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唐易詢問,周從文也未多慮,他以為唐易是另有機緣而尋得信物。
由此也未遲疑,遂解釋道:“唐兄有所不知,無論何人,無論身處何地,進入秘境的時間皆是相同,並無什麽差異。”
於周從文心中,唐易愈發的不可揣度,現今更有些莫測高深之感,故此認為秘境信物雖是難得,亦未必能難住其人。
即便擁有信物者,大多也難以探聽到他人進入秘境時機,畢竟任誰有此機緣,定是小心謹慎,生怕被旁人得知,引來禍患,此事雖非何等機密,卻也不是輕易便可得知。不過憑唐易手段,若是有心,遲早能夠明了,故此周從文並未做任何隱瞞,於其遮遮掩掩,不盡不實的糊弄唐易,倒不若現下如實相告,還顯得自身坦誠相待。
任周從文心思縝密,利析秋毫,卻也料想不到,唐易此次得入秘境之際遇,實是太過匪夷所思。
“原來如此。”唐易暗暗思忖:“看來此方果真是秘境之中,可自己等人又是因何至此?著實難以捉摸。”
複聽周從文傳訊:“想必唐兄也有感知,此地無分東西南北,也無何坐標相記,你我兄弟二人,怕是不易相見啊。”語氣中充滿了遺憾,好似真心實意一般。
暗自笑了笑,唐易心中甚是明白,現下周從文怕是躲自己都來不及,哪裏會盼著見麵,但畢竟承他所言才知曉一些事情。
唐易並不點破,而是傳訊道:“周兄所言極是,不過秘境雖大,也未必無相見之日,周兄不必太過遺憾。”
不知周從文聞聽此言心中是何作想,然手中玉簡所傳笑聲委實雅達如故,更透著幾分親近之意。
唐易聞聽這溫玉之音,深感其人城府深沉,明知周從文心中叵測,自身雖能微察秋毫,卻仍感受不到一絲異樣。
二人又聊了幾句,便斷了通訊,周從文看似熱切,實則貌是情非。不過以他目前境況,謹小慎微的加以掩飾,唐易也能理解,隻是自身不必如此罷了。一是本性此許,並不屑於虛與委蛇,二是無論修為境界,現今遠遠超越其人。
兩人當前修為已是天淵之別,不可同日而語,周從文難免神思惴惴,心生提防,唐易不過直情徑行,隨從本心而已。
一番短暫交談,唐易理順了些許思路,雖不曾得到太多訊息,仍舊不知因何而來,但也有所推想。
此次秘境之行,不僅是靈樹之上共論大道的幾位絕頂宗師,另有其他持有信物的修士同來,隻是不知凡持有信物者皆能入內,還是周從文乃是個例。
不過唐易心中隱隱可以斷定,此次以超乎尋常之態入得秘境,怕是與那日碧落峰上天升異像脫不了幹係……
……
……
……
通過周從文了解一些情況之後,唐易雖未思慮通透,但心中大抵有些揣測,左右已是進入秘境,順其自然便是,他絲毫不為前路迷茫而困擾,繼續朝著前方行進。
漫漫長路不知其遠,亦不知之後所遇如何,他算是有目標,亦算是無目標,心念如故,頗有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無論行進多遠,周邊景象仿佛終究相若,似為自始至終,永是雲霞漫漫,永是繚繞身遭。然每朵雲彩皆是不同,或是濃厚,或是清揚,或是飄逸……
存世不更,於細微處卻盡顯變幻無拘。
這遍布空間的雲煙霞霧,無論形態淡逸飄渺也好,或渾密厚重也罷,雖是觀之真切,觸之潤濕,然唐易卻心中明晰,此風光應非自然形成,隻是無論怎樣神念探究,亦找不出絲毫破綻。微細之間,亦乃實物,於真無異,不知是何等大神通者,才得以造化出這以假亂真的景象。
