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府,
客廳內,呂布、張遼、高驍三人相對而坐,一邊飲酒、一邊閑談。
張遼見呂布一臉的心事,便關切地問道:“兄長今天是怎麽了?小弟怎麽覺得你好像有心事?”
呂布手裏把玩著酒盅,神情落寞地道:“文遠,那個郭瀟來長安了。”
張遼點頭道:“此事小弟也略有耳聞,隻是,他來長安,與兄長似乎並無牽連。”
“文遠賢弟,我這心裏堵得難受,想我等出生入死這麽多年,我如今才是個中郎將,而你們也就是混了一個都尉的官職。可那個郭瀟,他不過就是一介反賊,如今卻成了奮武將軍兼並州牧,這叫人情何以堪。而且,他這次來長安,相國大人還要對他加官進爵,這如何能讓人心服?”
張遼勸道:“兄長,那郭瀟也並非是浪得虛名之人。他如今的官位也是靠一刀一槍拚殺出來的。”
呂布將酒盅往案幾上一頓,冷笑道:“狗屁,若非蔡中郎是他的嶽丈,他能有今日的地位。我算是看透了,向你我這種沒有靠山的人,拚死拚活也沒有用,最終在別人的眼裏,咱們也就是一介武夫。”
“兄長慎言,此話若是傳到相國耳中,恐對兄長不利。”
呂布聽了張遼的話,便悶著頭喝酒,不再言語。
這時,坐在一旁的高驍向呂布問道:“奉先大哥,您可知我兄長他現在如何?”
呂布放下酒盅,笑道:“驍弟,你盡管放心,你兄長他如今比我們混得都好,雖說他的官職還沒有超過我,可這也是早晚的事情。”
高驍聞言喜道:“也不知道我兄長這次會不會跟隨那個郭使君一起來長安?”
<a id="wzsy" href="http://www.fqxsw.org">fqxsw.org</a>
張遼搖頭道:“驍弟,這次伯遜兄他肯定不會來的。”
高驍:“文遠大哥,你為何會這麽說?”
“很簡單,那郭瀟來長安,並州那邊肯定要留下能讓他放心的人來鎮守,伯遜兄深得郭瀟的信任,自然會留在並州。”
高驍:“那就太可惜了,我還以為這次能見到兄長呢。”
呂布:“驍弟,你若是真想見你兄長,我日後可以找個機會,安排你去馬邑走一趟。”
高驍忙舉起酒盅道:“多謝奉先大哥,小弟敬你一盅。”
“好,咱們同飲。”
“請。”
就在呂布向張遼、高驍兩人發泄心裏的不滿的時候,衛尉張溫的府中,剛才灞橋跑回來的張禮也在向張溫訴說著郭瀟的蠻橫。
張溫望著狼狽不堪的族弟張禮,頭疼地道:“阿禮,你說你好好的沒事招惹那郭瀟做什麽,你明知他是董相國的人,還要去刁難他,你這不是在找苦頭吃嗎?”
張禮:“兄長,小弟也是想要為您出口惡氣。那董卓不過就是個草莽出身的一介武夫,早年還是您手下的部將,如今卻在您麵前耀武揚威,著實可恨。”
張溫皺起眉頭道:“阿禮甚言,此話若是讓董相國聽到,我張家可就離滅門之禍不遠了。”
張禮:“兄長,難道您就總這麽忍下去?”
“不忍又能如何?”
張禮壓低聲音道:“兄長,要不咱們趁董卓新到長安,立足未穩,帶兵伏殺他。隻要董卓一死,西涼兵就群賊無首,不足為懼。”
張溫聽到張禮的話,大吃一驚道:“住口,你想要害死為兄嗎?那董卓久經戰陣,手下又有呂布護衛,怎麽可能讓人偷襲得手。此事不可行,你以後休要再提。”
“兄長,今日若是不動手,來日兄長必定為董卓那惡賊所害,到時兄長將悔之晚矣。”
張溫惱怒地道:“混賬的東西,你還不給我滾出去。”
張禮被族兄張溫趕出了書房,悶悶不樂地走出府門外。侍衛將他的戰馬牽過來,張禮翻身上馬,正要催馬前行時,忽聽不遠處有一人衝他叫道:“張禮將軍,別來無恙啊!”
