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把在場的人都說楞了。


    什麽叫還有啊?


    你怎麽跟我們不在一個頻道上呢?


    當然還有了!


    廖大師笑著問道:“怎麽,沈教授是怕了嗎?”


    “我怎麽會怕,我隻是...”


    我隻是以為這出戲要玩完了呢!


    當然,這後麵半句話,她沒說出口,既然對方沒有打算中止這場審核,那說明合作的事情還是有戲的。


    沈武寰氣歸氣,脾氣大歸大,但大事小事還是分的清楚的,索性也就去準備了。


    第二題演奏的是古曲。


    古曲的範疇並不是指古時候的民樂曲目都行,一般指的就是十大古曲。


    這十大古曲分別是:高山流水(古琴曲)、廣陵散(古琴曲)、平沙落雁(古琴曲)、梅花三弄(古琴曲)、十麵埋伏(琵琶曲)、夕陽簫鼓(琵琶曲)、漁樵問答(琴簫曲)、胡笳十八拍(古琴曲)、漢宮秋月(二胡曲)、陽春白雪(琵琶曲)這十首曲子。


    古琴沈武寰自己前世壓根沒接觸過,這一世也沒學到技能,自然是無從下手,合奏曲暫且不提,眼下隻有二胡曲和琵琶曲可以選擇,思考一番後,她最終決定演奏的曲目是《十麵埋伏》。


    此《十麵埋伏》並非是張藝謀導演拍的電影《十麵埋伏》,此曲又名《淮陰平楚》,乃是最為正宗的古曲,其源頭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但其真正的創作日期卻已經無從考證。


    在唐代詩人白居易寫過的著名長詩《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聽過有關表現激烈戰鬥場景的琵琶音樂。


    激烈的戰鬥場景的琵琶音樂正是對《十麵埋伏》最為形象的描述。


    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垓下決戰的情景。


    漢軍用十麵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


    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湯琵琶傳”中,曾記載了琵琶演奏家湯應曾演奏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屋瓦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鼓聲、劍弩聲、人馬聲……使聞者始而奮,繼而恐,涕泣無從也。其感人如此。”其曲風如何可見一斑!


    在原來世界這首曲子最為知名的演奏者之一便是劉德海大師,撥弦之時,殺氣乍現,讓人情不自禁心生惶恐!


    而因為民樂派係的問題,不同派係的演奏段落也不盡相同,以浦東派的為例,其門下的《十麵埋伏》有足足18段,可有些派別的卻隻有13段。


    更有些派別僅演奏其中的10段。


    不同的派別演奏這一首曲子展現出來的故事雖然都相同,但立場卻不同。


    比如說浦東派的18段,正是以客觀立場來講述楚漢爭雄一事,但十段的版本確是以項羽的視角來講述自刎烏江的悲情。


    具體現階段原世界官方的譜麵是什麽樣,沈武寰自己也不知道,畢竟她隻是一個西洋音樂人,民樂到底是如何發展的她心裏也沒有譜。


    索性也不管那麽多,她決定演奏以項羽視角來陳述的版本,畢竟這個版本殺伐氣最重,也是矛盾和感情交織最為深刻的版本!


    沈武寰坐在椅子上抱著琵琶,終於要開始她的演奏了,正應了那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


    第一段,是戰前準備,共分為列營、吹打、點將、排陣、走隊,五小段。


    沈武寰的手指根本上沒帶假指甲,選擇的是用肉指來演奏,這樣更能融入曲目之中。


    她使用“拂輪”的手法拉開了整曲的序幕,漸快的節奏以及激奮人心的長音,描述著當下一觸即發的戰爭背景。


    這段散板的引子,似高亢的號角、似轟鳴的戰鼓,金鼓齊鳴,聲震山穀,刀光劍影,鐵馬金戈,緊張森嚴,一派臨戰氣氛。


    可以預見的便是在場的觀眾們下意識的咽了口口水,這正是殺伐之氣四溢造成的口幹舌燥之像。


    “吹打”,是此曲之中僅有的旋律性較強的抒情段落。


    沈武寰用輪指奏出長音,模擬了古代軍隊中吹奏篳篥的音調,這段音樂似浩蕩的漢軍,又似霸王與虞姬最後的纏綿。


    所有的一切都在此情此景之中走向終結。


    這一段抒情段落在沈武寰的演繹之中,明明是輕描淡寫的連環輪指,卻有著刻骨凝心的傷愁。


    琵琶的音色簡直要把人魂都勾沒了。


    此時的沈武寰儼然化身了琵琶精在危害人間,大廳站的滿滿是人本來在這個炎夏隻會更顯燥熱。


    可隨著琵琶聲響起,氣溫儼然驟降,竟然如同初春一般冰冷。


    甚至有的人情不自禁的縮了縮脖子。


    “點將”是“吹打”後半段的變化重複,連續的十六分音符奏出,急促的旋律,描繪出調兵遣將時忙碌的景象。


    “點將”之後便是“排陣”和“走隊”。


    這三段音樂的節奏整體緊湊,卻也相對的有慢到快,隱隱有一種大戰將臨的感覺。


    此段落一方麵表現了漢軍站前的士氣高昂,一方麵表現出了霸王前途未卜的難受心情。


    此曲的第一部分到此結束,隻是短瞬之間,沈武寰便營造出了大戰來臨前的慌亂和揪心。


    整個第一部分,通過改變曲子的旋律,速度逐漸加快,高音漸變到低音,旋律的頻繁變化,目的自然就是要將整首曲子的推力進一步提升,營造出一副風雨欲來的感覺。


    沈武寰演奏中特有的表現力再次攀上了高峰,這種東西可不是單靠技能就能夠凝聚出來的。


    這是無數次在觀眾麵前獻上完美演奏之後凝聚出來的超然本能,絕非是眼前這些隻知道在自己窩裏稱王稱霸的民樂演奏者們能夠比擬的!


    僅用一個部分,便將期盼、恐懼、焦慮、疑惑等等複雜的心態交織在音樂之中,琵琶特有的鏗鏘之聲仿佛一道旋渦,將在場所有人的靈魂深深的吸入其中。


    人們甚至來不及思考“她二胡能拉的這麽好,琵琶憑什麽也這麽強?”,他們深深的陷入這段驚豔的《十麵埋伏》中,成為了被包圍者!


    但除了一人。


    那人便是奧利安娜,沈武寰既認識卻也不認識的女人,被她稱作安妮的女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變身古典女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牡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牡丹並收藏變身古典女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