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都,對照現實世界在重慶。<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不過由於三峽大壩工程,現實中的豐都縣城已被水淹沒。
酆都天下獨有,名山上古木參天,寺廟林立,在龐大的陰曹地府裏仙道釋儒,諸神眾鬼盤踞各廟,等級森嚴,各司其職並以苛刑峻法統治著地府世界。不過這都是地府改革前的狀態。
現在,賈懷仁和幾名隨從內心激動澎湃地看著酆都高聳入雲的城牆。城牆上開一個十米高的門洞,上方“鬼門關”三個大字,門前兩列身著西裝領帶和旗袍的俊男靚女。賈懷仁心想:這可比我們縣城隍門口穿保安服的有派頭多了,跟入住五星級酒店似的。
在提供了路引和城隍爺的推薦信之後,一個帥得驚天地泣鬼神的西裝男給幾人做了登記,不冷不熱地放行。
賈懷仁咬牙切齒地低聲道:“長得帥了不起啊?瞧這娘裏娘氣的樣兒,還是我帥點!你們幾個,難道本少爺不帥嗎?”
幾個隨從麵露難色,在昧著良心和遵從本心之間徘徊,其中一個老成的隨從道:“少爺,辦正事要緊啊。”
賈懷仁心裏嘀咕了一句“難道本少爺真的不帥嗎?”
一個男人自己是怎麽也看不出來自己帥不帥的,因為你從小到大都不知道看了多少年,再驚世駭俗的麵容看得多了也就看順眼了。這就跟照鏡子的你永遠比別人照片中的你更好看是一個道理。
咳咳……扯遠了。
賈懷仁等人進了城門之後,就看到一條血水翻湧的大河,河上有橋,橋上有字,字曰:奈河橋。[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有趣的是它用的是河水的河,而非無可奈何的奈何。看來“奈何”隻是世人謠傳。
在《宣室誌》中有一段關於奈河的敘述:“董觀行十餘裏,至一水,廣不數尺,流而西南。觀問習,習曰:‘此俗所謂奈河,其源出於地府。'觀即視,其水皆血,而腥穢不可近。”
不過這個“數尺”就有些不符了,賈懷仁眼中的奈河少說也有三十米寬。
過了奈河橋就是一整片的居民區,居民區依山而建,將一座大山眾星拱月般的環繞起來。在山下便可看到山上各司各殿,山頂雲霧繚繞處隱約可以看到一座相較於其餘各殿氣勢尤為磅礴的大殿,正是酆都天子殿。
不過賈懷仁一行的目的地並非酆都天子殿,幾人依照地圖輾轉繞過大山。大山西側有一座不大的破落佛殿,殿內空無一人,甚至連尊佛像都沒有,隻有幾個蒲團。
賈懷仁等人比照著地圖滿心疑惑。
“少爺,這裏怎麽一個人影都沒有?不是說招人嗎?是這裏嗎?”
“你問我,我問誰去?別白跑一趟就好。”賈懷仁也有些忐忑,他見過我們縣城隍鬼才交流中心的盛狀。同樣是要招人,這裏卻空空蕩蕩的,難免令他有些心慌。
“幾位施主可是來應招的?”身後突然響起的聲音嚇了賈懷仁一跳,回頭卻是個老和尚。
老和尚施了一禮,慈眉善目地看著來人,賈懷仁趕忙回禮:“正是正是!”
“貧僧姓閔,名字早已忘記了,幾位施主稍候,菩薩出去坐定了。”說罷,閔和尚兩眼一閉,口誦佛號,就地坐下入定。
賈懷仁看著說入定就入定的閔和尚,與幾名隨從麵麵相覷。
賈懷仁什麽心性,絕無可能就這麽站著幹等,疑是小兒多動症的他開始這裏摸摸那裏碰碰,最後索性坐在中間最大的那個蒲團上。
“逮!”閔和尚突然雙目圓瞪,做金剛獅子吼狀,喝道:“不得無禮!從蒲團上下來,那是菩薩坐的!”
賈懷仁慌裏慌張地起身,心中頗有微詞,下來就下來唄!說一聲就好,吼什麽吼!
“父親,不得無禮!”門外走來一個青年人,邊走邊說道。
閔和尚起身對著青年人雙手合十,施禮,恭敬道:“是!師父!”
