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爾把每一塊方形小豆腐都從中間劃開,然後用塗抹上一些紅紅的油潑辣椒,把豆腐做成了夾心餅幹一樣。
然後再整齊地放在盤子裏。
因為陳爾刀工很好,又做得非常仔細的原因,這些已經處理過的豆腐塊安安靜靜地躺在餐盤裏,看起來依然和普通的豆腐沒有任何的區別。
陳爾用筷子加起芙蓉花,輕輕地放在一塊方形豆腐上,然後再把它的花瓣鋪整齊。
這個過程做得很慢,也很小心。
豆腐本來就很嫩了,再加上泡過滾水的芙蓉花輕輕一戳就會戳爛花瓣。
使得陳爾需要更加小心翼翼地對待這道菜。
他彎著腰弄了半天,才把所有的豆腐和芙蓉花擺好。
然後均勻地灑了一些胡椒粉在芙蓉花上。
拍了拍手,挪開腳步,給鏡頭一個取景的機會。
屏幕外的粉絲,此刻眼裏隻能放下那一片白嫩嫩紅撲撲的食物了。
白色水嫩的豆腐小方塊上放著一朵紅撲撲的芙蓉花。
而且還是重瓣的芙蓉花。
花朵重重疊疊,一層又一層地舒展開,就像盛開在雪山冰岩之上的花朵。
在冰天雪地裏綻放出豔麗的色澤,絢爛而奪目。
芙蓉的香氣本身就不算濃鬱,甚至氣味頗清淡。
但是此刻的芙蓉花被滾水浸泡過,氣味從原本的清淡雅致變得溫熱濕潤起來,多添了幾分溫柔嫵媚的感覺。
陳爾對這道芙蓉豆腐的外形和氣味都非常滿意。
站在廚房門口觀望的盧玉昆和郭大剛表現得非常激動,他們一起伸長了脖子,使勁兒地往廚房裏湊。就像脖子不夠長的長頸鹿,拚了命地往高高的樹枝上湊,隻是為了那片新鮮可口的嫩葉。
鏡頭也非常貼心地掃了過去,給了他們兩個一個鏡頭。
可是,他們顯然已經沉浸在廚房的香氣裏了,半天沒有察覺到。
屏幕外的粉絲們笑得前俯後仰,然後熱烈地用彈幕來表達此刻自己的心情。
“蝸牛兄和他的那位朋友是屬長頸鹿的?”
“錯!明明是屬豬的!瞧瞧他們兩的鼻孔,都快要有眼珠子那麽大了!”
“我此刻非常擔心陳老濕一個轉身,他們兩個就會一擁而上,連菜盤子都一起吃了!”
“我們現在要盡情地嘲笑他們兩個,因為等下陳老濕把菜做好之後,我們就要對他們表示羨慕嫉妒恨了!”
“我擦,為什麽樓上要提醒我這件事!”
“我擦,紮肺管了,老鐵!”
陳爾端起做好的芙蓉豆腐,先放在保溫櫃裏。
“這道菜,冷了吃也不錯,不必太擔心溫度問題。”
然後陳爾走回去,拿起那一籃子玉簪花。
語調輕鬆愉快,“接下來就要做今天的第二道菜,拖麵玉簪。
”
“做這個拖麵玉簪,隻需要兩種食材,麵粉和玉簪花。”
陳爾把籃子裏的玉簪花都倒出來,然後拿起一朵給大家看。
他手裏的這朵玉簪還處於半開狀態,隻打開了兩片花瓣。通體雪白晶瑩,仿佛上好美玉。
“采摘玉簪來做這道菜,需要注意一點。”
“一定要摘取半開的花苞,不能摘完全開放的。”
“因為半開的花苞會更嫩,至於沒有打開的花苞則太稚嫩,吃起來澀味更重,不適合拿來做食物。”
陳爾把玉簪花一朵一朵地分成兩半,一半各有兩片花瓣。
然後放進住滿清水的池子裏浸泡著,清洗一遍後打撈起來,瀝幹水,裝在大碗裏備用。
陳爾找出一隻大玻璃碗,倒入三分之一量的麵粉,然後灑入一勺白糖,一勺鹽巴,再注入清水,一直攪拌成麵糊狀為之。
拖麵這個詞是很有意思的詞,這是一種常見的食材處理方法。
在麵粉中加入適量的水,攪拌成糊狀後用來包裹食材,然後用於烹飪。
這樣做出來的食物,能極大程度的保存食材的鮮嫩口感和本身的氣味。
