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接過紙張,快速地看了一遍,然後驚訝地道:“看他這話裏麵的意思,他認為袁府君對朝庭的忠心都是偽裝出來的。”


    荀彧:“應該是他覺得權利會讓人改變本性,今天袁府君是大漢的忠臣,等異日他有了更大的權力,未必就還想要做大漢之臣。”


    郭嘉用手指彈了彈紙張,輕聲地歎道:“他說的倒也沒錯,權力越大,野心也就越大。這世上手握大權又能夠守住本心的能有幾人。不過,我看他後麵這句話的意思,分明是說他願意做一名漢臣,也不知這是不是他的心裏話。”


    荀彧:“即便他此刻有這樣的想法,也不代表他將來會這麽做。何況,他手下的文武官員,大都是寒門出身。真要到了他有實力逐鹿天下時,即便他心裏不想推翻大漢朝庭,他手下的那些文武官員也都不會答應的。”


    郭嘉:“咱們也不必再為此事傷腦筋,這小子邪性的很,我看還是盡早將其除掉為好。”


    荀彧點頭道:“奉孝,我準備去同審從事見上一麵,勸說他站到袁府君這邊來。”


    郭嘉皺眉道:“審配這個人正直的很,就怕他難以被你說服。”


    荀彧:“就是因為他天性正直,所以一直不為韓使君重用,說服他我覺得不是太難。”


    郭嘉:“文若兄,你應該是看上他的侄子審榮手裏掌握的三千守城兵馬,對吧?”


    荀彧笑道:“我就知道此事瞞不過你。”


    郭嘉:“既然如此,文若兄何不直接去聯絡審榮,審配性格剛直,審榮可未必如此。再說,年輕人,誰不想爬上更高的位置。”


    荀彧笑道:“你說的不錯,還是先找審榮,從他這邊取得突破。”


    郭瀟回到城外的軍營,見到了潛伏在鄴城的暗衛頭領賈衢,郭瀟對賈衢說服郭圖之事表揚了一番。


    之後,郭瀟對賈衢道:“如今咱們破壞了袁紹的謀劃,他一定很不甘心,我擔心他會帶兵來偷襲鄴城,你要讓手下的人盯緊渤海郡那邊的動靜,一旦袁紹出兵,你就要盡快地派人通知我。”


    賈衢:“主公,萬一鄴城這邊有人勾結袁紹,想要起兵叛亂可怎麽辦?”


    郭瀟:“這個事情,賈軍師已經向我分析過了。隻有袁紹那邊出兵,這邊才會有人響應。所以,你隻要派人盯住袁紹那邊,就知道他會不會動手。”


    賈衢:“主公放心,末將會讓人守在渤海通往鄴城的要道,讓他們盯緊袁紹的動向。”


    郭瀟點頭道:“賈衢,最近鄴城肯定不太平,你們在城裏也要特別的小心。”


    <a href="http://m.siluke.com" id="wzsy">siluke.com</a>


    賈衢:“多謝主公關心,末將會小心的。”


    接下來,郭瀟向賈衢問了一些城中的情況,這才讓人將賈衢送出軍營。


    …


    九月上旬,郭瀟率領馬步軍一萬人馬,外加五千輔兵,北上迎戰入侵冀州的公孫瓚。


    冀州牧韓馥下令讓冀州別駕沮授總督北路的兵馬,隨同郭瀟一同出征,共同抵禦公孫瓚的入侵。


    …


    這邊,公孫瓚擊敗趙浮之後,立刻對巨鹿郡的治所廮陶城展開圍攻,公孫瓚的部曲是以善長騎射的白馬義從為主,他們野戰內行,攻城拔寨卻是差強人意。


    遼東軍圍攻廮陶城十餘日,沒有絲毫的進展,由於收編了大量的俘虜,軍中的糧草開始出現了短缺,公孫瓚隨即命令手下的幾員部將各自帶兵四處搶劫百姓的糧食。


    由於遼東軍從上到下都還不知道並州軍已進向這邊殺過來,他們認為冀州軍野戰的能力低下,根本就不足為懼,故而放心大膽地四處劫掠百姓。


    …


    徐榮和曹性被郭瀟作為大軍的先鋒,二人率領五千騎兵最先進入到廣平郡境內,等他們行至廣平郡北麵的襄國縣城時,斥候發現前麵有一部分遼東軍在此圍攻縣城。


    這部分遼東軍正是公孫瓚麾下的都尉單經帶領的一支偏師,他們這一路兵馬,隻有一千騎兵是最精銳的白馬義從,另外五千步卒中,除了二千從遼東帶來的輔兵外,剩下的全都是降卒。


    單經率領部曲一路殺過來,沿途大部分的郡、縣都是忽降忽跑,少有抵抗的縣城。


    沒想到在襄國這座小縣城下,他們卻受到了激烈的阻擊,城中雖然隻有一千多郡兵,可他們卻抵抗的特別頑強,單經指揮軍隊連續攻打了兩三天,都未能攻破這座低矮的小縣城。


    徐榮和曹性聽到斥候傳回來的消息,得知這路遼東軍隻有六七千兵馬,他們就決定在此先殲滅這支遼東軍的偏師。


    …


    襄國城下,單經的副將鄒丹正帶領著部曲逼迫著降卒冒著箭矢攻打城牆,眼見就快要破城之際,忽聽城頭那些快要崩潰的守軍士卒突然全都歡呼起來,然後他們全都奮不顧身地殺了回來。