賈懷仁感覺自己的下巴都已經快要掉下來了。
閔和尚是青年人的爹,青年人是閔和尚的師父。對於這個奇怪的組合,賈懷仁腦子顯然有些不夠用,腦海裏刷過全屏的彈幕:他是他爹,他是他師父……貴圈真亂……什麽鬼?……
青年人笑眯眯地自我介紹:“貧僧道明,各位施主有禮。此蒲團乃菩薩講經傳法所用,各位施主見諒。”
道明一番話說得圓潤,賈懷仁麵稍有愧色:“道明師傅,是我孟浪了。”
這時,門外又進來一人,明明靠的近了卻看不清麵容,隻覺得這人悲苦而堅忍。
閔和尚與道明紛紛施禮道:“菩薩!”
賈懷仁與幾名隨從一聽,也立即雙手合十,低下頭:“見過菩薩!”
地藏王菩薩也不答話,徑直走向自己的蒲團坐定,向著賈懷仁等人招手:“來來來,都坐下,我來給你們講一段本願經。”
賈懷仁的臉瞬間耷了下來,無奈人家是菩薩,縱是酆都天子見到也得恭恭敬敬的菩薩,人家是大腕,身上掉下根頭發也比自己這個某縣城隍爺的n代子孫金貴。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
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讚歎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眾生,知苦樂法,各遣侍者,問訊世尊……底下那個長得醜醜的,怎麽睡著了?”
沒錯!賈懷仁現在已經睡得跟熊寶寶一樣,嘴角上掛著一條晶瑩剔透的口水,隨著腦袋不斷地晃動,那條口水如同風中的柳枝一般不斷地搖晃……搖晃……
道明起身在地藏王菩薩耳邊低語幾句,地藏王菩薩點頭道:“原來如此……”
賈懷仁的幾名隨從連忙在一旁將賈懷仁推醒。賈懷仁擦掉口水,發現四周眾人都在看著自己,尷尬地摸摸自己的臉,道:“咳咳……那個本願經……挺好的。”
幾名隨從一臉“好丟臉啊!感覺自己跟錯人了”的表情。
地藏王菩薩看著賈懷仁笑道:“賈懷仁,聽聞你是來應招的,不知可願皈依啊?”
“要持……持戒不?”
“入我門下,不可不持。”
“都……持的什麽戒啊?”
“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語,不飲酒……”
酆都天下獨有,名山上古木參天,寺廟林立,在龐大的陰曹地府裏仙道釋儒,諸神眾鬼盤踞各廟,等級森嚴,各司其職並以苛刑峻法統治著地府世界。不過這都是地府改革前的狀態。
現在,賈懷仁和幾名隨從內心激動澎湃地看著酆都高聳入雲的城牆。城牆上開一個十米高的門洞,上方“鬼門關”三個大字,門前兩列身著西裝領帶和旗袍的俊男靚女。賈懷仁心想:這可比我們縣城隍門口穿保安服的有派頭多了,跟入住五星級酒店似的。
在提供了路引和城隍爺的推薦信之後,一個帥得驚天地泣鬼神的西裝男給幾人做了登記,不冷不熱地放行。
賈懷仁咬牙切齒地低聲道:“長得帥了不起啊?瞧這娘裏娘氣的樣兒,還是我帥點!你們幾個,難道本少爺不帥嗎?”
幾個隨從麵露難色,在昧著良心和遵從本心之間徘徊,其中一個老成的隨從道:“少爺,辦正事要緊啊。”
賈懷仁心裏嘀咕了一句“難道本少爺真的不帥嗎?”
一個男人自己是怎麽也看不出來自己帥不帥的,因為你從小到大都不知道看了多少年,再驚世駭俗的麵容看得多了也就看順眼了。這就跟照鏡子的你永遠比別人照片中的你更好看是一個道理。
咳咳……扯遠了。
賈懷仁等人進了城門之後,就看到一條血水翻湧的大河,河上有橋,橋上有字,字曰:奈河橋。[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有趣的是它用的是河水的河,而非無可奈何的奈何。看來“奈何”隻是世人謠傳。
在《宣室誌》中有一段關於奈河的敘述:“董觀行十餘裏,至一水,廣不數尺,流而西南。觀問習,習曰:‘此俗所謂奈河,其源出於地府。'觀即視,其水皆血,而腥穢不可近。”
不過這個“數尺”就有些不符了,賈懷仁眼中的奈河少說也有三十米寬。
過了奈河橋就是一整片的居民區,居民區依山而建,將一座大山眾星拱月般的環繞起來。在山下便可看到山上各司各殿,山頂雲霧繚繞處隱約可以看到一座相較於其餘各殿氣勢尤為磅礴的大殿,正是酆都天子殿。
不過賈懷仁一行的目的地並非酆都天子殿,幾人依照地圖輾轉繞過大山。大山西側有一座不大的破落佛殿,殿內空無一人,甚至連尊佛像都沒有,隻有幾個蒲團。
賈懷仁等人比照著地圖滿心疑惑。
“少爺,這裏怎麽一個人影都沒有?不是說招人嗎?是這裏嗎?”
