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舊製度和大革命》


    “……雖然在近來的文學作品中,洛林要麽是啟蒙者筆下心如蛇蠍的美豔妖婦,要麽是舊貴族筆下不知世事崇尚文學的溫柔貴婦,但是曆史顯然比單純的臉譜化角色要複雜的很多。”


    “洛林錯誤判斷了形式導致‘九月起義’的爆發,但是在起義爆發以後,洛林卻做出了至少是我想不出更好方法的抉擇。”


    “很多反對洛林的舊貴族覺得,洛林這個愚蠢的女人不拋棄巴蒂羅斯逃出去,簡直是導致塞利提三世最後死於非命的罪魁禍首,但是從秋收之後各地對臨時議會的抵製,顯然讓洛林意識到,自己的統治並不得人心。”


    “這時候,還位於巴蒂羅斯,還位於王宮中,是塞利提三世最後正統的象征,一但將這一層身份給拋棄掉,塞利提三世並不是法烏提二世,經濟危機也使得他威望所剩無幾,再拋棄掉首都,那便是蕩然無存了。”


    “可是在不逃出首都的情況下又該如何應對‘九月起義’呢?又有一些啟蒙者認為,洛林隨後既不堅決鎮壓又不與改良同盟和談這種蛇鼠兩端的態度,導致既沒能迅速處理掉起義,也沒能迎合起義,顯示出她是一個色厲膽薄的女人,並導致了塞利提三世的死。”


    “而我認為這也是錯誤的猜測,因為在某些情況下,蛇鼠兩端並非猶豫的表現,而是經過對政治局勢謹慎試探之後所反應出來的結果,就比如這次。”


    “為什麽這麽說呢?首先我們要回答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時巴蒂羅斯附近有幾個軍事力量?”


    “有4個,基本被繳械而失去戰鬥力的第三軍團,改良同盟組織戰鬥力較差但最有戰鬥精神的民兵,本應該守護巴蒂羅斯的城防軍,以及塞利提三世最可靠的王家禁衛軍。”


    “第三軍團早就失去武器,軍官也被在遠處軟禁,再加上事發突然,以及三個月的冷遇,早就讓這個軍團失去了基本的戰鬥力,可以被排除在外,因而‘九月起義’,其實就是民兵、城防軍和王家禁衛軍三方勢力的博弈。”


    “在這種情況下,洛林的處置策略,是讓他的哥哥多凡越過洛林,對城防軍下令鎮壓‘九月起義’。”


    “傳統一些解釋認為,這是洛林色厲膽薄的體現,即憤怒‘九月起義’的她既想將起義給鎮壓下去,卻又不敢沾染上屠殺起義者的名聲,所以指示她的哥哥越過自己,下令城防軍鎮壓‘九月起義’。”


    “可是這麽做的結果,就是城防軍沒有接受正規手續因而思想混亂無法出兵,起義者又惱怒洛林鎮壓起義,最終導致洛林夫婦的死亡。”


    “然而這些解釋都沒有仔細分析城防軍在接到命令以後的行動,從而草率的得出這樣的結論。”


    “要知道,多凡是洛林的親哥哥,也是洛林最信任的人之一,他幾乎可以代表洛林本人的任何意誌,去資料館查閱史料,你可以發現無數多凡無視正規程序胡作非為的史料,而這些事後都被洛林所承認。”


    “因而多凡此時的行動就可以代表洛林本人的意誌,我相信這一點不少人也相當確信,甚至就連那些傳統解釋也在他們的論據中聲稱,多凡是洛林意誌的代表,雖然他們的結論是這證明了洛林對起義的鎮壓態度。”


    “然而我們再看看,這份可以被當做是洛林態度的命令傳達到城防軍那裏以後,發生了什麽事情呢?目前可查閱到的是有七個支隊奉命行動,可是三個支隊在出發前就發生內訌,兩個被其他中立支隊所牽製,最後實際參與鎮壓的隻微不足道的三個支隊。”


    “並且在民兵打到武器庫的時候,守衛武器庫的城防軍更是發生嘩變,堅固的堡壘沒有經過多少戰鬥,就對起義者們放開了大門,一如‘六月起義’一樣。”


    “當時包括希艾烈在內的這些人,都聲稱這是因為城防軍心慕改良的影響,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接下來我就列出一些人的資料,這是我們收集到的當時參與嘩變的城防軍軍官資料……”


    “……從這些資料我們可以看出,這些軍官並非心慕改良的人,甚至和我父母一樣,在後來都是對改良極度厭惡的死硬派分子,所以他們的指示者就無需多說,毫無疑問是黎溪匿這一派人所支持的結果。”


    “……所以我認為,洛林真正的圖謀是等待城防軍的結果,如果城防軍會響應她的命令,那她就會下令王家禁衛軍參戰,從而徹底解決準備議會,但是如果連城防軍都不可靠的話,那洛林就準備妥協。”


