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銘命令傳令兵招來十三位營指揮使。
五分鍾後,十三位營指揮使陸續來到蘇銘麵前,他們望了一眼站在蘇銘身旁的騎兵營指揮使,接著同時單膝下跪道:“屬下等參見將軍!不知將軍有何命令?”
蘇銘並沒有過多廢話,他點了點頭,直入主題的指著東北方向說道:
“兩個騎兵營脫離步兵,向前行走十丈,擺出錐形騎兵方陣。在流寇大軍百丈前發起衝鋒,一舉鑿穿流寇陣型,然後回頭衝鋒,讓流寇無力組成有效陣型來對抗步兵!”
“十個步兵營排成三排,第一排刀盾手,二三排長槍兵,臨敵時以騎兵衝鋒點為突破口,快速突破流寇陣型,然後左右包抄流寇!”
“記住,流寇一旦有發生潰逃的跡象,騎兵就立即放棄衝鋒戰術,改為穿插戰術,輔助步兵形成包圍圈!”
“記住,我要的不是區區擊潰這夥流寇,而是直接全殲他們!”
是的,蘇銘要的是全殲,而不是擊敗!
說實話,如果僅僅要擊敗擊潰這夥流寇的話,兩百背嵬騎兵就足以完成任務!
單單是擊潰流寇的話,對於背嵬軍來說沒有任何挑戰的難度,而且,這也會白白造成戰爭點數的浪費。
根據帝國崛起遊戲模塊的規則,每當蘇銘進行戰爭過後,就可以申請戰役評估,係統會根據戰役大小獎勵一定的戰爭點數。
不過,係統獎勵戰爭點數的多少雖然主要看戰役的大小,但殺敵數同樣也是一項重要的指標。
當然了,首先得先作戰勝利,要是作戰沒有勝利的話,哪怕戰役再大、殺敵人數再多,係統也絕對不可能獎勵半個戰爭點數的。
順便提一下,係統支線任務和帝國崛起模塊的戰役評估是兩碼事,也就是說,如果蘇銘勝利了的話,他可以分別得到來自兩方麵的獎勵。
十四位營指揮使毫不猶豫的接令離去,絲毫沒有反對蘇銘的意思,這讓他不由感到滿意。
雖然,蘇銘是現學現賣,利用今天早上在手機中看到的資料,結合了許多相似的戰爭案例之後,策劃了這次作戰方案。
按理來說,應該沒有什麽太大的漏洞,況且,就算有漏洞也無所謂,畢竟,這隻不過是蘇銘的一次小小嚐試而已。
對於背嵬軍來說,就算不要什麽陣型,直接一窩蜂似的衝上去,也能揍的這夥流寇哭爹喊娘。
僅僅裝備就爆他們十條街,戰鬥能力與作戰意誌更是天差地別,這要是都能輸,恐怕嶽飛的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
因為這次是蘇銘第一次指揮戰鬥,他的心裏其實還是有些忐忑。
不過,沒想到竟然連身經百戰的背嵬軍營指揮使都找不出反對他的方案的地方,蘇銘還是有點小自得的。
至於係統召喚的士卒根本不可能反對他這點,蘇銘腦海中直接自動忽略。
區區小事而已,計較那麽多幹什麽?就不許人家自嗨一下麽?
背嵬軍軍官的行動力還是十分強悍的,在短短不到五分鍾之內,蘇銘要求的陣型就已經完成了。
細細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傑作,沒有發現軍陣中有什麽不和諧之後,蘇銘立刻意氣風發的下令道:
“東北方向,保持陣型,行軍五裏,立刻出發!”
不到半個時辰,蘇銘帶著千餘背嵬士卒來到了流寇陣營前方一百丈之處。
蘇銘向流寇陣營中遠遠望去,許多流寇驚慌失措的麵龐顯露無疑,連列陣時都是斷斷續續、磕磕碰碰的,仿佛一不小心就好崩潰一般,讓蘇銘都不由為他們擔心。
這夥流寇的探哨都被背嵬軍的哨騎1v1給幹掉了,所以,他們根本不知道前方還有敵人。
直到視線中出現背嵬軍的身影,流寇們才突然發現,竟然有一隻明軍已經殺到了自己等人麵前!
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就來個大驚喜,不驚慌失措才怪!
