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騰飛之始(十一)烏合之眾
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誌 作者:虛無行者北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次悉伯戰爭”爆發的第一年,悉伯軍隊處於勢如破竹之中,菲氬還沒來得及做出什麽反應,那羅以東的領土就全部丟失,進軍烏爾多奇的赫爾斯鬥誌昂揚的宣布,獨立的悉伯就此成立,並要為得到菲氬的承認而繼續戰鬥下去。
戰爭並沒有結束,瑞英麥邱的軍事顧問這麽對眾人解釋道,想要結束戰爭,至少要將那羅給攻陷,因為那羅扼守著極其重要的關隘,隻要這個關隘仍然被菲氬控製,悉伯所有的領土就像露出毫無防備柔軟肚腹的野豬一樣。
也就是要攻陷那羅?於是赫爾斯又興致勃勃的下達了動員令,準備等秋收之後,就大軍進發,攻陷那羅,屏護悉伯的領土。
可是隨著烏爾多奇的建立,各勢力之間的爭權奪勢也來了,其激烈程度一時間讓赫爾斯都忘記自己在打仗。
每個勢力都要求給自己派係的人增加頭銜,委任官職,那些老資格的組織成員還要求裂土封疆進行統治,可是除了烏爾多奇以外,各地城市幾乎都是由“起義”的悉尼人貴族把持,他們不要說同意,甚至拒絕放下兵權解散軍隊,還要求赫爾斯讓這些軍隊合法化。
除此之外,這批起義貴族似乎集體得了失憶症,一時間遺忘了“納稅”這個單詞,以至於烏爾多奇名義上全悉伯的政府,居然隻能勉強支撐主城的運行。
雖說戰爭爆發以後,大量悉耐克人和西菲力人的財產都被“起義軍”剝奪,但是真正進了市政府的財產卻寥寥無幾,大頭都被各地的“起義者”給瓜分了,少部分進了帳的,也得拿去維持軍隊存在和烏爾多奇城市的恢複,這麽一來好不容易搜刮的錢就全沒了。
實際上才幾個月以後,赫爾斯就被迫將自己分到的財產全部捐出來,以提供軍隊維持和城市修複,在赫爾斯的帶動下,一些有理想的年輕貴族也主動交出了自己搜刮的財富,但是大部分貴族,隻能用“鐵公雞”來形容,不捐也就算了,連“稅賦”都不打算繳了。
沒辦法,赫爾斯隻能派出稅吏去通知他們,可是還在城中的稅吏少得可憐,並且征稅最關鍵的依仗,即圖冊,被燒得一幹二淨,問他們的話他們就說,是狗急跳牆的西菲力人在絕望之下燒掉的。
狗屁啊!其他城市就不說了,最北方的洛夫全城悉耐克人和西菲力人加起來不到一百人,貴族叛亂是最快結束的,還不到1天,當天各地的商戶都還在正常營業,燒個屁啊!可是不管赫爾斯怎麽逼問,這幫貴族就是一句話,圖冊被燒了,沒了。
那沒圖冊了,是不是得重新做?你要人做,是不是得給別人行動資金?可是如今資金全都砸在維持烏爾多奇市政府和軍隊上,哪來的錢去做圖冊啊?可是不做圖冊就沒法收稅,沒法收稅怎麽去做圖冊?
窮途末路之下,赫爾斯隻能拉下臉去懇求“悉尼統一組織”的“瑞英派”成員,他們掌握著瑞英麥邱給組織的補貼,結果這幫人居然說,沒錢了,因為烏爾多奇都攻陷了,他們的使命自然也就完成。
那使命完成,他們是不是可以撤職,換自己人呢?畢竟與經濟有關的部門全被掌握在瑞英麥邱手裏,即使對政治不敏感的赫爾斯都感覺心驚肉跳。
可是這也不行,為什麽不行?哦,我們資助了你們上百年,勤勤懇懇的幫助你們做這做那,現在事成了,你們就要把我們一腳踢開?憑什麽?你是不朽史詩就這麽了不起嗎?說出去不怕天下人寒心嗎?
