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兩百背嵬騎兵如此程度的衝鋒,一般都是針對陣容齊整的正規步兵方陣或騎軍精銳進行的。
麵對流寇這樣不僅戰力低下,還陣腳不穩的烏合之眾,背嵬軍這次絕對算是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了。
當然,流寇軍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當背嵬騎兵靠近流寇陣營二十五丈之時,數十名老營弓箭手突然從流寇長槍陣中竄出。
在短短不到五秒鍾的時間內,數十位老營弓手紛紛使出絕技,區區數十把六力弓,竟然連續飛射出數百隻箭矢。
流寇老營的弓兵精銳,大多可以一口氣開六七次六力弓,而其中強者更是號稱可以左右開弓十二連珠,短時間的射擊頻率足以媲美近代火器!
不過,這樣高強度的射箭是十分消耗體力的,流寇弓兵爆發這波之後,基本可以宣布提前下崗了。
雖然有數百隻箭矢向背嵬騎兵迎麵射來,但這場麵對於背嵬騎兵來說不過是小兒科而已,他們隻是細微了調動了一下身體,就完全無視了這波箭矢。
數百箭矢猛然射擊在數十位背嵬騎兵的鐵甲上,隻來得及發出“鋥”的一聲撞擊聲,就無力的掉落在地。
少數碰巧向背嵬騎兵要害射來的箭矢,也在背嵬騎兵細微的動作中,悄然偏失了目標。
想要射穿背嵬騎兵的重甲,起碼得使用十二力弓,或者用十力弓和破甲重箭,流寇老營弓手的技藝雖然還不錯,但他們手上那區區六力弓,給背嵬騎兵撓癢癢都不夠格!
在第一排手持長槍的數百流寇那無比驚恐的眼神之中,如同山崩地裂一般,背嵬鐵騎一往無前的撞上流寇大軍的陣營。
攜帶著龐大動能的披甲戰馬,瞬間折斷流寇手上刺來的劣質長槍,強大的反震力透過長槍,直接扭斷流寇的手臂!
然而,流寇們還沒來得及感到疼痛,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的背嵬精銳,已然衝鋒而至!
“砰——”
數十匹披甲戰馬狠狠撞上第一排流寇,近百個流寇頓時被撞飛了出去,在地上翻滾了兩三丈,撞倒了後排的眾多流寇。
如同這樣被衝鋒的重騎兵直接撞上的流寇,不僅被撞擊的部位會直接嚴重凹陷下去,連身體裏的五髒六腑都會在第一時間被震得七零八碎。
再加上他們還在地上翻滾了數丈之遠,全身上下堪稱傷痕密布,血流不止。
這樣的傷勢,別說在這個時代,就算在現代也幾乎必死無疑!
與此同時,位於錐形陣錐尖的數十背嵬鐵騎,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鑿開了流寇大軍的陣型。
剩下百餘背嵬騎兵頓時長驅直入,將流寇陣型的潰口完全撕裂開。
騎兵營指揮使側握著長劍,將長劍向外輕輕一揮,借著馬力,長劍以每秒二十多米的速度劃過披甲老營的身體。
從下腹到前胸,堅固無比的雙重綿甲瞬間被劃出一道狹長的口子,鮮豔的血液透過口子飛濺到空氣之中。
披甲老營徑直倒地,幾乎被腰斬的他無力的蜷縮在地上不斷抽搐,他的眼神之中還隱約透露出對生命的渴望,似乎還在幻想著同伴們能夠及時救他。
隻可惜,他隻不過是整個戰場上一個小小的縮影而已,當兩百背嵬騎兵衝入流寇陣營之後,屠殺就已經開始了!
所有流寇全都自身難保,沒有任何人有餘力幫助其他人!
十多秒後,兩百背嵬鐵騎硬生生鑿穿了流寇大軍,伴隨著流寇恐懼的哭嚎聲來到了流寇大軍的後方,留下的隻有滿地的鮮血與破碎的屍體。
僅僅一次小小的衝鋒,背嵬鐵騎起碼殺傷了三百餘名青壯流寇,而兩百背嵬鐵騎竟無一人戰死!
與衝鋒前相比,唯一不同的是,不少背嵬鐵騎重甲上多出了幾道刀劈斧砍的劃痕。
剛想命令背嵬鐵騎轉身再次衝鋒,卻忽然發現流寇們已然隱約有奔潰的跡象,指揮使頓時皺起了眉毛。
連區區一次衝鋒都承受不了,這隻軍隊簡直連土匪都不如!
指揮使想起了之前幫蘇銘牽馬時聽到的話,心裏暗自嘀咕道:“將軍說的有理,這是一隻連一成的戰損都承受不了的三流雜牌部隊。”
“想要擊敗這樣的軍隊是十分容易的,但正因為他們稍有不對就會潰逃,想要全殲他們反而卻更加困難!”
