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訪談(上)(第1/1頁)
當第二天到來,對事情發展抱著高度關注的人們,一大早就趕到了保亭、書店等地方。
一篇采訪躍然紙上。
《推進中國古典音樂前進是我畢生的工作——對話沈武寰》。
“很高興今天能夠采訪來自首都音樂學院鋼琴係的教授,沈武寰沈教授,那麽,我們開始今天的采訪吧。”
“當然,不知道張記者今天是想要采訪哪一方麵的事情?”
“近日裏由文化局牽頭的國家音樂考級製度的改革相信沈教授應該已經如數家珍了吧?不過據我所知,沈教授跟這次的改革關係非同一般啊。”
“這沒什麽好隱瞞的,我就直說吧,這次改革本身就是我向文化局遞交的企劃書,當然能夠得到局領導的大力關注也是我沒想到的,看來上麵的領導恐怕也早就意識到了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基本上我們在交流中沒有受到什麽影響就完成了這次的溝通。”
當讀者們看到這裏的時候才發現了問題,這次的改革是否推行的太過迅速了一些?
按照普通民眾的想象,國家機器雖然擁有著極大的動能,但卻又極為笨重,像是這樣的改革不可能短時間內在全國推行的。
但顯然全國上下的媒體像是約好了一樣,同時宣布了這個消息,似乎根本不在乎後續的改革運營是否能夠完整的達成。
不過現在他們發現這事情裏有沈教授的動作,這就不好說了。
他們繼續看了下去。
“原來是沈教授牽頭帶來的這次改革啊?那您能不能說一下,從什麽時候開始有了這樣的想法呢?”
“想法恐怕從很早之前就有了,但那時候隻是一點小小的苗頭,我自己本身不是係統裏的人,所以對改革的方向略微有些迷茫,當然也和我很早之前就已經通過了業餘考級的上限有關係,這些事情本身也就不在我的關注範圍內了,後來自然也就不再關注了。”
“那麽又是什麽原因將這些東西重新回到視野中來了呢?”
“哦,是這樣的,最近我的學生去參加業餘級別的考試,結果在考試的過程中演奏了一首超綱曲目結果被判不合格,這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給我帶來了一些想法。”
嗯?沈教授的學生?沈教授的學生都是大學生啊,按理說業餘考試早都該通過了啊?(換句話說就是如果在大學之前沒有通過業餘考試,也得不到教授的關注)
“等一下,我向您確認一下,您的學生在參加業餘考試的時候演奏了一首超綱曲目結果被判不合格,是這樣的嗎?”
“是。”
“能問一下,您的學生考的是業餘幾級嗎?”
“十級。”
“十級?十級考試中出現的超綱曲目,那麽我是否可以認為是演奏級別的曲目?”
“嗯,當然。”
“請問,您能解釋一下為什麽您的學生會選擇一首超綱曲目來參加考試呢?在考試過程中出現非規定範圍的曲目不會給與通過,這算是基本常識,按理說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
“是的,我的學生目前還比較年少,加上我最近一直比較忙,比如說民樂團啊,國際上的比賽啊之類的,導致我沒有參與到學生的備考中,當然,這是我的疏忽。”
“那麽我能否問一下您學生的年齡?”
“可以,不過我不希望媒體過多關注我的學生,這對於一個心智沒有成熟的孩子來說負擔太重了。”
“好吧,遵從您的意願,我便不多問什麽了,把話題回到剛才的問題上,這件事給您帶來了什麽樣的啟示?”
等等,剛才這段采訪是什麽意思?
沈教授的學生還是一個心智沒有成熟的孩子?
一部分人似乎回憶起去年這個時候網上流傳出來的天才鋼琴少女的視頻,隨即馬上開始去翻找視頻去了。
而另一部分人則選擇繼續將這期訪談看完,他們多少還是會對沈武寰的學生沒有通過業餘考試的理由有些興趣。
“說啟示恐怕也沒那麽正式,隻不過事情確實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以她(沈教授的學生)的實力是不可能通過不了十級的考試的,我在問過原因後得知了是因為演奏了超綱曲目才會有這樣的結局,我便問了問她當時到底是怎麽會想著臨時更換一首曲子的。”
“看來沈教授對於您學生的實力還是相當自信的,那麽更換曲子的原因是什麽呢?”
