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6年末的全國選舉一共持續兩個多月,於12月時正式結束,這次選舉打破了國民議會已經維係兩年的格局。


    通過這次選舉,魁首為希艾烈的民權同盟所擁有的議席,從上次的55%跌落到43%,畢竟作為常務委員會的民權同盟把持著政權,也吸引到最多的不滿,不過即便是這樣,民權同盟仍舊是國民議會第一大同盟。


    魁首為沃納爾的秩序同盟仍舊是國民議會第二大同盟,隻是所擁有的議席從上次的15%跌落到10%,主要是秩序同盟被沃納爾掌控以後,在議會就成了好好先生,什麽也不反對,什麽也不支持,在曆次事件中始終默默無聞,使得許多議員失望而退出同盟。


    其他小同盟與中立議員所占議席則從上次的30%一躍暴增到47%,羅庇爾的救國同盟也屬於其中之一。


    普選結束以後,常務委員會也根據各同盟席位而迎來更迭,部分老委員進行了換屆,不過希艾烈仍舊是委員長,悉伯合法的行政權最高掌控者。


    事後有記者去采訪希艾烈,問他是否後悔啟動這次普選,導致民權同盟失去了對國民議會的掌控權,對此希艾烈則回答道:


    “我對普選結果感到遺憾,這說明秩序同盟在這幾年中的工作不是很成功,但是我對普選這個過程本身並不後悔,也永遠不會後悔,因為這才是我們啟蒙者所追尋的世界啊。”


    “不過這也是一次特殊情況下的選舉,我認為在結束內戰開始發展國內經濟以後,還要進行一次選舉,把選舉的間隔給確定下來。”


    還有記者不懷好意的將話題拐到救國同盟,他們這麽問道:“季偉羅能就任悉伯統帥的位置,是因為有你的提名,可是現在他已經退出秩序同盟,你是否要收回他的職位呢?”


    “加入哪個同盟,是看這個議員的政治立場,一直以來我和季偉羅就有政治分歧,我們也早就分道揚鑣過,現在又再次分道揚鑣,對此我並不感到稀奇。”


    “至於收回統帥這個職位,我認為是不可能的,因為統帥職位是看你有沒有能力,而不是看你在哪個陣營,如今季偉羅做得很好,我是不會把政治分歧帶到軍事領域之中的,路浦東的例子有一個就夠了。”


    普選結束以後,悉伯便安然無恙的進入大曆2927年,這同時是悉伯建國859年,帕爾森王朝建立446年,已經被砍掉腦袋的塞利提三世統治第十年。


    早在去年7月開始,國民議會就定下在明年大舉反攻的序幕,因而首先是繼續擴招軍團,在原有40個軍團12萬人的基礎上,又擴招了20個軍團,使得悉伯機動軍隊數量增加到18萬。


    在這60個軍團中,西線集團軍擁有20個軍團,比起此前要少,因為國民議會鑒於西線國土已經被盡數收複的現狀,所以給巴勒克拉諾的指令是守住提亞,剩下不論是固守還是主動進攻,都有他自行決定。


    反攻的主力部隊部署在東線,馬埃爾手頭上的軍團從10個增加到40個,有如此多的軍團以後,馬埃爾終於可以一展宏圖,把去年的憋屈勁全部打回來,於是開始籌劃對菲比博的春季攻勢。


    國民議會的軍隊調動在冬季完成,而原本在東線軍隊增多之前,基貝隆一世的軍事計劃是主動發動進攻,通過對納蘇貝三麵埋伏而攻陷這座堅城,從而打開菲比博的局麵,為此基貝隆一世還為此去圖克尋求更多的援助。


    可得知納蘇貝增兵以後,基貝隆一世當即更改了自己的計劃,放棄主動出擊的計劃,畢竟馬埃爾擁有六個軍團的時候,就能把菲比博的十萬大軍打的半身不遂,現在馬埃爾也有十二萬大軍,菲比博還敢主動進攻,那就隻能唱涼涼了。


    停止主動進攻以後,基貝隆一世轉而開始防禦,他用整整半年的時間,去加固嵐朔行省的防線,這些行省將成為牽製馬埃爾的力量,至於真正阻攔對方的核心在哈多要塞。


    基貝隆一世在嵐朔行省的準備不能說是失敗的,仍然給馬埃爾造成了不少的困難,使得他在整個春雨綿綿的三月中,都不得不將精力花費在攻克嵐朔行省的城市上,一直到夏季時才來到到哈多要塞下。


    哈多要塞自然不用多提,本文中屢屢出現過的地名,是悉伯從嵐朔行省通往瓦雷行省的必經之路。


    當然如果擁有製海權的情況下,馬埃爾可以像幾年前路浦東那樣,動用蛙跳戰術繞過哈多要塞,可是馬埃爾沒有啊,那他就必須攻克哈多要塞,才能繼續進軍。


    每當在這個時候,馬埃爾就會痛心的想起基本失去出海戰鬥力的海軍,去年的納蘇貝戰役中,馬埃爾雖然取得了圓滿的勝利,陸軍的損失也在三個月內就被補充,可是海軍卻沒法像陸軍那樣迅速恢複。


