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丹還不知道,此刻,他早已經被正在隊伍中指揮攔截的曹性給盯上了。


    鄒丹殺向最後一隊騎兵時,他依然是搶先出手,長矛飛快地刺中右側排頭的那名騎兵,然後迅捷地收矛回擋,磕飛了砍向自己的兩柄馬刀,他雙腿一夾馬腹,戰馬前衝,眼見就要衝過並州軍的包圍圈。


    就在這時,一股狠厲的勁氣直襲他的後心,鄒丹心裏大吃一驚,他怎麽也沒有想到,在這隊騎兵當中,還隱藏著一名高手,他在馬上盡量向左側閃避,希望拚著右肩挨上一下,然後借助著馬速突破並州軍的包圍圈。


    怎奈,他雖然盡力躲閃,卻依然沒能避開曹性這致命的一槍,曹性的槍尖刺中鄒丹右肋之際,左邊一名並州軍士卒手裏的馬刀也同時向鄒丹的脖頸砍了過來。


    鄒丹在暈眩之中,反應開始變得遲緩,馬刀從他的脖頸劃過,一縷鮮血飛向了空中。


    鄒丹一頭栽下戰馬,頓時絕氣身亡。


    …


    單經帶領殘兵逃回遼東軍位於廮陶城外的大營中,向公孫瓚稟報並州軍到來的消息。


    公孫瓚收到消息後,立刻招集手下的文武商議對策。


    中軍帳內,公孫瓚坐在上首的案幾後麵,對眾人道:“我剛收到消息,並州牧郭瀟已經領兵趕來巨鹿迎戰我軍,諸位都說說,咱們該如何應對?”


    長史關靖率先站出來向公孫瓚建議道:“將軍,如今敵情不明,我軍當先於洚水南岸立寨,居寨嚴防死守,再以騎兵襲擾其後,疲憊敵軍,待其銳氣散盡,我軍再發起全麵進攻。”


    大將嚴綱不滿地道:“將軍,我們的白馬義從銳不可擋,向來都不知防守為何物。今敵軍遠來,自當給予迎頭痛擊,以報我軍在襄國兵敗之恥。”


    <a href="https://m.biquge.name" id="wzsy">biquge.name</a>


    關靖勸道:“嚴綱將軍,並州軍可遠非冀州軍可比,並州牧郭瀟自成名以來,鮮有敗績。如今他又剛剛取得了一場勝利,其勢正盛,將軍切莫輕敵大意才好。”


    嚴綱不屑地道:“那個郭瀟,不過就是一介反賊,他成名以來的幾場勝仗,靠的都是偷襲取勝。若是堂堂正正地擺開來交鋒,我就不信咱們這支白馬義從還敵不過一群反賊流寇。”


    單經上前提醒道:“嚴將軍,並州騎兵非常的精銳,他們的戰力不次於我軍,將軍千萬不要大意。”


    嚴綱鄙夷地道:“單將軍,你該不會是被敵人嚇破膽了吧。”


    單經被嚴綱的話臊得滿臉通紅,尷尬地退了回去。


    這時,公孫瓚的同窗好友,別部司馬劉備站出來衝公孫瓚抱拳道:“將軍,敵軍遠來,不熟悉地型,我軍可在洚水北岸設伏,待到敵軍主力渡河之時,我軍突然殺出,必定能取得一場大勝。”


    關靖忙勸阻道:“將軍,萬萬不可,那個郭瀟久經戰陣,又豈會不知半渡而擊的道理。倘若被他們趁機渡過了洚水,我軍就白白地失去了一道天然的防線。”


    劉備:“關長史,將軍麾下有攻無不克的白馬義從,又怎麽會被並州軍輕易地渡過洚水。並州軍新至此地,不熟悉地型,對我軍也不是很了解。隻要能趁此良機,擊敗郭瀟的並州軍,則冀州旦夕可定。”


    頓了頓,劉備又道:“將軍,為保險起見,末將請求帶領三千人馬埋伏在洚水南岸,待到敵軍渡河之時,我帶兵從敵後發起偷襲,令敵軍首尾難顧,則此戰必勝。”


    都尉田楷站出來衝公孫瓚抱拳道:“將軍,末將讚同劉司馬的建議,我願帶領本部兵馬與劉司馬同往洚水南岸設伏。”


    公孫瓚點頭道:“玄德之計甚好,你們兩個人各自帶領部曲前往洚水南岸埋伏,本將軍親自帶領兵馬在洚水北岸設伏,待到敵軍渡河之時,咱們兩軍同時殺出,這次定要活捉郭瀟小兒。”


    公孫瓚抽出一支令箭,大聲下令道:“公孫越、公孫範聽令。”


    二人上前一步道:“末將在。”


    公孫瓚:“我給你們二人留下騎兵一千,步卒一萬,你們要看好廮陶城,以防城內的守軍趁機突圍。”


    “諾。”


    “田楷、劉備聽令。”


    “末將在。”


    “我命令你們二人帶領本部人馬從洚水上遊隱蔽渡河,待到我這邊與並州軍打起來,你們可從敵軍背後發起偷襲,爭取全殲並州軍。”


    “諾。”


    公孫瓚最後道:“其餘諸將隨我一同出戰,這次定要生擒郭瀟。”


    眾將齊聲應道:“諾。”


    …


    議事結束後,田楷和劉備並肩走出帥帳,待到四周無人,田楷向劉備責備道:“玄德,你今天也太冒失了。那個郭瀟身經百戰,有名將之譽,你隻帶三千兵馬就想要渡河去偷襲敵軍,這萬一要是陷於敵手可怎麽辦?”


    劉備笑道:“兄長,就是因為郭瀟此人善戰,所以我才向公孫將軍建議,趁敵軍新至,先在洚水河畔伏擊他。否則,等他們站穩腳根,咱們再想要擊敗他,可就難了。”


    田楷擔心地道:“我聽說這個郭瀟足智多謀,又有霸王之勇,就連皇甫嵩、麴義這樣的名將全都敗於他手,玄德你可切莫要輕敵。”


    劉備笑道:“兄長,你就放心吧,我那二弟關羽和三弟翼德都有萬夫不擋之勇,我有他們相助,怕郭瀟何來。”


    田楷見劉備不聽自己勸告,隻得苦笑著搖搖頭。兩人分手後,各自帶領親衛向自己的軍營駐地方向行去。


    劉備雖然和公孫瓚有同窗之宜,可他並不是公孫瓚的親信。他麾下的一千部曲大都是步卒,其中有數百精銳是跟隨他討伐黃巾軍時存活下來的老卒,其餘的兵馬都是一路招收的青壯流民。


    劉備回到軍營後,將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招集過來,告訴他們公孫瓚的命令。


    張飛一聽有仗打,立刻擼起袖子就要去點兵。


    關羽則很是不滿地對劉備道:“兄長,公孫將軍讓咱們去抄襲並州軍的後路,可他卻一點兵馬都不拔給我們,這不是欺負人嗎?”


    劉備:“二弟,田都尉將會帶領部曲同我們一起去偷襲並州軍。”


    關羽:“兄長,公孫將軍殘暴不仁,且他對兄長你也不信任,咱們何必留在這裏為他賣命,不如棄之另投他處去吧。”


    劉備:“二弟,這事以後再說,如今迎戰逆賊郭瀟要緊,無論如何,先打贏了這一仗再說。”


    關羽:“好吧,我聽兄長的。”


    說服了關羽,劉備點齊人馬後,與田楷合兵在一處,直奔洚水河的上遊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筆一小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筆一小吏並收藏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