“你問我,我問誰去?別白跑一趟就好。”賈懷仁也有些忐忑,他見過我們縣城隍鬼才交流中心的盛狀。同樣是要招人,這裏卻空空蕩蕩的,難免令他有些心慌。
“幾位施主可是來應招的?”身後突然響起的聲音嚇了賈懷仁一跳,回頭卻是個老和尚。
老和尚施了一禮,慈眉善目地看著來人,賈懷仁趕忙回禮:“正是正是!”
“貧僧姓閔,名字早已忘記了,幾位施主稍候,菩薩出去坐定了。”說罷,閔和尚兩眼一閉,口誦佛號,就地坐下入定。
賈懷仁看著說入定就入定的閔和尚,與幾名隨從麵麵相覷。
賈懷仁什麽心性,絕無可能就這麽站著幹等,疑是小兒多動症的他開始這裏摸摸那裏碰碰,最後索性坐在中間最大的那個蒲團上。
“逮!”閔和尚突然雙目圓瞪,做金剛獅子吼狀,喝道:“不得無禮!從蒲團上下來,那是菩薩坐的!”
賈懷仁慌裏慌張地起身,心中頗有微詞,下來就下來唄!說一聲就好,吼什麽吼!
“父親,不得無禮!”門外走來一個青年人,邊走邊說道。
閔和尚起身對著青年人雙手合十,施禮,恭敬道:“是!師父!”
賈懷仁感覺自己的下巴都已經快要掉下來了。
閔和尚是青年人的爹,青年人是閔和尚的師父。對於這個奇怪的組合,賈懷仁腦子顯然有些不夠用,腦海裏刷過全屏的彈幕:他是他爹,他是他師父……貴圈真亂……什麽鬼?……
青年人笑眯眯地自我介紹:“貧僧道明,各位施主有禮。此蒲團乃菩薩講經傳法所用,各位施主見諒。”
道明一番話說得圓潤,賈懷仁麵稍有愧色:“道明師傅,是我孟浪了。”
這時,門外又進來一人,明明靠的近了卻看不清麵容,隻覺得這人悲苦而堅忍。
閔和尚與道明紛紛施禮道:“菩薩!”
賈懷仁與幾名隨從一聽,也立即雙手合十,低下頭:“見過菩薩!”
地藏王菩薩也不答話,徑直走向自己的蒲團坐定,向著賈懷仁等人招手:“來來來,都坐下,我來給你們講一段本願經。”
賈懷仁的臉瞬間耷了下來,無奈人家是菩薩,縱是酆都天子見到也得恭恭敬敬的菩薩,人家是大腕,身上掉下根頭發也比自己這個某縣城隍爺的n代子孫金貴。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
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讚歎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眾生,知苦樂法,各遣侍者,問訊世尊……底下那個長得醜醜的,怎麽睡著了?”
沒錯!賈懷仁現在已經睡得跟熊寶寶一樣,嘴角上掛著一條晶瑩剔透的口水,隨著腦袋不斷地晃動,那條口水如同風中的柳枝一般不斷地搖晃……搖晃……
道明起身在地藏王菩薩耳邊低語幾句,地藏王菩薩點頭道:“原來如此……”
賈懷仁的幾名隨從連忙在一旁將賈懷仁推醒。賈懷仁擦掉口水,發現四周眾人都在看著自己,尷尬地摸摸自己的臉,道:“咳咳……那個本願經……挺好的。”
幾名隨從一臉“好丟臉啊!感覺自己跟錯人了”的表情。
地藏王菩薩看著賈懷仁笑道:“賈懷仁,聽聞你是來應招的,不知可願皈依啊?”
“要持……持戒不?”
“入我門下,不可不持。”
“都……持的什麽戒啊?”
“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語,不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