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裏斯蒂安娜小姐站在馬車旁邊,馬車停在駛往城堡的半途中。山丘之上烏雲密集,烏雲之間火元素激烈躁動,細密散碎的電光石火交織閃現,熟悉的家園變做人間地獄。暗紅的大火在滾滾黑煙的裹挾裏噴湧而出,猛烈爆炸的同時噴出大量的氣體和碎屑,以磅礴的氣勢向四麵層層的擴散,燒的通紅的岩石從高空跌落,在濃淡不勻的半空留下千萬條火紅的劃痕。烈火焚燒,天地崩壞,煙與火好像煮沸了的濃湯從鍋中沸瀉出來,將煙塵噴灑到十幾英裏以上的天空,從遠處眺望,山丘與煙塵,就像小小的土包頂上長出一朵灰色的蘑菇。空中的煙塵速度逐漸緩慢,一部分在不同的高度開始下落,身體向外膨脹,覆蓋大片區域,仿佛一隻巨手要拈起地麵上方方的城堡;一部分繼續上升,帶入高空形成灰黑色的雲,在空中飄流,隨風散布到很遠的地方。這些煙塵遮天蔽陽,使得太陽看起來就像蒙上一層光暈,泛著奇異的色彩。
開闊的田野種滿了鬱鬱蔥蔥的莊稼,靠近小河的那側有一座果園,冬小麥、燕麥、蘋果、山李子、車厘子,生機盎然,散發著泥土和草木的芳香。野生的黑莓和黑刺李到處都是。另外還有幾塊剛被犁開的輪休過的田地。土路從田野中通過,直到山丘頂端。整個領地,除了城堡,呈現出一片寧靜、祥和的氣氛。風用撫過白樺樹,樹葉隨風嘩嘩的輕聲歌唱,長長的裙擺輕輕向一旁擺動,沿著垂直的裙褶都收攏在一搦腰肢間,仿佛斜陽中不勝嬌弱的朝顏花。她怔怔地,心愛的小陽傘從手中毫物知覺地滑落,從右腳邊彈過,跌在坑坑窪窪崎嶇不平的塵埃中。
她的父親貝格寧男爵在幾名騎士的護衛下狼狽的逃回內堡,殘存的官兵士氣一落千丈,已經完全失去戰鬥力。到處都是跑動的人群,他們發出的各種聲音,軍官和士兵的臉色鐵青,腮部卻被火烤的通紅,胡須軟塌塌像胯下的卷毛,衣服上滿是燒破的爛洞,有不少士兵由於恐懼與疲憊,簡直無法站起身子,盡管如此他們還是努力做著最後的掙紮。瞧!被男爵丟下的軍隊淒涼至極的模樣,狹小的街道上戰馬擠著人群,幾乎沒有一個士兵還拿著武器,滿城的大火染紅了整個天空,死神降臨到每個人頭上。正當他們望風潰逃的時候,天空忽然由暗紅一亮,接著刺耳的呼嘯,火球轟然而下,人們隻覺得眼前一片的黃,黃色迅速的變為橙紅,繼而轉為赤紅,最後變的一黑,火焰如同漩渦一般把他們卷進去。周圍被炸得四肢分裂,血肉模糊,重傷的多數昏死,但有的反而有一種回光返照的清醒,身體都露出白骨了,卻麻木了,沒有痛苦,反而有種異樣地快感,就像漂浮在蜂蜜裏,但這種時間極為地短暫。悶雷般的巨響,淒厲的嘯叫,還有士兵們的哭喊聲匯成一片,簡直像雪崩一樣。他們朝不同方向四散逃命去了,炸起塵土覆蓋在的身上,互相衝撞踐踏,地麵鋪滿了血肉焦糊的屍體、傷員以及無數半生不熟的殘缺肢體,整個城堡好似是遭受永火之地。
幸存的騎士帶著手下逃往內堡,潰散的士兵大多數追隨著城堡居民的足跡往城外跑,兩個不同的階層,在遇到同樣的危險後,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選擇。汗從他們的臉頰冒出,馬上就被烈火燎幹,蒼白的嘴唇皴裂,白色的半透明的角質硬皮卷起,就像蛇未蛻幹淨的舊皮,裏麵露出粉嫩的新肉。衣服足以媲美三日後某先知的裹體布了,乒乒乓乓瓶瓶罐罐撞碎一路,跑出城堡,一口氣跑到山丘底下才開始覺得跑不動了,幾乎是蹌倒,一灘爛泥似地躺在草地上,兩腿發軟,額頭冰冷,那還有力量坐起來。逃出來的人們真想那麽笑一會,哭一場,睡一覺。但是真是疲倦極了,酸麻痛癢鑽到皮肉內,深入骨髓裏,上氣不接下氣,心蹦蹦的,卻覺得心裏空落落的,愈加感到困倦,眼睛茫然地望著灰色的天和黑色的雲。
“升起吊橋!關城門!放下柵欄!”