張禮抬頭看去,見說話的人是他的一個朋友議郎鄭泰。
張禮拱手回禮笑道:“我當是何人叫我,原來是公業兄啊。”
鄭泰:“此處說話不便,能否借一步說話。”
張禮點頭道:“兄長有命,小弟自當尊從。”
…
鄭泰將張禮領進一座偏僻的宅院內,二人進到屋內,相對而坐。
張禮四下裏打量了一番,回頭對鄭泰道:“沒想到公業兄在這長安城裏還有這樣一座良宅。”
鄭泰笑道:“此宅非我所有,我這不過借助此地與將軍你商議一件大事。”
“哦,不知公業兄有何要事?”
“將軍可知你張氏一族即將大禍臨頭了。”
張禮被鄭泰的話給嚇了一跳,他驚訝地道:“公業兄何出此言?”
鄭泰不慌不忙地道:“董卓已經回到了長安,接下來他勢必要大肆的清楚異己,你族兄與董卓向來不睦,兼之他又身負衛尉之職,他必將是董卓第一想要清除的目標。”
張禮聞言默然無語,此事他也早就想到了,也多次提醒過族兄張溫,隻是張溫對董卓還抱有一絲的幻想,覺得董卓還不敢動他這位朝庭的重臣。
鄭泰見張禮臉色陰晴不定,便知道他也明白眼前的局勢。
鄭泰繼續道:“為今之計,就是將軍先下手為強,除掉董卓,才能解除你張氏的滅門之禍。”
張禮搖頭道:“公業兄,董卓勢大,就憑我手下的那千名士卒,連長安都進不來,又如何能殺得了董卓老賊?”
鄭泰笑道:“誅殺董卓這樣的大事,怎麽可能讓將軍你一人來完成呢。”
鄭泰說完,抬手輕拍了三下。隨即,從內室推門走出來兩名文士打扮的男子。
張禮見到其中的一人,臉色大變道:“你、你、你不是董相國的長史嗎?”
那名青衣男子微笑道:“在下何顒見過張將軍。”
鄭泰在一旁介紹道:“張將軍,何長史是被迫做了董卓老賊的長史,他一直有心討賊,卻恨無處下手,這次誅殺董卓老賊,他願意為我等提供董卓老賊的動向。”
張禮指著另外一位白衣男子,向鄭泰問道:“那這位又是何人?”
那位白衣男子拱手道:“在下穎川荀攸見過張將軍。”
張禮聞言吃驚地道:“穎川荀攸,那大司空荀爽是你何人?”
荀攸笑道:“正是在下的叔公。”
張禮驚訝地張大嘴巴,他萬萬沒有想到,這事竟然還牽連到了當朝的大司空荀爽。
等荀攸、何顒落坐之後,鄭泰:“張將軍,此次誅殺董卓,正是由大司空領頭,參加的人還有司隸校尉黃琬將軍。”
張禮的眼皮微微地跳了一下,司隸校尉黃琬原來是太尉,後來因為反對董卓遷都長安被罷官,後來又被任命為光祿大夫,如今轉任司隸校尉。
張禮:“公業兄,黃校尉手下大都是董卓的部將,他們恐怕不會聽從黃校尉的命令吧。”
鄭泰聞言將目光轉向荀攸,荀攸笑著對張禮道:“張將軍,令兄的手下不是有數百名精銳的老卒嗎,隻要將軍帶領他們埋伏在董卓上朝的路上,伏擊董卓老賊,相信定能取得成功。”
張禮:“荀君有所不知,我曾勸過族兄對董卓老賊動手,可他卻對董卓老賊抱有幻想,不肯聽從我的勸說。”
荀攸略一沉思便道:“將軍可以盜取衛尉大人的令箭,調取兵馬來伏擊董卓老賊。”
張禮:“光靠我兄長手下的那幾百士卒,恐怕難以殺死董卓老賊。”
何顒:“張將軍放心,董卓上朝隻會帶著五百護衛,將軍你可再讓人將灞橋的守軍調回城中,再加上我們幾人家中的數百死士,就足以擊殺董卓老賊。”
張禮:“若是調灞橋守軍,會不會驚動董卓老賊?”