看流寇們這個驚慌失措的樣子,要是蘇銘沒有選擇堂堂正正之戰,而是找個隱蔽的地方突然用背嵬鐵騎進行偷襲的話,說不定兩三輪衝鋒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這逆天的戰鬥力,蘇銘也是醉了。
對麵的流寇陣營還在努力的亡羊補牢,連趕帶爬的緊急列陣。
蘇銘也小心翼翼的慢慢下馬,對著牽著戰馬的背嵬騎兵營指揮使點點頭,示意他率領背嵬騎兵衝擊流寇大軍。
指揮使看到蘇銘的動作,早就與蘇銘商量過的他,頓時心領神會的接過蘇銘手中的戰馬,十分迅速的翻身上馬。
戰爭這種危險事情,還是得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蘇銘覺得自己還是待著這裏等待結果比較好。
畢竟,你總不能指望上午剛學會騎馬的人,下午就帶著騎兵去衝鋒吧。
指揮使駕馭著戰馬來到騎兵陣營前方,他輕輕摸了摸好不容易才回到自己手上的戰馬,之後默默拔出腰間的佩劍,劍尖直指流寇陣營的闖營大旗。
微微撇了流寇陣營上空的大旗一眼,指揮使的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屑之意,仿佛多看一眼都是在侮辱他。
說實話,他當了十多年的兵,曾跟隨著嶽將軍南征北戰,大大小小的戰鬥也經曆過數十次,各式各樣的對手敵人見過無數,但還真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弱的對手。
不過這樣也好,正好用這群烏合之眾的鮮血,來撫平自己牽了半天馬所造成的心靈創傷!
在距流寇100丈的距離上,騎兵營指揮使高舉佩劍,大聲命令道:“準備衝鋒!劍出鞘!小步前進!”
指揮使命令過後,整個騎兵方陣開始向前緩慢移動,八百隻精鐵打造的馬蹄鐵幾乎同時踏在地上,地麵開始微微震動起來。
身披重甲的戰馬微微鳴響,指揮使單臂持著長劍,斜向前方一指,戰馬小步跑動起來。
旗手高舉著軍旗縱馬跟在他的身後,從嶽飛開始,每位大將都是戰則先鋒,退則斷後,這是背嵬軍向來的傳統,也是背嵬軍在戰鬥中所向披靡的原因之一。
騎兵營指揮使雖然算不上大將,但率領著背嵬軍衝擊區區流寇,還是綽綽有餘的。
兩百騎兵紛紛催動戰馬,先後跟在指揮使的身後,兩百鐵騎緩緩地策馬,由一字長蛇陣演變成了雁行陣,兩翼又繼續往後拖,變成了蘇銘設想中的錐形陣。
指揮使一直策馬在最前方,他的眼睛牢牢盯著前方已然開始騷動的五千流寇,根本沒有往後看一眼自己的隊形,隻憑耳畔那有頗韻律的馬蹄聲與鐵甲鏗鏘應和之聲,他就能想象出部屬們從容不迫地在前進完成了戰陣轉換的樣子。
若是尋常強軍騎兵,甚至是號稱中滿萬不可敵的滿清鐵騎,在這樣複雜的變陣也難免會造成混亂,但這兩百背嵬騎兵做出來,竟是熟練之極,毫無手忙腳亂的跡象。
眼睜睜看著百丈外的重甲騎兵方陣開始靠近,流寇陣營中頓時一陣騷亂,不過在老營披甲兵的鎮壓下,騷動開始逐漸平緩下來。
很快,背嵬騎兵方陣已然前行了數十丈,當距敵60丈那一刻,騎兵營指揮使再次大聲命令道:“快步前進!”
兩百位背嵬鐵騎開始進入衝鋒前最後的加速度階段,身披數十斤重甲的高大戰馬做出了衝鋒的姿態,包裹著精鐵的馬蹄重重踏在大地之上,整個世界似乎都變得地動山搖起來!
距敵30丈時,騎兵營指揮使的眼神中閃過堅定之色,最後大聲道:“全軍,衝鋒!”
在一片齊聲怒喊的“萬勝”當中,兩百背嵬騎兵將自己的戰馬驅至最高速度。
帶著勇往無前的氣勢,兩百背嵬騎兵完成了最後的衝鋒準備,前排騎兵將劍尖向兩旁作刺殺狀,後排騎手保持劍刃高舉的狀態,直直往流寇陣營的步對騎長槍陣型中衝去。
加速度衝鋒使得騎兵在接敵之前保持了隊形的相對完整,能給敵方陣線造成瞬間的最大衝力。
五分鍾後,十三位營指揮使陸續來到蘇銘麵前,他們望了一眼站在蘇銘身旁的騎兵營指揮使,接著同時單膝下跪道:“屬下等參見將軍!不知將軍有何命令?”
