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合同吧,先給我8000套。”
“先跟我簽,我要15000套!”
“20000套,總價我做主上調百分五!”
此時的臨時會議室裏簡直亂成了一鍋粥,數個大型書商負責人,窩在這裏,簡直像是舊貨市場裏為了幾塊錢爭執的小販。
看著眼前的書商們簡直發狂一樣想要簽合同的樣子,周海軍回想起剛來到東三省的時候的情況,有一種仿佛在做夢的感覺。
要知道他在剛到東三省的時候,並不是沒先接觸過這些書商,可人家根本不鳥他。
沒想到才過去一個多月,這種情況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真是造化弄人。
他其實除了找了幾家經營有些慘淡的大型教育機構之外,根本什麽都沒做,結果竟然有這種效果?
什麽時候銷售這麽好做了?
周海軍強忍著笑意,露出一臉為難的表情說道:“不是我不跟你們簽啊,當初我找你們的時候,你們不都沒興趣嗎,出版社那邊知道了,庫存也就沒準備那麽充分。”
聽了他的話,書商們臉上的表情賊精彩,簡直可以拍電影了。
周海軍繼續道:“現在不是我不賣你們書,而是跟本沒有貨,你問我要我也拿不出來啊。”
“那加印呢?下一批什麽時候能送到,我們先簽的話,會優先提供給我們吧?”
“我已經盡量在催出版社了,不過不是隻有這個區塊在要,現在全國都找不到貨啊,這個我真給不了準信。”
周海軍覺得自己的謊說的實在太好了。
真假參半的謊言真的有一種特殊的魅力。
此時全國都在找這個教材的情況是真實的,火爆程度堪稱恐怖!
隻是早在當初周海軍把戰果匯報給出版社的時候,這就是已經料到的結果了,出版社又不傻,早就沒日沒夜的在加印,庫存絕對管夠!
之所以要這樣,自然是因為物以稀為貴,還想按當初的價格買走?
想得美!
“那個,大家都先坐坐,我們先把正事談了,當然也不是在這個大會議室裏,看到沒,那邊那個小房間,咱一個個的來,保證讓大家滿意。”
周海軍說完,走進小房間,虛掩著門,等待著獵物上鉤。
剩下的就是那些書商自己去搶誰第一個來談了。
沒辦法,哪怕遭到這種待遇,也要買啊!
現在書商電話都被打爆了,自從威望琴行在短短半個月轉虧為盈的消息傳出來之後,這套外來教材仿佛就成為了教育機構眼中的唐僧肉。
不說長生不老,那也是生死人肉白骨的絕世好料啊!
誰特麽能想到,那該死的出版社隻派了一個人來談這麽大的生意?擺明著坐地起價嘛。
要知道這裏的書商沒有20家也有15家,蛋糕這麽大,大大小小的書商都想搶一塊,這個時候根本不是拚實力、拚資本,那是誰搶到了就能大賺一筆啊。
再說了,商人怎麽會和錢過不去?
瘋狂還在繼續。
不光光是東三省,全國各地戰果都頗豐。
沈武寰這套教材的實際實用意義是遠超現有教材的。
內容上不說比現有教材牛多少,但是你架不住和它配套的理念確實有效的改進了教育機構的教學理念,對教育者來說更是一次徹頭徹尾的解放運動。
她原來世界的某雜誌報道中,有過這樣一個報道,“中國3000萬琴童,未來該何去何從?”
這是一個探討鋼琴琴童的教育路線規劃問題,具體內容我們暫且不談。
但標題看起來就是為了驚爆眼球,有一定誇大的成份,但隻要稍微關注一下各大城市琴行和教育機構學琴的熱度,就不難發現,3000萬哪怕有所誇大也相去不遠。
這個世古典雖然門檻高,但我們打個對折,1500萬人絕不是天文數字,說不定比這個還要高都是有可能的。
這麽多的潛在客戶,都可能需要換成新教材,隨著沈武寰教材影響力的發酵,教材的發售量將會攀升到一個天文數字。
江華晨下令連夜印刷50萬套,可沒有一個星期就全部售罄,這會又加印了50萬套還沒交貨呢,各地喜報頻傳,簡直把他高興的要瘋掉了!
