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您明示,尊敬的使徒。”老蟾蜍微微鞠躬,向浮士德祈求。
“道理很簡單,他們對神的教誨不感興趣,就讓他們領略神的仁慈。”浮士德循循善誘,“對不信者展示神的仁慈,讓他的欲望得滿足,再逐漸讓他領略神的智慧。”
老蟾蜍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就像……就像我?”
浮士德笑著搖了搖頭,“你是不同的,你是被揀選的,你是雷格巴的牧者,為他牧養羔羊。”
說完,浮士德拍了拍老蟾蜍哈瑪的肩膀以示鼓勵,“身體是事業的本錢,為了更好的牧養雷格巴神的羔羊,你也要多注意休息。”
“多謝您的開導,使徒大人。”老蟾蜍後退著離開了閱覽室。
浮士德目送哈瑪離開後,自然沒心思看書了,他抬頭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差不多該吃午飯了。
浮士德慢慢踱回庫阿紮家裏,正好趕上開飯。庫阿紮雖然是武士長,但家裏沒有仆役,做飯全靠他自己,所以手藝談不上多好。
而且,蟾蜍人的食譜裏包含大量昆蟲,導致浮士德這兩天用餐以素食為主,隻嚐了嚐一道烤蜥蜴肉,稍稍補充了一些營養。
今天的午飯也一樣,浮士德看著桌上六種不同的蟲子,十分懷念以前在舊世界時那些愉悅的用餐時光。
浮士德最終選擇了吃水果,雨林中水果數量繁多,他這兩天吃到了不下十種,不過味道就不那麽討人喜歡了——要麽幾乎是一坨無味的澱粉,要麽是酸澀的漿果,盡是些沒人會喜歡的東西。
浮士德用黑曜石小刀費力地切開一大塊麵包果——就是那種澱粉團——撒上一點粗糙的鹽,就著些酸漿果,就算是一頓午餐了。
這些東西自然無法激起浮士德食欲,他隻是隨便吃了一點,然後就緊盯著對麵的庫阿紮看。
庫阿紮正狼吞虎咽地大啖碳烤捕鳥蛛,被盯得十分不舒服,“你有事?”
他的話和之前一樣簡短直接,完全沒有浮士德頭一次見他跪在神樹麵前唱讚歌時的模樣。浮士德現在手裏沒有葉子,隻是搖搖頭表示沒什麽。
庫阿紮狐疑地看了一眼浮士德,旋即注意力又集中到碳烤捕鳥蛛的身上。
事實上,浮士德確實有事,但這件事和庫阿紮說總不太好——以浮士德顛倒是非的能力,也難以禮貌而不令人反感地表達“我想除掉你”。
除掉他幾乎是必然的選項——他屢次表達對傳教的不滿,隨著教徒數量的增加,不滿會越來越大,直到超過他對阿文特努的恐懼。
而且,就算他出於對阿文特努的恐懼不阻止傳教事業,其本身存在也會嚴重影響村民們的信教熱情,甚至引起一些人的疑慮——是否武士長才能真正代表神樹的意誌?
所以,庫阿紮必須死——況且,他和浮士德其實算是有仇的。
浮士德擦了擦嘴,站起身,向庫阿紮點頭示意——庫阿紮沒有任何反應,隻是繼續對付他的捕鳥蛛——推門離開了庫阿紮家。
吃過了午飯,自然是要去繼續上午未完的工作。這難得的午後時光,要是能有點紅茶就好了,浮士德遺憾的想到。
浮士德回到閱覽室,撫摸著自己挑出來的書。《帝國年表》是硬質皮革封麵,浮士德看不出具體的材質,但是做工精美——書皮呈墨綠色,看著像是皮革的原色,上麵用燙金的文字蝕刻著書名和作者,邊框處還有同樣工藝的優美花紋。
浮士德翻開扉頁,裏麵的結實而柔韌,像橡膠一樣富有彈性,紙張很薄,但是不透光,兩頁文字互不幹涉。
這種書絕不可能是蟾蜍人創作的。浮士德看了看一邊厚厚的《動植物圖鑒》,這才是蟾蜍人書籍工藝的真實體現。
他們通常隻是把一種表麵含蠟的寬大樹葉裁剪成方形,再通過一種腐蝕性墨水在上麵書寫文字。
這種書一張紙隻能寫一麵,而且紙張很厚,內容全部要手抄,信息記錄和傳遞的效率都低下的令人發指。
浮士德又看了看手裏顯是印刷出來的書,製作這些書籍的民族一定在教育和技術上都達到了空前的繁榮,舊世界也隻有少數法師領地能達到這種程度。
這一切都令浮士德對書名所指的“帝國”充滿期待——試想一下,一個早已消逝的文明,其殘存的蛛絲馬跡中透露出驚人的繁榮發達,這是件多麽令人振奮的事。
浮士德迫不及待地翻開書,對照著字典細細地閱讀。
這本書翻過扉頁緊跟著的就是內容,沒有章節也沒有目錄。
另浮士德更感興趣的是書的第一行,上麵寫的是“帝國曆元年,雷格巴一世陛下登基。”
老實講,這本書說得上枯燥,大部分都是這種簡單的事件記錄,少部分事件會緊跟著一兩行解說,不過對浮士德來說依然太少了。
這本書並不厚,浮士德很快就翻到了末尾,“……帝國曆一四五三年,雷格巴三十三世陛下為芭芭雅嘉將軍舉行凱旋式,並授予其‘副帝’頭銜。”
這本書就到這裏戛然而止,可能是還有下一冊,也可能是帝國的曆史就到此為止了。
浮士德合上書,揉了揉太陽穴,這本書應該是某一套曆史書的一部分,更類似索引,作為年表並不是很合格。
但浮士德依然對書裏的內容感到好奇——雷格巴導師,你到底是哪一位皇帝陛下呢?或者,哪一位都不是?