蘇銘並沒有過多廢話,他點了點頭,直入主題的指著東北方向說道:
“兩個騎兵營脫離步兵,向前行走十丈,擺出錐形騎兵方陣。在流寇大軍百丈前發起衝鋒,一舉鑿穿流寇陣型,然後回頭衝鋒,讓流寇無力組成有效陣型來對抗步兵!”
“十個步兵營排成三排,第一排刀盾手,二三排長槍兵,臨敵時以騎兵衝鋒點為突破口,快速突破流寇陣型,然後左右包抄流寇!”
“記住,流寇一旦有發生潰逃的跡象,騎兵就立即放棄衝鋒戰術,改為穿插戰術,輔助步兵形成包圍圈!”
“記住,我要的不是區區擊潰這夥流寇,而是直接全殲他們!”
是的,蘇銘要的是全殲,而不是擊敗!
說實話,如果僅僅要擊敗擊潰這夥流寇的話,兩百背嵬騎兵就足以完成任務!
單單是擊潰流寇的話,對於背嵬軍來說沒有任何挑戰的難度,而且,這也會白白造成戰爭點數的浪費。
根據帝國崛起遊戲模塊的規則,每當蘇銘進行戰爭過後,就可以申請戰役評估,係統會根據戰役大小獎勵一定的戰爭點數。
不過,係統獎勵戰爭點數的多少雖然主要看戰役的大小,但殺敵數同樣也是一項重要的指標。
當然了,首先得先作戰勝利,要是作戰沒有勝利的話,哪怕戰役再大、殺敵人數再多,係統也絕對不可能獎勵半個戰爭點數的。
順便提一下,係統支線任務和帝國崛起模塊的戰役評估是兩碼事,也就是說,如果蘇銘勝利了的話,他可以分別得到來自兩方麵的獎勵。
十四位營指揮使毫不猶豫的接令離去,絲毫沒有反對蘇銘的意思,這讓他不由感到滿意。
雖然,蘇銘是現學現賣,利用今天早上在手機中看到的資料,結合了許多相似的戰爭案例之後,策劃了這次作戰方案。
按理來說,應該沒有什麽太大的漏洞,況且,就算有漏洞也無所謂,畢竟,這隻不過是蘇銘的一次小小嚐試而已。
對於背嵬軍來說,就算不要什麽陣型,直接一窩蜂似的衝上去,也能揍的這夥流寇哭爹喊娘。
僅僅裝備就爆他們十條街,戰鬥能力與作戰意誌更是天差地別,這要是都能輸,恐怕嶽飛的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
因為這次是蘇銘第一次指揮戰鬥,他的心裏其實還是有些忐忑。
不過,沒想到竟然連身經百戰的背嵬軍營指揮使都找不出反對他的方案的地方,蘇銘還是有點小自得的。
至於係統召喚的士卒根本不可能反對他這點,蘇銘腦海中直接自動忽略。
區區小事而已,計較那麽多幹什麽?就不許人家自嗨一下麽?
背嵬軍軍官的行動力還是十分強悍的,在短短不到五分鍾之內,蘇銘要求的陣型就已經完成了。
細細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傑作,沒有發現軍陣中有什麽不和諧之後,蘇銘立刻意氣風發的下令道:
“東北方向,保持陣型,行軍五裏,立刻出發!”
不到半個時辰,蘇銘帶著千餘背嵬士卒來到了流寇陣營前方一百丈之處。
蘇銘向流寇陣營中遠遠望去,許多流寇驚慌失措的麵龐顯露無疑,連列陣時都是斷斷續續、磕磕碰碰的,仿佛一不小心就好崩潰一般,讓蘇銘都不由為他們擔心。
這夥流寇的探哨都被背嵬軍的哨騎1v1給幹掉了,所以,他們根本不知道前方還有敵人。
直到視線中出現背嵬軍的身影,流寇們才突然發現,竟然有一隻明軍已經殺到了自己等人麵前!
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就來個大驚喜,不驚慌失措才怪!
