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直隸,保定府。</p>
自宣德年間設保定巡撫以來,保定就成了北直隸真正意義上的首府。</p>
畢竟京畿是順天府,而北直隸一直是隻能說是近畿罷了,自皇帝遷都北京後,北直隸建省的消息層出不窮。</p>
不過,無論是保定巡撫,還是保定知府,一個個裝聾作啞,對此不敢言語。</p>
尋常小民言語也就罷了,要是他們這些官吏說的話,傳到了京城,那可就大發了。</p>
不過,省試的到來,將保定府推上了熱潮頂點。</p>
因為省試也隻有各行省能做,北直隸如今能做,豈不是實質上的北直隸省?</p>
一股熱潮,讓北直隸官場上下齊動,人心奔湧。</p>
殊不知,這正是朝廷對北直隸設省埋下的引子,待輿論普遍接受時,北直隸設省也就水到渠成了,</p>
山西,太原府。</p>
天啟以來,天下動亂,山西也不能免俗,除了一貫以來的旱災,瘟疫外,尤其是以崇禎三年的秦寇入晉,即當時的陝西三十六營。</p>
經此一遭,外加鼠疫,讓山西人口損失十之三四,地方撂荒極多。</p>
不過隨著天下太平,尤其是朝廷驅逐建奴出關後,更是讓朝廷威嚴大漲,許多的百姓走出山林,定居落業。</p>
而隨著省試的宣揚,太原府彷佛熱火烹油,越發的熱鬧起來。</p>
相較於鄉試的機會渺茫,省試可謂是康莊大道,人人向往,具體的細則、消息,都貼在公示牆上,足足貼了十二章,可謂是震撼人心。</p>
崇善寺中,此時也頗為熱鬧,香客寥寥無幾,卻多是讀書人。</p>
原來,居於此處的,乃是那些貪圖清靜,且便宜的讀書人,他們樂於在此苦讀,以求參加會試,從而金榜題名。</p>
“此次省試,竟然連知縣都拿出來了。”</p>
“自崇禎年間起,三晉無歲不旱,無歲不疫,又添了兵災,近幾年才好了些,許多縣到現在還空著呢!”</p>
“也是,這天下才中興,官位多著呢,可會試那幾百個進士,也忙活不過來……”</p>
“這也是你有我的機會,不然怎能當上官呢?”</p>
“兩位兄台,在下於成龍,字北溟,不知你們剛才言語的,可是省試?”</p>
兩人投目一瞧,見到了一個胡子拉碴的讀書人,一襲順滑的青色長衫,頭上戴著方巾,腳著布鞋,散發著濃濃的書卷味。</p>
不用想,就是跟他們一樣在寺廟中苦讀的舉人。</p>
“在下盧卓,字越之,這是我的好友,金文,字墨書——”</p>
臉蛋較寬的開口介紹著,另一人身材較高,笑了笑,兩撇胡須一動,頗有幾分和善。</p>
“我等所言的正是省試,想必兄台也定然有心與此。”</p>
盧卓溫聲道:“今日一早,公示牆就貼了黃紙,言語了省試由巡撫主考,學政、布政使、按察使同考,日期就定在七月二十八日,與各省相同。”</p>
“這便好。”</p>
於成龍鬆了口氣,笑道:“這些時日,為那算題,農書,弄得頭疼,終於快結束了。”</p>
“誰說不是?”</p>
盧卓繼續道:“聽說原本按照當今的意思,隻要是識字的都能來考,後來朝野諸公給勸了,過了府試的童生才可考之。”</p>
“這門檻倒是極有必有。”</p>
一旁沉默的金文則忍不住開口,咧著嘴都快歪到眉眼了:</p>
“除了縣丞,主薄、通判外,縣六房,典史、經曆、司獄等卑官也拿了出來,而且,此時竟然拿出來二十個知縣。”</p>
“一縣坐堂官,父母官,幾時由咱們秀才可覬覦?”</p>
“秀才也能當知縣?”於成龍大驚,一股子熱氣從腳底板直衝後腦勺,他恨不得原地蹦三尺高,如此才能抒發他心中的喜悅。</p>
天見可憐,那麽多年來,他念茲在茲的就是中舉,結果卻舉業不順,今朝見到希望,怎能道清其一二?</p>
“沒錯。”金文樂道:“這次省試,以百分計,一道題一分,錯則無分,排名以高往低處排。”</p>
“而這排名也是官位的排名,以品階往下排列,隻要考中前二十個必然是知縣無疑。”</p>