浮士德隨手拿起《初等靈能》,把另外兩本書摞在一起,在桌上磕了磕,整理了一下放到一邊。
正當浮士德要翻開書看的時候,他表情一怔,好像察覺了什麽。他重新抽出《帝國年表》,拿在手裏,輕輕地往桌上磕了磕,隨後有把書倒過來,重新磕了磕。
果然如此,除了硬質書皮和木桌子“篤、篤”的磕碰聲,還有輕微的紙張摩擦聲,聲音很小,很容易被忽略。
浮士德細心地排查著書頁,很快就發現了疑點。
這本書的封皮是硬質皮革製成,整本書的書頁都通過某種膠粘在書皮上,而不是把一張紙插入口袋式的封皮中。封麵和封底的皮革內頁都糊上了一層比封皮稍小的紙。
但是,封麵的紙張是整麵都死死糊在硬殼上,封底卻隻在紙張的外圈塗上了膠——原本的粘貼工藝非常精巧,浮士德推測,應該無法通過肉眼判斷兩側封麵的區別。
但再完美的工藝也會敗給時間,隨著時間的流逝,書的硬質封皮產生了彎曲,本來貼合在書頁上的全封閉紙袋,也隨著彎曲出現了縫隙。
因此,浮士德才能聽到紙張摩擦的聲音,原設計應該是紙袋緊緊箍住內裏的紙張,無論是視覺聽覺都不會有任何異常。
浮士德是個好奇心旺盛的人,他拿出隨身的黑曜石小刀,小心翼翼地沿著邊緣劃開紙袋——從浮士德在庫阿紮家拿到它之後,這兩天既充當餐刀,又充當裁紙刀。
浮士德靈巧的用刀一挑,一張折疊好的紙就從紙袋內滑出。
浮士德輕柔地把紙展開,赫然是一幅地圖。
“道理很簡單,他們對神的教誨不感興趣,就讓他們領略神的仁慈。”浮士德循循善誘,“對不信者展示神的仁慈,讓他的欲望得滿足,再逐漸讓他領略神的智慧。”
老蟾蜍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就像……就像我?”
浮士德笑著搖了搖頭,“你是不同的,你是被揀選的,你是雷格巴的牧者,為他牧養羔羊。”
說完,浮士德拍了拍老蟾蜍哈瑪的肩膀以示鼓勵,“身體是事業的本錢,為了更好的牧養雷格巴神的羔羊,你也要多注意休息。”
“多謝您的開導,使徒大人。”老蟾蜍後退著離開了閱覽室。
浮士德目送哈瑪離開後,自然沒心思看書了,他抬頭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差不多該吃午飯了。
浮士德慢慢踱回庫阿紮家裏,正好趕上開飯。庫阿紮雖然是武士長,但家裏沒有仆役,做飯全靠他自己,所以手藝談不上多好。
而且,蟾蜍人的食譜裏包含大量昆蟲,導致浮士德這兩天用餐以素食為主,隻嚐了嚐一道烤蜥蜴肉,稍稍補充了一些營養。
今天的午飯也一樣,浮士德看著桌上六種不同的蟲子,十分懷念以前在舊世界時那些愉悅的用餐時光。
浮士德最終選擇了吃水果,雨林中水果數量繁多,他這兩天吃到了不下十種,不過味道就不那麽討人喜歡了——要麽幾乎是一坨無味的澱粉,要麽是酸澀的漿果,盡是些沒人會喜歡的東西。
浮士德用黑曜石小刀費力地切開一大塊麵包果——就是那種澱粉團——撒上一點粗糙的鹽,就著些酸漿果,就算是一頓午餐了。
這些東西自然無法激起浮士德食欲,他隻是隨便吃了一點,然後就緊盯著對麵的庫阿紮看。
庫阿紮正狼吞虎咽地大啖碳烤捕鳥蛛,被盯得十分不舒服,“你有事?”