荀攸:“張將軍不必擔心,黃校尉到時會讓他的心腹守在東城,放你的部曲進入城內。而且,黃校尉還會為你的部曲提供五百張強弓硬弩,以備使用。”
張禮見荀攸安排得井井有條,心裏頗為意動,再一想到自己在郭瀟那裏受到的屈辱,便狠下心道:“董卓老賊欺君罔上,我早就有心除之,今日既然有此良機,我當與諸位共討之。”
鄭泰見張禮答應參加,心中大喜,忙道:“既然大家有誌一同,不如咱們嚙血為盟,共誅董賊。”
“好。”
“正是。”
…
盟誓結束之後,荀攸騎著馬回到司空府。
等他來到後宅,離得老遠便聽到屋裏傳來幾下劇烈的咳嗽聲。
荀攸快步走到荀爽的臥房門前,抬手在門上輕敲了幾下。
“進來。”
隨著一句蒼老的聲音傳來,荀攸推開房門,邁步走進屋內。
抬眼看去,就見他的叔公荀爽手持著竹簡正斜靠在塌上,身旁侍立著一名十幾歲的小仆從。
荀攸揮手讓小仆從退出去,然後又將房門關上,這才回身對荀爽道:“叔公,我已經與那張禮聯係上了,他答應起兵共誅董卓。”
荀爽聞聽此言,臉上泛起了一絲的**,由於心情激動,他又劇烈咳嗽了兩聲。
荀攸連忙上前伸手為他錘著後背,荀爽抬手製止了他。
“攸兒,你覺得這次的計劃,能有幾成的勝算。”
荀攸苦笑道:“叔公,我覺得勝算可能連三成都不到。”
“哦,攸兒為何如此的悲觀?”
“因為咱們的人手全都不是精兵老卒,如果不能一擊致命,最後必然會功敗垂成。”
荀爽默默地點點頭,隨即對荀攸道:“攸兒,如果此次伏殺董卓失敗,你一定要搶先除掉那個張禮。”
荀攸驚訝地道:“這是為何?”
“攸兒,張禮誅董,不過是為了自身考慮,他一旦落入董卓之手,必定會將你牽連出來。”
荀攸:“叔公,即使張禮不說,一旦事敗,我也絕對不能幸免。”
荀爽搖頭道:“這卻不同,隻要沒人供出你是主謀,自然會有人出麵搭救你。”
“是何人?”
“這個人,你就不必問了。總之,你要切記我的話。”
“諾。”
客廳內,呂布、張遼、高驍三人相對而坐,一邊飲酒、一邊閑談。
張遼見呂布一臉的心事,便關切地問道:“兄長今天是怎麽了?小弟怎麽覺得你好像有心事?”
呂布手裏把玩著酒盅,神情落寞地道:“文遠,那個郭瀟來長安了。”
張遼點頭道:“此事小弟也略有耳聞,隻是,他來長安,與兄長似乎並無牽連。”
“文遠賢弟,我這心裏堵得難受,想我等出生入死這麽多年,我如今才是個中郎將,而你們也就是混了一個都尉的官職。可那個郭瀟,他不過就是一介反賊,如今卻成了奮武將軍兼並州牧,這叫人情何以堪。而且,他這次來長安,相國大人還要對他加官進爵,這如何能讓人心服?”
張遼勸道:“兄長,那郭瀟也並非是浪得虛名之人。他如今的官位也是靠一刀一槍拚殺出來的。”
呂布將酒盅往案幾上一頓,冷笑道:“狗屁,若非蔡中郎是他的嶽丈,他能有今日的地位。我算是看透了,向你我這種沒有靠山的人,拚死拚活也沒有用,最終在別人的眼裏,咱們也就是一介武夫。”
“兄長慎言,此話若是傳到相國耳中,恐對兄長不利。”
呂布聽了張遼的話,便悶著頭喝酒,不再言語。
這時,坐在一旁的高驍向呂布問道:“奉先大哥,您可知我兄長他現在如何?”
呂布放下酒盅,笑道:“驍弟,你盡管放心,你兄長他如今比我們混得都好,雖說他的官職還沒有超過我,可這也是早晚的事情。”
高驍聞言喜道:“也不知道我兄長這次會不會跟隨那個郭使君一起來長安?”
<a id="wzsy" href="http://www.fqxsw.org">fqxsw.org</a>
張遼搖頭道:“驍弟,這次伯遜兄他肯定不會來的。”
高驍:“文遠大哥,你為何會這麽說?”