“升起吊橋!關城門!放下柵欄!”
……另一個守衛重複著,一聲接著一聲,如同回聲傳蕩。
內堡是典型的早期城廓式城堡,外堡及其它組成部分都是後來以內堡為中心擴建的,內堡的中心為一座塔樓,不過現在木製的塔樓被男爵家族的先輩改建成石質。塔樓很小,僅能安置主人和他的直係家屬,土丘的空間也非常有限,無法容納過多守護城堡的人員。因此會用壕溝和柵欄圍出一個廣大的空間,通常稱為城廓,一個帶有吊橋的傾斜活動架將其與高處的炮台相連。進入主塔需通過由多根柱子支撐、橫跨壕溝、直至土丘上層圍圈入口的橋。內城的守衛一聲聲傳達著命令,沉重的城門吱吱閉合,門後卡上巨大的門閂,城門是一個有內部空間的門房,乃防衛城堡的堅固據點,士兵們扛著一根根原木通過長長的通道到達門房,把原木抵在木門的橫梁上,門房的上麵的士兵用盡全力轉動由繩索、鐵鏈和滑輪組成的控製機關,吊橋被吊起,將橡木覆蓋和以鐵皮加固的城堡吊閘放下。
守城的士兵推出一架投石車到兩架投石機之間,這是一種投擲武器,橫檔木粱的末端插入惻部構件中,弦索在絞盤之間繃緊,弦索末端穿過木框架的惻部,通過絞盤,直至絞盤橫杆之外。木框惻部的凹槽,用於承接兩立柱的底榫頭。用於絞動杆臂的木質滾筒兩側各兩名士兵操作,使用長手柄旋轉,方形末端的心軸穿過滾筒的中心,從框架一側穿至另一側。長手柄轉動,帶動副齒輪,傳動給絞盤,使弦索扭轉。杆臂正位於弦索的正中。立柱的頂部有一橫梁橫跨,杆臂被釋放後就擊打在此橫梁上。承接斜撐底的作用是當杆臂反彈時阻止兩立柱和其間的橫梁倒塌。擲彈帶是礬鞣牛皮、馬皮或硝製牛皮、馬皮來製作的,是上述中最昂貴的一項。
投石機是另外一種長杆投擲器,裝在一個固定的巨大橫梁上,是一種極好的攻城武器,吊杆長五十英尺,平衡重錘重達十餘噸,能將二百到三百磅的石塊拋射約三百碼的距離。它還有一種重要的心理威懾效果,可以將巨石投入堡壘之內,房屋被擊得粉碎,還能投擲穢物、死獸,敵方死者頭顱,以及囚徒的屍體來恐赫城內人民。
幾名騎士帶領三十三名士兵及農夫、采石和鑿石匠人,攜帶杠杆、大錘、大頭錘、楔子及其它工具亂哄哄的圍在周圍,農夫在擲彈帶中放置一枚石彈,投石車兩側的四個年輕士兵同時用手柄絞動與弦索相連的杆臂,直到幾乎把它拉到與地麵平行。直到投石機對準了男巫之後,第一個士兵首先鬆手,然後其他士兵同時鬆手,旁邊另一個士兵用大錘猛擊打手柄,石彈高速飛出。操縱投石機的則先在右側裝上一袋子石塊,在左側放置火缽,火缽是裝滿焦油等易燃體的陶罐,點然後拋向敵方,凡是被撞個正著的東西都會著火,他們以此回應使用火球術的男巫。以火還火,以牙還牙。七八人合力把杆臂拉到低位,在盤車的牽引繩脫鉤以前用滑鉤固定住,士兵用力拉動機簧,滑鉤滑脫,杆臂被釋放,石袋下沉,火缽從勺中拋出。旁邊的士兵、農夫還有工匠發出歡呼,笑聲和口哨嘈雜一片,他們很期待石彈把男巫砸成一灘爛泥或燒成火雞的樣子。
