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恨不得現在就衝上大殿,砍了袁隗的級。不過他也清楚,且不說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就算有,皇帝當朝殺人,大概也會青史留名了。


    隻不過留的是惡名,桀紂的名頭離他就不遠了。


    “陛下……”唐瑛匆匆趕來,拽住了劉辯的手臂,急聲道:“切不可意氣用事,中了他們的圈套,授人以柄。”


    劉辯轉過頭,看看唐瑛焦急的臉色,又看了看萬年公主。他愣了一下,萬年公主的眼神複雜,不知道在想些什麽。他也怪不上多想,按捺著怒火問道:“以你之見,當如何處置?”


    “以靜製動,看看他們還有什麽花樣,然後再作處置。”見劉辯還沒有亂了方寸,唐瑛鬆了一口氣,心裏卻亂如麻。她得到年輕人的警告,知道今天的朝會不太平,可是她萬萬沒想到,朝會還沒開始,對方已經開始出招了。如果她來遲一步,劉辯有什麽不適當的話出口,就中了對方的圈套。她拉著劉辯的手臂,低聲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先摸清他們的底細,再反擊不遲。”


    劉辯點了點頭:“董公,你不熟悉禮儀,有所失誤,也是難免的。這樣吧,你先在殿外候著,朝會之後,朕再與你說話。”他笑了一聲:“朕還要向你討教一下邊事呢。”


    董卓應了一聲,站起身,退了出去。他也知道殿中禦史收拾他絕不是禮儀失誤這麽簡單,這裏麵肯定有深層次的目的。他衝進來向劉辯訴冤,也是想看看劉辯的反應。如果劉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他就要考慮考慮是不是該接受袁隗的邀請了。劉辯雖然通過賈詡向他傳話,有意讓他做太尉,可是如果劉辯活不長,他可不想跟著劉辯一起送死。


    劉辯沒有中對方的圈套,又安撫了他,雖然談不上鎮定自若,但也沒亂了陣腳,處置手段也有帝王之相,這一點讓他看到了希望,自然不會再鬧。他雖然粗魯,卻也不想被人當笑話看。


    劉辯平複了心情,在唐瑛和萬年公主緊張的注視下,邁著方步,向前殿走去。他鼓起一口氣,昂挺胸,目不斜視,步子走得也不快,眼睛盯著麵前的玉珠,盡可能的不讓珠串打到臉上。


    “不要急,不要亂,我是皇帝,我君臨天下,我是皇帝……”劉辯一邊默念著,一邊走上了大殿,很自然的在禦座上坐了下來。透過幹擾視線的珠串,他看到了一張張麵無表情的臉,大袖如翼的太傅袁隗離得最近,就在玉階之下。


    “這老東西,老子遲早辦了你。”劉辯恨得牙癢癢,臉上卻笑得像朵花,微微欠身,向袁隗致意。“太傅安好?”


    劉辯打量袁隗的時候,袁隗也在打量劉辯。看到劉辯那副拘謹局促的樣子,臉上不自然的笑容,袁隗心中暗自笑。在劉辯的身上,他看不到一點人君之相,可以肯定,劉辯在黃河邊顯露出來的君威隻是一個傳說,隻是一個錯,或者隻是一個……謊言。


    正當袁隗放鬆了心情的時候,他又聽到了劉辯對他的問候。這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情,讓他很是驚訝了一下。不過,他隨即就明白過來,立刻朗聲答道:“謝陛下掛念,老臣安好。陛下尊師重道,克己複禮,老臣身為太傅,深感欣慰。”


    劉辯暗罵。老子隻是客氣一下,你有必要趁機往自己臉上貼金嗎?


    不出所料,立刻有人開始吹捧:“陛下有所進步,皆是太傅教導有方啊。”


    “袁公於國有功,陛下當下詔嘉獎……”


    “……”


    劉辯看著那些爭先恐後拍袁隗馬屁的群臣,再看看一臉平靜的袁紹,然後又在人群中找到了滿不在乎的袁術,大致搞清楚了朝堂上的派係。


    基本上,袁家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朝堂上有一大半的人都依附袁家,剩下的人最多也就是保持沉默,不那麽諂媚而已,還沒有人願意站出來指責袁隗。而袁家兄弟中,袁紹的人望顯然比袁術高得多,兩者的比例懸殊,不在一個檔次上。


    聽了一通吹捧,袁隗的眼光一瞥,看向劉辯身邊的殿中禦史。殿中禦史站在階上,居高臨下的注視著群臣,像一隻警惕的獵犬,任何不合禮儀的動作都會被他們看到。剛才董卓就是被他們抓了個現形,然後趕出去的。


    “噤聲,群臣參拜——”殿中禦史高喝一聲,群臣立刻閉上了嘴巴,一臉正色的上前參拜。


    看著一大群人在袁隗的帶領下向自己朝拜,劉辯默默的鬆了一口氣,握在袖中的雙手放鬆了一些,這才覺得手心刺痛,可能已經被指甲掐破了。


    朝拜過後,群臣開始奏事。既然是朝會,當然要奏大事,普通的事務,三公平時就處理了,緊急情況,會及時進宮麵奏。隻有那些牽涉到很多部門,或者重要得要當麵拍板的大事,才會拿到朝會上來說。朝會除了禮儀性質之後,還有聯席會議的意思。


    劉辯認真的聽著,他雖然目前還不具備處理政務的能力,可是他必須開始學習。以前有大將軍何進和太後做主,輪不到他說話,現在大將軍和太後一個死,一個廢,都指望不上了。他要想活下去,就隻有自己理政,先從聽政開始。


    因為他現在還沒有資格表意見,他還沒有加元服,也就是說,還沒有正式承認他成年。


    漢代通常的規定是二十成年,到時候行冠禮,取字,加元服,但是大多數人都會提前,甚至十三四歲就行冠禮,而皇帝更特殊,為了表示名正言順,幾歲的孩子就要加元服。


    可是劉辯一直沒有加元服。沒有加元服,就表示他尚未成年,不能親自理政,因此太後稱製臨朝,大將軍理政之類的事就順理成章了。甚至於沒有立皇後,也都說得過去。因為你還沒有成年嘛。


    現在,大將軍何進死了,太後還在,卻不能上朝。按理說,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給皇帝加元服,承認他有理政的資格,這樣才叫名正言順。


    然而,劉辯聽了半天,也沒聽到有人說加元服的事,倒是有人提出,大將軍身故,天子年幼,不能理政,應該重新選擇重臣輔政。隨即就有人提出,應該以太傅袁隗為輔政大臣。太傅稱上公,在三公之上,袁隗聲望著於朝廷,名聲揚於天下,經驗豐富,學識淵博,正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


    隨即又有人提出,陰陽合倫,方為大美,天子未有佳偶,袁紹有妹,四德俱全,當奉與天子,為**之主。


    此言一出,朝堂上附和聲一片。


    。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莊不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莊不周並收藏神話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