“很簡單,那郭瀟來長安,並州那邊肯定要留下能讓他放心的人來鎮守,伯遜兄深得郭瀟的信任,自然會留在並州。”
高驍:“那就太可惜了,我還以為這次能見到兄長呢。”
呂布:“驍弟,你若是真想見你兄長,我日後可以找個機會,安排你去馬邑走一趟。”
高驍忙舉起酒盅道:“多謝奉先大哥,小弟敬你一盅。”
“好,咱們同飲。”
“請。”
就在呂布向張遼、高驍兩人發泄心裏的不滿的時候,衛尉張溫的府中,剛才灞橋跑回來的張禮也在向張溫訴說著郭瀟的蠻橫。
張溫望著狼狽不堪的族弟張禮,頭疼地道:“阿禮,你說你好好的沒事招惹那郭瀟做什麽,你明知他是董相國的人,還要去刁難他,你這不是在找苦頭吃嗎?”
張禮:“兄長,小弟也是想要為您出口惡氣。那董卓不過就是個草莽出身的一介武夫,早年還是您手下的部將,如今卻在您麵前耀武揚威,著實可恨。”
張溫皺起眉頭道:“阿禮甚言,此話若是讓董相國聽到,我張家可就離滅門之禍不遠了。”
張禮:“兄長,難道您就總這麽忍下去?”
“不忍又能如何?”
張禮壓低聲音道:“兄長,要不咱們趁董卓新到長安,立足未穩,帶兵伏殺他。隻要董卓一死,西涼兵就群賊無首,不足為懼。”
張溫聽到張禮的話,大吃一驚道:“住口,你想要害死為兄嗎?那董卓久經戰陣,手下又有呂布護衛,怎麽可能讓人偷襲得手。此事不可行,你以後休要再提。”
“兄長,今日若是不動手,來日兄長必定為董卓那惡賊所害,到時兄長將悔之晚矣。”
張溫惱怒地道:“混賬的東西,你還不給我滾出去。”
張禮被族兄張溫趕出了書房,悶悶不樂地走出府門外。侍衛將他的戰馬牽過來,張禮翻身上馬,正要催馬前行時,忽聽不遠處有一人衝他叫道:“張禮將軍,別來無恙啊!”
張禮抬頭看去,見說話的人是他的一個朋友議郎鄭泰。
張禮拱手回禮笑道:“我當是何人叫我,原來是公業兄啊。”
鄭泰:“此處說話不便,能否借一步說話。”
張禮點頭道:“兄長有命,小弟自當尊從。”
…
鄭泰將張禮領進一座偏僻的宅院內,二人進到屋內,相對而坐。
張禮四下裏打量了一番,回頭對鄭泰道:“沒想到公業兄在這長安城裏還有這樣一座良宅。”
鄭泰笑道:“此宅非我所有,我這不過借助此地與將軍你商議一件大事。”
“哦,不知公業兄有何要事?”
“將軍可知你張氏一族即將大禍臨頭了。”
張禮被鄭泰的話給嚇了一跳,他驚訝地道:“公業兄何出此言?”
鄭泰不慌不忙地道:“董卓已經回到了長安,接下來他勢必要大肆的清楚異己,你族兄與董卓向來不睦,兼之他又身負衛尉之職,他必將是董卓第一想要清除的目標。”
張禮聞言默然無語,此事他也早就想到了,也多次提醒過族兄張溫,隻是張溫對董卓還抱有一絲的幻想,覺得董卓還不敢動他這位朝庭的重臣。
鄭泰見張禮臉色陰晴不定,便知道他也明白眼前的局勢。
鄭泰繼續道:“為今之計,就是將軍先下手為強,除掉董卓,才能解除你張氏的滅門之禍。”
張禮搖頭道:“公業兄,董卓勢大,就憑我手下的那千名士卒,連長安都進不來,又如何能殺得了董卓老賊?”
鄭泰笑道:“誅殺董卓這樣的大事,怎麽可能讓將軍你一人來完成呢。”
鄭泰說完,抬手輕拍了三下。隨即,從內室推門走出來兩名文士打扮的男子。
張禮見到其中的一人,臉色大變道:“你、你、你不是董相國的長史嗎?”
那名青衣男子微笑道:“在下何顒見過張將軍。”
鄭泰在一旁介紹道:“張將軍,何長史是被迫做了董卓老賊的長史,他一直有心討賊,卻恨無處下手,這次誅殺董卓老賊,他願意為我等提供董卓老賊的動向。”
張禮指著另外一位白衣男子,向鄭泰問道:“那這位又是何人?”