高處的弩弓手端起十字弓,眯起左眼,為了不間斷射擊,每名弩弓手都配備了兩把十字弓,並且身旁有一名專門的上膛兵負責裝箭上弦。弓箭手站的位置比弩弓手寬闊,他們臉頰部分用頭巾遮擋,手腕部帶著皮革護套,有的沒有護套,就會在手指上戴上拇指環,防止手指被弦線割傷。指環各式各樣,有皮、骨、角、金屬或石製,依照個人財力而定,闊氣會在指環的內側增加凹槽處,用來扣著弦線,為了加快射箭的速度。他們點燃箭頭,腰後仰十五度,將弓握在左手上,用右手取箭,以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勾住弓弦,右手勾弦,則箭杆在弓弣左側。左手握弓,右手扶箭,沿水平方向朝後拉滿弦,然後釋放,箭會急速仰射出去,照拋物線的弧度射向目標。
“愚蠢!”維克多從他們上空掠過,頭顱大小的火球從天而降,墜落在城牆上,火球似乎微微一縮,整個空間都跟著黯淡了一分,然後就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閃爍起來,轉瞬間飛四分五裂,四下一片火光。同一瞬間,士兵們毛骨悚然,喉嚨勉強發出一種低聲咕嚕似的雜音。身體如同湍流中的水草,開始搖曳,靠近牆邊緣的,想穩住身來,把身子仰到後麵去,但是巨大的無情的波浪撞擊他們的後背,化成一尾青魚躍出城堞。劇烈的衝擊使他們的褲子都崩裂了,手腳無法掙紮,眼淚漂過後腦,像一顆殞星似的筆直墜落下來,腦後一大灘血,形狀卻保存完整。也有的身體翻轉,冒著細煙,四肢伸展平鋪著地,落地時整個身體像在鼓麵上蹦躂的跳騷,全身大部分骨折,有的身體折斷而變形。甚至還有的身首異處,頭顱像摔開的蘋果,大半腦漿灑在暗紅的血泊與土中,剩餘一點在還頭蓋骨的碗中盛著,輕輕搖擺著,乳白色的腦漿就顫顫悠悠將要從豁口溢出。最幸運也是最不幸的一個人,砸在了同伴的屍體上,卻並沒有立時死掉,臉上雖有血漬,但掩飾不了那份蒼白,看得出他的脾髒都摔裂了,斷骨插入胸腔,特別是一根肋骨刺進了右側肺葉,他活不成了。他慢慢的伸出手,鮮血早已布滿他的手,口中不知嘟噥這什麽。
投石機的木架劈啪作響,幹燥的木質結構劇烈搖晃起來,火舌竄動著,遭遇到放在這的上好的木料,想必是極愉快的。城牆隨著濃煙的聚散忽隱忽現,火焰抖動幾下,投石機就嘩啦啦地倒塌了。火沿著一切可以燃燒的東西蔓延,吊橋也被引燃了,淡紅色的光圈在顫動著,尖細的舌頭吞舐遍了這個大家夥,經曆幾百年無數風雨的木頭早已焦成黑炭,低低的破裂聲,不斷有異物從被高溫炙烤的表皮剝落,轟得一聲巨響,一側的鎖鏈已經斷裂,另一邊的鎖鏈連同吊環一起脫落,燃燒的吊橋跌在壕溝之上,彌漫起陣陣煙塵。
他越過城牆,內堡空地空空如也,手持武器的戰士躲在柱子或牆後,屏息靜氣,準備做最後的一搏。一堆堆烏雲下麵是濃黑色的煙霧,煙霧下麵火焰熊熊燃燒,漸漸逼近內堡。天空一片殷紅,中間有一抹周圍極淡,中間濃的鵝黃,把天襯托更加鮮紅豔麗。層層疊疊的房屋走廊,無論原本是什麽顏色,都一律發黑和發暗,都籠罩在一片血色之中。老牧師陪同男爵的千金去談判,他們找了一個虔誠並無垢的小男孩代替他,見證這場正義與邪惡之戰。可是漂亮的小男孩畢竟沒有老牧師神力強大,主持降幅之後,他們並不能抵抗男巫的邪炎,施加的詛咒也沒使男巫從天上掉落下來。憤怒的騎士拎起小男孩走到一間空房子,決定教育不虔誠的謊話精,用僧侶們慣用的手段,用愛來懲罰他。很快,房間外就傳出了小男孩稚嫩淒慘的哭聲和騎士斷斷續續的沉悶哼聲。其他騎士沒有這份心思,紛紛扔掉礙事的騎槍,穩重謹慎的還穿著鎖子甲,魯莽好戰的則隻穿了裏麵的夾衣。他們舉著十字弓,佩戴長劍,隱藏在暗處,虎視眈眈的盯著屋外。
