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有得有失


    在很大程度上,這些應急而生的萬噸輪拯救了布蘭王國,拯救了同盟集團。


    開戰之後的一年多,布蘭王國損失了差不多一半的貨輪,而且受潛艇威脅,海運效率降低了八成。


    因為擔心遭受更大損失,所以布蘭王國還一度禁止貨輪單獨出港。


    也就是在這個節骨眼上,紐蘭聯邦開始建造萬噸級貨輪。


    這就是平均航在1o節左右的“自由輪”,以及增強了動力係統,平均航過15節的“勝利輪”。


    在紐蘭聯邦參戰後,這兩種萬噸巨輪的建造進入快車道。


    巔峰時期,平均每天就有3艘自由輪下水!


    為了降低建造難度,或者說加快建造度,也因為沒人相信這些貨輪能夠在潛艇密布的航線上跑幾個來回,所以自由輪與勝利輪的都做了簡化設計,盡可能減少或者放棄不必要的投入。


    比如,自由輪使用的三脹式蒸汽機與燃煤鍋爐,而且是單軸推進。


    勝利輪換成了蒸汽輪機,不過依然用燃煤鍋爐。


    最關鍵的調整,其實是船體結構強度。


    在設計的時候,紐蘭海軍隻要求這些船隻能夠正常航行5年,而最多能夠航行1o年就行了。


    道理也很簡單,按照大戰的損失度,貨輪的平均壽命在1o個航次,即5年左右。


    其實,也沒人相信,這場大戰真的能持續5年。


    按上次大戰的情況,在進入全麵戰爭狀態之後,沒有一個參戰國能夠堅持5年。


    真要持續5年,哪怕沒有被敵人擊敗,也會因為國內動蕩而導致政府垮台,甚至讓國家變得四分五裂。


    工業時代,大規模戰爭的持續時間一般都不會過5年。


    受此影響,所有自由輪與勝利輪都非常的“脆弱”,由此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建造度快得驚人。


    迄今為止,已有接近2o家造船廠在建造這些貨輪。


    當然,由此帶來的問題就是,鋼鐵等資源的用量也大得驚人。


    雖然說降低了質量標準,但是建造萬噸輪所用的鋼鐵並沒有減少。一艘自由輪的鋼鐵用量在45oo噸以上,而一艘勝利輪在5ooo噸左右,跟條約型輕巡洋艦差不多,遠遠過大批量建造的大型驅逐艦。


    隻是鋼鐵用量,就是個巨大麻煩。


    即便紐蘭聯邦的工業實力很強大,為全世界僅次於梁夏帝國的第二工業國,鋼鐵產量跟梁夏帝國相差不大,可是平均每天要用近2萬噸的鋼鐵建造貨輪,也是一個不可低估的沉重負擔。


    那麽,用來建造戰艦的鋼鐵,還剩下多少?


    顯然,這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不管尼茲有多麽巨大的雄心壯誌,都必須麵對這個現實。


    為了保住海運航線,至少目前看來還有不少價值的布蘭王國,並增強奧洲對梁夏帝國構成的威脅,就得建造足夠多的自由輪與勝利輪,而且不能因為建造戰艦就壓縮這兩種貨輪的產量。


    除了鋼鐵之外,戰艦與貨輪沒有直接衝突。


    前麵就已提到,為了降低建造的成本,自由輪在勝利輪在設計的時候,就盡可能采用了成熟設備。隻是因為對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勝利輪采用蒸汽輪機,而不是早被戰艦淘汰掉的三脹式蒸汽機。


    至於燃料,那就更加不用多說了。


    可惜,也就是鋼鐵產能不足,所以得對戰艦的建造規劃做出調整。


    在尼茲強調了,必須保證航母與戰列艦的建造之後,那麽能夠犧牲的,也就隻有其他主力艦。


    先被砍掉的,肯定是造價高昂的大型巡洋艦。


    雖然在幾個月之前,包括尼茲在內的,眾多海軍將領還認為,大型巡洋艦是彌補防空力量不足的第一選擇,但是到現在,連尼茲都不得不承認,造價達到“衣華”級八成,戰鬥力卻相差甚遠的“阿拉斯”級大型巡洋艦其實是一塊雞肋,說成拖累也沒錯,完全沒必要繼續建造。


    為此,尼茲也向洛福斯做出保證,在已經開工的4艘建成後,不再建造大型巡洋艦。


    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尼茲沒有提梁夏海軍。


    原因也很簡單,梁夏海軍先建造大型巡洋艦,而且沒有因為造價高昂而放棄,反到加大了建造數量。


    當然,這是因為梁夏帝國的工業實力更加強大。


    雖然按照戰前,新曆98年與新曆99年的統計數據,紐蘭聯邦的鋼鐵產量分別達到梁夏帝國的94與96,差距是微乎其微,但是一個國家的戰爭動員能力,肯定不會體現在統計數據當中。


    關鍵還有,梁夏帝國的鋼鐵產量,其實一直是過剩。


    因為勞動力的價格更加昂貴,所以在和平時期,梁夏帝國幾乎不出口鋼鐵,生產出來的全都自用。


    結果就是,梁夏帝國的鋼鐵廠幾乎全都存在開工不足的問題!


    戰爭時期,哪怕不進行動員,梁夏帝國的鋼鐵產量都能提高大約4o。


    至於紐蘭聯邦,因為一直是鋼鐵出口大國,鋼鐵廠的產能得到了充分揮,所以戰時的增幅不會太大。


    隻是就大型巡洋艦而眼,還跟雙方的設計思路有關。


    梁夏海軍建造的大型巡洋艦,其實就是用來取代快戰列艦,為航母提供直接掩護的防空艦。


    主要價值,其實就兩個。


    一是掩護航母,二是指揮艦隊的防空作戰。


    其他戰術指標,哪怕必須有,也不追求過高的目標。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梁夏海軍的第一種大型巡洋艦,配備的從迢曼帝國直接引進專利生產的28o毫米艦炮。


    因為拿來就用,還跟“迢曼”級裝甲巡洋艦的主炮通用,所以生產成本非常低。


    當然,性能也不可能好到哪裏去。


    此外就是,因為梁夏海軍有專職旗艦,所以不需要由大型巡洋艦充當旗艦,隻是電子設備就節省了一大筆開支。


    至於裝甲防護,更是隻是重巡洋艦的水準。


    通過這一係列辦法,梁夏海軍把大型巡洋艦的造價,控製在同時期重巡洋艦的一點五倍左右。


    當然,排水量也限製在25ooo噸以內。


    可惜的是,紐蘭海軍把大型巡洋艦當成快戰列艦的替代品,不但要具備強大的防空戰鬥力,其他方麵也不能降低。


    比如,配備的12英寸艦炮就是全新研製。


    因為采購數量有限,所以在平攤研製費用之後,價格十分的離譜。


    此外,4艘“阿拉斯”級都是按照艦隊旗艦的標準建造,配備了大量通信設備,進一步推高造價。


    與高昂的造價相比,性能自然是不值一提。


    用洛福斯的話來說,采購4艘“阿拉斯”的經費能夠建造3艘“衣華”級,那為什麽不建造“衣華”級?


    可問題是,對紐蘭海軍來說,“衣華”級同樣太過昂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爭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帝國爭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