結果赫爾斯又慫了,他知道自己要是真幹出這種過河拆橋的事情出來,估計會被瑞英麥邱組織起遊吟詩人罵上幾千年。
君不見讓法蘭尼爾鑄就百年霸業的厄柯西因為使用了無恥的手段,這都過去一千年了罵聲也沒有小,反而還漂洋過海從南疆大陸南邊傳到北邊,赫爾斯比較膽小,不敢擔上這樣子的罵名。
可是那資金問題應該怎麽解決呢?這時候,一夥自稱是悉尼但赫爾斯嚴重懷疑是瑞英人的放貸商找上門來,笑眯眯聲稱自己同意給悉伯放貸,但是放貸,你得拿關稅、礦產之類的去抵押對吧?不然口說無憑我們憑什麽把錢給你?
於是赫爾斯把這件事拿到臨時議會上麵討論,結果罵聲一片,無數貴族漲紅了臉大聲斥責赫爾斯這是出賣國家,可是要讓他們為國捐錢或者至少配合納稅的時候,這幫鳥人就集體縮了回去,默不作聲好像這件事和自己無關。
折騰了半個月以後,赫爾斯隻能先停止修複城市,把錢全部投入維持軍隊當中,然後繼續在議會和這些貴族扯皮,結果攻占烏爾多奇的第一年,就在扯皮之中過去了。烏爾多奇在扯皮,那羅正在加班加點的加牢修固那羅要塞,充實要塞的守軍。
等到2237年時,赫爾斯終於大徹大悟,他發現這幫自稱品德高尚的鳥人貴族,既不肯為國捐錢也不肯配合納稅,每當自己提出某個借貸主意時就會暴怒萬分,可要他們提出什麽建議時他們又閉口不言,純粹就是來給自己添亂的。
於是赫爾斯也不和他們扯皮了,自己做主借助不朽史詩的威懾,強行在議會通過了決議,向瑞英麥邱借貸。
戰爭已經爆發2年了,除開第一年的勢如破竹,之後基本都在扯皮中度過,軍隊變成了存在軍隊,武器需要更新換代,糧草需要準備清楚,更重要的是欠餉需要補齊——國家沒錢,軍隊要忍耐,可現在馬上要打仗了,還不補齊欠餉的話信不信手下當場嘩變給你看。
於是赫爾斯又煥然大悟了,他發現自己將關稅抵押出去以後借到的錢,少部分拿去給軍隊補齊欠餉,大部分居然又留回瑞英麥邱,去瑞英麥邱購買他們的糧草與裝備,這麽轉了一圈等於瑞英麥邱完全沒什麽損失,還把許多過期的裝備給賣出去了。
唉,弱國無外交啊,赫爾斯隻能如此歎息了,他唯一的期待,是和菲氬和平以後,能通過國家的艱苦奮鬥,來擺脫這一局麵。
經曆這麽多難以細說的事以後,赫爾斯終於率軍向那羅出兵,隻是此時的那羅,早已修築了銅牆鐵壁,有著充足的軍隊和後勤補給,在憑借著天然的地理優勢,嚴陣以待的等待赫爾斯的軍隊了。
“烏合之眾,知道什麽是烏合之眾嗎?”那羅守將庇赫姆對後輩這麽說道,初上戰陣的後背緊張的搖搖頭,守將揮手指著要塞下方赫爾斯浩浩蕩蕩的龐大軍隊,“那麽很快,你就會看到什麽是烏合之眾。”
“你一直都在問我,為什麽貝哈拉要放任這幫逆匪肆虐那羅以西2年,因為隻有這樣,這幫亂匪烏合之眾的本性才會暴露的十分明顯,而我們在以逸待勞之後,就要像‘第一次悉伯戰爭’那樣,好好的清洗一遍這群亂匪,不殺個人頭滾滾決不罷休。”
“那羅戰役”開始了,最初幾天赫爾斯的軍隊鬥誌昂揚的衝向那羅要塞,結果每次都被打回來,慢慢的這批還沒遭遇到失敗的軍隊的鬥誌就開始下跌。
在說了,他們根本不是一批真正的軍隊,而是一群大大小小軍閥的私兵偽裝起來的軍隊,當損失上來以後,軍閥們就心疼自己的損失,全都畏縮不前,想讓他人消耗而保存自己的實力,結果每個人都是這麽想的,戰線就崩壞的無以複加了。
如果這不是攻城戰而是野戰,這時候對麵一個衝鋒,恐怕這支浩浩蕩蕩的軍隊就會全軍覆沒。不過守將不會這麽做,因為貝哈拉下令了,就是要在那羅磨去這批叛軍的銳氣,這樣才好之後的反攻。
望著死活攻不下來的那羅要塞,赫爾斯也在著急啊,那羅要塞又不是孤城,它僅僅西麵城牆被包圍了,北麵和南麵城牆都是挨著高聳的山間,頭鐵才從這裏進攻,至於東麵城牆則是大後方,菲氬在源源不斷的從這裏運輸補給,那羅根本沒法被圍困死。