“她是這麽告訴我的‘讓我選的曲子都太簡單了,十級不應該是最難的曲子嗎?這完全不能證明我的實力呀’。”
“那麽您對這話是怎麽想的?”
果然是專業的訪談...
他們甚至可以想到,記者在采訪的時候聽到這話絕對無語了好一陣子吧?
沒辦法啊,誰讓這個理由實在有點太霸氣了點啊!
那可是十級的曲子啊,就算是業餘級別,那也是業餘級別的頂點,沈教授的學生明顯沒有多大,竟然會認為十級的曲子太簡單?
這是什麽邏輯?
這個邏輯在下文中得到了解答。
“我學生的想法當然也能代表我的想法,我同樣認為十級的曲子太簡單了,可是規矩就是規矩,即便它很簡單,仍然不能代表我學生已經超過了目前的十級,沒有通過就是沒有通過。”
“但您肯定不完全是這麽想的吧?畢竟您主導了這次的改革。”
“對,我確實不太服氣,為什麽?因為我的學生明顯有超過目前十級的水平,但卻沒有達到演奏級專業級的實力,那麽我應該對她的實力如何判別呢?”
“沈教授,請恕我說話太過直白,您主導這次的改革是否摻入了過多的主觀情緒?”
“確實有一定的主觀情緒摻雜在裏麵,但其中最大的主觀情緒是對於目前評判標準的不滿,為什麽有的孩子會說‘怎麽鋼琴隻有十級’,有的孩子會說‘我終於達到了十級’,為什麽同樣在十級的孩子差距能有天壤之別,這恐怕是目前最大的問題,其主要原因便是這個評判標準實在太過落後了。”
書客居閱讀網址:
當第二天到來,對事情發展抱著高度關注的人們,一大早就趕到了保亭、書店等地方。
一篇采訪躍然紙上。
《推進中國古典音樂前進是我畢生的工作——對話沈武寰》。
“很高興今天能夠采訪來自首都音樂學院鋼琴係的教授,沈武寰沈教授,那麽,我們開始今天的采訪吧。”
“當然,不知道張記者今天是想要采訪哪一方麵的事情?”
“近日裏由文化局牽頭的國家音樂考級製度的改革相信沈教授應該已經如數家珍了吧?不過據我所知,沈教授跟這次的改革關係非同一般啊。”
“這沒什麽好隱瞞的,我就直說吧,這次改革本身就是我向文化局遞交的企劃書,當然能夠得到局領導的大力關注也是我沒想到的,看來上麵的領導恐怕也早就意識到了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基本上我們在交流中沒有受到什麽影響就完成了這次的溝通。”
當讀者們看到這裏的時候才發現了問題,這次的改革是否推行的太過迅速了一些?
按照普通民眾的想象,國家機器雖然擁有著極大的動能,但卻又極為笨重,像是這樣的改革不可能短時間內在全國推行的。
但顯然全國上下的媒體像是約好了一樣,同時宣布了這個消息,似乎根本不在乎後續的改革運營是否能夠完整的達成。
不過現在他們發現這事情裏有沈教授的動作,這就不好說了。
他們繼續看了下去。
“原來是沈教授牽頭帶來的這次改革啊?那您能不能說一下,從什麽時候開始有了這樣的想法呢?”
“想法恐怕從很早之前就有了,但那時候隻是一點小小的苗頭,我自己本身不是係統裏的人,所以對改革的方向略微有些迷茫,當然也和我很早之前就已經通過了業餘考級的上限有關係,這些事情本身也就不在我的關注範圍內了,後來自然也就不再關注了。”
“那麽又是什麽原因將這些東西重新回到視野中來了呢?”
