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頂級藝術家竟然落得如此下場,令人心痛!”


    聞一鳴看完資料,心情沉重,藝術家晚年如此淒涼,畢生珍藏毀於一旦,那種刻骨銘心之痛,簡直要人命!


    “嵩山路32號,去看看有沒有什麽線索!”


    眾人連夜來到小鎮,找到破舊不堪的老房子,幸好沒有被開發。有人居住,直接讓黑鳳出麵高價買下,八十萬成交。


    “櫃子下麵,對,挖!”


    兩個人到臥室,確定寶箱在櫃子下,開始挖寶,輕車熟路,很是速度。


    “哈哈,宋徽宗的芙蓉錦雞圖!”


    “瘦金體千字文!”


    “池塘晚秋圖!”


    “八大美人冊頁!”


    聞一鳴興奮的盤點收獲,竟然都是宋徽宗真跡,還有一套美人八開冊頁,極品!


    要說宋徽宗做皇帝不行,但文化修養絕對堪稱第一人!不僅精通繪畫,廣集畫家,創造宣和畫院,培養王希孟、張擇端、李唐等一批傑出的畫家。


    還自創瘦金體,熱愛畫花鳥自成院體,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被後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


    宋朝因為有這個文人皇帝,到現在也是五千年文化巔峰。無論是宋瓷、還是字畫,甚至是香道水平,無法超越。


    “既然出來一趟,直接去冀縣,那裏是孫瀛洲的老家,看看有收獲沒?”


    經過這段時間尋寶,聞一鳴總結出來不少心得,沒文化的盜墓賊和土匪就用噬金蠱尋寶,以黃金為坐標,肯定跑不了。


    而收藏家或文人,還是要靠鼻子,都是古籍字畫,金寶沒用。民國收藏家都經曆過動蕩時期,好多藏品被抄家,這就是難得機會。說不定有人私吞,有機會撿漏。


    孫瀛洲,故宮博物院的顧問,對故宮所藏陶瓷進行重新鑒定,為國家搶救性收購大批的文物珍品。


    解放後在孰華齋經營古玩生意達40年,所以存貨非常的多,除瓷器、青銅器,還有不少的犀角杯等文物。


    最後將畢生收藏積累的3000餘件文物慷慨捐獻給故宮,其中僅陶瓷就有2000件,明成化鬥彩三秋杯等25件瓷器被定為一級文物。弟子遍天下,耿寶昌就是其入室弟子,真正接班人。


    孫灜洲被定為資本派,未能熬過鬥爭去世。兒子孫洪琦因為父親問題,受到牽連,被下放冀縣,最後也鬱鬱而終。


    聞一鳴來到小縣城,找到孫家,現在有人居住,轉一圈高價買下,在柴房下麵挖出小寶箱。


    “明成化鬥彩三秋杯,和故宮的一樣!”


    “成化鬥彩天字罐?我記得存世才12個半!”


    小心翼翼把玩著三秋杯,輕靈秀巧的鬥彩瓷杯,在潔白細膩、薄如蟬翼的胎體上繪了兩隻蝴蝶在山石花草中蹁躚飛舞。


    其中一隻蝴蝶的翅膀上所施的紫色彩釉色濃而無光,然而這恰恰是明代成化鬥彩所固有的特征,這也是後世仿品無法仿效之處,這種紫彩就是所謂的姹紫。


    “故宮有一隻,現在我手裏有一隻?”


    又拿起天字罐,天字罐名氣太大,全世界僅存12件半。罐底下寫天字,作為底款,在清檔中寫成窯天字罐。


    老話講瓷器裏瓶子最值錢,罐子次一等。所謂趴著的玩意,就是碗盤。罐子不高不低,算是蹲著的,所以地位上就不如瓶子。但天字罐的名氣非常大,地位很高,肯定是禦用瓷器。


    聽耿寶昌說過,故宮的文物,編為天字第一號是個小板凳。據說當時排號的時候,工作人員一進門就看見這個小板凳,於是把它排成天字第一號。


    天字罐不是今天才珍貴,曆史上就特別珍貴。乾隆時期有一段記載,乾隆九年六月十九日,由養心殿造辦處發來一個缺釉成窯天字罐,並傳旨:著將缺釉天字蓋罐一件,著交唐英補釉。如補得,補好送來。如補不得,不必補,仍舊送來。欽此。


    唐英看到禦旨後十分緊張,他把這個罐帶回景德鎮,琢磨怎麽能把釉補上。過去幾個月,重新做三對,連同原罐,一起帶回給了皇上。


    天字罐是成化首創,紋飾有海馬紋、花草紋,惟獨沒有人物紋。罐底書寫的天字,特征是無欄無框。明清瓷器底下寫大明萬曆年製、大清乾隆年製,不是加雙藍圈,就是加一個方框。


    從萬曆起,到康雍乾三朝,屢見天字罐的仿品。五百年來天字罐被蒙著神秘麵紗。它的用途,現在至今不知道。


    聞一鳴興衝衝的帶著所有寶貝回去,這次尋寶三天不到,但收獲巨大。字畫全是宋代珍品,光宋徽宗就八張,價值連城。


    瓷器也是稀世珍品,三秋杯存世隻有兩個,自己和故宮各一個,要是讓耿老爺子看見,一定會瘋!


    打電話通知耿寶昌,對方馬上到場,看見師傅珍藏,老爺子痛哭流涕,睹物思人。


    “不錯,這個三秋杯是我師傅珍愛之物,世上隻有一對,一個在故宮,另一個不知所蹤。”


    耿寶昌老爺子把玩著三秋杯,動情道:“想想民國幾大收藏家,張伯駒、吳湖帆、龐元濟,特別是我師傅孫瀛洲。哪一個不是高風亮節?最後把無價之寶重器捐獻給國家,相比較現在的後人真是不堪!”


    老爺子放下三秋杯,看著聞一鳴,正色道:“如果換成其他人,我傾盡全力也要勸對方把三秋杯送進故宮珍藏,絕世珍品,湊成一對。”


    “可麵對先生,我說不出口!”


    “我相信先生一定能好好珍藏所有國寶重器,如同堂號鳴遠齋,既然讓它們重見天日,那也請讓國寶傳承永遠!”


    聞一鳴重重點頭,不用老爺子說,自己也會讓國寶傳承下去,讓後人了解華夏文化,體會作為炎黃子孫的驕傲和自豪。至於流失民間,甚至海外的國寶,有機會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奪過來,永遠留在咱們自己的土地上。


    雲龍嶺加班加點,馬上就完工,胡建民親自下令,別墅搞定後再建鳴遠齋,私人博物館,不惜工本,按照世界最頂級的條件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鼻尖上的寶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玩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玩居士並收藏鼻尖上的寶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