見到畏縮不前的各路軍閥,赫爾斯一咬牙,隻能自己勇猛向前,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了,這也是身為“悉尼統一組織”領袖的使命。
於是赫爾斯召集了聽從自己的軍隊,以身為不朽史詩的靈力,帶頭向著堅固的那羅要塞發動了猛攻。
一次,兩次,三次……
憑借著不朽史詩強悍的實力,以及這些年逐漸鍛煉出來的作戰能力,赫爾斯數次摧毀部分城牆,可惜的是他的軍隊大多無法跟上赫爾斯的腳步,導致赫爾斯自己都差點栽在城裏回不來。
最可氣的是那些軍閥,他們每次說好要跟,結果事到臨頭都在怯戰,赫爾斯還沒發懲戒他們,不然就會全軍動搖,要知道赫爾斯可沒法實際控製悉伯的每一寸土地,那些土地目前還全都是這些軍閥的家人在控製。
更讓赫爾斯感到悲哀的是,隨著那幾次失敗的衝鋒,雖說把那羅城牆摧毀的相當狼狽,但是他們很快又會重新修建起來,而跟隨赫爾斯衝鋒的那些年輕的貴族,卻一個又一個倒在衝鋒的路上,以至於越來越少,十不存一。
“不能再衝了,陛下!”這是跟了赫爾斯好幾年的貴族,他現在痛哭流涕的跪在赫爾斯的腳下,“再衝我們就全都要死了!”
聽著對方的哀鳴,赫爾斯也悲哀的蹲下來,拍著對方的肩膀:“不衝了,不衝了,你們也盡力了,我知道。”
再度站立,想著那些信賴自己、尊敬自己的年輕貴族們已經一個個倒在進攻的路上,赫爾斯眼角不覺的微微變紅,望著遠處巋然不動的高聳要塞,唯有長歎一聲:“這該怎麽打下來啊。”
.。m.
戰爭並沒有結束,瑞英麥邱的軍事顧問這麽對眾人解釋道,想要結束戰爭,至少要將那羅給攻陷,因為那羅扼守著極其重要的關隘,隻要這個關隘仍然被菲氬控製,悉伯所有的領土就像露出毫無防備柔軟肚腹的野豬一樣。
也就是要攻陷那羅?於是赫爾斯又興致勃勃的下達了動員令,準備等秋收之後,就大軍進發,攻陷那羅,屏護悉伯的領土。
可是隨著烏爾多奇的建立,各勢力之間的爭權奪勢也來了,其激烈程度一時間讓赫爾斯都忘記自己在打仗。
每個勢力都要求給自己派係的人增加頭銜,委任官職,那些老資格的組織成員還要求裂土封疆進行統治,可是除了烏爾多奇以外,各地城市幾乎都是由“起義”的悉尼人貴族把持,他們不要說同意,甚至拒絕放下兵權解散軍隊,還要求赫爾斯讓這些軍隊合法化。
除此之外,這批起義貴族似乎集體得了失憶症,一時間遺忘了“納稅”這個單詞,以至於烏爾多奇名義上全悉伯的政府,居然隻能勉強支撐主城的運行。
雖說戰爭爆發以後,大量悉耐克人和西菲力人的財產都被“起義軍”剝奪,但是真正進了市政府的財產卻寥寥無幾,大頭都被各地的“起義者”給瓜分了,少部分進了帳的,也得拿去維持軍隊存在和烏爾多奇城市的恢複,這麽一來好不容易搜刮的錢就全沒了。
實際上才幾個月以後,赫爾斯就被迫將自己分到的財產全部捐出來,以提供軍隊維持和城市修複,在赫爾斯的帶動下,一些有理想的年輕貴族也主動交出了自己搜刮的財富,但是大部分貴族,隻能用“鐵公雞”來形容,不捐也就算了,連“稅賦”都不打算繳了。
沒辦法,赫爾斯隻能派出稅吏去通知他們,可是還在城中的稅吏少得可憐,並且征稅最關鍵的依仗,即圖冊,被燒得一幹二淨,問他們的話他們就說,是狗急跳牆的西菲力人在絕望之下燒掉的。
狗屁啊!其他城市就不說了,最北方的洛夫全城悉耐克人和西菲力人加起來不到一百人,貴族叛亂是最快結束的,還不到1天,當天各地的商戶都還在正常營業,燒個屁啊!可是不管赫爾斯怎麽逼問,這幫貴族就是一句話,圖冊被燒了,沒了。
那沒圖冊了,是不是得重新做?你要人做,是不是得給別人行動資金?可是如今資金全都砸在維持烏爾多奇市政府和軍隊上,哪來的錢去做圖冊啊?可是不做圖冊就沒法收稅,沒法收稅怎麽去做圖冊?