想到這裏,指揮使放棄了再次衝鋒的想法,轉而命令兩百背嵬鐵騎分為二十個小分隊,分別往東西兩向穿插包圍流寇大軍,與正在趕來的背嵬步兵一起圍殲流寇!
雖然很想直接衝回去,一舉擊潰這夥流寇,但是將軍的命令是絕對的,指揮使無法違反,也不想違反。
既然將軍要求全殲這夥流寇,他也隻能帶著背嵬騎兵打騷擾戰術,死死纏住這夥流寇大軍,避免他們逃走。
雖然這樣做可能給己方造成更大的傷亡,但指揮使卻絲毫沒有過考慮這點。
畢竟戰爭哪有不死人的,更何況他們都是死過一次的人了,就算戰死了也不過是把這條命還給將軍罷了。
大概半盞茶的功夫,一千背嵬步兵也終於趕到流寇麵前。
兩軍距離二十丈之時,兩百背嵬步兵從背後抽出長弓,兩百背嵬步兵從背後抽出鐵弩。
宋代軍隊中弓弩的裝備率位列中國之首,而背嵬步軍中自然也裝備有弓弩。
不過其他軍隊是有專門的弩箭手,而背嵬軍卻是任何一個士卒都能熟練使用弩箭。
要不然怎麽說背嵬軍是“全能”的軍隊呢。
幾個呼吸之後,鋪天蓋地的箭雨從背嵬軍陣中爆發而出,向流寇陣營中覆蓋爆射而去。
短短二十個呼吸的時間,背嵬陣營中爆發出三波箭雨,五百餘名流寇被箭雨命中,直接被射倒在地。
由於這些流寇基本都是無甲的,所以箭雨攻勢才能取得如此效果。
擔心流寇陣營直接崩潰,負責指揮戰鬥的步兵營指揮使頓時命令全軍加速。
很快,一千背嵬步兵開始與流寇陣營短兵相接。
與之前相似,這些流寇根本不是背嵬精銳的對手。
位於第一排的背嵬刀盾手,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將眾多流寇砍倒在地,而二三排的長槍兵也是一刺一個準。
已經被摧毀陣型的流寇,連稍微抵抗一下背嵬步兵的能力都沒有。
沒過多久,背嵬軍已經將流寇大軍切割為一個個獨立的小方塊,騎兵與步兵配合著共同剿滅流寇。
半個小時之後,最後一處的百餘流寇也被背嵬軍消滅,戰鬥以五千流寇的全軍覆沒作為結局。
等到蘇銘帶著兩百後備軍來到戰場之時,隻剩下不到一千一百位背嵬士卒正在零零散散的打掃著戰場,收割著象征勝利的戰利品。
濃鬱的血腥味傳入鼻尖,望著到處都是破碎屍體的四周,看著這堪稱人間地獄的景象,蘇銘差點忍不住吐了出來。
雖然蘇銘自認為他已經對戰爭有了心理準備,但真正的戰場景象還是讓蘇銘覺得十分難受,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現代人而已,冷兵器戰場的殘酷不是他能輕鬆想象的。
而且,這次戰鬥背嵬軍的傷亡也不小,一千背嵬步兵隻剩下九百餘人,兩百背嵬騎兵也陣亡了三十餘騎。
蘇銘根本沒有想到,當這夥流寇剛要發生潰逃,卻忽然發現自己已經被背嵬軍包圍了之時,竟然能夠爆發出如此瘋狂的戰鬥意誌!
到了戰鬥後期,當殘餘的不到三千流寇退無可退之時,在對活下去的渴望之下,一個個流寇頓時全都癲狂了!
在老營的帶領下,流寇們拚命的衝擊著背嵬軍的包圍圈。
甚至,有些老營還指揮著普通流寇一批接一批的不斷用身體撞擊披甲戰馬,讓騎兵的速度始終快不起來,然後幾個老營猛然一撲,將背嵬騎兵撲下戰馬,之後二三十流寇一擁而上,雙拳難敵四腳的背嵬騎兵直接被人潮所淹沒。
在這種情況之下,背嵬軍雖然憑借更強大的戰鬥素質,更堅定的作戰意誌,更精銳的武器裝備全殲了這夥流寇,但在流寇們的拚命反撲之下,背嵬軍自身的損失也多出了不少。
其實,這次之所以損失不小,蘇銘肯定是要背鍋的。
要不是蘇銘那充滿意識流的指揮,讓背嵬軍擺出“我就是要全殲你你想咋滴”的架勢,還下令全殲敵軍不留俘虜,從而激起了流寇的求生欲望,背嵬軍完全可以以個位數的傷亡解決戰鬥。
麵對流寇這樣不僅戰力低下,還陣腳不穩的烏合之眾,背嵬軍這次絕對算是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了。
當然,流寇軍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當背嵬騎兵靠近流寇陣營二十五丈之時,數十名老營弓箭手突然從流寇長槍陣中竄出。
在短短不到五秒鍾的時間內,數十位老營弓手紛紛使出絕技,區區數十把六力弓,竟然連續飛射出數百隻箭矢。
流寇老營的弓兵精銳,大多可以一口氣開六七次六力弓,而其中強者更是號稱可以左右開弓十二連珠,短時間的射擊頻率足以媲美近代火器!
