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世人,一個比一個貪婪,即使是有了家財萬貫,也總是想著家財十萬貫,這要是能心安,太陽都從西邊出來了!


    “心安以後,然後你就要有一個安定的生活。


    “這個似乎很難,似乎不是你想要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老天就給你一個。


    “其實,是你想錯了!


    “其實,老天已經把安定生活給你了!


    “是你自己把你的安定生活給搞得不安定了!


    “也就是說,不安定生活的罪魁禍首是你自己!


    “在現今社會,如果你是一個正常老百姓,難道你獲得溫飽、保證你的家人溫飽很困難嗎?


    “這個應該是很簡單的吧?


    “難道你還會餓肚子?


    “難道你會在寒冷的冬天衣不遮體?


    “難道你還不如杜甫,沒有三尺草廬棲身?


    “問題的關鍵是這些你肯定有,但是你不安心於這些,所以導致你進一步追求更高的標準!


    “而這個更高的標準,就是一個移動的標靶,你上一步,它就敢高兩步!


    “人能力有限,心貪婪無涯!


    “如此一來,你還能有安定的生活?


    “所以安定的生活,關鍵一條就是安於溫飽!


    “你們幾個捫心自問,有幾個做到了這一點兒?”


    百裏良騮以降的一幫人,各個羞愧得低下了頭。


    至少這麽一個時刻,他們感覺有些愧對老師。


    雖然這個老師隻是暫時的客串。


    孔毓良看到他們的羞愧心情,心裏還是不由得欣慰地感歎了一聲。


    孺子可教也!


    我老頭兒現在就是要趁熱打鐵,多教教這些孺子!


    “第四個重要原則,‘安而後能慮’,你心裏安靜,環境也安全,才能深入思考,深謀遠慮!


    “倘若你整天心如亂麻,爛事纏身,你怎麽能全麵思考?


    “你們這些人本來思考能力就差,不但差,而且越來越退化!


    “根據我的不算太全麵的觀察,最近幾十年,根本沒有出現一個像樣的思想家。


    “這個世界上,不是一些急功近利的功利主義甚囂塵上!


    “就是一些庸俗的所謂明星文化劣幣驅良幣!


    “他們不是跟著潮流走,永遠的趕時髦,沒有一點安靜的時候。


    “就是雖然有一些思慮,就是思慮的是如何亂中取利,自己得到好處。


    “他們所謂的慮,不是讓事情更加向好的方向發展,而是在已經混亂的局麵上,再添加更亂的因素。


    “實質上,是一種背道而馳的思慮。


    “因此,這種思慮,是偏離大學之道的胡思亂想。


    “我就不說你們了,自己反省吧。


    “回頭告訴一下你們反省的結果,就是最近的十個思考中,有多少個是偏離大學之道的。


    “估計你們的思慮中,有十分之一符合大學之道,就非常不錯了!”


    百裏良騮等人的羞愧之色更濃!


    孔毓良繼續來,不理這幾個不學好的學生。


    “現在說說最後一條原則,就是‘慮而後能得’,這個和你們的思路比較接近,因為這個終於談到得益處!


    “難道你們不都是孜孜以求地博取最大的好處嗎?


    “就是官當大的,錢賺多的,還有的更厲害,二者兼得,二者必得其二——當大官賺大錢!


    “但是,先別著急,這個‘得’,不是你們所夢寐以求的獲得金錢名利!


    “而是天性得以遵循,大道得以顯明,世界得以中和,眾人率性而為,遵從天道。


    “你們去自己反省吧,自己找到自己和這個得差得多遠!我老人家就不嘮叨了。”


    老頭兒說到這兒,喘了一口氣兒。


    實際他倒是沒事兒,因為他就是靠耍嘴皮子吃飯的。


    他這個時候停了一下,主要是想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考時間。


    雖然他罵大家不假顏色,可是心裏卻非常熱切,恨不得把儒教思想推廣到五湖四海、四大洋七大洲。


    過了一會兒,他見大家不少人都在那裏低頭沉思,當然也不排除悶頭打瞌睡。


    決定不再等待,接著就把餘下的幾句說完。


    趁這個難得的機會,說就說個痛快。


    “‘物有本末’,這句就是一句白描,說的是任何一件東西,都有根本,有末梢。


    “知道本末,才知道對二者的不同對待。


    “也許你很能吃苦,幹勁十足,但是你幹了半天,隻顧枝節,卻沒有抓住根本,就是一個十足的蠢蛋!