開闊的田野種滿了鬱鬱蔥蔥的莊稼,靠近小河的那側有一座果園,冬小麥、燕麥、蘋果、山李子、車厘子,生機盎然,散發著泥土和草木的芳香。野生的黑莓和黑刺李到處都是。另外還有幾塊剛被犁開的輪休過的田地。土路從田野中通過,直到山丘頂端。整個領地,除了城堡,呈現出一片寧靜、祥和的氣氛。風用撫過白樺樹,樹葉隨風嘩嘩的輕聲歌唱,長長的裙擺輕輕向一旁擺動,沿著垂直的裙褶都收攏在一搦腰肢間,仿佛斜陽中不勝嬌弱的朝顏花。她怔怔地,心愛的小陽傘從手中毫物知覺地滑落,從右腳邊彈過,跌在坑坑窪窪崎嶇不平的塵埃中。
她的父親貝格寧男爵在幾名騎士的護衛下狼狽的逃回內堡,殘存的官兵士氣一落千丈,已經完全失去戰鬥力。到處都是跑動的人群,他們發出的各種聲音,軍官和士兵的臉色鐵青,腮部卻被火烤的通紅,胡須軟塌塌像胯下的卷毛,衣服上滿是燒破的爛洞,有不少士兵由於恐懼與疲憊,簡直無法站起身子,盡管如此他們還是努力做著最後的掙紮。瞧!被男爵丟下的軍隊淒涼至極的模樣,狹小的街道上戰馬擠著人群,幾乎沒有一個士兵還拿著武器,滿城的大火染紅了整個天空,死神降臨到每個人頭上。正當他們望風潰逃的時候,天空忽然由暗紅一亮,接著刺耳的呼嘯,火球轟然而下,人們隻覺得眼前一片的黃,黃色迅速的變為橙紅,繼而轉為赤紅,最後變的一黑,火焰如同漩渦一般把他們卷進去。周圍被炸得四肢分裂,血肉模糊,重傷的多數昏死,但有的反而有一種回光返照的清醒,身體都露出白骨了,卻麻木了,沒有痛苦,反而有種異樣地快感,就像漂浮在蜂蜜裏,但這種時間極為地短暫。悶雷般的巨響,淒厲的嘯叫,還有士兵們的哭喊聲匯成一片,簡直像雪崩一樣。他們朝不同方向四散逃命去了,炸起塵土覆蓋在的身上,互相衝撞踐踏,地麵鋪滿了血肉焦糊的屍體、傷員以及無數半生不熟的殘缺肢體,整個城堡好似是遭受永火之地。
幸存的騎士帶著手下逃往內堡,潰散的士兵大多數追隨著城堡居民的足跡往城外跑,兩個不同的階層,在遇到同樣的危險後,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選擇。汗從他們的臉頰冒出,馬上就被烈火燎幹,蒼白的嘴唇皴裂,白色的半透明的角質硬皮卷起,就像蛇未蛻幹淨的舊皮,裏麵露出粉嫩的新肉。衣服足以媲美三日後某先知的裹體布了,乒乒乓乓瓶瓶罐罐撞碎一路,跑出城堡,一口氣跑到山丘底下才開始覺得跑不動了,幾乎是蹌倒,一灘爛泥似地躺在草地上,兩腿發軟,額頭冰冷,那還有力量坐起來。逃出來的人們真想那麽笑一會,哭一場,睡一覺。但是真是疲倦極了,酸麻痛癢鑽到皮肉內,深入骨髓裏,上氣不接下氣,心蹦蹦的,卻覺得心裏空落落的,愈加感到困倦,眼睛茫然地望著灰色的天和黑色的雲。
“升起吊橋!關城門!放下柵欄!”
