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夏收的時間也快到了,他需要杭州這邊的統計數據來看下雙季水稻推廣後的產量數據來給自己主持農業的弟子李綱還有另外一個在南方這邊主持研究農作物的弟子請功的。這兩人必須要進入青史留名的行列還要讓大唐所有的人都能看到他們的功績的,再加上之前的醫術的兩個和武月的蒸汽輪船這些也是給天下所有人看到的,不是一定要做官才能出人頭地的,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可以出狀元的。


    夏收最先統計出來的是人口,因為這個是關係到後麵的稅收問題和各種補助資金發放的。整個半年期間南方整整增加了將近三百萬人口,移民數量和新生兒的數量各占一半,這還不包括那些俘虜和倭島過來的難民,那些都屬於另外一個統計數據裏麵。根據所有碼頭統計的俘虜和難民數據,南方現在擁有的俘虜數量現在已經達到了兩百萬,有五十萬的俘虜被趕到了洞庭湖修水利去了,剩下的也在南方各地從事挖礦和基礎建設裏麵去了,這個數量對於南方來說隻是車水杯薪,完全填不滿巨大的人口缺陷。想想後世南方的省市動輒就是幾千萬近億的人口李好就覺得蛋痛,現在整個南方的人口加上俘虜還不夠五千萬呢,這差了十萬八千裏去了。


    尤其是南方很多地方屬於丘陵地區,就算大唐現在進入機械農業模式也無法在南方推廣。更何況大唐現在還是完全處於農耕時代呢。不過南方這邊現在不僅平原地區已經開發起來,就是丘陵地區也按照李好後世的記憶開始推行梯田種植起來,不過這些地方大部分都是安置那些後來移民過來的百姓。但是梯田的開墾卻由政府組織奴隸協助開墾的,所以那些移民過來的百姓不僅沒有不滿還對李恪感恩戴德的,因為新開墾的耕地前三年完全是不用交稅德,而且南方德稅比起北方來說輕多了,三十稅一,完全按古製來了,不夠的南方政府自己用錢從民間收購補滿的。這對南方政府來說其實也沒什麽也不需要花費多少錢去購買糧食。現在他們最不缺的就是糧食和錢,一場南洋戰爭得到的財富和糧食足夠南方這邊肆意揮霍了。更別提各處蓬勃發展的經濟和碼頭了。


    但是江南這邊夏收的糧食產量統計依舊讓所有的南方官員大吃了一驚,他們核算了幾遍沒錯後直接把數據交給了李恪然後轉到李好手上,李好看了下,平均畝產五石。南方這兩年開墾的耕地的產量都統計在內的。這產量在後世根本就不算什麽,但是相比後世的化肥什麽的,這個時代的耕地完全還是靠大量的綠肥和以及農肥種植出來這產量已經非常高了。


    要知道後世記載大唐的畝產量也就是兩三石的產量,而南方這邊單季就已經畝產五石了,算上晚稻的產量低點,就算畝產三石,這加到一起也就是畝產八石了。畝產八石啊,這個功績在這個時代來說就跟後世的老袁一樣了,所以李好的兩個弟子在這份奏章傳到大唐朝廷後不把大唐的群臣震昏才怪。要知道南方現在開墾的耕地麵積加上原有的耕地麵積已經達到了整整五百多萬頃啊。要知道在原曆史上唐朝要到開元才總共有八百多萬頃。


    從今年開始,李好和李恪兩人就要開始為南方的糧食頭痛了,不是因為沒糧食。而是因為糧食太多了。同樣的,大唐的群臣和李二估計也得為這個頭痛了,釀酒也消耗不了那麽多啊,而且現在大唐得釀酒廠到處都是,就連蒸餾酒的技術也得到了大量推廣。但是這些依然無法消耗這兩年大唐的糧食產量的,因為北方的糧食產量這兩年同樣不低。不過現在卻讓南方完全把風頭蓋住了,後世的“湖廣熟。天下足”在今年以後就要提前上演了。


    李好把這份奏折自己抄錄了一份然後給探索報以及大唐娛樂周刊發了過去,南方這邊的大唐南方報在得到數據後早早的就刊登了。至於剩下的幾份報紙不用李好抄錄給他們也自然有他們的渠道得到這個消息的,這份功績李好替自己的兩個弟子妥妥的拿到手了。