看流寇們這個驚慌失措的樣子,要是蘇銘沒有選擇堂堂正正之戰,而是找個隱蔽的地方突然用背嵬鐵騎進行偷襲的話,說不定兩三輪衝鋒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這逆天的戰鬥力,蘇銘也是醉了。
對麵的流寇陣營還在努力的亡羊補牢,連趕帶爬的緊急列陣。
蘇銘也小心翼翼的慢慢下馬,對著牽著戰馬的背嵬騎兵營指揮使點點頭,示意他率領背嵬騎兵衝擊流寇大軍。
指揮使看到蘇銘的動作,早就與蘇銘商量過的他,頓時心領神會的接過蘇銘手中的戰馬,十分迅速的翻身上馬。
戰爭這種危險事情,還是得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蘇銘覺得自己還是待著這裏等待結果比較好。
畢竟,你總不能指望上午剛學會騎馬的人,下午就帶著騎兵去衝鋒吧。
指揮使駕馭著戰馬來到騎兵陣營前方,他輕輕摸了摸好不容易才回到自己手上的戰馬,之後默默拔出腰間的佩劍,劍尖直指流寇陣營的闖營大旗。
微微撇了流寇陣營上空的大旗一眼,指揮使的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屑之意,仿佛多看一眼都是在侮辱他。
說實話,他當了十多年的兵,曾跟隨著嶽將軍南征北戰,大大小小的戰鬥也經曆過數十次,各式各樣的對手敵人見過無數,但還真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弱的對手。
不過這樣也好,正好用這群烏合之眾的鮮血,來撫平自己牽了半天馬所造成的心靈創傷!
在距流寇100丈的距離上,騎兵營指揮使高舉佩劍,大聲命令道:“準備衝鋒!劍出鞘!小步前進!”
指揮使命令過後,整個騎兵方陣開始向前緩慢移動,八百隻精鐵打造的馬蹄鐵幾乎同時踏在地上,地麵開始微微震動起來。
身披重甲的戰馬微微鳴響,指揮使單臂持著長劍,斜向前方一指,戰馬小步跑動起來。
旗手高舉著軍旗縱馬跟在他的身後,從嶽飛開始,每位大將都是戰則先鋒,退則斷後,這是背嵬軍向來的傳統,也是背嵬軍在戰鬥中所向披靡的原因之一。
騎兵營指揮使雖然算不上大將,但率領著背嵬軍衝擊區區流寇,還是綽綽有餘的。
兩百騎兵紛紛催動戰馬,先後跟在指揮使的身後,兩百鐵騎緩緩地策馬,由一字長蛇陣演變成了雁行陣,兩翼又繼續往後拖,變成了蘇銘設想中的錐形陣。
指揮使一直策馬在最前方,他的眼睛牢牢盯著前方已然開始騷動的五千流寇,根本沒有往後看一眼自己的隊形,隻憑耳畔那有頗韻律的馬蹄聲與鐵甲鏗鏘應和之聲,他就能想象出部屬們從容不迫地在前進完成了戰陣轉換的樣子。
若是尋常強軍騎兵,甚至是號稱中滿萬不可敵的滿清鐵騎,在這樣複雜的變陣也難免會造成混亂,但這兩百背嵬騎兵做出來,竟是熟練之極,毫無手忙腳亂的跡象。
眼睜睜看著百丈外的重甲騎兵方陣開始靠近,流寇陣營中頓時一陣騷亂,不過在老營披甲兵的鎮壓下,騷動開始逐漸平緩下來。
很快,背嵬騎兵方陣已然前行了數十丈,當距敵60丈那一刻,騎兵營指揮使再次大聲命令道:“快步前進!”
兩百位背嵬鐵騎開始進入衝鋒前最後的加速度階段,身披數十斤重甲的高大戰馬做出了衝鋒的姿態,包裹著精鐵的馬蹄重重踏在大地之上,整個世界似乎都變得地動山搖起來!
距敵30丈時,騎兵營指揮使的眼神中閃過堅定之色,最後大聲道:“全軍,衝鋒!”
在一片齊聲怒喊的“萬勝”當中,兩百背嵬騎兵將自己的戰馬驅至最高速度。
帶著勇往無前的氣勢,兩百背嵬騎兵完成了最後的衝鋒準備,前排騎兵將劍尖向兩旁作刺殺狀,後排騎手保持劍刃高舉的狀態,直直往流寇陣營的步對騎長槍陣型中衝去。
加速度衝鋒使得騎兵在接敵之前保持了隊形的相對完整,能給敵方陣線造成瞬間的最大衝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