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惡獸出籠(三)舊人來,新人育
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誌 作者:虛無行者北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多羅克在林可鎮建造的其實不僅僅是規劃的大學,還有之前的預備學院,按照多羅克的計劃,是要將學子從小教育到大。
根據多羅克規劃的新式教育方案,7歲前孩童自行在家族接受啟蒙教育,到7歲至12歲的這5年間,則接受5年製的小學教育,然後是6年製分為初級和高級的中學教育,其中初級中學教育仍然是打基礎,高級中學教育開始分科。
這其實蘊含著多羅克在2582年推行的《教育法》影子,在那套教育法中,6歲的孩子就要進入“赫爾斯恩惠學院”,接受3年啟蒙班,然後根據家庭情況送進3年製的工人班或5年製的市民班。
畢竟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悉伯使用童工現象愈演愈烈,要知道童工的工資可比正常工人低好多倍,而且小孩子實力弱不容易鬧事,所以工廠主都喜歡在某些不需要重體力活的工作事業中雇傭童工。
但是即便你雇傭童工,也得教育他們基本的知識,幾百年下來工廠主們也發現了,沒有經過教育的人,其散漫性是用鞭子都很難指正的,再說了不教童工基礎知識,他們自己死了就死了,弄壞了機器怎麽辦?
因此多羅克推行的《教育法》受到了工廠主的大力支持,能將學製規範下來,並且畢業時候隻有9歲,簡直是童工最好的苗子。
啟蒙班之後的工人班還有市民班,學生畢業時也不過12歲或14歲,但是即便如此也需要去進行實習工作了,不過這些人明顯能得到更好一點的待遇。
而到了多羅克如今規劃的新式教育中,小學教育無疑是此前“啟蒙班”的影子,初級中學教育是工人班與市民班的影子,學子會在這裏根據將來預計的職業規劃,而選擇不同類型的中學教育。
至於3年製的高級中學教育,則是提供給貴族服務的,畢竟到了這個時代,長達10年的學習已經無法適應悉伯的需求,悉伯早就有要縮短學年的呼聲,而多羅克最先對此進行改革嚐試。
當然如果高級中學教育還無法滿足的,那多羅克還提供了4年製的“大學教育”,也就是他修建建築中的主體,“多羅克大學”,為那些天賦異稟的學員提供繼續教育的機會。
總之,這就是多羅克野心勃勃教育改製計劃的冰山一角,而為了能提供自己這個計劃繼續下去的動力,他利用自己過去三十年來積累下來的人脈,為他的學區城招募了一批出色的人才。
“老麥,看我給你帶來了個什麽人才,”快開學的時候,多羅克帶著牛頓娶了學區城,說是去見一個會讓牛頓感興趣的人。
“根據我的觀察,牛頓啊,你對製作一些新巧的玩意感興趣,然而在我們這個時代,想要製造這些新巧的玩意,就越發不能脫離數學的幫助,而我這張老臉招募來的人才,無疑是當今世界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
多羅克領著牛頓走進一個亮堂堂的屋子內,四周奢華的用著靚麗的玻璃圍成,而桌子上放著各種稀奇古怪的器件,讓牛頓的眼珠子幾乎要黏在那上麵了。
屋子的主人叫做馬斯埃姆皮,被多羅克親切的稱呼為“老麥”,他看起來像是一個普通的老者,要說與旁人有什麽不同,就是視力似乎有些問題。
馬斯埃姆皮在多羅克進來以後立刻迎了上去,談笑一番以後開始考校牛頓,片刻之後他便滿意的撫摸胡子稱讚道:“如果你沒給他泄題的話,第一次就能回答出如此成果的答案,還真真是一個可造之材。”
多羅克聽了大笑著說道:“牛頓這孩子來自雷卓爾家族,與我有何關係需要讓我去泄題啊?既然我能親自帶來,那就說明這孩子必然有過人之處,老麥,這孩子我準備特招入學,你就收下他吧。”
之後多羅克又與馬斯埃姆皮交談了片刻,然後便將牛頓放在馬斯埃姆皮這裏,自己則是去處理其他的事情了,畢竟臨近開學,多羅克也是很忙的。
多羅克走了以後,馬斯埃姆皮開始與牛頓交談,詢問一番牛頓的家庭背景和過往經曆感慨以後,他將話題引到了自己身上:“牛頓同學,你知道我是誰嗎?”