這種銷售速度別說是省級出版社的同僚們會羨慕無比,就連國家出版社可能都想分一杯羹啊!
要知道一套可是十五本(小湯8冊、拜厄1冊、車爾尼4冊、小奏鳴曲1冊、巴赫初級1冊),現在正是賣的火的時候,根本不可能拆開單賣!
50萬套就是750萬冊,一個星期賣750萬冊...想想都覺得恐怖!
而這個數量還在不斷上升當中。
而江華晨一開始已經誇大了銷量,他預計的銷量是到達200萬套之後,銷售的速度會開始放減緩。
可看樣子根本沒那一回事,根本沒人能夠預料到這套教材的到底能夠走到何種地步。
教材這東西的銷量本身就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套好的教材用上二十年完全沒有問題,但琴童總是不斷出現的,銷量簡直沒有底線!
江華晨又聯想到了沈武寰對小提琴也有研究,改天得問問她小提琴的教材咱能整嗎?能整咱就多整點啊!
這錢真特麽好賺啊!
江華晨正靠在老板椅上自嗨呢,突然劉經理推門而入,把他嚇了一跳。
“老劉,你幹什麽,一驚一乍的,嚇我一跳!”
“我..我能不急嗎我,印刷廠那邊說機器過熱,十幾台印刷機都歇菜了,正在緊急處理!現在已經停工了!媽的,這停一分鍾,我們就晚一分鍾把書送出去,我都要要瘋了!”
“什麽?”
江華晨不淡定了...新印刷的50萬套還沒交貨,國營印刷廠的機器就罷工了,那怎麽辦?
找私營的啊,這方麵出版社怎麽會沒門路呢!
“我打個電話,你先別急。”
江華晨安撫好劉經理,撥通了一個電話。
“喂,張總,您好,嗯,嗯,是我,打電話當然是有好事啊,給你介紹個大單子!”
“二十萬套!一套15冊,能不能接?什麽,吃不下?那你找人啊,你總不會行業裏連個朋友都沒有吧?等你電話?行,快點啊,時間不等人!”
江華晨放下電話,把手機隨手丟在桌子上,一攤手說道:“等吧...”
“先跟我簽,我要15000套!”
“20000套,總價我做主上調百分五!”
此時的臨時會議室裏簡直亂成了一鍋粥,數個大型書商負責人,窩在這裏,簡直像是舊貨市場裏為了幾塊錢爭執的小販。
看著眼前的書商們簡直發狂一樣想要簽合同的樣子,周海軍回想起剛來到東三省的時候的情況,有一種仿佛在做夢的感覺。
要知道他在剛到東三省的時候,並不是沒先接觸過這些書商,可人家根本不鳥他。
沒想到才過去一個多月,這種情況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真是造化弄人。
他其實除了找了幾家經營有些慘淡的大型教育機構之外,根本什麽都沒做,結果竟然有這種效果?
什麽時候銷售這麽好做了?
周海軍強忍著笑意,露出一臉為難的表情說道:“不是我不跟你們簽啊,當初我找你們的時候,你們不都沒興趣嗎,出版社那邊知道了,庫存也就沒準備那麽充分。”
聽了他的話,書商們臉上的表情賊精彩,簡直可以拍電影了。
周海軍繼續道:“現在不是我不賣你們書,而是跟本沒有貨,你問我要我也拿不出來啊。”
“那加印呢?下一批什麽時候能送到,我們先簽的話,會優先提供給我們吧?”
“我已經盡量在催出版社了,不過不是隻有這個區塊在要,現在全國都找不到貨啊,這個我真給不了準信。”
周海軍覺得自己的謊說的實在太好了。
真假參半的謊言真的有一種特殊的魅力。
此時全國都在找這個教材的情況是真實的,火爆程度堪稱恐怖!
隻是早在當初周海軍把戰果匯報給出版社的時候,這就是已經料到的結果了,出版社又不傻,早就沒日沒夜的在加印,庫存絕對管夠!
之所以要這樣,自然是因為物以稀為貴,還想按當初的價格買走?
想得美!