窮途末路之下,赫爾斯隻能拉下臉去懇求“悉尼統一組織”的“瑞英派”成員,他們掌握著瑞英麥邱給組織的補貼,結果這幫人居然說,沒錢了,因為烏爾多奇都攻陷了,他們的使命自然也就完成。
那使命完成,他們是不是可以撤職,換自己人呢?畢竟與經濟有關的部門全被掌握在瑞英麥邱手裏,即使對政治不敏感的赫爾斯都感覺心驚肉跳。
可是這也不行,為什麽不行?哦,我們資助了你們上百年,勤勤懇懇的幫助你們做這做那,現在事成了,你們就要把我們一腳踢開?憑什麽?你是不朽史詩就這麽了不起嗎?說出去不怕天下人寒心嗎?
結果赫爾斯又慫了,他知道自己要是真幹出這種過河拆橋的事情出來,估計會被瑞英麥邱組織起遊吟詩人罵上幾千年。
君不見讓法蘭尼爾鑄就百年霸業的厄柯西因為使用了無恥的手段,這都過去一千年了罵聲也沒有小,反而還漂洋過海從南疆大陸南邊傳到北邊,赫爾斯比較膽小,不敢擔上這樣子的罵名。
可是那資金問題應該怎麽解決呢?這時候,一夥自稱是悉尼但赫爾斯嚴重懷疑是瑞英人的放貸商找上門來,笑眯眯聲稱自己同意給悉伯放貸,但是放貸,你得拿關稅、礦產之類的去抵押對吧?不然口說無憑我們憑什麽把錢給你?
於是赫爾斯把這件事拿到臨時議會上麵討論,結果罵聲一片,無數貴族漲紅了臉大聲斥責赫爾斯這是出賣國家,可是要讓他們為國捐錢或者至少配合納稅的時候,這幫鳥人就集體縮了回去,默不作聲好像這件事和自己無關。
折騰了半個月以後,赫爾斯隻能先停止修複城市,把錢全部投入維持軍隊當中,然後繼續在議會和這些貴族扯皮,結果攻占烏爾多奇的第一年,就在扯皮之中過去了。烏爾多奇在扯皮,那羅正在加班加點的加牢修固那羅要塞,充實要塞的守軍。
等到2237年時,赫爾斯終於大徹大悟,他發現這幫自稱品德高尚的鳥人貴族,既不肯為國捐錢也不肯配合納稅,每當自己提出某個借貸主意時就會暴怒萬分,可要他們提出什麽建議時他們又閉口不言,純粹就是來給自己添亂的。
於是赫爾斯也不和他們扯皮了,自己做主借助不朽史詩的威懾,強行在議會通過了決議,向瑞英麥邱借貸。
戰爭已經爆發2年了,除開第一年的勢如破竹,之後基本都在扯皮中度過,軍隊變成了存在軍隊,武器需要更新換代,糧草需要準備清楚,更重要的是欠餉需要補齊——國家沒錢,軍隊要忍耐,可現在馬上要打仗了,還不補齊欠餉的話信不信手下當場嘩變給你看。
於是赫爾斯又煥然大悟了,他發現自己將關稅抵押出去以後借到的錢,少部分拿去給軍隊補齊欠餉,大部分居然又留回瑞英麥邱,去瑞英麥邱購買他們的糧草與裝備,這麽轉了一圈等於瑞英麥邱完全沒什麽損失,還把許多過期的裝備給賣出去了。
唉,弱國無外交啊,赫爾斯隻能如此歎息了,他唯一的期待,是和菲氬和平以後,能通過國家的艱苦奮鬥,來擺脫這一局麵。
經曆這麽多難以細說的事以後,赫爾斯終於率軍向那羅出兵,隻是此時的那羅,早已修築了銅牆鐵壁,有著充足的軍隊和後勤補給,在憑借著天然的地理優勢,嚴陣以待的等待赫爾斯的軍隊了。