出生於封閉的林可鎮的牛頓當然不知道馬斯埃姆皮是誰,隻是害怕就這麽說出來會觸怒這位老人家,隻能謹慎的說道:“南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數學家,多羅克校長是這麽介紹供奉你的。”
馬斯埃姆皮聽了牛頓的無忌童言,仿佛被觸動了什麽回憶一般,感慨的說道:“我算是什麽最偉大的數學家啊,隻不過吃這口飯罷了,真要說最偉大的數學家,菲洛比我有資格多了。”
就如他自己所說的一般,這位被多羅克引薦給牛頓的供奉馬斯埃姆皮,並不算是職業數學家,他原本是一名負責研發新式靈能炮的工匠,可是在研發的過程中,他敏銳的發現了彈道與數學的關係,才從而開始研究這一方麵。
最終在2579年,年僅34歲的馬斯埃姆皮出版了《彈道學總結》,這部本意上是討論靈能炮轟擊軌跡問題的論文,卻成為悉伯近代第一本數學大作,直接導致第一所教導專業化炮兵的“炮兵學院”在2583年時建立完成,
當然,對於自己的地位馬斯埃姆皮實際上是過於謙遜了,在後來的不論是《悉伯大典》還是《新編簡明悉伯史》,都將他稱為數學史上一個重要的標杆,他的《彈道學總結》開啟了悉伯數學革命的序幕。
而馬斯埃姆皮與牛頓聊天時提到的“菲洛”,則是當之無愧的“數學家”,他在2588年時出版的《數學概論》,是數學史上第一部集大成者的論文,並且他的許多思想都大大超越了時代。
並且在這本《數學概論》的緒論中,菲洛特別感謝了馬斯埃姆皮的《彈道學總結》,菲洛聲稱正是因為這本書帶給自己在數學方麵的啟迪。
隻是菲洛沒能活多少年,在多羅克離開迪馬不久,菲洛就因為思考數學問題過於認真,無意識的走進靶場,結果被炮兵給一炮轟死,當場去世。
總之,到了2598年的時候,10歲的牛頓被特招入學,有幸成為多羅克大學城中的第一批小學生,並且在正常學習的同時,還作為馬斯埃姆皮的副手接受特別的數學訓練,這無疑加重了牛頓的學業壓力,但是他卻適應的很好。
而隨著牛頓的長大,他不但沒有染上什麽壞毛病,仍舊在學業方麵懷著一顆謙卑的赤子之心,這讓馬斯埃姆皮和多羅克都相當滿意。
一日,嘴唇上已經有淺淺胡須的牛頓,抱著曆史書不解的去問多羅克:“尊敬的校長,為何我們的曆史書隻講到偉大的‘琳娜戰爭’結束呢?”
