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13年5月的時候,段宇鍾黃庭內景大成,黃庭神及五髒神還有各神宮消化了海量的陽氣,段宇鍾終於不會時時刻刻身體如同火藥桶,而且也不會動不動就欲火焚身了。


    直到這時,段宇鍾才終於出關。真是修真無歲月啊,此時,他已經閉關了現實中的好幾個月了。


    所以,段宇鍾出來後,簡直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而且身邊熟悉他的人都快認不出他來了。因為他這短短兩三天時間裏的變化簡直是脫胎換骨。


    此時,他原本的一頭短發,已經變成長到腰部的長發,而且烏黑亮澤,去代言洗發水的廣告一點都沒問題。


    雖然在幻境中過了三年多,但卻不但沒有變老,反而如同年輕了10歲。身高由一米七,長到了一米八,體重還是75公斤,卻一點都不顯得胖了。


    他全身的脂肪、肌肉、骨骼好像因為身體拉長而被重新均勻分配,原本因為胖而顯得比較圓的“田字形”方臉,現在也變回了未發胖前的樣子,而且略微拉長了一些。


    總體看起來,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大大優化了,變得有棱有角。


    仔細看去,變化更大。他的眉毛也變得更加濃黑、修長、緊致。眼睛黑亮如同嬰兒,鼻梁變得高挺,耳朵變得更大,耳垂更加圓潤和寬厚。


    牙齒也變得十分潔白堅固,整個麵部都很光滑紅潤。由於變化是由內而外散發的,所以變化雖然很大,卻絲毫不顯得突兀,也不像整容那般讓人有種虛假的感覺。


    因為五髒的元氣特別充盈,五髒功能特別強大,段宇鍾感覺全身異常健康。不但骨骼強健、柔韌,肌肉中蘊含著爆炸性的力量。


    而且,每寸肌膚都充滿光澤,所有疤痕都消失不見了。每根汗毛、眉毛、頭發也都充滿光澤。整體看起來,仿佛年輕十歲。


    段宇鍾全身的氣血也特別強大,若有人會望氣之術的話,就會感覺段宇鍾的氣血衝天而起。


    此時,段宇鍾體內豐沛的陽氣如同大海一樣,遍布全身經脈、丹田和黃庭宮中。


    除了麵相、外貌,段宇鍾變化最大的是他的氣質。因為心腦一體,心髒供給大腦血液,心髒為大腦的意識活動提供物質基礎。


    而且,人的精神活動也跟五髒息息相關。所以,盡管段宇鍾並沒有刻意修煉神魂,但五髒尤其是心髒的強大,自然而然壯大了段宇鍾的神魂。


    通過這段時間自然而然的演化,段宇鍾之前修成的滿月狀的神魂直徑又增大十幾丈。


    並且已經可以直接通過他自己的神魂,靈活自如地控製傳國璽法寶中那一團太陽一般的陽氣。


    在這幾個月的閉關修煉時間裏,段宇鍾修煉方麵,選擇修《黃庭經》,同時,他也在重新構建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既然已經走上了修行路,原本的唯物主義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自然不適合了。


    但純粹回歸儒釋道三教體係,段宇鍾作為一個現代人也受不了,哪怕是剔除了其中的糟粕也不行。


    於是,段宇鍾也是奉行拿來主義,隻選擇自己喜歡的。三教經典中,段宇鍾,他尤其鍾愛孟子。


    他感覺先秦諸子中,孟子的思想很超前。比如,他認為:“君視臣如手足,臣事君以忠;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仇。”


    這句話一點都不像儒家的三綱五常那麽陳腐。反而點明了君臣關係的本質就是一種交易關係。


    孟子還比較民主,他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敢於說出這樣的話,在先秦諸子中也是絕無僅有的,而且,也相當於提前兩千多年說出了人世間的真相。


    孟子還非常豪氣和自信,他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當今天下,舍我其誰也?”


    雖是儒家,卻絲毫沒有那些腐儒的因循苟且,虛偽懦弱,讓人心為之折。


    而且,段宇鍾認為孟子也是先秦諸子中除老子、莊子外,為數不多的提到修行的人。


    他所說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特別對段宇鍾現在的胃口。


    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也,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這段話是孟子論述“浩然之氣”的唯一章節,用來形容正氣最為明確且最為詳盡,文天祥的《正氣歌》,就是根據此段論述而作的。


    段宇鍾還研究了後人的注釋,打算將孟子和文天祥的“浩然正氣”的修煉方法再現出來。


    注釋上說:“蓋人之理性,所以異於其他生物者,惟在認定是非,辨明直枉,不以利害動,不以勞逸改,義之所在,恒必由之,人類由此,則治安而能久;