    不過眼下他著急的是如何消耗這麽多的糧食,高價賣給大唐周邊的國家他們也消耗不了多少,而且似乎還有資敵的嫌疑,唯一能賣的倭島,他們的消耗能力又不夠,所以現在把這些糧食加工出來各種衍生品那就是勢在必行的了。比如說各種動物飼料啊,還有各種零食什麽的都是需要糧食做原料的。之後的一段時間除了必須的人員在必須的領域裏繼續研究之外,其他的人統一由李好安排開始對他設計的各種加工糧食的機器進行研究了,這些機器一出就能消化不少糧食,同時還能讓大唐的肉食更加的豐富起來。


    就在這種忙碌的氣氛下時間又匆匆翻過了一年,李好的各種加工機器或者用水力的或者用人力的,或者特許用蒸汽機的都已經開始在南方各地使用起來。大唐的市麵上開始多了各種各樣的包裝漂亮的零食出來,這些東西讓人看著就有食欲,加上味道不錯,所以在大唐很快就流行起來。然後很快大唐的各種報刊上又出現了一個什麽“飼料一支花,胖哥富萬家”的什麽動物飼料的廣告出來,據說給動物喂養這些後,動物容易長膘什麽的,開始的時候這些還真沒什麽人相信。


    但是當各地出現了專業的養殖戶後,這些人就是用那個胖哥飼料喂養性畜的,那性畜瘋長的個頭讓大唐的百姓都羨慕極了,就連那些不屑於與泥腿子打交道的世家貴族什麽的都動心了。不動心不行啊,現在大唐的糧食太便宜了,種糧食根本就沒奔頭啊,除了那些靠糧食維持溫飽的普通百姓必須種地外,大部分地主和世家都把眼光放到了種地之外的地方去了。看到那些商人跟著李好大發其財,要說這些人不眼紅才怪,種地那點收入比起那些大把金錢的工商業簡直寒酸的不得了,現在還碰上大唐得糧食年年都在增產,糧食什麽得都吃不完,賣出去不值錢,放在倉庫裏時間一久又會爛掉,這簡直就是在這些世家地主心頭割肉,十分痛苦啊。再加上現在那些長工的待遇被迫提高還有大唐出台的禁止大唐百姓為奴的政策出台,你讓這些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和世家還怎麽活?所以現在一部分眼光比較長遠的世家都把自己的田地便宜出售部分然後把家裏的資產集中下也開始進軍商業了。雖然以前李好讓他們推行廢除奴隸製度而遭到他們痛恨,但是現在他們卻不得不緊盯著那家夥的一舉一動,隻要他和他的弟子一有什麽新技術或者新點子出來這些人立刻就蜂擁過去然後花錢買了過來自己經營。


    這樣的世家和地主隨著時間的增加,參入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起來,尤其是在最早的那批因為先買到點子和技術發財後,加入的人就更多樂。這種現象是李好最樂於見到的地,他原來的打算也是通過這種手段把這些人慢慢的引向發展工商業的道路上去,而不是讓他們拿著大把的錢財養奴隸種地,隻是之前因為各種限製沒辦法大力促進工商業的發展。現在不一樣了,這南方有廣大的土地和資源讓他來做底牌,他完全可以改變整個大唐的格局的。


    而現在愁眉苦臉的隻有大唐的群臣了,當初李二一時頭腦發熱給了南方大大的權限了,現在想要收拾南方已經很難了。南方的不少官員都升遷到了朝廷,如果收拾南方在這些人麵前就難以通過,更何況現在南方的人口也增加了不少,在過去的一年南方不僅糧食產量超過了北方,就是經濟也大大超過了北方,除了軍事力量比較薄弱之外,完全有資格和北方叫板了。就算軍事力量薄弱,但是南方的水軍現在依舊是最強的水軍,這是北方無法蓖美的優勢,而且現在南方還多了那種不用人和風力就能跑的輪船。


    現在大唐有點勢力的商人除了在各地有分支的話,總部基本上都是變相的遷到了南方去了,那裏才是商人們的天堂啊,除了不能觸碰法律,其他對商人和商業的限製完全沒有,甚至還有鼓勵和支持的政策出台的。更重要的是大唐的財神爺現在就在南方,雖然這兩年他沒在朝廷了,但是他在南方的動作依然讓所有的商人瘋狂,而那些最早跟隨他的腳步來到南方發展的商人,現在誰不是掙的缽滿盆滿的?


    杭州的經濟開發去他們沒趕上,廣州的經濟開發區沒趕上,難道還能錯過洞庭湖經濟開發區?就算這些全部錯過了,隻要李好還在南方,他們緊跟李好的腳步還需要擔心沒地方發財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娛樂初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的探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的探戈並收藏娛樂初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