陳爾在灶台上架上一隻鐵鍋,注入花生油,大火燒熱,直至冒出油香後,再轉為小火。
用筷子加起玉簪花,裹上一圈麵糊,確保麵糊把玉簪花完全裹住後,再放入油鍋裏,再用筷子輕輕翻動,隻要表麵稍微變作金黃色,就馬上撈出油鍋裝盤。
現在這個烹飪步驟,也需要非常的認真和仔細。
陳爾整個過程中都是目不轉睛地盯著油鍋,灼熱的氣息從油鍋裏撲了起來,打在他的臉上,他依然沒有絲毫反應。
比起剛剛做芙蓉豆腐的時候更加緊張。
因為此刻,玉簪花在油鍋裏翻騰著,雖然表麵有拖麵在保護著,但是陳爾依然需要非常地小心。
鮮花本就柔弱細嫩,一不小心就會被鍋裏的熱油灼傷。一旦變焦,不僅會使食物的口感發生巨大的變化,也會讓一整鍋的熱油都沾染上焦味。
到時候,可能還需要重新換一口鍋和換一批油。
這是非常浪費食材和浪費時間的行為。
因此陳爾顯得非常仔細小心。
過了一會兒,當陳爾的額頭已經沁出了細細密密的小汗珠時,這一道拖麵玉簪才全部做完。
和剛剛做好的芙蓉豆腐一樣,剛好裝滿三盤。
盧玉昆抬起下巴,使勁地在空氣裏嗅氣味。
嗅了半天,卻沒有絲毫的滿足,隻能越來越餓,口中的唾液也分泌得越來越多。
郭大剛抬起手肘,使勁地撞了他一下。
“嘿,傻子,你看那裏!”
郭大剛朝陳爾麵前努了努嘴。
盧玉昆連忙看過去,就見陳爾麵前已經整齊地擺好了六隻餐盤。
“六個盤子!咱們能一人吃一盤子!”
盧玉昆非常期待地搓了搓手,“好!等下六隻盤子都歸你!我和陳師傅吃菜!”
說完就大步地朝廚房裏走去。
郭大剛站在原地愣了半晌才反應過來,連忙追上盧玉昆喊道,“你才要吃盤子呢!”
盧玉昆和郭大剛兩人一前一後地湊到陳爾麵前道,“陳師傅,咱們什麽時候可開飯呐?”
陳爾洗幹淨手,把蒸籠端下來取出了三隻大碗,揭開蒸籠的蓋子。
一股熱氣頓時就衝了出來,就像暴雨時分的荷塘。
大雨成霧,又水汽迷眼。
然後再整齊地放在盤子裏。
因為陳爾刀工很好,又做得非常仔細的原因,這些已經處理過的豆腐塊安安靜靜地躺在餐盤裏,看起來依然和普通的豆腐沒有任何的區別。
陳爾用筷子加起芙蓉花,輕輕地放在一塊方形豆腐上,然後再把它的花瓣鋪整齊。
這個過程做得很慢,也很小心。
豆腐本來就很嫩了,再加上泡過滾水的芙蓉花輕輕一戳就會戳爛花瓣。
使得陳爾需要更加小心翼翼地對待這道菜。
他彎著腰弄了半天,才把所有的豆腐和芙蓉花擺好。
然後均勻地灑了一些胡椒粉在芙蓉花上。
拍了拍手,挪開腳步,給鏡頭一個取景的機會。
屏幕外的粉絲,此刻眼裏隻能放下那一片白嫩嫩紅撲撲的食物了。
白色水嫩的豆腐小方塊上放著一朵紅撲撲的芙蓉花。
而且還是重瓣的芙蓉花。
花朵重重疊疊,一層又一層地舒展開,就像盛開在雪山冰岩之上的花朵。
在冰天雪地裏綻放出豔麗的色澤,絢爛而奪目。
芙蓉的香氣本身就不算濃鬱,甚至氣味頗清淡。
但是此刻的芙蓉花被滾水浸泡過,氣味從原本的清淡雅致變得溫熱濕潤起來,多添了幾分溫柔嫵媚的感覺。
陳爾對這道芙蓉豆腐的外形和氣味都非常滿意。
站在廚房門口觀望的盧玉昆和郭大剛表現得非常激動,他們一起伸長了脖子,使勁兒地往廚房裏湊。就像脖子不夠長的長頸鹿,拚了命地往高高的樹枝上湊,隻是為了那片新鮮可口的嫩葉。
鏡頭也非常貼心地掃了過去,給了他們兩個一個鏡頭。
可是,他們顯然已經沉浸在廚房的香氣裏了,半天沒有察覺到。
屏幕外的粉絲們笑得前俯後仰,然後熱烈地用彈幕來表達此刻自己的心情。
“蝸牛兄和他的那位朋友是屬長頸鹿的?”
