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六大家,吳湖帆、張伯駒、孫瀛洲已經搞定,然後還剩下,龐元濟,王義千,最後是張蔥玉。”


    聞一鳴放下資料,用筆研究著張蔥玉的信息,龐元濟和王義千後來移居海外,躲開迫害,暫時夠不著。說起張蔥玉,馬上想起另一個人,譚敬!


    譚敬不用說,民國最大文物造假販子,上次費胖子就栽在對方手裏。可當年譚敬之所以能迅速成為海上收藏大家,主要就是靠張蔥玉幫他掌眼,還利用發小的關係搶奪很多張家舊藏。


    張蔥玉祖父張石銘過世,三年後分家產,張蔥玉作為四房的獨子,瞬間分得200萬,那年他才18歲。當時的200萬,其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200億!


    當時家裏上上下下包括眾多傭人,一天的菜錢隻需兩元錢,吃的卻是雞鴨魚肉。200萬是多大一筆天價遺產,因此張蔥玉成為滬上有名闊少,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青年時候享盡人間奢華,日日放跡十裏洋場,燈紅酒綠,歌舞升平,揮金如土。最不幸的是他有一個壞的嗜好,賭,最出名的是一晚上輸掉整個大世界俱樂部!


    很多資產有些是賭掉,有些是買賣不得意要賠錢,慢慢入不敷出,書畫也隻能抵押給譚敬。1947年200萬遺產幾近枯竭,遺產巨資,大概也就被敗家子折騰了不到15年的光景。


    後來譚敬連哄帶騙,利用張家所藏字畫,找到湯安做假,湯安是什麽人?哪裏會真心聽門外漢譚敬的指揮?


    湯安,年長譚敬二十餘歲,擅長金石書畫,以造假曆代名家篆刻書畫而聲名狼藉。他為譚敬造的第一幅假畫,是譚敬收藏的趙孟頫的《雙鬆平遠圖》,時在端午節前夕。


    造假工場設在嶽陽路175弄2號,那是譚敬的舊式花園洋房,平時進出走的是開在永嘉路的後門。譚敬對此極為保密,連張蔥玉也不讓看。


    團夥之一的徐安,妹妹徐懋倩是張蔥玉的嬸嬸,收藏錢幣大王張叔馴的妻子。徐安收藏古錢字畫,和張蔥玉也是好朋友。


    徐安家藏各種古印譜,也經常提供一些舊印泥,上等毛筆及舊的紙絹給湯安用。複製的舊紙及綿絹等材料,也有從京城琉璃廠高價買來的舊物。”


    造假團夥的組織實施者湯安去世最早,據陳巨來說,湯安晚年患上怪病,即使在六月依然要蓋著厚被,並用熱水取暖。


    1963年病逝於江浙老家,屍體送進太平間後,他居然半夜複蘇過來,大呼小叫,最後死不瞑目,好像有什麽心願沒有完成。


    第二天乘勝追擊,出發去湯安老家嘉興,按照資料說湯安有個女兒,幾十年過去也不知道在不在?”


    “湯妹子?早就死嘍!”


    聞一鳴到達湯家老宅,很是破落,打聽後才知道後人幾十年前就死了,現在沒人住,由遠房一個伯父看管。


    六百萬拿下後,巡視過後,終於在後院豬圈找到線索,挖出埋藏寶箱。


    “顏真卿的竹山堂聯句!”


    “宋徽宗翠竹雙雀圖!”


    “曾鞏的上書帖!”


    聞一鳴興奮之極,竟然有顏真卿的真跡,無敵了!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創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


    “還有曾鞏的手卷,最少上千字,去年華藝兄弟的王中君兩億多才買到124字的便條?不知道會不會後悔?”


    局事帖是迄今發現的唯一唐宋八大家曾鞏的傳世墨跡,62歲那年寫給同鄉故人的信,共124字,曾被曆史上多位名人收藏,並經徐邦達考證著錄。


    2009年11月22日在保力夜場,曾鞏的局事帖拍出1.08億元,打破國內中國書法拍賣成交紀錄。


    2016年5月15日,在嘉德春拍中作為最受矚目的拍品,又被放上拍賣,最終王中君以2.07億元的成交價收入囊中。共124字,每個字算下來超過一百二十萬,真可謂一字千金!


    聞一鳴哈哈大笑,要是王中君看見這張上千字的長卷,肯定腸子都要悔青嘍!不過這是曾鞏唯一存世手卷,肯定是進博物館,也不會賣。


    “我猜的不錯,老狐狸用自己的高仿騙譚敬不懂行,表麵看是狼狽為奸,其實是狗咬狗!”


    聞一鳴放下古畫,從箱底拿出三個紫檀印盒,很沉,打開滿滿七八十個印章,這肯定就是當年胡經仿曆代名家的手筆。


    胡經描摹印章之準確,不但與攝影無異,而且有虛有實,精神畢現,鋅板的做手也好,足與島國鋅板鬥勝。那段時間先後仿製大小印章數百方,上至宋元名人下及曆代公私藏印。而且書畫印章與紙絹舊氣多能逼真。


    湯安所仿趙原《晴川送客圖》軸,藏者欲售給故宮,該院書畫掌眼人寫了一張條子給張蔥玉,要他在鑒定時不要講話。


    可真跡原本就是他的收藏,明明知道是譚敬仿,身為國家文物局文物處的領導,怎能不說話?他說了,才使贗品沒能進故宮。


    仿畫的,是許徵白。製造曆代古畫,人莫能辨,允稱個中高手,美術學院教授。


    摹款的,是鄭竹友,長期與許徵白合作仿古畫,混跡收藏江湖,最後進入故宮修補古畫。


    後來譚敬拖欠工資,許徵白一怒之下撂挑子走人,而接替他的人就是金仲魚。家傳手藝,專門臨摹書畫,以代替原件供展覽和收藏,後來也進故宮工作。


    故宮早年展出的展子虔《遊春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都是鄭竹友和金仲魚做的複製品。


    聞一鳴看完苦笑道:“就怕流氓有文化,難怪譚敬仿被成為史上最高水平,人都被故宮招安,牛逼!”


    就好像最頂級的黑客,就算被國家抓住,也是稀缺人才,不用坐牢,隻要幫忙辦事就行。搖身一變,華麗麗轉型公務員。


    聞一鳴帶著寶貝回到京城,不愧是大家收藏,基本都是宋元珍品,國寶重器,全部都要進鳴遠齋收藏。能上拍的隻有二三十張書法,也都是明清名家精品,光胡建民就選走七八件。


    忙了幾天,大家休息休息,今天難得有機會在家跟小金小白打鬧,柳大通進來,低聲道:“先生,獵寶會傳來消息,有人看上扁鵲神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鼻尖上的寶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玩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玩居士並收藏鼻尖上的寶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