“哦,是這樣的,最近我的學生去參加業餘級別的考試,結果在考試的過程中演奏了一首超綱曲目結果被判不合格,這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給我帶來了一些想法。”
嗯?沈教授的學生?沈教授的學生都是大學生啊,按理說業餘考試早都該通過了啊?(換句話說就是如果在大學之前沒有通過業餘考試,也得不到教授的關注)
“等一下,我向您確認一下,您的學生在參加業餘考試的時候演奏了一首超綱曲目結果被判不合格,是這樣的嗎?”
“是。”
“能問一下,您的學生考的是業餘幾級嗎?”
“十級。”
“十級?十級考試中出現的超綱曲目,那麽我是否可以認為是演奏級別的曲目?”
“嗯,當然。”
“請問,您能解釋一下為什麽您的學生會選擇一首超綱曲目來參加考試呢?在考試過程中出現非規定範圍的曲目不會給與通過,這算是基本常識,按理說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
“是的,我的學生目前還比較年少,加上我最近一直比較忙,比如說民樂團啊,國際上的比賽啊之類的,導致我沒有參與到學生的備考中,當然,這是我的疏忽。”
“那麽我能否問一下您學生的年齡?”
“可以,不過我不希望媒體過多關注我的學生,這對於一個心智沒有成熟的孩子來說負擔太重了。”
“好吧,遵從您的意願,我便不多問什麽了,把話題回到剛才的問題上,這件事給您帶來了什麽樣的啟示?”
等等,剛才這段采訪是什麽意思?
沈教授的學生還是一個心智沒有成熟的孩子?
一部分人似乎回憶起去年這個時候網上流傳出來的天才鋼琴少女的視頻,隨即馬上開始去翻找視頻去了。
而另一部分人則選擇繼續將這期訪談看完,他們多少還是會對沈武寰的學生沒有通過業餘考試的理由有些興趣。
“說啟示恐怕也沒那麽正式,隻不過事情確實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以她(沈教授的學生)的實力是不可能通過不了十級的考試的,我在問過原因後得知了是因為演奏了超綱曲目才會有這樣的結局,我便問了問她當時到底是怎麽會想著臨時更換一首曲子的。”
“看來沈教授對於您學生的實力還是相當自信的,那麽更換曲子的原因是什麽呢?”
“她是這麽告訴我的‘讓我選的曲子都太簡單了,十級不應該是最難的曲子嗎?這完全不能證明我的實力呀’。”
“那麽您對這話是怎麽想的?”
果然是專業的訪談...
他們甚至可以想到,記者在采訪的時候聽到這話絕對無語了好一陣子吧?
沒辦法啊,誰讓這個理由實在有點太霸氣了點啊!
那可是十級的曲子啊,就算是業餘級別,那也是業餘級別的頂點,沈教授的學生明顯沒有多大,竟然會認為十級的曲子太簡單?
這是什麽邏輯?
這個邏輯在下文中得到了解答。
“我學生的想法當然也能代表我的想法,我同樣認為十級的曲子太簡單了,可是規矩就是規矩,即便它很簡單,仍然不能代表我學生已經超過了目前的十級,沒有通過就是沒有通過。”
“但您肯定不完全是這麽想的吧?畢竟您主導了這次的改革。”
“對,我確實不太服氣,為什麽?因為我的學生明顯有超過目前十級的水平,但卻沒有達到演奏級專業級的實力,那麽我應該對她的實力如何判別呢?”
“沈教授,請恕我說話太過直白,您主導這次的改革是否摻入了過多的主觀情緒?”
“確實有一定的主觀情緒摻雜在裏麵,但其中最大的主觀情緒是對於目前評判標準的不滿,為什麽有的孩子會說‘怎麽鋼琴隻有十級’,有的孩子會說‘我終於達到了十級’,為什麽同樣在十級的孩子差距能有天壤之別,這恐怕是目前最大的問題,其主要原因便是這個評判標準實在太過落後了。”
書客居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