對於牛頓這個問題,多羅克回答道:“這是我們大悉尼人嚴謹的曆史習慣,當代人不修當代史,至少是不會將當代史選進教材,如果你真的對此感興趣的話,等節假日的時候去迪馬的祭壇中尋他們的編年史,就可以看到。”
牛頓了然以後便不再細問,他最感興趣的是創造,而為了創造需要學習數學,對於曆史他的興趣真是不大,之所以去問隻是想多了解一些爺爺伍爾索普年輕時代究竟遭遇了什麽,又不好直接對多羅克這個悉尼人說,隻能盤側敲擊的詢問。
說起伍爾索普,伍爾索普在牛頓入學以後沒幾年便去世了,於是雷卓爾家族便拆分莊園和財富正式分家,這標誌著雷卓爾家族這個數百年曆史的古老家族真正迎來了落日。
由於牛頓背後是多羅克這種大佬,因此在分家產的時候並沒有受到什麽苛責,隻是再怎麽不苛責,牛頓和他母親漢娜也不過都是孤兒寡母,最後還是搬到了城鎮郊外的原野中居住,漢娜靠著做些手工品再加上大學的獎學金,也能勉強度日。
在多羅克大學中念書時,大學有訂閱《迪馬時報》來了解外界消息,對於牛頓來說,這是自己了解外界谘詢的唯一方式。
“報紙”這個概念古已有之,隻不過古代是給貴族呈送的一年一度的“時報”,主要介紹當地有無貴族之間的衝突,首都重要職位的輪換。
等到了“狂人”赫爾斯入主迪馬以後,他辦起了近代第一份報紙《迪馬時報》,在赫爾斯的帶動下,等“第三次悉伯戰爭”結束以後,報紙行業便風起雲湧,直到今天仍然不見衰弱,而《迪馬時報》無疑是報業中的龍頭老大。
自從牛頓入學以後,悉伯整體局勢較為平靜,上一次與外國的武裝衝突,還是在牛頓兩三歲的時候,當時菲氬與瑞英麥邱“毫無理由的組建反悉伯同盟,試圖打破和平挑起戰爭”,使得三國之間鬧了一陣,不過事後又平靜了下去。
總之當牛頓看報紙的時候,報業中爭論最多的話題不是戰爭,而是奴隸問題,即是否要授予那些新開拓的捕奴區行省地位,還是繼續讓他們作為直轄於迪馬的特殊行政區?這個問題從牛頓入學開始就在爭論,一直到2602年才以“捕奴行省”的設立宣告結束。
到了2606年時,18歲的牛頓從高中畢業,迎娶多羅克的孫女貝莎,婚禮結束以後繼續進入大學深造。
2609年,對於牛頓有再造之恩的多羅克去世,享年72歲,而牛頓另一個導師,64歲的馬斯埃姆皮成為多羅克大學第二任校長;2610年,22歲的牛頓完成自己12年的學業,以最優秀的成績畢業,畢業以後他被推薦去迪馬研究院當任科研工匠。
於是,生長於邊鄙小鎮的破落貴族牛頓,就這樣走上了真正屬於他的舞台,多羅克、馬斯埃姆皮這些老一輩科學家的傳奇正在落幕,而屬於牛頓的傳奇即將開始,他將真正定義“科學”。
。m.
根據多羅克規劃的新式教育方案,7歲前孩童自行在家族接受啟蒙教育,到7歲至12歲的這5年間,則接受5年製的小學教育,然後是6年製分為初級和高級的中學教育,其中初級中學教育仍然是打基礎,高級中學教育開始分科。
這其實蘊含著多羅克在2582年推行的《教育法》影子,在那套教育法中,6歲的孩子就要進入“赫爾斯恩惠學院”,接受3年啟蒙班,然後根據家庭情況送進3年製的工人班或5年製的市民班。
畢竟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悉伯使用童工現象愈演愈烈,要知道童工的工資可比正常工人低好多倍,而且小孩子實力弱不容易鬧事,所以工廠主都喜歡在某些不需要重體力活的工作事業中雇傭童工。
但是即便你雇傭童工,也得教育他們基本的知識,幾百年下來工廠主們也發現了,沒有經過教育的人,其散漫性是用鞭子都很難指正的,再說了不教童工基礎知識,他們自己死了就死了,弄壞了機器怎麽辦?
