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李好還有個大手筆要規劃的,不過這都需要時間,需要他親自考察後才能製訂的,很多東西根據後世的記憶去實行的話有可能在這個時代是要碰壁的。所以李好把西湖考察完了,立刻又同李恪趕往錢塘江去,這裏也有一個大工程需要搞,那就是抵製錢塘潮的錢塘海塘。
錢塘潮指發生在錢塘江流域,由於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麵發生的周期性漲落的潮汐現象。錢塘江大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觀,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湧潮。
每年農曆八月十八,錢江湧潮最大。海潮來時,聲如雷鳴,排山倒海,蔚為壯觀.。“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讚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北宋詩人潘閬有一首詩寫道: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麵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這首詩便是當年“弄潮”與“觀潮”活動的真實寫照。
交叉潮距杭州灣55公裏有一個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觀看十字交叉潮的絕佳地點。由於長期的泥沙淤積,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將從杭州灣傳來的潮波分成兩股,即東潮和南潮,兩股潮頭在繞過沙洲後,就交叉相抱,呈現出“海麵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的壯觀景象。一線潮是霧蒙蒙的江麵出現一條白線,迅速西移,猶如“素練橫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回頭潮是從鹽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將到達下一個觀潮景點老鹽倉。
最佳觀潮地點在海寧市的鹽官鎮,觀潮的最佳時間是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塘江海塘又名浙江海塘。浙江省古代偉大水利工程之一。全長300公裏。高6-7米。其中北岸從杭州至平湖金絲娘橋,長160公裏,南岸從蕭山至上虞夏蓋山,長157公裏。海塘始築於秦。唐開元元年鹽官一帶重築,稱捍海塘。原為土塘。後曆代都有修築。北岸海塘多用條石砌成。塘身橫斷麵呈梯形,條石間用鐵鋦和鐵錠固定。背麵用土壅固加厚。海寧鹽官鎮一帶古海塘現保存完好。
原本要到開元年間才重築的海塘又被李好計劃提前了,這同樣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大工程,隻是這是一個完全耗資的民生工程是沒有收入的。李好想把這裏弄起來是因為這個地方每年被海潮危害的程度比較大,這對杭州的發展很不利。更怕被一些有心人利用。考察完這裏後李好又和李恪馬不停蹄的趕往後世的上海地區。
上海地區,春秋屬吳。戰國先後屬吳越、楚。秦漢以後分屬海鹽、由拳、婁縣諸縣。唐天寶十載,吳郡太守奏準設立華亭縣,上海地區始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區劃。華亭縣轄境約今上海地區吳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團一線以西地區。北宋時期,上海大陸地區分屬華亭縣和昆山縣,崇明地區屬海門縣。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立嘉定縣,上海地區始有兩個獨立行政區劃。元至元十四年,華亭縣升府。次年改稱鬆江府,仍置華亭縣隸之。至元二十九年上海縣立,也轄於鬆江府。元代後期。上海地區有鬆江府和嘉定、崇明2州及華亭、上海2縣。至明末,有鬆江府及所屬華亭、上海、青浦3縣,蘇州府所屬嘉定、崇明2縣,金山衛。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鬆江府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福泉、金山、南匯8縣,太倉州嘉定、寶山2縣。到嘉慶十年。上海地區基本形成10縣1廳的格局,有鬆江府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金山、南匯7縣及川沙撫民廳。太倉州嘉定、崇明、寶山3縣。
這是後世上海地區的曆史,隻是在這個初唐年間,這裏還是一片空白,連行政區劃都沒有,直接歸屬杭州管轄了。李好跑到這裏來,是想把上海設為杭州的另一個經濟開發區,杭州一個經濟開發區的力度不夠大,無法支撐李好的大計劃,必須把這一片全部發展起來,這功績在整個大唐那都是無法估量的。
不過這一切還得詢問李恪的造船廠進行的怎麽樣了,如果泉州的船廠已經飽和了,那就立刻在上海地區興建新的船廠,並開始新修碼頭。然後依靠碼頭開始建設新的經濟開發區,這裏還將開放一些區域給那些來往的外國商人休息停留的。李好在考察這裏的環境後就向李恪詢問其他地方的船廠的運行狀況,當得到自己想要的答複後李好回去就開始他來杭州的三大計劃的規劃和製訂了。
這些規劃花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全部做好,並對資金的來源和管理都標明了去向,連那些地方的管理製度都做了說明。不過李好將這幾個規劃給李恪看時,李恪被結結實實的震住了,瞬間驚呆了。以前他總覺得自己搞這幾年的建設已經算是大手筆了,可是李好就單單一個杭州搞出來的動靜就差不多抵了他幾年的工程了。西湖的開發,錢塘海塘的修建,上海經濟開發區的建設。這三個工程那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你讓李恪去那搞這麽多資源來支持搞這些?