不過,這樣高強度的射箭是十分消耗體力的,流寇弓兵爆發這波之後,基本可以宣布提前下崗了。
雖然有數百隻箭矢向背嵬騎兵迎麵射來,但這場麵對於背嵬騎兵來說不過是小兒科而已,他們隻是細微了調動了一下身體,就完全無視了這波箭矢。
數百箭矢猛然射擊在數十位背嵬騎兵的鐵甲上,隻來得及發出“鋥”的一聲撞擊聲,就無力的掉落在地。
少數碰巧向背嵬騎兵要害射來的箭矢,也在背嵬騎兵細微的動作中,悄然偏失了目標。
想要射穿背嵬騎兵的重甲,起碼得使用十二力弓,或者用十力弓和破甲重箭,流寇老營弓手的技藝雖然還不錯,但他們手上那區區六力弓,給背嵬騎兵撓癢癢都不夠格!
在第一排手持長槍的數百流寇那無比驚恐的眼神之中,如同山崩地裂一般,背嵬鐵騎一往無前的撞上流寇大軍的陣營。
攜帶著龐大動能的披甲戰馬,瞬間折斷流寇手上刺來的劣質長槍,強大的反震力透過長槍,直接扭斷流寇的手臂!
然而,流寇們還沒來得及感到疼痛,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的背嵬精銳,已然衝鋒而至!
“砰——”
數十匹披甲戰馬狠狠撞上第一排流寇,近百個流寇頓時被撞飛了出去,在地上翻滾了兩三丈,撞倒了後排的眾多流寇。
如同這樣被衝鋒的重騎兵直接撞上的流寇,不僅被撞擊的部位會直接嚴重凹陷下去,連身體裏的五髒六腑都會在第一時間被震得七零八碎。
再加上他們還在地上翻滾了數丈之遠,全身上下堪稱傷痕密布,血流不止。
這樣的傷勢,別說在這個時代,就算在現代也幾乎必死無疑!
與此同時,位於錐形陣錐尖的數十背嵬鐵騎,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鑿開了流寇大軍的陣型。
剩下百餘背嵬騎兵頓時長驅直入,將流寇陣型的潰口完全撕裂開。
騎兵營指揮使側握著長劍,將長劍向外輕輕一揮,借著馬力,長劍以每秒二十多米的速度劃過披甲老營的身體。
從下腹到前胸,堅固無比的雙重綿甲瞬間被劃出一道狹長的口子,鮮豔的血液透過口子飛濺到空氣之中。
披甲老營徑直倒地,幾乎被腰斬的他無力的蜷縮在地上不斷抽搐,他的眼神之中還隱約透露出對生命的渴望,似乎還在幻想著同伴們能夠及時救他。
隻可惜,他隻不過是整個戰場上一個小小的縮影而已,當兩百背嵬騎兵衝入流寇陣營之後,屠殺就已經開始了!
所有流寇全都自身難保,沒有任何人有餘力幫助其他人!
十多秒後,兩百背嵬鐵騎硬生生鑿穿了流寇大軍,伴隨著流寇恐懼的哭嚎聲來到了流寇大軍的後方,留下的隻有滿地的鮮血與破碎的屍體。
僅僅一次小小的衝鋒,背嵬鐵騎起碼殺傷了三百餘名青壯流寇,而兩百背嵬鐵騎竟無一人戰死!
與衝鋒前相比,唯一不同的是,不少背嵬鐵騎重甲上多出了幾道刀劈斧砍的劃痕。
剛想命令背嵬鐵騎轉身再次衝鋒,卻忽然發現流寇們已然隱約有奔潰的跡象,指揮使頓時皺起了眉毛。
連區區一次衝鋒都承受不了,這隻軍隊簡直連土匪都不如!
指揮使想起了之前幫蘇銘牽馬時聽到的話,心裏暗自嘀咕道:“將軍說的有理,這是一隻連一成的戰損都承受不了的三流雜牌部隊。”
“想要擊敗這樣的軍隊是十分容易的,但正因為他們稍有不對就會潰逃,想要全殲他們反而卻更加困難!”
