就虧了你這副皮囊……”
這兩人還在拉拉扯扯,那邊站在十錦槅子後頭的胡石已經看不下去了。剛才李會突然闖進來的時候,他本想快點離開,不願招惹是非,可是秦環卻站著不動,戀戀不舍地把玩著一隻白玉鎮紙,結果就這麽一會兒的功夫偏叫他們又看到了一出好戲。
胡石不如秦環冷靜淡漠,他一個讀聖賢書長大的書生,平日掛在嘴邊的都是禮義廉恥,忠孝信悌,親眼看見這官宦子弟欺壓平民百姓,哪裏還能沉得住氣?
饒是秦環阻止也根本攔不住,胡石一衝動就從十錦槅子後頭走了出來,大聲指責道:“光天化日之下,你竟仗著家世欺壓百姓,更何況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你眼裏還有沒有王法!”
李會微微一怔,放開了少年,上下打量著胡石,隻覺得此人十分眼熟,卻一時想不起來是誰,心中不由火起,還不曾有人敢對著自己這般說話,他緊皺眉頭怒道:“你是從哪來的刁民?竟敢冒犯朝廷命官!”
“就你這樣的紈絝子弟還身居官位?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我胡……”
秦環心道不好,上前掐了胡石一把,又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終於沒讓胡石把後半句說出來。隻是胡石已經激怒了李會,要如何圓場秦環心裏也全然沒有底。
李會此時根本沒有注意到那個叫楨玉的少年已經偷偷溜走了,如今他跟胡石僵持不下,心裏隻想著該如何懲治這人才好。
秦環使勁拉著胡石的胳膊,拚命使眼色阻止他再有其他舉動,接著上前一步低聲下氣地對李會說道:“在下與友人多有冒犯,李公子大人有大量,請不要與我們一般計較了,何況這裏人多嘴雜,傳出去恐怕對您也不利。”
秦環確實抓住了重點,李會見到他們襴衫巾帽的打扮,便知這兩人是舉人出身。大周建朝至今,向來尊崇文人名士,最近又總是聽聞兄長說起,陛下屢次下旨要嚴查官吏貪汙、大力整頓朝綱,若有一絲風吹草動傳到禦史耳朵裏,那些不講情麵的禦史借此機會大做文章、上疏彈劾可就麻煩了。
縱使如此,李會還是覺得心有不甘,他弊著氣斜著眼睛瞟了兩人一眼,突然想起了冬至那日的事情,頓時如夢初醒,這二人不就是當時跟在賈善身邊的那兩個書生嗎?
李會心中對二人更加厭惡起來,恰巧此時秦環抬起頭望了他一眼,這青年超凡脫俗的容貌也使得他不由心中咯噔一下,他皺著眉搜腸括肚地思索了一番,終於恍然大悟,原來這美貌青年就是抗倭時跟在賈誠身邊的那個人,據說此人才智過人,為賈誠立功出了大力,而且還是……。
這可真是無巧不成書,李會心中念道。他仿佛握住了把柄一般,開始轉移目標,對著秦環譏諷道:“原來是你,我就說怎麽眼熟得很,一個堂堂正正的舉人,居然自薦枕席,跑去給那姓賈的當男寵,真是下賤!”
此話一出,秦環頓時臉色煞白,半晌才冷冷地回道:“李公子誤會了。”
胡石卻急得麵紅耳赤,衝上前對著李會吼道:“胡說八道,你憑什麽汙人清白?”
李會一臉鄙夷地冷笑道:“此人還有什麽清白可言,他為了攀附權貴升官發財,居然願意出賣自己的色相和*,他自己做的好事自己最清楚,不信你問問他,我可有半句誣蔑他的話嗎?”