於成龍咬著牙,抑製住喜悅之情,他知道那個公示牆必然是人山人海,擠不上去,隻能繼續問道:</p>
“攏共,總共有多少個位置?”</p>
“於兄,莫急。”盧卓一笑,道:“我們兄弟數了數,自高往低處排,共有三百七十九個位置。”</p>
“希望很大。”於成龍鄭重地點頭。</p>
又與盧卓、金文二人暢聊了許久,到了第二天就於成龍仍舊按耐不住欣喜,一大早就來到公示牆,看到了貼滿牆壁的黃紙。</p>
“當陽知縣、石樓縣、大寧縣……”</p>
“果然有二十位知縣空缺,看來這省試,才是真正的掄才大典。”</p>
於成龍看定了日期,心中大定。</p>
回到寺廟,他拿起筆來,嘩啦啦就是寫了一封書信,洋溢著他滿腔的喜悅和激情,述說著自己對於未來的信心。</p>
</p>
良久,這封書信終究還是被他燒了。</p>
若是未中,豈不是空勞家人為他歡喜一場。</p>
待到月底,廟中的監寺為他們送行,一副殷殷切切之心,誰都看得明白。</p>
帶著兩個隨從,於成龍也踏上了省試的路途。</p>
盧卓、金文二人也相伴坐上了牛車,並行而去。</p>
省試的地點,就在太原貢院,這裏是整個山西省讀書人的神聖之地,如今他們也將入內。</p>
路上點起的燈籠,直把整個府城照亮。</p>
由於人員參差不齊,所以想要參考就必須由三名秀才共保。</p>
貢院外,以各府名字的大排燈籠高高掛起,所有人也排起了隊,陸續進入。</p>
三人都是太原府,自然排成一隊。</p>
“這怕是整個山西的讀書人都來了吧?”金文驚歎道。</p>
“三四千之數。”一旁的盧卓開口道:</p>
“所以,省試不得不追加了一條,四十歲以上不得報考,不然人會更多。”</p>
“朝廷這是選官,不是來養老的。”三十二歲的於成龍脫口道。</p>
省試參考,時間為三天兩夜,第一日午時入場,第三日申時出場。</p>
顯然,這一百道題不容小覷。</p>
自宣德年間設保定巡撫以來,保定就成了北直隸真正意義上的首府。</p>
畢竟京畿是順天府,而北直隸一直是隻能說是近畿罷了,自皇帝遷都北京後,北直隸建省的消息層出不窮。</p>
不過,無論是保定巡撫,還是保定知府,一個個裝聾作啞,對此不敢言語。</p>
尋常小民言語也就罷了,要是他們這些官吏說的話,傳到了京城,那可就大發了。</p>
不過,省試的到來,將保定府推上了熱潮頂點。</p>
因為省試也隻有各行省能做,北直隸如今能做,豈不是實質上的北直隸省?</p>
一股熱潮,讓北直隸官場上下齊動,人心奔湧。</p>
殊不知,這正是朝廷對北直隸設省埋下的引子,待輿論普遍接受時,北直隸設省也就水到渠成了,</p>
山西,太原府。</p>
天啟以來,天下動亂,山西也不能免俗,除了一貫以來的旱災,瘟疫外,尤其是以崇禎三年的秦寇入晉,即當時的陝西三十六營。</p>
經此一遭,外加鼠疫,讓山西人口損失十之三四,地方撂荒極多。</p>
不過隨著天下太平,尤其是朝廷驅逐建奴出關後,更是讓朝廷威嚴大漲,許多的百姓走出山林,定居落業。</p>
而隨著省試的宣揚,太原府彷佛熱火烹油,越發的熱鬧起來。</p>
相較於鄉試的機會渺茫,省試可謂是康莊大道,人人向往,具體的細則、消息,都貼在公示牆上,足足貼了十二章,可謂是震撼人心。</p>
崇善寺中,此時也頗為熱鬧,香客寥寥無幾,卻多是讀書人。</p>
原來,居於此處的,乃是那些貪圖清靜,且便宜的讀書人,他們樂於在此苦讀,以求參加會試,從而金榜題名。</p>
“此次省試,竟然連知縣都拿出來了。”</p>
“自崇禎年間起,三晉無歲不旱,無歲不疫,又添了兵災,近幾年才好了些,許多縣到現在還空著呢!”</p>
“也是,這天下才中興,官位多著呢,可會試那幾百個進士,也忙活不過來……”</p>
“這也是你有我的機會,不然怎能當上官呢?”</p>