李好很滿意李恪的吃驚,不過這些都是必須要搞的,沒人就想辦法去搶人,財力和物資不是問題,大唐這南方的四周還是有不少非大唐人的,全部都可以用來做苦役的嘛。再說對麵的扶桑現在日子過的挺不錯的,他們國家應該勞力不少的,可以鼓勵大唐境內的那些捕牛隊先去扶桑捕點勞力來用用的,搞不到還可以花點小錢買些過來的,想必那些倭人的貴族為了錢財還是願意幹這個的吧,這樣還能收到來自大唐帝國的友誼的。捕牛隊是江南這邊特許的一個職業,允許百姓組團雇傭船隻或者自己從陸路去南方那邊抓些牛回來大唐售賣的,隻是現在剛開始興起,還沒形成特大的規模。(未完待續)
錢塘潮指發生在錢塘江流域,由於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麵發生的周期性漲落的潮汐現象。錢塘江大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觀,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湧潮。
每年農曆八月十八,錢江湧潮最大。海潮來時,聲如雷鳴,排山倒海,蔚為壯觀.。“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讚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北宋詩人潘閬有一首詩寫道: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麵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這首詩便是當年“弄潮”與“觀潮”活動的真實寫照。
交叉潮距杭州灣55公裏有一個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觀看十字交叉潮的絕佳地點。由於長期的泥沙淤積,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將從杭州灣傳來的潮波分成兩股,即東潮和南潮,兩股潮頭在繞過沙洲後,就交叉相抱,呈現出“海麵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的壯觀景象。一線潮是霧蒙蒙的江麵出現一條白線,迅速西移,猶如“素練橫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回頭潮是從鹽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將到達下一個觀潮景點老鹽倉。
最佳觀潮地點在海寧市的鹽官鎮,觀潮的最佳時間是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塘江海塘又名浙江海塘。浙江省古代偉大水利工程之一。全長300公裏。高6-7米。其中北岸從杭州至平湖金絲娘橋,長160公裏,南岸從蕭山至上虞夏蓋山,長157公裏。海塘始築於秦。唐開元元年鹽官一帶重築,稱捍海塘。原為土塘。後曆代都有修築。北岸海塘多用條石砌成。塘身橫斷麵呈梯形,條石間用鐵鋦和鐵錠固定。背麵用土壅固加厚。海寧鹽官鎮一帶古海塘現保存完好。
原本要到開元年間才重築的海塘又被李好計劃提前了,這同樣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大工程,隻是這是一個完全耗資的民生工程是沒有收入的。李好想把這裏弄起來是因為這個地方每年被海潮危害的程度比較大,這對杭州的發展很不利。更怕被一些有心人利用。考察完這裏後李好又和李恪馬不停蹄的趕往後世的上海地區。
上海地區,春秋屬吳。戰國先後屬吳越、楚。秦漢以後分屬海鹽、由拳、婁縣諸縣。唐天寶十載,吳郡太守奏準設立華亭縣,上海地區始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區劃。華亭縣轄境約今上海地區吳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團一線以西地區。北宋時期,上海大陸地區分屬華亭縣和昆山縣,崇明地區屬海門縣。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立嘉定縣,上海地區始有兩個獨立行政區劃。元至元十四年,華亭縣升府。次年改稱鬆江府,仍置華亭縣隸之。至元二十九年上海縣立,也轄於鬆江府。元代後期。上海地區有鬆江府和嘉定、崇明2州及華亭、上海2縣。至明末,有鬆江府及所屬華亭、上海、青浦3縣,蘇州府所屬嘉定、崇明2縣,金山衛。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鬆江府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福泉、金山、南匯8縣,太倉州嘉定、寶山2縣。到嘉慶十年。上海地區基本形成10縣1廳的格局,有鬆江府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金山、南匯7縣及川沙撫民廳。太倉州嘉定、崇明、寶山3縣。
這是後世上海地區的曆史,隻是在這個初唐年間,這裏還是一片空白,連行政區劃都沒有,直接歸屬杭州管轄了。李好跑到這裏來,是想把上海設為杭州的另一個經濟開發區,杭州一個經濟開發區的力度不夠大,無法支撐李好的大計劃,必須把這一片全部發展起來,這功績在整個大唐那都是無法估量的。
不過這一切還得詢問李恪的造船廠進行的怎麽樣了,如果泉州的船廠已經飽和了,那就立刻在上海地區興建新的船廠,並開始新修碼頭。然後依靠碼頭開始建設新的經濟開發區,這裏還將開放一些區域給那些來往的外國商人休息停留的。李好在考察這裏的環境後就向李恪詢問其他地方的船廠的運行狀況,當得到自己想要的答複後李好回去就開始他來杭州的三大計劃的規劃和製訂了。
這些規劃花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全部做好,並對資金的來源和管理都標明了去向,連那些地方的管理製度都做了說明。不過李好將這幾個規劃給李恪看時,李恪被結結實實的震住了,瞬間驚呆了。以前他總覺得自己搞這幾年的建設已經算是大手筆了,可是李好就單單一個杭州搞出來的動靜就差不多抵了他幾年的工程了。西湖的開發,錢塘海塘的修建,上海經濟開發區的建設。這三個工程那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你讓李恪去那搞這麽多資源來支持搞這些?
李好很滿意李恪的吃驚,不過這些都是必須要搞的,沒人就想辦法去搶人,財力和物資不是問題,大唐這南方的四周還是有不少非大唐人的,全部都可以用來做苦役的嘛。再說對麵的扶桑現在日子過的挺不錯的,他們國家應該勞力不少的,可以鼓勵大唐境內的那些捕牛隊先去扶桑捕點勞力來用用的,搞不到還可以花點小錢買些過來的,想必那些倭人的貴族為了錢財還是願意幹這個的吧,這樣還能收到來自大唐帝國的友誼的。捕牛隊是江南這邊特許的一個職業,允許百姓組團雇傭船隻或者自己從陸路去南方那邊抓些牛回來大唐售賣的,隻是現在剛開始興起,還沒形成特大的規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