    舍此不由,則危亂蜂起。不可終朝,如此善惡而途,朗列於吾人之前。


    賢聖有作,教人明於此理,擇其善者而固執之;所謂道也,吾人愈明此理,則愈知固執於善,知此善之不可須臾離也。


    故造次之間,顛沛之際,念念所係,跬步之行,無往而不守此,不以外物而套,不以生死利害而有所變,則道與義兩者鹹得,是乃一事,非有二也。


    人能長係此念,則義理積於胸臆,與道為徒,養成剛大之氣,仰則不愧於天,俯則不怍於人,所謂:“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


    如此者,其誌,其氣,直將充塞天地;語其光明正大俊偉之象,故曰“浩然”也。


    養此誥然之氣之要領,即在“行慊於心”,慊者,無愧怍,充實安適之謂,凡人行事,問心而慊,則正氣自生,毫不餒怯矣。


    如是積累,自有浩然氣象,若行有不慊於心,則無由配義與道;義之不集,其何以直養無害哉?


    是故必須明於義理,遵道而行,事事皆慊於心,集之以發為正氣,非義襲而取之也。”


    而在文天祥的《正氣歌》中,“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就是整首詩的綱領,可見孟子這段話的影響。


    段宇鍾老家所在的農村,因為比較偏僻,所以風氣比較保守,段宇鍾從小又比較乖,所以,可以說是受傳統倫理道德的影響比較大。


    後來,因為工作的原因,接觸了這些傳統經典,段宇鍾本能地被其深深吸引。


    而且,因為段宇鍾以前心有愧怍,也希圖這些經典和聖賢教誨能夠拯救自己。


    所以,當現在段宇鍾已經修煉頗有成效,決定選擇一種學說當自己的人生觀依教奉行時,段宇鍾就選擇了孟子、文天祥兩人一脈相承的浩然正氣理論。


    段宇鍾本來就偏好孟子,恰好,因為他身上充塞著浩浩蕩蕩的陽氣,段宇鍾就想將之轉變為浩然正氣。


    如此,既能消化這些陽氣,不讓其成為身體內部的火藥桶;也可以得到一門厲害功法。


    所以,段宇鍾在閉關期間,修煉黃庭經之餘,還有一項內容,經常誦讀《正氣歌》,揣摩孟子的這段話還有注釋,時時依教奉行,讓自己的行為和念頭都符合義理,時時心無愧怍。


    除了之前的注釋,《大學》裏講道,“如惡惡臭,如好**,此之謂自慊。”


    這句話闡述得更清楚,人要想“心無愧怍”,達到“自慊”,除了要遵照聖賢義理而行以外,還要對自己坦誠,遵循自己本心。


    否則,修成“偽君子”雖然可以自欺欺人,但卻無法真正做到心無愧怍,浩然正氣也與之無緣。


    當然,放縱和任性並非對自己坦誠。因為貪嗔癡慢疑等人固有的毛病會蒙蔽人的心智,會讓人有種強迫症。


    比如,段宇鍾上大學時,他們到了下午一點多,明明已經很餓了,卻因為玩遊戲、看小說等,就是不願去吃飯。


    比如,人們本來知道在喝酒就醉了,但因為礙於麵子,或者想拚酒,或者想一醉解千愁,結果還是讓自己醉個半死,事後很後悔,但下次照樣喝醉。


    再比如在男女問題上,現代人往往不是正常的*發泄,而是因為受環境影響,不斷地給自己催欲。而打飛機的幹脆隻是因為空虛無聊就讓自己過度發泄。


    所以,對於段宇鍾而言,對自己坦誠並沒有問題,他也沒有自欺欺人的習慣,反而是要依照義理奉行,節製自己的*,消除蒙蔽心靈的雜質,才能真正做到心無愧怍。


    閉關這段時間,段宇鍾一直生活在十分單純的環境中,每天除了用修煉和讀書內省之外,就沒有什麽活動了。


    也不接觸人,不接觸社會,原有的所有讓自己愧怍的記憶在一遍遍試煉心魔劫幻境時,都被他一一勘破、淡忘了。


    他也漸漸沒有了被迫禁欲、被迫選擇依照聖賢義理奉行的感覺,而是感覺他所選擇的孟子等說的義理就是他自願奉行的。


    可以說,這幾個月時間,正是因為這樣一個真空般的環境,段宇鍾才做到了心無愧怍。


    所以,識海中的他消化吸收的大部分陽氣和身體中的部分陽氣就漸漸轉化為一股沛然莫之能禦、氣貫長虹一般的浩然正氣。


    浩然正氣至大至剛至正,氣勢磅礴。“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


    而且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當初,文天祥為國為民而死,代表華夏幾千年文明、上千年孔孟之道,億萬華夏蒼生的正義而死。