    自從“一月暴動”之後,悉伯就對海軍進行了從頭到尾的大清洗,使得悉伯海軍一直沒能恢複被清洗之前的戰鬥力,如果說有了什麽好處,那就是新海軍不會像舊海軍一樣,存在極高的叛亂可能。


    可是海軍的訓練是很慢的,如今悉伯訓練出來的精貴海軍,大多分配給了西線,因為西線的巴勒克拉諾要直麵奧雷蒂亞派來的幹涉軍,而在南疆大陸,悉伯海軍最強,奧雷蒂亞海軍第二,所以國民議會別無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馬埃爾能拿到的海軍就非常少,這麽點人數的海軍,隻能依靠岸防炮,確保菲比博的海軍不會攻破悉伯的港口,想要主動發動進攻是別無可能,所以馬埃爾隻有攻克哈多要塞才能進軍。


    望著高聳的哈多要塞,馬埃爾在心中向高山之神真誠的祈禱,希望自己不要成為下一個路浦東,希望這次哈多戰役,不要成為自己的納蘇貝戰役,希望自己能複製納蘇貝戰役的奇跡,攻克這座堅城。


    馬埃爾在祈禱的時候,基貝隆一世也在祈禱,因為對於他來說,哈多就相當於納蘇貝對馬埃爾的地位,首先哈多是基貝隆一世臨時政府的治所所在,第二則是哈多一但丟失,基貝隆一世就將無險可守。


    哈多的後方是瓦雷行省,這幾年被基貝隆一世壓榨的很苦,雖然有萊尼走廊作為天險,扼守通往比伯行省的最後枷鎖,可是馬埃爾又不用去攻打萊尼走廊,他完全可以北上攻克薩爾巴,從無險可守的悉洛都平原繞過去啊。


    其實薩爾巴也算是天險,但這座城市一直就沒被怎麽修理過,基貝隆一世要來的援助也都被投入到哈多中,對薩爾巴的關注更是少得可憐,因此基貝隆一世預計一但哈多被攻破,薩爾巴能撐住一個月就算不錯了。


    因此,哈多要塞是基貝隆一世最後的命門,這裏不被攻破,就還是有來有回的交戰,要是哈多要塞淪陷,那基貝隆一世就隻能“負隅頑抗”了。


    幹涉軍也知道哈多要塞的重要性,因而不但投入大量經濟援助,並且還派遣了許多軍隊,幫助基貝隆一世駐守哈多要塞。


    在幹涉軍的軍隊中,出力最多的是菲尼,這是因為地理因素而決定的,作為悉伯的鄰國,還加入了神聖秩序同盟,就不能不考慮悉伯的報複。


    不過隻要基貝隆一世還能挺住,那戰火就燒不到自己的國土,因此為了禦敵於國門之外,菲尼也是使出吃奶的力氣去援助基貝隆一世。


    此後,馬埃爾就陷入對哈多要塞的漫長包圍中,這個過程極其血腥,而又相當枯燥,沒有什麽華麗的技巧和策略,隻能拚各方的軍隊與後勤。


    圍攻了一個月,兩個月,還是沒攻下,對此馬埃爾倒不著急,他已經做好在這裏長期抗戰的準備了,而在這種情況下,他最擔心的就是後方出現什麽意外,一旦發生意外,他就必須撤軍,除非馬埃爾想成為第二個被切斷後勤線然後全軍覆沒的路浦東。


    神界有句警語,“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麽它就更有可能發生”,馬埃爾就很不幸的中標了。


    自從去年成功解除幹涉軍的威脅以後,國民議會就產生了一種錯覺,他們覺得局勢已經在好轉,很快內戰就可以結束,到那時候國民議會就可以專心發展國內。


    正是在這種錯覺的指導下,希艾烈還舉行了全國普選,似乎此時最重要的事情是把以前緊急選舉變得合法化。


    然而實施情況卻是,悉伯這幾年的國內生產越來越混亂,稅款越來越少,貴族與商團借助政治的混亂在各種逃稅,導致稅收越來越多的壓在底層的身上。


    此時因為火龍果泡沫造成的經濟危機確實在緩解,可是因為國內生產混亂而導致的危急卻在上演,無衣漢運動是這種危急在城市中的體現,國民議會大多將其視作貴族的走狗,而這種危機延伸到農村,就變成了農民暴動。


    農民暴動其實從火龍果泡沫破裂以後就開始了,隻不過此前一直都是淅淅瀝瀝旋起旋滅,因而當阿拉羅行省發生暴動傳到議會中的時候,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因為阿拉羅行省雖然屬於悉伯本土行省,但是比較落後貧窮,幾年前就是暴動較多的,可是這次正是由於這個行省的暴動,爆發了整個大革命中影響力最大的農民暴動。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虛無行者北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虛無行者北冥並收藏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