    鄒丹在馬上回頭一看,隻見遠處有數千西涼騎兵正從東、西兩邊向城下包抄過來。


    鄒丹見此情景,嚇得臉色煞白,他在馬上大聲衝一名侍衛喊道:“傳令下去,收兵整隊,抵擋敵人的偷襲。”


    還沒等侍衛將他的命令傳達下去,西涼騎兵就已經縱馬狂奔,氣勢洶洶地殺奔過來,正在攻城的那些降卒當場就嘩變了,他們紛紛拿著刀槍殺向跟在他們身後督戰的遼東軍士卒。


    鄒丹也顧不上這些降卒,他帶領自己的部曲狼狽地逃到主將單經的馬前急道:“將軍,軍心已亂,咱們快跑吧!要是再不跑,咱們就跑不掉了。”


    單經見那些步卒全都已經潰不成軍,一時間也難以招集起來,隻得咬牙道:“咱們走,向北突圍。”


    單經和鄒丹帶領各自的部曲向北衝殺,正好遇到徐榮帶領西涼騎兵向著這邊包抄過來。


    單經麾下的一千白馬義從全都騎著高頭白馬,他們一個個訓練有素,數十人一隊,凶狠地衝向迎麵而來的西涼騎兵,進入一箭之地後,他們立刻在馬上向著西涼騎兵開弓射箭。


    徐榮麾下的西涼騎兵也是強壯彪悍,他們騎著高頭大馬,手持長矛,一聲不吭地向前衝殺,戰鬥力一點也不輸於白馬義從。


    挨過一輪箭矢的打擊後,兩隊騎兵迎頭相遇,就像是兩股洪流碰撞在一起。由於西涼騎兵的人數多出兩倍,單經麾下的白馬義從很快就落於下風,不斷地有士卒在衝鋒中跌下戰馬,被馬蹄踏成了肉泥。


    鄒丹心裏焦急萬分,他知道如果不能突圍出去,他和單經今天就要命喪於此了。


    當下他奮力殺到單經的身邊,對單經道:“將軍,為今之計,隻有丟下步卒,趕緊衝殺出去。”


    單經雖然心有不忍,但是,為了自己的小命,他也就顧不上那些步卒了,他帶領剩下的數百名親衛騎兵,與鄒丹一起合力向北邊衝殺過去。


    徐榮命自己的副將胡封帶領幾百西涼騎兵留下來收容俘虜,自己則帶領剩下的西涼騎兵尾隨追殺。


    單經和鄒丹二人沒逃得太遠,就見對麵塵土飛揚,一陣轟隆隆的馬蹄聲傳入他們的耳中。


    兩人在馬上抬頭一看,就見煙塵之中,曹性帶領兩千騎兵氣勢洶洶地殺了過來。


    “並州鐵騎。”單經看著對麵的旗織驚呼道。


    鄒丹衝單經問道:“單將軍,咱們怎麽辦?”


    單經回頭看去,就見徐榮正帶領西涼騎兵追了上來,單經一咬牙道:“衝吧!我就不信,你我二人今天就殺不出去。”


    鄒丹:“好,我左、你右,咱們分開帶隊衝殺,能殺出去一個是一個。”


    單經分了三百白馬義從給鄒丹,二人各自帶隊向並州騎兵殺過去。


    兩軍剛一交鋒,單經就覺得並州騎兵與西涼騎兵的不同。他們就和自己麾下的白馬義從一樣,更注重團隊之間的配合。


    而且,並州騎兵的裝備比他麾下的白馬義從要好得多,那些騎兵身上都穿著鐵甲,手裏握的也是精鋼打造的馬刀。


    單經衝入並州騎兵的隊伍之中,長槍出手如電,馬未到,槍先至,一槍刺在左側的一名騎兵的咽喉之上。


    再回收槍杆擋住右邊士卒砍過來的馬刀,戰馬往前衝,他又閃電般地刺中左側的一名騎兵。


    這時,右邊的一柄馬刀砍向他的左肋,單經來不及收槍回擋,隻能用力在馬上一側身體,左臂被刀鋒劃破,鮮血都染紅了甲胄。


    單經咬牙繼續前衝,借著剛才出手的經驗,他接連突破了數名騎兵的阻攔。就這樣,他的全身還是被並州騎兵砍傷了七八處。


    等單經突出了重圍,回頭一看,跟在他身後突出來的部曲就剩下十幾名家將。再一看鄒丹突圍的方向,竟然沒有一人突圍出來,單經不由得眼眶發紅,看來鄒丹今天是要凶多吉少了。


    單經回頭看了一眼,一狠心,帶著十幾名家將往北飛奔而去。


    鄒丹也像單經一樣,敏銳地尋找著並州騎兵的薄弱之處,他比單經還要順利。雖然他手下的部曲損失殆盡,他自己卻很快地突破了數隊騎兵的阻攔。


    就在他又一次出矛刺殺了一名位於邊緣的並州騎兵後,發現前麵隻剩下最後一隊騎兵阻攔在眼前。


    鄒丹心裏暗自高興,心道:“大名鼎鼎的並州鐵騎也不過如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筆一小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筆一小吏並收藏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