    “事實上這一策略造成很好的效果,事實證明城防軍已經失控,於是洛林轉向暫時妥協的態度,並安排多凡立刻出逃,而並非洛林親自下令的結果,也讓準備議會與洛林都有下台的借口。”


    “更重要的是,由於王家禁衛軍沒有出手,導致洛林成功保留下一支仍然忠誠於塞利提三世的軍隊,這給之後的政局造成很大影響,其中之一無疑是讓塞利提三世的壽命變得更長了。”


    在後世諸多史學家有關洛林在“九月起義”中反應心態的猜測裏,托克維的猜測是最貼近的一個,當看到自己基本使喚不動城防軍以後,洛林的心頓時就拔涼拔涼的,意識到鎮壓以控製局勢就是死路一條,因而決定拋棄臨時議會而與準備議會妥協。


    於是王家禁衛軍關閉城門不出去與民兵發生武裝衝突,僅有三隊城防軍與民兵交戰,這點微小的人數,再加上沒有看到支援,因而很快就士氣跌落穀底而崩潰,民兵輕鬆奪取武器庫。


    隻是洛林謹慎是很謹慎,對於她這種上等人來說,犧牲三隊下等城防軍來試探出城內的局勢,是相當合算的買賣。


    然而人心終究還是存在的,過於耍弄計略,讓他失了原則,隨著那三隊城防軍的崩潰,也讓更多人看出洛林是個什麽樣的女人,怨恨的種子就這樣落在土裏,成為最後勒死洛林一家的麻繩。


    城防軍微不足道的抵抗崩潰以後,民兵匯聚到王宮城下,要求塞利提三世等人出來對今日發生的事情做出解釋。片刻之後,許久未見的塞利提三世伴隨著夕陽的落日,終於在洛林的攙扶下再次出現在城牆上。


    不管私下裏如何腹議塞利提三世,當這個萬人之上的統治者出現在城牆上時,廣場上頓時寂靜無聲,等待著塞利提三世的回話,而塞利提三世則緊張的想要去看洛林尋求安慰,被洛林掐了胳膊才暫時冷靜下來,按照洛林交代好的說辭去念。


    “各位子民們,我是你們的統治者,來自榮耀的帕爾森家族,奉高山之神成為合眾總統的塞利提三世!”


    民兵們放下武器,仰著頭等待塞利提三世之後的訓話,這也是決定他們今日行為合法性與否的關鍵,不過有了“六月起義”的經曆,民兵們至少不會像上次那樣認為自己是在造反而忐忑不安。


    果然,塞利提三世隻字未提他們是在“造反”,反而是在承認自己的錯誤,聲稱自己被洛林的兄長多凡給蒙蔽了,臨時議會是他搞得,甚至下令城防軍鎮壓民兵的命令也是多凡指示,因而這一切都是誤會啊。


    這套說辭希艾烈這些人信嗎?他們又不是三歲小孩怎麽可能信這些,比如臨時議會這麽大的事情沒有塞利提三世首肯怎麽可能,再比如多凡幾乎可以算作洛林的影子,他敢幹這件事肯定是出於洛林的授意。


    但是為什麽要說真話呢?把這些話給爆出來,隻會讓雙方都下不了台,就算說出來怎麽樣?難道民兵們還要打進王宮嗎?那樣就真的是造反了,議長黎溪匿會在拍手大笑之後調集軍隊進入巴蒂羅斯,以平叛的命令處決掉戰敗以後。


    所以借著這個台階順驢下坡是最好的選擇,因此改良同盟沒有幾個領袖相信塞利提三世的說話,但是在這一刻他們都假裝自己相信了塞利提三世的說法,於是“九月起義”到此宣告結束。


    “九月起義”已經結束,塞利提三世在城牆上當著所有人的麵宣布解散臨時議會,承認準備議會的合法性,這意味著除非塞利提三世想要丟掉自己一切政治威望,否則已經不可能反悔。


    那麽之後政治鬥爭的焦點,就從迫使塞利提三世承認準備議會,轉到應該要讓臨時議會建立一個什麽樣的國家,於是改良同盟決定在10月2日召開準備議會第四次大會,以探討這個問題。


    至於為什麽要空出將近一周的時間,這是因為在準備議會第四次會議召開之前,改良同盟也需要自己統一思想,以及處理在全國各地建立分會聯盟的事務。


    是的,隨著改良同盟在巴蒂羅斯取得勝利,引起了其他各地啟蒙者的好感,而改良同盟內部成員也不乏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因而他們都授權家鄉同道人組建改良同盟在當地的分會,以將改良同盟的影響力打出巴蒂羅斯。


    此外就是改良同盟對準備議會第四次會議將要走什麽道路進行的探討,主體而言改良同盟成員都支持以財產選舉權取代血統選舉權,但是在更具體的問題上,以希艾烈和季偉羅為首的雙方爆發了激烈的爭論。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虛無行者北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虛無行者北冥並收藏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