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前麵那一段路程的提心吊膽,從陽城開始往黃河的一段路,就顯得多少有些波瀾不驚了,這一片區域可能是少林派和嵩山派的勢力範圍,一路上並沒有什麽節外生枝的事情發生,便連蔓延的兵災亦是沒有遇到,將至傍晚時,周寧終於抵達了黃河。


    在前方不遠處,滾滾的黃河水,在矮崖下麵奔流而過。


    這段河道特別狹窄,但亦闊逾十丈,河水衝上兩岸的岩石,浪翻水激,河水瞬息萬變,驚濤裂岸,洶湧澎湃,極為壯觀。對岸是延綿不盡的原始森林,怪石崢嶸。


    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啊。


    周寧牽著馬兒,移到岸沿處,凝視著河水衝上岸岩,再奔騰回蕩而激起的一個接一個怒號狂馳的急轉漩渦。他在前世曾經在路經西安時見過黃河上遊的情景,同樣是大江怒號,但卻遠沒有古時候來得湍急。


    無怪,李白曾作出了這樣的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現在看來,倒是再貼切不過了。


    中華民族,就是以這條黃河為中心輻射出去,圍繞著肥沃的黃河兩岸,一處處城市拔地而起,生根發芽,有的延綿數千載,有的則在時間的長河裏漸漸淹沒,隻是留下了名字和記憶。洛陽,便是這些城市裏,最為璀璨奪目的名字。


    沿著黃河繼續向西,縱馬奔過一處小丘時,天色已經開始發亮,玉帶般的洛水橫亙在前方,洛水對岸,有座雄偉壯麗的巨大城郭,遠遠的矗立在遠處。


    這就是洛陽啊……


    抵達洛陽這天,是八月二十九日。


    這座千古名城雄踞在黃河南岸,北屏邙山,南係洛水、東呼虎牢、西應函穀、四周群山環抱,中為洛陽平原,伊、洛、瀍、澗四水流貫其間,既是形勢險要,又風光綺麗,土壤肥沃,氣候適中,漕運便利。


    在另外一個時空內,先後有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等八朝均建都於此,支撐起了華夏的五千年風流。


    在這個奇特的時空,楊廣並沒有跟曆史上一樣遷都到揚州,還是坐鎮於洛陽新都城,依舊坐擁著百萬雄師,規模比之另外一個時空更為宏偉壯闊。


    周寧舉目遠眺著洛陽城,這是一座周寧沒有來過的城市,在千年之後,舊日的洛陽城已經徹底湮滅於曆史的塵沙中,在鋼筋和水泥的叢林中迷失了自己。但此刻在綿綿的細雨中,仍是千年之前的情景,這座宏偉的城市在雨幕下顯得既古老又年輕,處處散發著蓬勃的生機。


    和揚州城比起來,洛陽的規模果是非比一般小城,單單在南城門便開有三道門,中間的城門叫做建國門,左邊的為白虎門,右邊的為長夏門。


    此刻天色還沒大亮,南門外站滿了人,按照這個時空的科舉規則,在洛陽城此刻正是文武兩科進京趕考的時間,除了背著書箱,或在吟哦的書生和武者之外,大多數是一些等候入城作買賣的商旅,與趕早市的農民,他們排著隊,在雨幕下冒雨等待城門開啟。


    周寧騎著馬,緩步駛向洛陽城的城門處,這時候,人群傳來一陣騷動,城門剛巧緩緩啟開,周寧下了馬,正要往城裏走的時候,身後傳來一陣熟悉的聲音:“這不是周兄嗎?真是巧啊。”


    周寧微微一愕,回轉頭,見到李世民含笑從一輛馬車上下來,衝他微微拱了拱手,過來打了招呼,“一別數日,沒成想居然在這兒遇到了周兄,當真有緣。”


    “是啊……”周寧笑了笑,隨口應了一句,在那邊的馬車上,一個少女掀開了窗簾,有些好奇的看了周寧一眼,長相秀麗。


    李世民笑了笑:“這位是舍妹李秀寧和舍弟李元吉。”


    “兩位好。”


    寒暄一二後,周寧在守門官員處驗過了路引,又報出了身份名字,守門的兵衛便毫不留難地放他進城。


    李世民微微笑著,並沒有上馬車,目送馬車遠去後,便隨他一起入城。


    剛一進洛陽城,周寧頓時眼界大開。一座極其寬闊的古代雄城在他前麵展開了麵紗。


    李世民含笑道:“周兄,這便是大隋的都城了,你看如何?”