“兩位兄台,在下於成龍,字北溟,不知你們剛才言語的,可是省試?”</p>
兩人投目一瞧,見到了一個胡子拉碴的讀書人,一襲順滑的青色長衫,頭上戴著方巾,腳著布鞋,散發著濃濃的書卷味。</p>
不用想,就是跟他們一樣在寺廟中苦讀的舉人。</p>
“在下盧卓,字越之,這是我的好友,金文,字墨書——”</p>
臉蛋較寬的開口介紹著,另一人身材較高,笑了笑,兩撇胡須一動,頗有幾分和善。</p>
“我等所言的正是省試,想必兄台也定然有心與此。”</p>
盧卓溫聲道:“今日一早,公示牆就貼了黃紙,言語了省試由巡撫主考,學政、布政使、按察使同考,日期就定在七月二十八日,與各省相同。”</p>
“這便好。”</p>
於成龍鬆了口氣,笑道:“這些時日,為那算題,農書,弄得頭疼,終於快結束了。”</p>
“誰說不是?”</p>
盧卓繼續道:“聽說原本按照當今的意思,隻要是識字的都能來考,後來朝野諸公給勸了,過了府試的童生才可考之。”</p>
“這門檻倒是極有必有。”</p>
一旁沉默的金文則忍不住開口,咧著嘴都快歪到眉眼了:</p>
“除了縣丞,主薄、通判外,縣六房,典史、經曆、司獄等卑官也拿了出來,而且,此時竟然拿出來二十個知縣。”</p>
“一縣坐堂官,父母官,幾時由咱們秀才可覬覦?”</p>
“秀才也能當知縣?”於成龍大驚,一股子熱氣從腳底板直衝後腦勺,他恨不得原地蹦三尺高,如此才能抒發他心中的喜悅。</p>
天見可憐,那麽多年來,他念茲在茲的就是中舉,結果卻舉業不順,今朝見到希望,怎能道清其一二?</p>
“沒錯。”金文樂道:“這次省試,以百分計,一道題一分,錯則無分,排名以高往低處排。”</p>
“而這排名也是官位的排名,以品階往下排列,隻要考中前二十個必然是知縣無疑。”</p>
於成龍咬著牙,抑製住喜悅之情,他知道那個公示牆必然是人山人海,擠不上去,隻能繼續問道:</p>
“攏共,總共有多少個位置?”</p>
“於兄,莫急。”盧卓一笑,道:“我們兄弟數了數,自高往低處排,共有三百七十九個位置。”</p>
“希望很大。”於成龍鄭重地點頭。</p>
又與盧卓、金文二人暢聊了許久,到了第二天就於成龍仍舊按耐不住欣喜,一大早就來到公示牆,看到了貼滿牆壁的黃紙。</p>
“當陽知縣、石樓縣、大寧縣……”</p>
“果然有二十位知縣空缺,看來這省試,才是真正的掄才大典。”</p>
於成龍看定了日期,心中大定。</p>
回到寺廟,他拿起筆來,嘩啦啦就是寫了一封書信,洋溢著他滿腔的喜悅和激情,述說著自己對於未來的信心。</p>
</p>
良久,這封書信終究還是被他燒了。</p>
若是未中,豈不是空勞家人為他歡喜一場。</p>
待到月底,廟中的監寺為他們送行,一副殷殷切切之心,誰都看得明白。</p>
帶著兩個隨從,於成龍也踏上了省試的路途。</p>
盧卓、金文二人也相伴坐上了牛車,並行而去。</p>
省試的地點,就在太原貢院,這裏是整個山西省讀書人的神聖之地,如今他們也將入內。</p>
路上點起的燈籠,直把整個府城照亮。</p>
由於人員參差不齊,所以想要參考就必須由三名秀才共保。</p>
貢院外,以各府名字的大排燈籠高高掛起,所有人也排起了隊,陸續進入。</p>
三人都是太原府,自然排成一隊。</p>
“這怕是整個山西的讀書人都來了吧?”金文驚歎道。</p>
“三四千之數。”一旁的盧卓開口道:</p>
“所以,省試不得不追加了一條,四十歲以上不得報考,不然人會更多。”</p>
“朝廷這是選官,不是來養老的。”三十二歲的於成龍脫口道。</p>
省試參考,時間為三天兩夜,第一日午時入場,第三日申時出場。</p>
顯然,這一百道題不容小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