因此多羅克推行的《教育法》受到了工廠主的大力支持,能將學製規範下來,並且畢業時候隻有9歲,簡直是童工最好的苗子。
啟蒙班之後的工人班還有市民班,學生畢業時也不過12歲或14歲,但是即便如此也需要去進行實習工作了,不過這些人明顯能得到更好一點的待遇。
而到了多羅克如今規劃的新式教育中,小學教育無疑是此前“啟蒙班”的影子,初級中學教育是工人班與市民班的影子,學子會在這裏根據將來預計的職業規劃,而選擇不同類型的中學教育。
至於3年製的高級中學教育,則是提供給貴族服務的,畢竟到了這個時代,長達10年的學習已經無法適應悉伯的需求,悉伯早就有要縮短學年的呼聲,而多羅克最先對此進行改革嚐試。
當然如果高級中學教育還無法滿足的,那多羅克還提供了4年製的“大學教育”,也就是他修建建築中的主體,“多羅克大學”,為那些天賦異稟的學員提供繼續教育的機會。
總之,這就是多羅克野心勃勃教育改製計劃的冰山一角,而為了能提供自己這個計劃繼續下去的動力,他利用自己過去三十年來積累下來的人脈,為他的學區城招募了一批出色的人才。
“老麥,看我給你帶來了個什麽人才,”快開學的時候,多羅克帶著牛頓娶了學區城,說是去見一個會讓牛頓感興趣的人。
“根據我的觀察,牛頓啊,你對製作一些新巧的玩意感興趣,然而在我們這個時代,想要製造這些新巧的玩意,就越發不能脫離數學的幫助,而我這張老臉招募來的人才,無疑是當今世界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
多羅克領著牛頓走進一個亮堂堂的屋子內,四周奢華的用著靚麗的玻璃圍成,而桌子上放著各種稀奇古怪的器件,讓牛頓的眼珠子幾乎要黏在那上麵了。
屋子的主人叫做馬斯埃姆皮,被多羅克親切的稱呼為“老麥”,他看起來像是一個普通的老者,要說與旁人有什麽不同,就是視力似乎有些問題。
馬斯埃姆皮在多羅克進來以後立刻迎了上去,談笑一番以後開始考校牛頓,片刻之後他便滿意的撫摸胡子稱讚道:“如果你沒給他泄題的話,第一次就能回答出如此成果的答案,還真真是一個可造之材。”
多羅克聽了大笑著說道:“牛頓這孩子來自雷卓爾家族,與我有何關係需要讓我去泄題啊?既然我能親自帶來,那就說明這孩子必然有過人之處,老麥,這孩子我準備特招入學,你就收下他吧。”
之後多羅克又與馬斯埃姆皮交談了片刻,然後便將牛頓放在馬斯埃姆皮這裏,自己則是去處理其他的事情了,畢竟臨近開學,多羅克也是很忙的。
多羅克走了以後,馬斯埃姆皮開始與牛頓交談,詢問一番牛頓的家庭背景和過往經曆感慨以後,他將話題引到了自己身上:“牛頓同學,你知道我是誰嗎?”
出生於封閉的林可鎮的牛頓當然不知道馬斯埃姆皮是誰,隻是害怕就這麽說出來會觸怒這位老人家,隻能謹慎的說道:“南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數學家,多羅克校長是這麽介紹供奉你的。”
馬斯埃姆皮聽了牛頓的無忌童言,仿佛被觸動了什麽回憶一般,感慨的說道:“我算是什麽最偉大的數學家啊,隻不過吃這口飯罷了,真要說最偉大的數學家,菲洛比我有資格多了。”
就如他自己所說的一般,這位被多羅克引薦給牛頓的供奉馬斯埃姆皮,並不算是職業數學家,他原本是一名負責研發新式靈能炮的工匠,可是在研發的過程中,他敏銳的發現了彈道與數學的關係,才從而開始研究這一方麵。
最終在2579年,年僅34歲的馬斯埃姆皮出版了《彈道學總結》,這部本意上是討論靈能炮轟擊軌跡問題的論文,卻成為悉伯近代第一本數學大作,直接導致第一所教導專業化炮兵的“炮兵學院”在2583年時建立完成,
當然,對於自己的地位馬斯埃姆皮實際上是過於謙遜了,在後來的不論是《悉伯大典》還是《新編簡明悉伯史》,都將他稱為數學史上一個重要的標杆,他的《彈道學總結》開啟了悉伯數學革命的序幕。
而馬斯埃姆皮與牛頓聊天時提到的“菲洛”,則是當之無愧的“數學家”,他在2588年時出版的《數學概論》,是數學史上第一部集大成者的論文,並且他的許多思想都大大超越了時代。
並且在這本《數學概論》的緒論中,菲洛特別感謝了馬斯埃姆皮的《彈道學總結》,菲洛聲稱正是因為這本書帶給自己在數學方麵的啟迪。
隻是菲洛沒能活多少年,在多羅克離開迪馬不久,菲洛就因為思考數學問題過於認真,無意識的走進靶場,結果被炮兵給一炮轟死,當場去世。
總之,到了2598年的時候,10歲的牛頓被特招入學,有幸成為多羅克大學城中的第一批小學生,並且在正常學習的同時,還作為馬斯埃姆皮的副手接受特別的數學訓練,這無疑加重了牛頓的學業壓力,但是他卻適應的很好。
而隨著牛頓的長大,他不但沒有染上什麽壞毛病,仍舊在學業方麵懷著一顆謙卑的赤子之心,這讓馬斯埃姆皮和多羅克都相當滿意。
一日,嘴唇上已經有淺淺胡須的牛頓,抱著曆史書不解的去問多羅克:“尊敬的校長,為何我們的曆史書隻講到偉大的‘琳娜戰爭’結束呢?”