    “尤其是你當了一官半職,那就是影響你所管轄的所有範圍。


    “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一降無能,害死三軍!


    “所以,你們每一個人都算在內,長個腦袋是來用的,不是用來當擺設的!


    “凡事多思考,起碼要分清什麽是根本的東西,什麽是細枝末節。


    “然後你才可以一頭栽進去,埋頭大幹!


    “或者說,你最好別當什麽領導,人家讓你幹啥你就幹啥,不用你動腦子。


    “這是物有本末,下麵說說事有始終。


    “‘事有終始’,就是幹一件事情,既然有了開始,就必須有結束。


    “這看起來簡單,但是對許多人來說,卻經常是有始無終。


    “更有甚者,就是他一輩子過去了,卻沒有幹成一件事!


    “你說這叫什麽事?


    “所以凡事有始無終者,就不是事,或者說是不成事。


    “咱們就舉一個例子來說,就說你百裏良騮成立了約盟,當了一個什麽約盟的盟總,挺威風的,但是你所為何來?


    “據我所知,你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一件事情,就是尋求永生秘訣。


    “尋求永生秘訣,就是你要幹的事情,不管你用什麽方式,最後找到了勇士秘訣,這就是事有終始。


    “但是,倘若你沒有找到呢,那就是有始無終。


    “那麽,這就是不是事!


    “不是事,或者說有始無終,最終也沒有成功,就是你以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


    “無論你幹了多麽位的的事情,都毫無意義!


    “‘知所先後’,知道這些東西這些事情的前後順序的話,你才能按照他們的規律,把事情做好。


    “否則的話,你不但不能幫忙,還會添亂。


    “因為你的搗亂,就有可能讓本來能成功事情,卻幹不成了。


    “在你前麵這個東西都嚴格遵循而沒有搗亂以後,就接近了天道規則。


    “‘則近道矣’,就是接近了天道,注意這裏有一個重大區別,就是人做的最好的狀態,隻能是接近天道,而不是天道!


    “這在大學作者的觀念裏,是非常清楚的、不可逾越的界限!


    “這就是天道高於人所能做的,不要以為自己能改變天道,或者淩駕於天道之上。”


    孔毓良說完,習慣性地翹了翹下巴,隻當是翹了翹胡子,表示對自己這堂課甚為滿意。


    他覺得自己對微言大義、中庸之道、大學之道的理解和講解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高到了什麽程度呢?


    高到了令人心悅誠服、無懈可擊的地步。


    也不知道是信心膨脹還是怎麽的,他忽然興起向所有人挑戰的念頭!


    而且這個念頭越來越強烈,從他內心不斷給你加油拱火,讓他做點什麽。


    於是,孔毓良趁大家還沒有緩過勁來,公然吸先大家下了一封戰書。


    “現在,歡迎大家向我剛才說理念發出挑戰,包括孔孟之道的原則和實踐!我在這裏等著!”


    說完,他雙眼雄視四方,那叫一個顧盼生威!


    忽然一個聲音傳來:“我有個重大問題……”


    重大問題?


    正處於高度興奮情緒中的孔毓良一聽心中一動。


    重大問題?什麽重大問題?


    自從先祖夫子開創聖人基業以來,除了一件事以外,似乎還真的算不上有什麽重大問題!


    百裏良騮自然聽出那個人是誰,而且他也早就注意到了。


    那就是聞人家族的四位兄弟姊妹中的一個。


    除了聞人異香、文人異馨、聞人博古三個人都當了約盟的署長以外,還有另一個留守的聞人通今。


    他一直沒怎麽露麵,這個時候也不知道從哪裏鑽了出來。


    百裏良騮估計這四個人都是因為孔毓良的出現而且大出風頭,而聚在了一起。


    是不是要找這個老頭兒的麻煩,百裏良騮不敢肯定。


    畢竟這四個人當中,有三個是現任署長,都肩負約盟重要使命。


    這種情況下,一般不會為了家族的舊賬鬧事,尤其是那件事已經十分曆史悠久了。


    可是那個老頭兒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竟然最後來個公開下戰書。


    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這不,話音未落,事就來了!