如此徑直前行,唐易並未得遇任何生靈,也再未得見金色雲團,除了羊脂玉淨瓶外,竟是一無所獲。雖是如此,也令唐易心滿意足,畢竟此等寶物,即便在太玄仙門,也並不多見。
……
……
……
雖不知確切時日,唐易行進路程怕也有數萬裏,其間倒與周從文溝通交流過一次,但二人均未得遇他人。
據周從文所言,這秘境之大,似是無邊無際,然又不明方向,若要兩熟相遇,不亞於大海撈針。
除非起初便一同入內者,否則不易相聚會麵。
唐易心中一動,明顯感覺此次非同尋常,自身與一眾絕頂宗師,皆不是由信物入內,除了靈樹一直隨同自己外,其它幾位至今也未匯聚。
至於靈樹為何會隨同自己,怕也是當時為助其化妖,自身所留一道本源氣息之故。
……
……
從飄蕩的翩翩雲霧中穿行而過,唐易灑脫自如,悠悠信步前行。雖並未刻意謹慎步態,也不曾惹起一絲煙霞波瀾,其形雖實,卻也如輕雲淡煙,圓善融入此方此景。
路途漸漸不再平緩,變得有些起起伏伏,原本坦蕩如砥之行道,現今倒似山川之路,崎嶇不平。
就在不遠處,一座山峰肅然而立,此峰極其高聳,仿若直通天穹。
唐易止步不前,立於其下,宛如螻蟻。
抬首望去,窮盡目力,卻依舊望不到峰頂,高聳之巔已被雲霧遮掩得仿佛一片虛無,不能被目光所破,甚至於唐易神念之中,亦成渺茫昏昏,窺視不到任何景象。
這便有些恢詭譎怪,雲霧再為厚重,本就不能遮擋神念,更無可能因高度而令唐易神念觸及不得。
此山即便再高,也逾越不過唐易的神念。
即使如斯神秘,唐易也不曾猶疑,索性從山腳徑直登往山巔。
剛剛踏入其上,手中的玉淨瓶便閃爍出溫和的光澤,流轉變幻不停不歇,似是喜悅,似是期盼,如此異像,引得唐易更為好奇。
這山峰雖是巍峨,卻全然青岩構成,形態如同刀劈斧鑿,無有任何草木生靈,若論景色,實在是單調的緊。不過唐易此番也非為賞景遊玩,是故並不在意。
由此也未遲疑,遂解釋道:“唐兄有所不知,無論何人,無論身處何地,進入秘境的時間皆是相同,並無什麽差異。”
於周從文心中,唐易愈發的不可揣度,現今更有些莫測高深之感,故此認為秘境信物雖是難得,亦未必能難住其人。
即便擁有信物者,大多也難以探聽到他人進入秘境時機,畢竟任誰有此機緣,定是小心謹慎,生怕被旁人得知,引來禍患,此事雖非何等機密,卻也不是輕易便可得知。不過憑唐易手段,若是有心,遲早能夠明了,故此周從文並未做任何隱瞞,於其遮遮掩掩,不盡不實的糊弄唐易,倒不若現下如實相告,還顯得自身坦誠相待。
任周從文心思縝密,利析秋毫,卻也料想不到,唐易此次得入秘境之際遇,實是太過匪夷所思。
“原來如此。”唐易暗暗思忖:“看來此方果真是秘境之中,可自己等人又是因何至此?著實難以捉摸。”
複聽周從文傳訊:“想必唐兄也有感知,此地無分東西南北,也無何坐標相記,你我兄弟二人,怕是不易相見啊。”語氣中充滿了遺憾,好似真心實意一般。
暗自笑了笑,唐易心中甚是明白,現下周從文怕是躲自己都來不及,哪裏會盼著見麵,但畢竟承他所言才知曉一些事情。
唐易並不點破,而是傳訊道:“周兄所言極是,不過秘境雖大,也未必無相見之日,周兄不必太過遺憾。”
不知周從文聞聽此言心中是何作想,然手中玉簡所傳笑聲委實雅達如故,更透著幾分親近之意。
唐易聞聽這溫玉之音,深感其人城府深沉,明知周從文心中叵測,自身雖能微察秋毫,卻仍感受不到一絲異樣。