胡石愣在原地,似乎還沒有從李會的話中反應過來,直到秦環在耳邊輕喚了他一聲,拉著他要走,這才回過神來。
此時李會還在火上澆油:“可笑你竟然被這種賤人蒙在鼓裏,還把他當好朋友,跟他形影不離,莫非你也是……”
胡石氣得渾身發抖,顯然已經怒不可遏,他一把推開秦環,攥緊拳頭對著李會的臉就是一拳,這一下力道大得驚人,李會“嗷”地慘叫一聲,捂著臉瞬間就被打懵了。
秦環趁機扯著胡石的胳膊奪門而出。
李會今日可謂諸事不順,一大早去逛鬆枝齋,想著要把那個清秀的少年買下來送給兄長,沒想到卻被兩個書生給壞了事,自己還被打了一拳,打得鼻青臉腫,簡直是奇恥大辱。之後剛回府連杯熱茶都沒喝上,李常就沉著臉找了過來,連下人都沒遣退,直接就把賬本往他臉上一扔,接著便破口大罵,類似於“敗家子,沒用的東西……”這幾個詞一直在他的耳邊回想。
李會低著頭挨著罵,一聲都不敢吭,確實也心虛得不得了。他以前也偷偷從家裏拿走過不少銀子和古董,就算被兄長知道了,無非隻是挨一頓罵,過後也就相安無事,隻是這次自己好像闖了滔天大禍,把父親最喜歡的畫卷給當了出去。
現在他還依稀記得那幅畫上隻有些風景山水,也不知道是不是名家手筆,反正裝裱也極其普通,放在家中的藏書閣裏也不知道放了多久,封套上麵都不知落了多少灰。李會心道這東西可能也不值幾個錢,思來想去還是忍不住拿去抵債了。
好不容易李常罵完了,丟下一句“此次再也不會幫你隱瞞,你幹的好事我全都會告訴父親大人”,然後就怒氣衝衝地走了。這下李會可是急得焦頭爛額,什麽胡石秦環都忘到腦後去了,趕緊喊管家去把李澤岸找來給自己出出主意。怎料管家卻說,那李澤岸今日得去國子監上學,一時半會兒還見不到他。
李會一個人坐在房裏生了許久的悶氣,連管家特意命人端來放在桌上的午膳都未用,時而又煩躁得踱來踱去,真是恨不得要把屋子給拆了。
正巧此時下人來報,說是有位姑娘剛才乘著馬車來過一趟,交待有樣東西要給公子過目。這人說完,便雙手奉上一個木匣。
李會疑惑地接過木匣,揮揮手示意旁人先下去,自己慢慢地打開了那個匣子。隻見匣子裏放著一枚玉牌,這本是李會貼身佩戴的飾物,應該是前幾日落在了紫菀那兒的,這會兒再看,那玉牌上還掛著了一串紅色的穗子,顯然是紫菀親手織的。
李會摁住玉牌,心中一動,於是吩咐小廝快快準備馬車,他打算親自去一趟落玉坊。
落玉坊位居東城集市一隅,和李府相距甚遠,坐車走一趟也須花費大半個時辰。李會坐在馬車裏,腦中回想起兄長的話,便覺得心煩無比,轉念一想起紫菀的溫柔可人,又覺得心中稍有安慰。他不時地掀開簾子往外探頭看看,然後催促車夫快馬加鞭,恨不得一步就飛到紫菀身邊。
從李府出來的這條長街直至東城的落玉坊,一路都是繁華之地,加之歲末來往的人流眾多,路上甚是擁擠,李會心中煎熬著,覺得今日比平時耗費的時間還要多得多。
待到李會的馬車終於到了落玉坊,管事的早就恭候在門前,並立即迎了上來,親自帶著李會走到一間廂房前。
正當李會要伸手叩門之時,隻聽得一陣環佩撞擊的清脆響聲,伴著縷縷的幽香,紫菀從李會的身後走了上來,柔聲道:“李公子總算是來了,那許大人就在裏麵,他可是等了好久了。”
李會緩緩轉身,深吸一口氣道:“辛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