“烏合之眾,知道什麽是烏合之眾嗎?”那羅守將庇赫姆對後輩這麽說道,初上戰陣的後背緊張的搖搖頭,守將揮手指著要塞下方赫爾斯浩浩蕩蕩的龐大軍隊,“那麽很快,你就會看到什麽是烏合之眾。”
“你一直都在問我,為什麽貝哈拉要放任這幫逆匪肆虐那羅以西2年,因為隻有這樣,這幫亂匪烏合之眾的本性才會暴露的十分明顯,而我們在以逸待勞之後,就要像‘第一次悉伯戰爭’那樣,好好的清洗一遍這群亂匪,不殺個人頭滾滾決不罷休。”
“那羅戰役”開始了,最初幾天赫爾斯的軍隊鬥誌昂揚的衝向那羅要塞,結果每次都被打回來,慢慢的這批還沒遭遇到失敗的軍隊的鬥誌就開始下跌。
在說了,他們根本不是一批真正的軍隊,而是一群大大小小軍閥的私兵偽裝起來的軍隊,當損失上來以後,軍閥們就心疼自己的損失,全都畏縮不前,想讓他人消耗而保存自己的實力,結果每個人都是這麽想的,戰線就崩壞的無以複加了。
如果這不是攻城戰而是野戰,這時候對麵一個衝鋒,恐怕這支浩浩蕩蕩的軍隊就會全軍覆沒。不過守將不會這麽做,因為貝哈拉下令了,就是要在那羅磨去這批叛軍的銳氣,這樣才好之後的反攻。
望著死活攻不下來的那羅要塞,赫爾斯也在著急啊,那羅要塞又不是孤城,它僅僅西麵城牆被包圍了,北麵和南麵城牆都是挨著高聳的山間,頭鐵才從這裏進攻,至於東麵城牆則是大後方,菲氬在源源不斷的從這裏運輸補給,那羅根本沒法被圍困死。
見到畏縮不前的各路軍閥,赫爾斯一咬牙,隻能自己勇猛向前,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了,這也是身為“悉尼統一組織”領袖的使命。
於是赫爾斯召集了聽從自己的軍隊,以身為不朽史詩的靈力,帶頭向著堅固的那羅要塞發動了猛攻。
一次,兩次,三次……
憑借著不朽史詩強悍的實力,以及這些年逐漸鍛煉出來的作戰能力,赫爾斯數次摧毀部分城牆,可惜的是他的軍隊大多無法跟上赫爾斯的腳步,導致赫爾斯自己都差點栽在城裏回不來。
最可氣的是那些軍閥,他們每次說好要跟,結果事到臨頭都在怯戰,赫爾斯還沒發懲戒他們,不然就會全軍動搖,要知道赫爾斯可沒法實際控製悉伯的每一寸土地,那些土地目前還全都是這些軍閥的家人在控製。
更讓赫爾斯感到悲哀的是,隨著那幾次失敗的衝鋒,雖說把那羅城牆摧毀的相當狼狽,但是他們很快又會重新修建起來,而跟隨赫爾斯衝鋒的那些年輕的貴族,卻一個又一個倒在衝鋒的路上,以至於越來越少,十不存一。
“不能再衝了,陛下!”這是跟了赫爾斯好幾年的貴族,他現在痛哭流涕的跪在赫爾斯的腳下,“再衝我們就全都要死了!”
聽著對方的哀鳴,赫爾斯也悲哀的蹲下來,拍著對方的肩膀:“不衝了,不衝了,你們也盡力了,我知道。”
再度站立,想著那些信賴自己、尊敬自己的年輕貴族們已經一個個倒在進攻的路上,赫爾斯眼角不覺的微微變紅,望著遠處巋然不動的高聳要塞,唯有長歎一聲:“這該怎麽打下來啊。”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