“升起吊橋!關城門!放下柵欄!”
……另一個守衛重複著,一聲接著一聲,如同回聲傳蕩。
內堡是典型的早期城廓式城堡,外堡及其它組成部分都是後來以內堡為中心擴建的,內堡的中心為一座塔樓,不過現在木製的塔樓被男爵家族的先輩改建成石質。塔樓很小,僅能安置主人和他的直係家屬,土丘的空間也非常有限,無法容納過多守護城堡的人員。因此會用壕溝和柵欄圍出一個廣大的空間,通常稱為城廓,一個帶有吊橋的傾斜活動架將其與高處的炮台相連。進入主塔需通過由多根柱子支撐、橫跨壕溝、直至土丘上層圍圈入口的橋。內城的守衛一聲聲傳達著命令,沉重的城門吱吱閉合,門後卡上巨大的門閂,城門是一個有內部空間的門房,乃防衛城堡的堅固據點,士兵們扛著一根根原木通過長長的通道到達門房,把原木抵在木門的橫梁上,門房的上麵的士兵用盡全力轉動由繩索、鐵鏈和滑輪組成的控製機關,吊橋被吊起,將橡木覆蓋和以鐵皮加固的城堡吊閘放下。
守城的士兵推出一架投石車到兩架投石機之間,這是一種投擲武器,橫檔木粱的末端插入惻部構件中,弦索在絞盤之間繃緊,弦索末端穿過木框架的惻部,通過絞盤,直至絞盤橫杆之外。木框惻部的凹槽,用於承接兩立柱的底榫頭。用於絞動杆臂的木質滾筒兩側各兩名士兵操作,使用長手柄旋轉,方形末端的心軸穿過滾筒的中心,從框架一側穿至另一側。長手柄轉動,帶動副齒輪,傳動給絞盤,使弦索扭轉。杆臂正位於弦索的正中。立柱的頂部有一橫梁橫跨,杆臂被釋放後就擊打在此橫梁上。承接斜撐底的作用是當杆臂反彈時阻止兩立柱和其間的橫梁倒塌。擲彈帶是礬鞣牛皮、馬皮或硝製牛皮、馬皮來製作的,是上述中最昂貴的一項。
投石機是另外一種長杆投擲器,裝在一個固定的巨大橫梁上,是一種極好的攻城武器,吊杆長五十英尺,平衡重錘重達十餘噸,能將二百到三百磅的石塊拋射約三百碼的距離。它還有一種重要的心理威懾效果,可以將巨石投入堡壘之內,房屋被擊得粉碎,還能投擲穢物、死獸,敵方死者頭顱,以及囚徒的屍體來恐赫城內人民。
幾名騎士帶領三十三名士兵及農夫、采石和鑿石匠人,攜帶杠杆、大錘、大頭錘、楔子及其它工具亂哄哄的圍在周圍,農夫在擲彈帶中放置一枚石彈,投石車兩側的四個年輕士兵同時用手柄絞動與弦索相連的杆臂,直到幾乎把它拉到與地麵平行。直到投石機對準了男巫之後,第一個士兵首先鬆手,然後其他士兵同時鬆手,旁邊另一個士兵用大錘猛擊打手柄,石彈高速飛出。操縱投石機的則先在右側裝上一袋子石塊,在左側放置火缽,火缽是裝滿焦油等易燃體的陶罐,點然後拋向敵方,凡是被撞個正著的東西都會著火,他們以此回應使用火球術的男巫。以火還火,以牙還牙。七八人合力把杆臂拉到低位,在盤車的牽引繩脫鉤以前用滑鉤固定住,士兵用力拉動機簧,滑鉤滑脫,杆臂被釋放,石袋下沉,火缽從勺中拋出。旁邊的士兵、農夫還有工匠發出歡呼,笑聲和口哨嘈雜一片,他們很期待石彈把男巫砸成一灘爛泥或燒成火雞的樣子。
高處的弩弓手端起十字弓,眯起左眼,為了不間斷射擊,每名弩弓手都配備了兩把十字弓,並且身旁有一名專門的上膛兵負責裝箭上弦。弓箭手站的位置比弩弓手寬闊,他們臉頰部分用頭巾遮擋,手腕部帶著皮革護套,有的沒有護套,就會在手指上戴上拇指環,防止手指被弦線割傷。指環各式各樣,有皮、骨、角、金屬或石製,依照個人財力而定,闊氣會在指環的內側增加凹槽處,用來扣著弦線,為了加快射箭的速度。他們點燃箭頭,腰後仰十五度,將弓握在左手上,用右手取箭,以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勾住弓弦,右手勾弦,則箭杆在弓弣左側。左手握弓,右手扶箭,沿水平方向朝後拉滿弦,然後釋放,箭會急速仰射出去,照拋物線的弧度射向目標。