那位白衣男子拱手道:“在下穎川荀攸見過張將軍。”
張禮聞言吃驚地道:“穎川荀攸,那大司空荀爽是你何人?”
荀攸笑道:“正是在下的叔公。”
張禮驚訝地張大嘴巴,他萬萬沒有想到,這事竟然還牽連到了當朝的大司空荀爽。
等荀攸、何顒落坐之後,鄭泰:“張將軍,此次誅殺董卓,正是由大司空領頭,參加的人還有司隸校尉黃琬將軍。”
張禮的眼皮微微地跳了一下,司隸校尉黃琬原來是太尉,後來因為反對董卓遷都長安被罷官,後來又被任命為光祿大夫,如今轉任司隸校尉。
張禮:“公業兄,黃校尉手下大都是董卓的部將,他們恐怕不會聽從黃校尉的命令吧。”
鄭泰聞言將目光轉向荀攸,荀攸笑著對張禮道:“張將軍,令兄的手下不是有數百名精銳的老卒嗎,隻要將軍帶領他們埋伏在董卓上朝的路上,伏擊董卓老賊,相信定能取得成功。”
張禮:“荀君有所不知,我曾勸過族兄對董卓老賊動手,可他卻對董卓老賊抱有幻想,不肯聽從我的勸說。”
荀攸略一沉思便道:“將軍可以盜取衛尉大人的令箭,調取兵馬來伏擊董卓老賊。”
張禮:“光靠我兄長手下的那幾百士卒,恐怕難以殺死董卓老賊。”
何顒:“張將軍放心,董卓上朝隻會帶著五百護衛,將軍你可再讓人將灞橋的守軍調回城中,再加上我們幾人家中的數百死士,就足以擊殺董卓老賊。”
張禮:“若是調灞橋守軍,會不會驚動董卓老賊?”
荀攸:“張將軍不必擔心,黃校尉到時會讓他的心腹守在東城,放你的部曲進入城內。而且,黃校尉還會為你的部曲提供五百張強弓硬弩,以備使用。”
張禮見荀攸安排得井井有條,心裏頗為意動,再一想到自己在郭瀟那裏受到的屈辱,便狠下心道:“董卓老賊欺君罔上,我早就有心除之,今日既然有此良機,我當與諸位共討之。”
鄭泰見張禮答應參加,心中大喜,忙道:“既然大家有誌一同,不如咱們嚙血為盟,共誅董賊。”
“好。”
“正是。”
…
盟誓結束之後,荀攸騎著馬回到司空府。
等他來到後宅,離得老遠便聽到屋裏傳來幾下劇烈的咳嗽聲。
荀攸快步走到荀爽的臥房門前,抬手在門上輕敲了幾下。
“進來。”
隨著一句蒼老的聲音傳來,荀攸推開房門,邁步走進屋內。
抬眼看去,就見他的叔公荀爽手持著竹簡正斜靠在塌上,身旁侍立著一名十幾歲的小仆從。
荀攸揮手讓小仆從退出去,然後又將房門關上,這才回身對荀爽道:“叔公,我已經與那張禮聯係上了,他答應起兵共誅董卓。”
荀爽聞聽此言,臉上泛起了一絲的**,由於心情激動,他又劇烈咳嗽了兩聲。
荀攸連忙上前伸手為他錘著後背,荀爽抬手製止了他。
“攸兒,你覺得這次的計劃,能有幾成的勝算。”
荀攸苦笑道:“叔公,我覺得勝算可能連三成都不到。”
“哦,攸兒為何如此的悲觀?”
“因為咱們的人手全都不是精兵老卒,如果不能一擊致命,最後必然會功敗垂成。”
荀爽默默地點點頭,隨即對荀攸道:“攸兒,如果此次伏殺董卓失敗,你一定要搶先除掉那個張禮。”
荀攸驚訝地道:“這是為何?”
“攸兒,張禮誅董,不過是為了自身考慮,他一旦落入董卓之手,必定會將你牽連出來。”
荀攸:“叔公,即使張禮不說,一旦事敗,我也絕對不能幸免。”
荀爽搖頭道:“這卻不同,隻要沒人供出你是主謀,自然會有人出麵搭救你。”
“是何人?”
“這個人,你就不必問了。總之,你要切記我的話。”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