他的話和之前一樣簡短直接,完全沒有浮士德頭一次見他跪在神樹麵前唱讚歌時的模樣。浮士德現在手裏沒有葉子,隻是搖搖頭表示沒什麽。
庫阿紮狐疑地看了一眼浮士德,旋即注意力又集中到碳烤捕鳥蛛的身上。
事實上,浮士德確實有事,但這件事和庫阿紮說總不太好——以浮士德顛倒是非的能力,也難以禮貌而不令人反感地表達“我想除掉你”。
除掉他幾乎是必然的選項——他屢次表達對傳教的不滿,隨著教徒數量的增加,不滿會越來越大,直到超過他對阿文特努的恐懼。
而且,就算他出於對阿文特努的恐懼不阻止傳教事業,其本身存在也會嚴重影響村民們的信教熱情,甚至引起一些人的疑慮——是否武士長才能真正代表神樹的意誌?
所以,庫阿紮必須死——況且,他和浮士德其實算是有仇的。
浮士德擦了擦嘴,站起身,向庫阿紮點頭示意——庫阿紮沒有任何反應,隻是繼續對付他的捕鳥蛛——推門離開了庫阿紮家。
吃過了午飯,自然是要去繼續上午未完的工作。這難得的午後時光,要是能有點紅茶就好了,浮士德遺憾的想到。
浮士德回到閱覽室,撫摸著自己挑出來的書。《帝國年表》是硬質皮革封麵,浮士德看不出具體的材質,但是做工精美——書皮呈墨綠色,看著像是皮革的原色,上麵用燙金的文字蝕刻著書名和作者,邊框處還有同樣工藝的優美花紋。
浮士德翻開扉頁,裏麵的結實而柔韌,像橡膠一樣富有彈性,紙張很薄,但是不透光,兩頁文字互不幹涉。
這種書絕不可能是蟾蜍人創作的。浮士德看了看一邊厚厚的《動植物圖鑒》,這才是蟾蜍人書籍工藝的真實體現。
他們通常隻是把一種表麵含蠟的寬大樹葉裁剪成方形,再通過一種腐蝕性墨水在上麵書寫文字。
這種書一張紙隻能寫一麵,而且紙張很厚,內容全部要手抄,信息記錄和傳遞的效率都低下的令人發指。
浮士德又看了看手裏顯是印刷出來的書,製作這些書籍的民族一定在教育和技術上都達到了空前的繁榮,舊世界也隻有少數法師領地能達到這種程度。
這一切都令浮士德對書名所指的“帝國”充滿期待——試想一下,一個早已消逝的文明,其殘存的蛛絲馬跡中透露出驚人的繁榮發達,這是件多麽令人振奮的事。
浮士德迫不及待地翻開書,對照著字典細細地閱讀。
這本書翻過扉頁緊跟著的就是內容,沒有章節也沒有目錄。
另浮士德更感興趣的是書的第一行,上麵寫的是“帝國曆元年,雷格巴一世陛下登基。”
老實講,這本書說得上枯燥,大部分都是這種簡單的事件記錄,少部分事件會緊跟著一兩行解說,不過對浮士德來說依然太少了。
這本書並不厚,浮士德很快就翻到了末尾,“……帝國曆一四五三年,雷格巴三十三世陛下為芭芭雅嘉將軍舉行凱旋式,並授予其‘副帝’頭銜。”
這本書就到這裏戛然而止,可能是還有下一冊,也可能是帝國的曆史就到此為止了。
浮士德合上書,揉了揉太陽穴,這本書應該是某一套曆史書的一部分,更類似索引,作為年表並不是很合格。
但浮士德依然對書裏的內容感到好奇——雷格巴導師,你到底是哪一位皇帝陛下呢?或者,哪一位都不是?
浮士德隨手拿起《初等靈能》,把另外兩本書摞在一起,在桌上磕了磕,整理了一下放到一邊。
正當浮士德要翻開書看的時候,他表情一怔,好像察覺了什麽。他重新抽出《帝國年表》,拿在手裏,輕輕地往桌上磕了磕,隨後有把書倒過來,重新磕了磕。
果然如此,除了硬質書皮和木桌子“篤、篤”的磕碰聲,還有輕微的紙張摩擦聲,聲音很小,很容易被忽略。
浮士德細心地排查著書頁,很快就發現了疑點。
這本書的封皮是硬質皮革製成,整本書的書頁都通過某種膠粘在書皮上,而不是把一張紙插入口袋式的封皮中。封麵和封底的皮革內頁都糊上了一層比封皮稍小的紙。
但是,封麵的紙張是整麵都死死糊在硬殼上,封底卻隻在紙張的外圈塗上了膠——原本的粘貼工藝非常精巧,浮士德推測,應該無法通過肉眼判斷兩側封麵的區別。
但再完美的工藝也會敗給時間,隨著時間的流逝,書的硬質封皮產生了彎曲,本來貼合在書頁上的全封閉紙袋,也隨著彎曲出現了縫隙。
因此,浮士德才能聽到紙張摩擦的聲音,原設計應該是紙袋緊緊箍住內裏的紙張,無論是視覺聽覺都不會有任何異常。
浮士德是個好奇心旺盛的人,他拿出隨身的黑曜石小刀,小心翼翼地沿著邊緣劃開紙袋——從浮士德在庫阿紮家拿到它之後,這兩天既充當餐刀,又充當裁紙刀。
浮士德靈巧的用刀一挑,一張折疊好的紙就從紙袋內滑出。
浮士德輕柔地把紙展開,赫然是一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