“錯!明明是屬豬的!瞧瞧他們兩的鼻孔,都快要有眼珠子那麽大了!”
“我此刻非常擔心陳老濕一個轉身,他們兩個就會一擁而上,連菜盤子都一起吃了!”
“我們現在要盡情地嘲笑他們兩個,因為等下陳老濕把菜做好之後,我們就要對他們表示羨慕嫉妒恨了!”
“我擦,為什麽樓上要提醒我這件事!”
“我擦,紮肺管了,老鐵!”
陳爾端起做好的芙蓉豆腐,先放在保溫櫃裏。
“這道菜,冷了吃也不錯,不必太擔心溫度問題。”
然後陳爾走回去,拿起那一籃子玉簪花。
語調輕鬆愉快,“接下來就要做今天的第二道菜,拖麵玉簪。
”
“做這個拖麵玉簪,隻需要兩種食材,麵粉和玉簪花。”
陳爾把籃子裏的玉簪花都倒出來,然後拿起一朵給大家看。
他手裏的這朵玉簪還處於半開狀態,隻打開了兩片花瓣。通體雪白晶瑩,仿佛上好美玉。
“采摘玉簪來做這道菜,需要注意一點。”
“一定要摘取半開的花苞,不能摘完全開放的。”
“因為半開的花苞會更嫩,至於沒有打開的花苞則太稚嫩,吃起來澀味更重,不適合拿來做食物。”
陳爾把玉簪花一朵一朵地分成兩半,一半各有兩片花瓣。
然後放進住滿清水的池子裏浸泡著,清洗一遍後打撈起來,瀝幹水,裝在大碗裏備用。
陳爾找出一隻大玻璃碗,倒入三分之一量的麵粉,然後灑入一勺白糖,一勺鹽巴,再注入清水,一直攪拌成麵糊狀為之。
拖麵這個詞是很有意思的詞,這是一種常見的食材處理方法。
在麵粉中加入適量的水,攪拌成糊狀後用來包裹食材,然後用於烹飪。
這樣做出來的食物,能極大程度的保存食材的鮮嫩口感和本身的氣味。
陳爾在灶台上架上一隻鐵鍋,注入花生油,大火燒熱,直至冒出油香後,再轉為小火。
用筷子加起玉簪花,裹上一圈麵糊,確保麵糊把玉簪花完全裹住後,再放入油鍋裏,再用筷子輕輕翻動,隻要表麵稍微變作金黃色,就馬上撈出油鍋裝盤。
現在這個烹飪步驟,也需要非常的認真和仔細。
陳爾整個過程中都是目不轉睛地盯著油鍋,灼熱的氣息從油鍋裏撲了起來,打在他的臉上,他依然沒有絲毫反應。
比起剛剛做芙蓉豆腐的時候更加緊張。
因為此刻,玉簪花在油鍋裏翻騰著,雖然表麵有拖麵在保護著,但是陳爾依然需要非常地小心。
鮮花本就柔弱細嫩,一不小心就會被鍋裏的熱油灼傷。一旦變焦,不僅會使食物的口感發生巨大的變化,也會讓一整鍋的熱油都沾染上焦味。
到時候,可能還需要重新換一口鍋和換一批油。
這是非常浪費食材和浪費時間的行為。
因此陳爾顯得非常仔細小心。
過了一會兒,當陳爾的額頭已經沁出了細細密密的小汗珠時,這一道拖麵玉簪才全部做完。
和剛剛做好的芙蓉豆腐一樣,剛好裝滿三盤。
盧玉昆抬起下巴,使勁地在空氣裏嗅氣味。
嗅了半天,卻沒有絲毫的滿足,隻能越來越餓,口中的唾液也分泌得越來越多。
郭大剛抬起手肘,使勁地撞了他一下。
“嘿,傻子,你看那裏!”
郭大剛朝陳爾麵前努了努嘴。
盧玉昆連忙看過去,就見陳爾麵前已經整齊地擺好了六隻餐盤。
“六個盤子!咱們能一人吃一盤子!”
盧玉昆非常期待地搓了搓手,“好!等下六隻盤子都歸你!我和陳師傅吃菜!”
說完就大步地朝廚房裏走去。
郭大剛站在原地愣了半晌才反應過來,連忙追上盧玉昆喊道,“你才要吃盤子呢!”
盧玉昆和郭大剛兩人一前一後地湊到陳爾麵前道,“陳師傅,咱們什麽時候可開飯呐?”
陳爾洗幹淨手,把蒸籠端下來取出了三隻大碗,揭開蒸籠的蓋子。
一股熱氣頓時就衝了出來,就像暴雨時分的荷塘。
大雨成霧,又水汽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