    聽那說話的聲音,說話的是教育署長聞人博古。


    要說知識,他這個當教育署長的,真不見得比孔毓良少了!


    孔毓良也就是年齡上占優,不過再占優,從職業上說,他也是一個教育工作者,還是在聞人博古的管轄之下。


    由此觀之,這二人懟起來,孔毓良還真的不占上風!


    隻聽聞人博古繼續說,那種凜冽的針鋒相對氣氛就噴薄而出。


    “你的先祖孔丘那廝殺了我的先祖少正卯一事,你就用你剛才說的微言大義、中庸之道、大學之道結合實際解說一下?


    “不要說你不知道如何將這些大道理聯係這些曆史!


    “更不要說孔丘沒有殺我先祖少正卯!


    “你如果聯係得好,還算你有些學問,不是耍嘴皮子的嘩眾取寵之徒。


    “如果聯係得不好,說明你也不過是隻有嘴上功夫的一個草包而已!


    “還有,你如果為那個孔丘認了錯,我敬你敢作敢當知錯就改是個男子漢大丈夫!


    “如若死不認錯,那麽,我聞人世家少正卯先祖的後人,也不是好惹的,沒有你好果子吃!”


    大概是積怨太深,心中的怒火長期不得宣泄等諸般原因作祟。


    本來一向文質彬彬君子風度的教育署長聞人博古言辭很是不客氣!


    百裏良騮搖了搖頭,逗得看熱鬧的幾個年輕女孩子咯咯淺笑起來。


    良騮哥哥!你都快成了搖頭獅子狗了!


    她們才是看熱鬧不嫌熱鬧大。


    而且在她們看來,事情也沒有什麽了不起。


    百裏良騮則一臉擔憂,果然麻煩了不是?


    他以前就聽到過孔夫子殺少正卯這段曆史公案,那個時候他就覺得若有機會,應該還給曆史一個清白。


    當然這主要關係到如何評價少正卯。


    而受到影響的人,都是少正卯的後人,也是聞人家族的所有人。


    百裏良騮本想安穩下來有機會給少正卯平個反,給他恢複名譽,也就過去了。


    今天遇到孔毓良,打算招收他來約盟工作的時候,他也考慮了兩造矛盾,打算先予回避,以後時機成熟在給他們調合。


    不管孰是孰非,曆史上的功過是非總不能讓作為現代人的後人去承擔,雖然有些人喜歡這樣搞。


    可是那老頭兒鬼使神差走了一招臭棋,竟然把這個世仇給挑了起來,這就難辦了。


    時至如今,事已至此,看看這個挑事的孔毓良如何應對吧。


    這個時候,實際上一向自信心非常強大的孔毓良也有點後悔。


    他也看過約盟的就職儀式,聞人家族也就是少正卯的後裔擔任了重要官員他當然一清二楚,隻是剛才一時昏頭,竟然走了招臭棋!


    這對於一般人來說,不過是一個善意的推動,讓他們好好思考剛才他講的那些微言大義,同時用這些原理聯係實際生活。


    可是對於少正卯的後裔來說,就是明明打臉了。


    自己不挑釁,他們也就是忍了。


    但是自己那樣一刺激他們,他們即使是想裝不知道也裝不下去了。


    這就是看破不說破的微妙所在。


    可是現在呢?


    本來你家祖宗就欠了我家祖宗的一個血海深仇大債。


    現在你最為後人有上門來挑釁。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們跳出來和自己懟,就不足為奇了!


    可是這樣一來,自己就非常尷尬了。


    對先祖大成先師這個殺少正卯,他是讚成不好,不讚成也不好!


    什麽也不說,就更不好!


    剛才說了大話,又講了一通大道理,事到臨頭卻當了縮頭烏龜,以後怎麽立言,如何作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食誘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一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一介並收藏美食誘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