    周寧打量這時的洛陽城,整個城池房屋鱗立,行人如熾,雨幕之下,眼前的景象仿佛是在戲本中才能存在的場景一樣,紅牆綠瓦,茶樓酒樓旌旗招展,舉目所眺處,一條寬達百步貫通南北兩門的大街,在眼前筆直延伸開去,怕不有七、八裏之長。兩旁的宅院林立,或新或舊,裏坊之間,各辟道路,與貫通各大城門的縱橫各十街交錯,井然有序,來往的除了行色匆匆的書生之外,還有為數不少的武人,大都武功不低的樣子,背著兵器,在簷下避雨。


    “果然是……極為壯觀啊……”周寧喃喃道。


    李世民笑道:“這就是我大隋的權力中心,天下的人才,將星雲集於此,博取功業。他們是這樣,周兄和我,又何嚐不是如此?”


    周寧深深望了李世民一眼,這人比自己年紀稍大,應該是二十歲出頭的樣子,樣貌端方,談吐溫文有禮。從樣貌談吐上看來,這人是真正的英雄人物。無怪在前世會建立起萬古不朽的功業。


    “李兄說笑了。”周寧淡淡的說道。


    李世民笑了笑,說道:“周兄剛來洛陽城,李某今日正好有暇,可以帶周兄遊覽一下洛陽城。”


    頓了一頓,伸手指向了前麵的那條無比寬廣的大道:“這是貫通南北兩門的大街‘天街’,尋常百姓隻能走左右兩側,中間是供帝皇出巡的禦道,若是在上麵行走,便是逾製。我小時住在洛陽城,曾瞞著爹爹在上麵行走了一遭,哈,也不過如此。”


    周寧點點頭,望向了大道上,兩側各色府邸錯落有致,街景多少顯得有些擁擠,眺目望去,遠處一片日光餘暉處那片金碧輝煌的建築自然便是皇城了。


    這時候,天色大白,街上人車漸多。


    禦道上不時有一隊隊甲胄鮮明的兵衛行過,作晨早的操練,使這美麗的皇城添上法度森嚴的氣勢。


    兩人沿街而行,抵達洛水南岸。


    李世民指著橫跨洛水,連接南北的大橋道:“這座大橋叫新中橋,當日聖上從全國各地遷來了數萬戶富商巨賈,又將豫地三千多家工藝戶安置到郭城東隅的洛河南岸十二坊居住,所以眼前才有此氣象。”


    又壓低聲音道:“隻要聖上勵精圖治,管治上稍為得法,那麽盛世可期。”


    周寧點點頭,聽得肅然起敬。李世民對時局的看法極有見地,而且與眾不同,在這個人人都在編派楊廣不是的時刻,他卻能指出楊廣的建都築河,實對後世有很大的裨益。無愧是極其傑出的政治家。


    李世民站在新中橋上,負手指向遠處若隱若現的一處寺廟,淡淡的道:“這座寺廟叫白馬寺,乃是大隋第一伽藍,佛宗在中原的祖庭,此處的住持叫薛懷義,雖說聖上最近跟邵元節走的更近,但此人不同,乃是楊廣的寵臣,更和僧王法明的徒弟羊舌冷有些關係,如果沒有必要,周兄千萬不要招惹他。”


    周寧點點頭,微笑道:“李兄似乎對薛懷義此人有些不以為然?”


    李世民笑了笑,又道:“是啊,此人貪花好色,雖然有一身好武功,但是為人太過囂張跋扈,不知收斂,此乃取死之道。”


    就在這時候,兩人步上了橫跨洛水的天津橋,李世民笑道:“天津曉月乃洛陽八景之首,最迷人是夜闌人靜,明月掛空之時,若是周兄能與美來此把臂同遊,個中況味,當是一言難述。”


    破防盜完美章節,請用搜索引擎各種任你觀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家後院通向武俠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德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德魯並收藏我家後院通向武俠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