二人又聊了幾句,便斷了通訊,周從文看似熱切,實則貌是情非。不過以他目前境況,謹小慎微的加以掩飾,唐易也能理解,隻是自身不必如此罷了。一是本性此許,並不屑於虛與委蛇,二是無論修為境界,現今遠遠超越其人。
兩人當前修為已是天淵之別,不可同日而語,周從文難免神思惴惴,心生提防,唐易不過直情徑行,隨從本心而已。
一番短暫交談,唐易理順了些許思路,雖不曾得到太多訊息,仍舊不知因何而來,但也有所推想。
此次秘境之行,不僅是靈樹之上共論大道的幾位絕頂宗師,另有其他持有信物的修士同來,隻是不知凡持有信物者皆能入內,還是周從文乃是個例。
不過唐易心中隱隱可以斷定,此次以超乎尋常之態入得秘境,怕是與那日碧落峰上天升異像脫不了幹係……
……
……
……
通過周從文了解一些情況之後,唐易雖未思慮通透,但心中大抵有些揣測,左右已是進入秘境,順其自然便是,他絲毫不為前路迷茫而困擾,繼續朝著前方行進。
漫漫長路不知其遠,亦不知之後所遇如何,他算是有目標,亦算是無目標,心念如故,頗有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無論行進多遠,周邊景象仿佛終究相若,似為自始至終,永是雲霞漫漫,永是繚繞身遭。然每朵雲彩皆是不同,或是濃厚,或是清揚,或是飄逸……
存世不更,於細微處卻盡顯變幻無拘。
這遍布空間的雲煙霞霧,無論形態淡逸飄渺也好,或渾密厚重也罷,雖是觀之真切,觸之潤濕,然唐易卻心中明晰,此風光應非自然形成,隻是無論怎樣神念探究,亦找不出絲毫破綻。微細之間,亦乃實物,於真無異,不知是何等大神通者,才得以造化出這以假亂真的景象。
如此徑直前行,唐易並未得遇任何生靈,也再未得見金色雲團,除了羊脂玉淨瓶外,竟是一無所獲。雖是如此,也令唐易心滿意足,畢竟此等寶物,即便在太玄仙門,也並不多見。
……
……
……
雖不知確切時日,唐易行進路程怕也有數萬裏,其間倒與周從文溝通交流過一次,但二人均未得遇他人。
據周從文所言,這秘境之大,似是無邊無際,然又不明方向,若要兩熟相遇,不亞於大海撈針。
除非起初便一同入內者,否則不易相聚會麵。
唐易心中一動,明顯感覺此次非同尋常,自身與一眾絕頂宗師,皆不是由信物入內,除了靈樹一直隨同自己外,其它幾位至今也未匯聚。
至於靈樹為何會隨同自己,怕也是當時為助其化妖,自身所留一道本源氣息之故。
……
……
從飄蕩的翩翩雲霧中穿行而過,唐易灑脫自如,悠悠信步前行。雖並未刻意謹慎步態,也不曾惹起一絲煙霞波瀾,其形雖實,卻也如輕雲淡煙,圓善融入此方此景。
路途漸漸不再平緩,變得有些起起伏伏,原本坦蕩如砥之行道,現今倒似山川之路,崎嶇不平。
就在不遠處,一座山峰肅然而立,此峰極其高聳,仿若直通天穹。
唐易止步不前,立於其下,宛如螻蟻。
抬首望去,窮盡目力,卻依舊望不到峰頂,高聳之巔已被雲霧遮掩得仿佛一片虛無,不能被目光所破,甚至於唐易神念之中,亦成渺茫昏昏,窺視不到任何景象。
這便有些恢詭譎怪,雲霧再為厚重,本就不能遮擋神念,更無可能因高度而令唐易神念觸及不得。
此山即便再高,也逾越不過唐易的神念。
即使如斯神秘,唐易也不曾猶疑,索性從山腳徑直登往山巔。
剛剛踏入其上,手中的玉淨瓶便閃爍出溫和的光澤,流轉變幻不停不歇,似是喜悅,似是期盼,如此異像,引得唐易更為好奇。
這山峰雖是巍峨,卻全然青岩構成,形態如同刀劈斧鑿,無有任何草木生靈,若論景色,實在是單調的緊。不過唐易此番也非為賞景遊玩,是故並不在意。