“愚蠢!”維克多從他們上空掠過,頭顱大小的火球從天而降,墜落在城牆上,火球似乎微微一縮,整個空間都跟著黯淡了一分,然後就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閃爍起來,轉瞬間飛四分五裂,四下一片火光。同一瞬間,士兵們毛骨悚然,喉嚨勉強發出一種低聲咕嚕似的雜音。身體如同湍流中的水草,開始搖曳,靠近牆邊緣的,想穩住身來,把身子仰到後麵去,但是巨大的無情的波浪撞擊他們的後背,化成一尾青魚躍出城堞。劇烈的衝擊使他們的褲子都崩裂了,手腳無法掙紮,眼淚漂過後腦,像一顆殞星似的筆直墜落下來,腦後一大灘血,形狀卻保存完整。也有的身體翻轉,冒著細煙,四肢伸展平鋪著地,落地時整個身體像在鼓麵上蹦躂的跳騷,全身大部分骨折,有的身體折斷而變形。甚至還有的身首異處,頭顱像摔開的蘋果,大半腦漿灑在暗紅的血泊與土中,剩餘一點在還頭蓋骨的碗中盛著,輕輕搖擺著,乳白色的腦漿就顫顫悠悠將要從豁口溢出。最幸運也是最不幸的一個人,砸在了同伴的屍體上,卻並沒有立時死掉,臉上雖有血漬,但掩飾不了那份蒼白,看得出他的脾髒都摔裂了,斷骨插入胸腔,特別是一根肋骨刺進了右側肺葉,他活不成了。他慢慢的伸出手,鮮血早已布滿他的手,口中不知嘟噥這什麽。
投石機的木架劈啪作響,幹燥的木質結構劇烈搖晃起來,火舌竄動著,遭遇到放在這的上好的木料,想必是極愉快的。城牆隨著濃煙的聚散忽隱忽現,火焰抖動幾下,投石機就嘩啦啦地倒塌了。火沿著一切可以燃燒的東西蔓延,吊橋也被引燃了,淡紅色的光圈在顫動著,尖細的舌頭吞舐遍了這個大家夥,經曆幾百年無數風雨的木頭早已焦成黑炭,低低的破裂聲,不斷有異物從被高溫炙烤的表皮剝落,轟得一聲巨響,一側的鎖鏈已經斷裂,另一邊的鎖鏈連同吊環一起脫落,燃燒的吊橋跌在壕溝之上,彌漫起陣陣煙塵。
他越過城牆,內堡空地空空如也,手持武器的戰士躲在柱子或牆後,屏息靜氣,準備做最後的一搏。一堆堆烏雲下麵是濃黑色的煙霧,煙霧下麵火焰熊熊燃燒,漸漸逼近內堡。天空一片殷紅,中間有一抹周圍極淡,中間濃的鵝黃,把天襯托更加鮮紅豔麗。層層疊疊的房屋走廊,無論原本是什麽顏色,都一律發黑和發暗,都籠罩在一片血色之中。老牧師陪同男爵的千金去談判,他們找了一個虔誠並無垢的小男孩代替他,見證這場正義與邪惡之戰。可是漂亮的小男孩畢竟沒有老牧師神力強大,主持降幅之後,他們並不能抵抗男巫的邪炎,施加的詛咒也沒使男巫從天上掉落下來。憤怒的騎士拎起小男孩走到一間空房子,決定教育不虔誠的謊話精,用僧侶們慣用的手段,用愛來懲罰他。很快,房間外就傳出了小男孩稚嫩淒慘的哭聲和騎士斷斷續續的沉悶哼聲。其他騎士沒有這份心思,紛紛扔掉礙事的騎槍,穩重謹慎的還穿著鎖子甲,魯莽好戰的則隻穿了裏麵的夾衣。他們舉著十字弓,佩戴長劍,隱藏在暗處,虎視眈眈的盯著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