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哉!”


    馬定祥一拍大腿,興奮道:“小友的眼力令老朽佩服之極!保持良好的吸煙節奏,對保持煙草燃燒起重要作用。節奏本身,甚至是抽煙鬥藝術中的藝術。”


    馬定祥又拿出一把煙鬥,指著上麵的花紋道:“高貴煙鬥必須含有三種木紋:往上直衝的火焰紋;直線木紋,自然深色,細細的紋路垂直分布在煙鬥的四環紋;最後是鳥眼,火焰紋、直線紋的兩端,像針織的鳥眼。”


    “收藏級的煙鬥要求完全沒有缺陷的石楠根瘤,像dunhill產區保證隻用首選,煙鬥上多個白點標記,就因為這個白點,每隻煙鬥要比別品牌貴100~200塊美金。”


    “根瘤有缺陷,不管大小都被列為次等。如果有多處缺陷,並且需以填料補全者歸為三等。一千個樹瘤中能稱得上首選的,隻有兩三個。”


    “這是把瘤心煙鬥,在少數首選石楠木根瘤中,再去選出可以切出瘤心的,為數更少。這種雙重首選的瘤心叫teau。通常隻刻粗壞,等買家親自鑒定後,再手工製作。”


    “最稀少的材料是死根,百年石楠自然死亡,留下的根瘤在地底自然的幹燥,這種根瘤是稀世珍寶,所有煙客眼中的神話,隻有天價才能購得。”


    馬定祥又拿起第一把玉米芯煙鬥,放進嘴裏,輕靠在椅背上,愜意道:“鬥輕為貴,好鬥出煙滑順通暢,不積水無異味,手感細膩。這是我的第一個鬥,一個材料低廉的鬥,但是有時我還會用它,拐角的弧線和手接觸的感受無法忘懷。”


    “煙鬥在手裏是帶著溫度,煙嘴上留著淺淺的牙印,煙油漸漸的滲出鬥壁,雅致的黑色。當你拿捏著它,叼在嘴裏,又拿開,煙鍋裏紅了一下,火星在煙絲裏均勻的散開,柔軟的白灰積厚。”


    “有時我也不清楚是迷戀煙草還是煙鬥,準確地說我是迷戀用煙鬥緩慢地燃燒煙草。喜歡在陽光下整理煙鬥,因為雨天是看不到陽光掠過煙鬥時閃出的光芒。跟古玩一樣,同樣的鬥被不同主人使用就有不同的樣子。”


    “世界留給我們無聊的時間越來越少,所以不得不放棄那些低效的樂趣,隻求在短時間內求得最大的快感。可我害怕太快的速度,充分的享樂並不放鬆。寧願賴在藤椅裏,裝了一鬥煙。”


    “不用表明自己的態度,也很少在公共場合用煙鬥,我更喜歡在家用煙鬥,一個可以心安理得百無聊賴的地方。從純粹生理快感上來看,煙鬥沒有卷煙來得過癮,可從另一個角度看,用煙鬥把吸煙從一種機械的習慣中解放出來,變成具體的行為,一樁有趣的活動。”


    “所以煙鬥,就是用來抽的!”


    這番裝逼的話把眾人震的不輕,淩君生笑罵道:“好家夥,抽個煙都讓你研究出形而上的哲學意味了?”


    馬定祥挺直身體,正色道:“當然是生活哲學,抽煙鬥還有另一個好處,當煙鬥微燙而想讓它溫度下降,用煙鬥從眉心順鼻子雙邊輕輕按摩,再在眼袋及兩邊的太陽穴來回遊走。”


    “持續的微溫熱療,加上煙鬥自然木質的細致表麵與圓順角度,這是任何臉部按摩器材辦不到的,難道不是養生秘方?”


    說到這裏親手裝一把煙鬥,遞給淩君生道:“這麽多年讓你試試都不聽,今天來一口?”


    “算了吧,我的心髒可受不了這種刺激!”淩君生擺擺手,無奈道:“不吸還能多活幾年,我可沒有你這種好福氣。”


    眾人哈哈大笑,馬定祥拿出兩隻新煙鬥,專門招待客人,給聞一鳴和淩天成裝上,試試效果。


    一番吐雲吐霧之後,馬定祥心滿意足道:“今天貴客臨門,不但有多年老友重逢,更結識聞小友如此高人,快哉,妙哉!”


    他抬起手,看看時間,拿出電話撥通說了幾句,解釋道:“一會從家鄉來位大廚,姓蘇,在我們老家也是神奇人物,燒的滿手好菜,大家品嚐品嚐。”


    話音剛落,門口進來一人,身材不高,笑著打招呼道:“馬老,又在編排我呢?”


    “哈哈哈,你來的正好,我正在宣傳你的豐功偉績,快來,給你介紹一下。”


    馬定祥站起身,親熱的拉著蘇大廚,簡單給眾人介紹,蘇大廚不敢怠慢,能讓馬定祥在家宴客必然不凡,眾人客氣幾句,時間不早,大廚轉身去準備飯菜。


    看對方離開,馬定祥重新坐下,笑道:“他的拿手菜不少,我最喜歡的是肥嫩香酥的化皮乳豬和小缽鬥醉雞,還有一道賽熊掌。將水牛蹄燒去外麵老殼,洗淨後加上秘方反複燉煮,綿腴似海參,臨上桌前澆一勺香糟,饒你吃遍海內外,也是聞所未聞。”


    大家邊說邊品茶,終於第一道菜上桌,果然就是賽熊掌,蘇大廚親手端上盤,讓眾人品嚐。


    聞一鳴夾起塊油光四溢的皮,顫顫巍巍,彈力十足,放進嘴裏,入口即化,香濃之極的湯汁衝擊著味蕾,令人印象深刻。


    不由讚歎道:“紹酒、醬油、醋、冰糖、薑片、蔥結、桂皮、大小茴香……”


    蘇大廚臉色大變,不可思議盯著在座最年輕的客人,驚呼道:“你如何知道秘方?”


    就連馬定祥也無比好奇看著聞一鳴,淩天成哈哈大笑,插話道:“你們有所不知,隻要是氣味,沒有一鳴不精通的!”


    蘇大廚麵露驚喜,大廚最喜歡遇見知音,揮手讓人端上第二道菜,期待的看著眾人。


    “三套鴨?”聞一鳴輕笑道:“風消檣碇網初下,雨罷魚薪市未收。”


    “蕪湖乃魚米之鄉,曆史上城內東門就有水氣氤氳的魚市街、河豚巷、螺螄巷,城南長虹門外有幹魚巷。極負盛名的蕪湖三鮮,盛產於蕪湖段江麵的刀魚、鰣魚、螃蟹。”


    “清明掛刀,端午品鰣魚,金菊飄香螃蟹磯。可惜現在生態惡化,三鮮中前兩鮮已瀕臨絕跡,但蕪湖的魚鱉蝦蟹等水產品仍是極其充沛,不說那些名目繁多的煎、煨、炸、燉、糖醋、溜絲、清蒸魚之烹調口味,單是傳統美食蟹黃包子、蝦子麵,提到名字就讓人食欲大動,幾不自持。”


    這番話一出,不隻是蘇大廚,就連馬定祥也忍不住一挑大拇指,感歎道:“先生不愧博古通今,老朽佩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鼻尖上的寶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玩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玩居士並收藏鼻尖上的寶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