    因此,在他大徹大悟、從容就義時凝聚的浩然正氣真是形成一道浩氣長虹、氣貫日月。


    而這道浩然正氣也真正萬古長存,它不但長存於華夏世世代代人民心中,也長存於曆史長河中。


    而段宇鍾現在則憑借自己的感悟,跨越時空與孟子和文天祥的精神的共鳴,加上時空道尊和高天上帝的神力。


    終於將這道浩氣長虹從曆史長河中“撈”出來,“拽”入段宇鍾的識海中,然後讓其吸收段宇鍾體內海量的陽氣,然後讓這道浩氣長虹不斷成長。


    這樣的浩然正氣,段宇鍾隻會嫌少,絕不會嫌多。不過,段宇鍾感覺,他離真正的浩然正氣總是差著那麽一層隔膜。


    盡管他在時空道尊和昊天上帝的幫助下,他的心靈境界已經與文天祥幾乎一模一樣,而且還與他共鳴了。


    但段宇鍾這個和平年代的吊絲,究竟不可能真正擁有文天祥這種在國破家亡之際,毀家紓難、出將入相、抵禦外侮,荷擔天下興亡重任的大徹大悟的殉道者的心境。


    所以,段宇鍾與這道浩然正氣總有一道隔膜,總是不能操控自如。


    若非當今的華夏,孔孟聖賢之道式微,文明法脈不絕如縷、危如累卵。


    而且甚至邪說橫行、是非顛倒,就連嶽飛、文天祥這樣的民族英雄竟然都會受到懷疑。


    於是這道存在於曆史長河中的浩氣長虹,因為存在於華夏民族人心中的信仰的崩解,也漸漸虛弱。


    所以,當段宇鍾的靈魂在昊天上帝和時空道尊的護持下,跨越近千年時空與文天祥共鳴時,才能吸收這道曆史長河中的浩氣長虹。


    不過,雖然浩氣長虹不能被段宇鍾運用自如,但可以融入傳國璽法寶中,將傳國璽法寶由後天靈寶轉化成功德氣運靈寶。


    使它既有華夏曆代王朝的人道氣運,又有儒教的一大部分重要的教派氣運。


    不過,段宇鍾並不著急這樣做,而是仍然讓這道在識海中接天連地、如同天上銀河的浩氣長虹繼續在識海中成長。


    他不是沒有試過在外界放出浩氣長虹的力量。但是,由於他無法控製自如,浩然正氣整個都出來了。


    霎時間,浩氣長虹接天連地,天上雲層、昊天元氣海、日月星辰都受到影響。


    當時,隨著段宇鍾的走動,浩氣長虹跟著他接天連地。


    他似乎感覺自己動念間就能攪動風雲、呼風喚雨、控馭雷霆。


    而且,他還有種化身正義,站在道德製高點、裁定眾生心念、賞善罰惡的巨大衝動,他也毫不懷疑自己有這種實力。


    他想,當年老子西出函關時,紫氣東來三萬裏,可能也不外如是。


    這種強大無比的的感覺讓他興奮之餘,又有些害怕,害怕自己會迷失在這種巨大力量中,一不小心就破壞了地球脆弱的環境或者搞亂了自己的國家。


    畢竟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越是強者,使用力量時也越發需要慎重。古往今來,多少罪惡假正義之名進行?


    於是,他很快就清醒過來,借助昊天上帝和時空道尊的力量,老老實實地將浩氣長虹收回識海空間中。


    雖然稍有些鬱悶,但段宇鍾還是想得通,畢竟,自己離文天祥和孟子的境界還很遙遠。


    而且,修行修行,就是要在行為實踐中不斷修正,光學習和體悟還遠遠不夠,要真正去實踐才能成就。


    說白了,由於缺乏真正的實踐,段宇鍾還沒有擁有一顆強者之心。


    雖然徹底容納消化趙佶等全世靈魂記憶,但這隻是將段宇鍾的心態由普通吊絲的狀態改變成富二代、權二代大藝術家、大文豪的層次。


    因為即便李煜和趙佶是皇帝,但他們都沒有真正的唯我獨尊的強勢帝王心態,甚至心態比那些掌權的大臣還弱小,心性的堅強勇毅連普通人都不如。


    加上這一世,段宇鍾雖然已經成了億萬富豪,有了強*寶和強大靠山、強大實力,但這一切得來,也未免過於容易,所以說段宇鍾還沒有一顆強者的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隨身帶著傳國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荒真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荒真人並收藏隨身帶著傳國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