對於牛頓這個問題,多羅克回答道:“這是我們大悉尼人嚴謹的曆史習慣,當代人不修當代史,至少是不會將當代史選進教材,如果你真的對此感興趣的話,等節假日的時候去迪馬的祭壇中尋他們的編年史,就可以看到。”
牛頓了然以後便不再細問,他最感興趣的是創造,而為了創造需要學習數學,對於曆史他的興趣真是不大,之所以去問隻是想多了解一些爺爺伍爾索普年輕時代究竟遭遇了什麽,又不好直接對多羅克這個悉尼人說,隻能盤側敲擊的詢問。
說起伍爾索普,伍爾索普在牛頓入學以後沒幾年便去世了,於是雷卓爾家族便拆分莊園和財富正式分家,這標誌著雷卓爾家族這個數百年曆史的古老家族真正迎來了落日。
由於牛頓背後是多羅克這種大佬,因此在分家產的時候並沒有受到什麽苛責,隻是再怎麽不苛責,牛頓和他母親漢娜也不過都是孤兒寡母,最後還是搬到了城鎮郊外的原野中居住,漢娜靠著做些手工品再加上大學的獎學金,也能勉強度日。
在多羅克大學中念書時,大學有訂閱《迪馬時報》來了解外界消息,對於牛頓來說,這是自己了解外界谘詢的唯一方式。
“報紙”這個概念古已有之,隻不過古代是給貴族呈送的一年一度的“時報”,主要介紹當地有無貴族之間的衝突,首都重要職位的輪換。
等到了“狂人”赫爾斯入主迪馬以後,他辦起了近代第一份報紙《迪馬時報》,在赫爾斯的帶動下,等“第三次悉伯戰爭”結束以後,報紙行業便風起雲湧,直到今天仍然不見衰弱,而《迪馬時報》無疑是報業中的龍頭老大。
自從牛頓入學以後,悉伯整體局勢較為平靜,上一次與外國的武裝衝突,還是在牛頓兩三歲的時候,當時菲氬與瑞英麥邱“毫無理由的組建反悉伯同盟,試圖打破和平挑起戰爭”,使得三國之間鬧了一陣,不過事後又平靜了下去。
總之當牛頓看報紙的時候,報業中爭論最多的話題不是戰爭,而是奴隸問題,即是否要授予那些新開拓的捕奴區行省地位,還是繼續讓他們作為直轄於迪馬的特殊行政區?這個問題從牛頓入學開始就在爭論,一直到2602年才以“捕奴行省”的設立宣告結束。
到了2606年時,18歲的牛頓從高中畢業,迎娶多羅克的孫女貝莎,婚禮結束以後繼續進入大學深造。
2609年,對於牛頓有再造之恩的多羅克去世,享年72歲,而牛頓另一個導師,64歲的馬斯埃姆皮成為多羅克大學第二任校長;2610年,22歲的牛頓完成自己12年的學業,以最優秀的成績畢業,畢業以後他被推薦去迪馬研究院當任科研工匠。
於是,生長於邊鄙小鎮的破落貴族牛頓,就這樣走上了真正屬於他的舞台,多羅克、馬斯埃姆皮這些老一輩科學家的傳奇正在落幕,而屬於牛頓的傳奇即將開始,他將真正定義“科學”。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