想到這裏,指揮使放棄了再次衝鋒的想法,轉而命令兩百背嵬鐵騎分為二十個小分隊,分別往東西兩向穿插包圍流寇大軍,與正在趕來的背嵬步兵一起圍殲流寇!
雖然很想直接衝回去,一舉擊潰這夥流寇,但是將軍的命令是絕對的,指揮使無法違反,也不想違反。
既然將軍要求全殲這夥流寇,他也隻能帶著背嵬騎兵打騷擾戰術,死死纏住這夥流寇大軍,避免他們逃走。
雖然這樣做可能給己方造成更大的傷亡,但指揮使卻絲毫沒有過考慮這點。
畢竟戰爭哪有不死人的,更何況他們都是死過一次的人了,就算戰死了也不過是把這條命還給將軍罷了。
大概半盞茶的功夫,一千背嵬步兵也終於趕到流寇麵前。
兩軍距離二十丈之時,兩百背嵬步兵從背後抽出長弓,兩百背嵬步兵從背後抽出鐵弩。
宋代軍隊中弓弩的裝備率位列中國之首,而背嵬步軍中自然也裝備有弓弩。
不過其他軍隊是有專門的弩箭手,而背嵬軍卻是任何一個士卒都能熟練使用弩箭。
要不然怎麽說背嵬軍是“全能”的軍隊呢。
幾個呼吸之後,鋪天蓋地的箭雨從背嵬軍陣中爆發而出,向流寇陣營中覆蓋爆射而去。
短短二十個呼吸的時間,背嵬陣營中爆發出三波箭雨,五百餘名流寇被箭雨命中,直接被射倒在地。
由於這些流寇基本都是無甲的,所以箭雨攻勢才能取得如此效果。
擔心流寇陣營直接崩潰,負責指揮戰鬥的步兵營指揮使頓時命令全軍加速。
很快,一千背嵬步兵開始與流寇陣營短兵相接。
與之前相似,這些流寇根本不是背嵬精銳的對手。
位於第一排的背嵬刀盾手,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將眾多流寇砍倒在地,而二三排的長槍兵也是一刺一個準。
已經被摧毀陣型的流寇,連稍微抵抗一下背嵬步兵的能力都沒有。
沒過多久,背嵬軍已經將流寇大軍切割為一個個獨立的小方塊,騎兵與步兵配合著共同剿滅流寇。
半個小時之後,最後一處的百餘流寇也被背嵬軍消滅,戰鬥以五千流寇的全軍覆沒作為結局。
等到蘇銘帶著兩百後備軍來到戰場之時,隻剩下不到一千一百位背嵬士卒正在零零散散的打掃著戰場,收割著象征勝利的戰利品。
濃鬱的血腥味傳入鼻尖,望著到處都是破碎屍體的四周,看著這堪稱人間地獄的景象,蘇銘差點忍不住吐了出來。
雖然蘇銘自認為他已經對戰爭有了心理準備,但真正的戰場景象還是讓蘇銘覺得十分難受,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現代人而已,冷兵器戰場的殘酷不是他能輕鬆想象的。
而且,這次戰鬥背嵬軍的傷亡也不小,一千背嵬步兵隻剩下九百餘人,兩百背嵬騎兵也陣亡了三十餘騎。
蘇銘根本沒有想到,當這夥流寇剛要發生潰逃,卻忽然發現自己已經被背嵬軍包圍了之時,竟然能夠爆發出如此瘋狂的戰鬥意誌!
到了戰鬥後期,當殘餘的不到三千流寇退無可退之時,在對活下去的渴望之下,一個個流寇頓時全都癲狂了!
在老營的帶領下,流寇們拚命的衝擊著背嵬軍的包圍圈。
甚至,有些老營還指揮著普通流寇一批接一批的不斷用身體撞擊披甲戰馬,讓騎兵的速度始終快不起來,然後幾個老營猛然一撲,將背嵬騎兵撲下戰馬,之後二三十流寇一擁而上,雙拳難敵四腳的背嵬騎兵直接被人潮所淹沒。
在這種情況之下,背嵬軍雖然憑借更強大的戰鬥素質,更堅定的作戰意誌,更精銳的武器裝備全殲了這夥流寇,但在流寇們的拚命反撲之下,背嵬軍自身的損失也多出了不少。
其實,這次之所以損失不小,蘇銘肯定是要背鍋的。
要不是蘇銘那充滿意識流的指揮,讓背嵬軍擺出“我就是要全殲你你想咋滴”的架勢,還下令全殲敵軍不留俘虜,從而激起了流寇的求生欲望,背嵬軍完全可以以個位數的傷亡解決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