“那個,大家都先坐坐,我們先把正事談了,當然也不是在這個大會議室裏,看到沒,那邊那個小房間,咱一個個的來,保證讓大家滿意。”
周海軍說完,走進小房間,虛掩著門,等待著獵物上鉤。
剩下的就是那些書商自己去搶誰第一個來談了。
沒辦法,哪怕遭到這種待遇,也要買啊!
現在書商電話都被打爆了,自從威望琴行在短短半個月轉虧為盈的消息傳出來之後,這套外來教材仿佛就成為了教育機構眼中的唐僧肉。
不說長生不老,那也是生死人肉白骨的絕世好料啊!
誰特麽能想到,那該死的出版社隻派了一個人來談這麽大的生意?擺明著坐地起價嘛。
要知道這裏的書商沒有20家也有15家,蛋糕這麽大,大大小小的書商都想搶一塊,這個時候根本不是拚實力、拚資本,那是誰搶到了就能大賺一筆啊。
再說了,商人怎麽會和錢過不去?
瘋狂還在繼續。
不光光是東三省,全國各地戰果都頗豐。
沈武寰這套教材的實際實用意義是遠超現有教材的。
內容上不說比現有教材牛多少,但是你架不住和它配套的理念確實有效的改進了教育機構的教學理念,對教育者來說更是一次徹頭徹尾的解放運動。
她原來世界的某雜誌報道中,有過這樣一個報道,“中國3000萬琴童,未來該何去何從?”
這是一個探討鋼琴琴童的教育路線規劃問題,具體內容我們暫且不談。
但標題看起來就是為了驚爆眼球,有一定誇大的成份,但隻要稍微關注一下各大城市琴行和教育機構學琴的熱度,就不難發現,3000萬哪怕有所誇大也相去不遠。
這個世古典雖然門檻高,但我們打個對折,1500萬人絕不是天文數字,說不定比這個還要高都是有可能的。
這麽多的潛在客戶,都可能需要換成新教材,隨著沈武寰教材影響力的發酵,教材的發售量將會攀升到一個天文數字。
江華晨下令連夜印刷50萬套,可沒有一個星期就全部售罄,這會又加印了50萬套還沒交貨呢,各地喜報頻傳,簡直把他高興的要瘋掉了!
這種銷售速度別說是省級出版社的同僚們會羨慕無比,就連國家出版社可能都想分一杯羹啊!
要知道一套可是十五本(小湯8冊、拜厄1冊、車爾尼4冊、小奏鳴曲1冊、巴赫初級1冊),現在正是賣的火的時候,根本不可能拆開單賣!
50萬套就是750萬冊,一個星期賣750萬冊...想想都覺得恐怖!
而這個數量還在不斷上升當中。
而江華晨一開始已經誇大了銷量,他預計的銷量是到達200萬套之後,銷售的速度會開始放減緩。
可看樣子根本沒那一回事,根本沒人能夠預料到這套教材的到底能夠走到何種地步。
教材這東西的銷量本身就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套好的教材用上二十年完全沒有問題,但琴童總是不斷出現的,銷量簡直沒有底線!
江華晨又聯想到了沈武寰對小提琴也有研究,改天得問問她小提琴的教材咱能整嗎?能整咱就多整點啊!
這錢真特麽好賺啊!
江華晨正靠在老板椅上自嗨呢,突然劉經理推門而入,把他嚇了一跳。
“老劉,你幹什麽,一驚一乍的,嚇我一跳!”
“我..我能不急嗎我,印刷廠那邊說機器過熱,十幾台印刷機都歇菜了,正在緊急處理!現在已經停工了!媽的,這停一分鍾,我們就晚一分鍾把書送出去,我都要要瘋了!”
“什麽?”
江華晨不淡定了...新印刷的50萬套還沒交貨,國營印刷廠的機器就罷工了,那怎麽辦?
找私營的啊,這方麵出版社怎麽會沒門路呢!
“我打個電話,你先別急。”
江華晨安撫好劉經理,撥通了一個電話。
“喂,張總,您好,嗯,嗯,是我,打電話當然是有好事啊,給你介紹個大單子!”
“二十萬套!一套15冊,能不能接?什麽,吃不下?那你找人啊,你總不會行業裏連個朋友都沒有吧?等你電話?行,快點啊,時間不等人!”
江華晨放下電話,把手機隨手丟在桌子上,一攤手說道:“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